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有效改变习作“生写师改”的传统评改模式,减轻教师负担,就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习作评改中来,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改方式中,增强习作自信心,从而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关键词】小学习作 有效评改 实践性 有效性
【课题项目】本文系县级《小学习作有效评改的实践性和有效性的探究》课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93-01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评价等的能力……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学会习作。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激发学生评改兴趣,增加学生习作评改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既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又是有效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范改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评改课上,紧密结合这次的习作要求,传授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先对学生范读有问题的习作,要求学生先说优点(哪些地方符合本次习作要求),再说缺点(一条条认真记录)。然后,让学生把刚刚详细记录的问题提出口头修改建议,还可以与自己的习作情况结合起来,最后,教师再给予指导。
2.学生自评
要想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写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认知特点的习作水平。因此,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评改中,鼓勵学生大胆发表自身见解,把学生自评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使习作真正成为自己写作、欣赏、评改、提高的一种自觉行为。在实践中,可以把自评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由一个学生读自己的习作,通过老师指导、同学帮助完成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修改,并为自己的习作选择卡通的表情图片。通过示范,让其他学生也朗读自己的习作,并完成各方面的修改;其二是让每一位学生默读自己的习作,完成自己的评语,写在习作的后面。当学生真正喜欢上自评的方式后,既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又要有效渗透一些习作评改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改习作的能力。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当学生转变角色,以“小老师”的身份读自身习作时,他们态度会更认真,习作本上修改的东西更精准了,并且自我评语也有了突飞猛进。通过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虽然在短时间内学生习作自改能力无法快速形成,但是却可以在无数次“改”的实践中获得,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习作修改中,学生才能在自我欣赏中增强写作信心,在自我评改中不断进步。
3.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能够有效填补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阅读习惯的缺憾。因为批改习作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极易发现和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把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不足,自己引为戒鉴。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开放的机会,并且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会换一个同学批,看不同同学的习作,就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缺点,看不同同学对自己的批语,也有新鲜感,此种新鲜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以及看别人评语的兴趣。在同学互评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一对一批改;二是小组互批。其中小组互评是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严格依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把其合理搭配成若干个4人批改小组,小组成员交叉批改习作。紧接着每组推选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向全班阐述本组批改意见,再各组间相互探讨。如此,不仅能有效处理学生间因写作水平高低、性格差异给批改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矛盾,还能使学生学会辨明作文的优劣,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取长补短,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4.教师批阅
就小学生而言,在习作中仅仅依靠学生的评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其深入分析多元化习作评改的效果,对于有效的做法,该延续就延续,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如:对于每次学生交回评改后的习作,都应细心阅读,重点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有哪方面欠缺,需重点指导;学生的自评、互评有没有偏差,今后在习作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等等。应在批阅习作中多用鼓励性评语肯定习作优点,委婉地指点迷津,让学生真正有所知、有所悟。纵观实际,我们发现自从让学生参与到习作评改中来,学生对习作评改结果的关注度提高了,他们会认真读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让学生认真看自己的评改、同学的评改、老师的评改,看看这三者有什么不同,自己的习作该如何修改才会更好。该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良好的反思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习作评改的主动参与度,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效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习作评改已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在今后教师必须继续努力,持之以恒地开展习作评改改革工作,力求形成持续、可操作的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小会.提高小学语文习作评改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 教书育人, 2014(19):63.
[2]王云云,鲁璐.小学生作文批改与评价的有效性[J].作文教学研究, 2012(6):95-96.
【关键词】小学习作 有效评改 实践性 有效性
【课题项目】本文系县级《小学习作有效评改的实践性和有效性的探究》课题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93-01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评价等的能力……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学会习作。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激发学生评改兴趣,增加学生习作评改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既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又是有效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1.范改
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评改课上,紧密结合这次的习作要求,传授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先对学生范读有问题的习作,要求学生先说优点(哪些地方符合本次习作要求),再说缺点(一条条认真记录)。然后,让学生把刚刚详细记录的问题提出口头修改建议,还可以与自己的习作情况结合起来,最后,教师再给予指导。
2.学生自评
要想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写作,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习作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认知特点的习作水平。因此,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习作评改中,鼓勵学生大胆发表自身见解,把学生自评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使习作真正成为自己写作、欣赏、评改、提高的一种自觉行为。在实践中,可以把自评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由一个学生读自己的习作,通过老师指导、同学帮助完成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修改,并为自己的习作选择卡通的表情图片。通过示范,让其他学生也朗读自己的习作,并完成各方面的修改;其二是让每一位学生默读自己的习作,完成自己的评语,写在习作的后面。当学生真正喜欢上自评的方式后,既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又要有效渗透一些习作评改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改习作的能力。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当学生转变角色,以“小老师”的身份读自身习作时,他们态度会更认真,习作本上修改的东西更精准了,并且自我评语也有了突飞猛进。通过教学实践,深深感受到:虽然在短时间内学生习作自改能力无法快速形成,但是却可以在无数次“改”的实践中获得,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习作修改中,学生才能在自我欣赏中增强写作信心,在自我评改中不断进步。
3.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能够有效填补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阅读习惯的缺憾。因为批改习作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极易发现和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把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不足,自己引为戒鉴。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开放的机会,并且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会换一个同学批,看不同同学的习作,就可以从中学习和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缺点,看不同同学对自己的批语,也有新鲜感,此种新鲜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以及看别人评语的兴趣。在同学互评中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一对一批改;二是小组互批。其中小组互评是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严格依据学生的写作水平,把其合理搭配成若干个4人批改小组,小组成员交叉批改习作。紧接着每组推选出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向全班阐述本组批改意见,再各组间相互探讨。如此,不仅能有效处理学生间因写作水平高低、性格差异给批改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矛盾,还能使学生学会辨明作文的优劣,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取长补短,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4.教师批阅
就小学生而言,在习作中仅仅依靠学生的评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其深入分析多元化习作评改的效果,对于有效的做法,该延续就延续,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如:对于每次学生交回评改后的习作,都应细心阅读,重点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还有哪方面欠缺,需重点指导;学生的自评、互评有没有偏差,今后在习作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等等。应在批阅习作中多用鼓励性评语肯定习作优点,委婉地指点迷津,让学生真正有所知、有所悟。纵观实际,我们发现自从让学生参与到习作评改中来,学生对习作评改结果的关注度提高了,他们会认真读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让学生认真看自己的评改、同学的评改、老师的评改,看看这三者有什么不同,自己的习作该如何修改才会更好。该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良好的反思过程,不仅能增强学生习作评改的主动参与度,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有效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习作评改已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因此,在今后教师必须继续努力,持之以恒地开展习作评改改革工作,力求形成持续、可操作的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小会.提高小学语文习作评改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 教书育人, 2014(19):63.
[2]王云云,鲁璐.小学生作文批改与评价的有效性[J].作文教学研究, 2012(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