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安市八一小学创办于1960年,现有学生3306人,教职工180名,是一所市直小学。近年来,我校始终坚持“品质教育”的办学追求,秉承“育根铸魂、品质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校办成品质人才的基石,特色教育的典范。下面从品质教育的内涵、建构、实施三个方面谈谈我校品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一、品质教育的内涵
  1. 品质教育研究背景。新时期中国教育将由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民群众需要有声、有爱、有情、有根、有未来、有人文的教育。因此,我校品质教育应运而生,其基本内涵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既秉承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优良、团结奋进、敢于担当、严格要求”的八一精神,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高质量高品质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2. 品质教育的理解。品质教育主要指有品质的教育或高品质的教育,体现在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实现学校师生高水平发展上。学校应该创造丰富的、高品位的校园生活,将学校的各种资源置于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活背景。因此,品质教育就是做有内涵、有文化、有特色、有信誉、有质量的教育。外在表现为品牌,内在表现是质量,核心是文化构建。
  二、品质教育文化体系的建构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1. 建构品质教育文化模型。笔者通过“学习内化”,理清问题,准确定位,明确重点,建构了文化建设逻辑链,形成“洋葱型”的四层次文化模型。确立了第一层:价值与愿景(办学理念、学校愿景、八一精神);第二层:目标与发展(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一训四风、细化目标的各个要素);第三层:行为与形态(课堂文化、课程文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学校活动等);第四層:符号和象征(形象标志、文化设施、环境布置,即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等)。
  2. 学校文化建设的步骤。学校文化应该从最内层开始并依次从内往外,自下而上,再从上到下逐步构建。第一步:诊断评估文化现状。第二步:顶层设计文化体系。第三步:行为的养成和固化。第四步:符号的固化和环境的熏陶。由此加强文化自信,让每位老师有“信仰”,带领全体师生携手共进,努力实现学校共同的愿景。
  三、品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学校文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下面仅从特色文化、课程、教师、学生、家庭教育几个方面阐述我校品质教育文化的实施。
  1. 特色品质文化。办学特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一小学拥有五十多年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在传承原有的“警校共建”学校特色的同时,把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作为品质教育的着力点,落实“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理念,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学校开发了《国防教育》校本教材,开设国防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开展社会综合实践,建立三个国防教育实践基地,拟建军博园。同时将国防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网络平台,让学生尝试模拟战争,并在楼层设计、教室等环境布置中融入国防教育内容。着力抓好机制、教师、课程、教材、活动、环境六位一体的国防教育特色文化,努力达到文化化人,特色推动,全面育人的目标。
  2. 形成品质课程。课程是学校品质提升最重要的载体。学校品质提升应该通过课程有效推进。我校采取整合学科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利用区域性课程资源等办法推进。聚焦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为指导原则,在学校原有的“质疑、导学、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推行以培养学科品质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构建了“践行-思行-导行”的“三行”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品质课堂架构。
  3. 提升品质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学校竭力培育教师健全的性格品质。要求教师,对待自己要:自尊、自信、自强;对待他人要:正直、尊重、宽容;对待工作要:敬业、负责、协助;对待社会要:平等、公正、自律,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保证事业的成功和幸福感。同时,要着力抓好教师素养提升四大工程。采用校本培训模式,抓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采用依托培训模式,抓好班子执行能力提升工程,培养班子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采用帮扶结对模式,抓好新教师成长萌芽工程,为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采用示范研训模式,抓好教师专业成长领雁工程,重点培养名师后备力量、骨干力量,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一个“活水养鱼、蓄水养鱼”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品质。
  4. 培育品质学生。我校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开展丰富的培育和评优活动,通过正面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塑造人、发展人。(1)军魂铸人,提炼十二种品质基因:忠诚、文明、担当;合作、尚美、创新;健康、阳光、拼搏;友爱、节俭、独立。每月着重开展一种品质基因的培育活动,细化要求,落地生根。(2)评选“八一品质少年”:一个好人品、一个好习惯、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项音乐技能、一个好故事、一项国防专业技能。班级每月评一次,年段每学期评一次,学校每学年评一次。
  5. 树立品质家庭。家庭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因素,家长的一言一行和教育方式影响并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开展家庭教育,树立品质家庭,也是学校品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充分发挥“宁德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培训,让家长认识到:好品质让孩子受益一生;好品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好品质培养从现在开始永远在路上。学校每年还组织“品质家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树立典范,让更多的家长明白:好品质助力孩子一生幸福。
  品质教育,我们一直在探索中前行。这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福建省首届文明校园、福建省德育先进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建省五一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品质教育将成为我校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办学追求,且思且行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八一小学?摇?摇?摇?摇责任编辑:林彦刘贞辉)
其他文献
伴随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公众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法治教育。2016年,教育部把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意在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遵法、守法、学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法治规则是条文式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接受,因此,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要基于儿童立场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渗透。 
期刊
自开设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以来,我们在课堂中便开展了1+x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丰厚学生的文化积累。从1到x建立的是从此到彼之间的联系,因此,找准拓展点,就是建立联系,丰厚语文课堂的关键。那么,如何找准拓展点呢?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些许的尝试。  一、同主题拓展  同主题拓展契合的是思维的整体性与意义性的感知。有了相同主题的关联,新旧知识产生了联系,课内课外得到了链接,书本与生活实现了相融,学生
期刊
自教育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这一股强劲的风吹来,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如火如荼。电子白板结合移动授课终端、视频展台、反馈器等一起使用具有强大的互动功能,它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寓教于乐,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二下“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融合电子白板技术实现高效课堂。  一、融入“白板”
期刊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非连续性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2015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之后,非连续性文本作为监测新宠真正进入了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野。  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多是由文字、图片、表格等组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所以难,就难在其内容虽一目了然,但蕴含跳跃的、巨大的信息量。学生要读懂非连续性文本不仅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有一定的阅
期刊
传统的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并能用小数加减法去解决生活中相应的数学问题。钱老师的练习课也围绕这两点设计了五个环节:一是回忆并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二是联系生活的事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练习;三是三道加减混合算式比大小并计算;四是再次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问题;五是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填数练习。简简单单的五个环节,处处体现了钱老师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注与渗透,真正体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综合性不仅表现为数学内部各领域间的综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综合,也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的各种能力、各种方法、各种工具的综合。其使命
期刊
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代社会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在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但事实上,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现状堪忧。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尝试,旨在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一、寻觅丰富的阅读材料
期刊
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五层次阅读能力模型,其中评鉴能力属于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并且属于阅读教学中比较薄弱的,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培养的能力。然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往往以文教文,教学在阅读内容的理解上打转,没有依据文章体式进行分类教学。閱读教学相对模糊、零碎,不成体系,处于“碎片化”“内容化”的浅显阅读教学中。因此,学生阅读评鉴能力在阅读教学
期刊
【编者按】插图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个语篇都配有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插图,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他们学习语言的规律。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相关思考。本刊就“小学英语教材插图使用策略”刊发两篇文章,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插图作为
期刊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进行运用。  3.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感受人物描写的无限精彩。  【教学重难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进行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感受名著魅力  师: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