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是继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后,广东省教育厅积极筹划的另外一所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当时的中国,历经十年浩劫后,美育在教育领域中近乎绝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使得教育领域万物复苏、百废待兴,而美育也再次被提上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终于在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内容。广东不愧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省,省委有关领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考虑到要建立一所中等艺术学校,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子江也极力主张要创建这样的学校,承担起为广东培养师资人才、完善广东教育体系的任务。
1983年6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复函[粤办函【1983】1248号]省教育厅同意开办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以下简称艺师),设置音乐、美术两个专业,主要培养小学音乐美术师资,学制三年,规模每年招生二百人,在校生容量六百人。1984年9月,艺师成立并招收了第一届音乐专业学生60人,办公、教学地点暂借用省外国语师范学校场地。
为不影响外师正常教学,收到省教育厅的批复文后,以曾祥渠为首的艺师第一批开拓者们(梁哲、杨玉钰、何英敏、夏国祥、雷炳华、严富昌、熊义珍、高奇峰、周世炯等人)积极响应,迅速组成了筹备小组,分工合作,有些负责征地用地的申请,有些负责人员招聘,有些负责招生、教学等工作。根据粤计文字[1984]170号文,广州市规划局同意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在广州市郊区沙河岗大队征地32亩建立校舍,建筑面积控制在11064平方米以内,同意当年安排投资40万元用于各项开支。为此,曾祥渠和雷炳华等人一道四处奔波,往返于各单位间,整整一年才把征地问题解决。然后,他们先行来到这个地方(这块土地当时几乎是荒废的山冈),不怕困难,搭起简陋棚架,居住下来,迅速开展基建工作。1985年暑假,建起了第一批简单的校舍,84级学生搬回,开始了条件艰苦的学习生活。曾目睹由荒山变成学校的学生回忆:刚来到这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几排像工棚一样的‘建筑物’,怎么称得上是“课室”和“宿舍”?这里夏天闷热、雨天漏水、蚊虫蛇鼠肆虐。然而,很快,这宁静的荒野之地,阵阵悠扬的琴声、歌声飘扬,美妙的乐符给这片田园注入了不同寻常的生气。白手起家的前辈由衷地说:新办一所学校实属不易。他回忆说,当时为了新校舍顺利使用水电,全校师生员工联合行动,抢时抢工,不计报酬,终于把几千米的水电管线装好;学校缺乏教材,教师们就加班加点编写;师资不足,许多老师主动争取多上课,有的老师一周课时多达20几节,也没听过他们有任何怨言;为了节省学校开支,老师们能自己做的就不请工程队,给学校节省了大量开支。这种求知欲望与责任感汇聚成的力量,使富有乡土气息的荒芜山冈变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学校,那些拓荒者付出的辛勤汗水,感染了所有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不懈地辛勤劳作。
由于学校是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创建的中等艺术师范学校,既不同于普通师范和幼师,也不同于高等艺术专业院校,也无完整的中等艺术办学模式可借鉴和参考,只能参照同类学校的办学模式摸索前行。开拓者们精心制定了招生简章、1984-1985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工配备方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预定教材目录及数量等,大家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了当年的教学招生工作,积累了初步的办学工作经验。经过第一次的招生工作,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方针越来越具体,学校提出了“培养艰苦创业、团结办校、勤奋好学的良好校风”的口号,遵循师范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规律、特点,明确制定了“思想、专业、文化”三者并重的原则,坚持“师范性、专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以教书育人,培养多能一专的艺术人才为目标,经过5年的艰苦办学,学校为社会输送音乐、美术专业毕业生共计427人,分别在师范学校、中小学校任教。
1994年,建校十年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已拥有新式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小音乐厅、电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乐器维修室和演出服装室、师生绘画展览室、运动场等硬件设施,校道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这一切都归功于当年勇于开垦荒地的拓荒者们,是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这片土地,才使我们后来人得以继承,发扬光大。
1999年,学校与星海学院的成教部达成共识,同意将扩招的二年脱产音乐教育成人大专学生拨50名指标到学校住读,与星海学院合作办班,既实现了小教大专化的培养目标,为艺师办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极大地扩大了艺师的社会影响。截止2001年,艺师已为广东、海南两地输送了4000多名毕业生,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两省各地的教育骨干,不少已经成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的甚至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专家。
忆往昔,峥嵘岁月,曾堪称中国第一所中等艺术类学校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在改革的进程中渐渐意识到,培养中专学历已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要生存就必须改制,学校四处取经,在2000年,向省教育厅提出5年制的“3 2”模式提前单独招生政策的申请。2001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全省中等师范学校撤并调整问题的批复》(粤府函[2001]682号文),同意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和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合并升格大专学历,学校更名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2005年,随着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的增多,经与上级部门协商,学院获得省政府无偿划拨原广东工业大学五山校区为新校区,原来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搬至现在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五山校区,原所在的校区被广州市76中使用。
责任编辑龙建刚
1983年6月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复函[粤办函【1983】1248号]省教育厅同意开办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以下简称艺师),设置音乐、美术两个专业,主要培养小学音乐美术师资,学制三年,规模每年招生二百人,在校生容量六百人。1984年9月,艺师成立并招收了第一届音乐专业学生60人,办公、教学地点暂借用省外国语师范学校场地。
为不影响外师正常教学,收到省教育厅的批复文后,以曾祥渠为首的艺师第一批开拓者们(梁哲、杨玉钰、何英敏、夏国祥、雷炳华、严富昌、熊义珍、高奇峰、周世炯等人)积极响应,迅速组成了筹备小组,分工合作,有些负责征地用地的申请,有些负责人员招聘,有些负责招生、教学等工作。根据粤计文字[1984]170号文,广州市规划局同意广东省艺术师范学校在广州市郊区沙河岗大队征地32亩建立校舍,建筑面积控制在11064平方米以内,同意当年安排投资40万元用于各项开支。为此,曾祥渠和雷炳华等人一道四处奔波,往返于各单位间,整整一年才把征地问题解决。然后,他们先行来到这个地方(这块土地当时几乎是荒废的山冈),不怕困难,搭起简陋棚架,居住下来,迅速开展基建工作。1985年暑假,建起了第一批简单的校舍,84级学生搬回,开始了条件艰苦的学习生活。曾目睹由荒山变成学校的学生回忆:刚来到这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几排像工棚一样的‘建筑物’,怎么称得上是“课室”和“宿舍”?这里夏天闷热、雨天漏水、蚊虫蛇鼠肆虐。然而,很快,这宁静的荒野之地,阵阵悠扬的琴声、歌声飘扬,美妙的乐符给这片田园注入了不同寻常的生气。白手起家的前辈由衷地说:新办一所学校实属不易。他回忆说,当时为了新校舍顺利使用水电,全校师生员工联合行动,抢时抢工,不计报酬,终于把几千米的水电管线装好;学校缺乏教材,教师们就加班加点编写;师资不足,许多老师主动争取多上课,有的老师一周课时多达20几节,也没听过他们有任何怨言;为了节省学校开支,老师们能自己做的就不请工程队,给学校节省了大量开支。这种求知欲望与责任感汇聚成的力量,使富有乡土气息的荒芜山冈变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学校,那些拓荒者付出的辛勤汗水,感染了所有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不懈地辛勤劳作。
由于学校是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创建的中等艺术师范学校,既不同于普通师范和幼师,也不同于高等艺术专业院校,也无完整的中等艺术办学模式可借鉴和参考,只能参照同类学校的办学模式摸索前行。开拓者们精心制定了招生简章、1984-1985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工配备方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预定教材目录及数量等,大家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了当年的教学招生工作,积累了初步的办学工作经验。经过第一次的招生工作,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方针越来越具体,学校提出了“培养艰苦创业、团结办校、勤奋好学的良好校风”的口号,遵循师范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规律、特点,明确制定了“思想、专业、文化”三者并重的原则,坚持“师范性、专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办学思路,以教书育人,培养多能一专的艺术人才为目标,经过5年的艰苦办学,学校为社会输送音乐、美术专业毕业生共计427人,分别在师范学校、中小学校任教。
1994年,建校十年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已拥有新式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小音乐厅、电教室和图书阅览室、乐器维修室和演出服装室、师生绘画展览室、运动场等硬件设施,校道两旁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这一切都归功于当年勇于开垦荒地的拓荒者们,是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这片土地,才使我们后来人得以继承,发扬光大。
1999年,学校与星海学院的成教部达成共识,同意将扩招的二年脱产音乐教育成人大专学生拨50名指标到学校住读,与星海学院合作办班,既实现了小教大专化的培养目标,为艺师办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极大地扩大了艺师的社会影响。截止2001年,艺师已为广东、海南两地输送了4000多名毕业生,大部分学生已成为两省各地的教育骨干,不少已经成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的甚至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专家。
忆往昔,峥嵘岁月,曾堪称中国第一所中等艺术类学校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在改革的进程中渐渐意识到,培养中专学历已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要生存就必须改制,学校四处取经,在2000年,向省教育厅提出5年制的“3 2”模式提前单独招生政策的申请。2001年,根据省政府《关于全省中等师范学校撤并调整问题的批复》(粤府函[2001]682号文),同意广东艺术师范学校和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合并升格大专学历,学校更名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2005年,随着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的增多,经与上级部门协商,学院获得省政府无偿划拨原广东工业大学五山校区为新校区,原来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搬至现在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五山校区,原所在的校区被广州市76中使用。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