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教学课题,思品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如何开展有效的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以“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为例,可在课堂中从理观点、引真情、设两难三个环节实施有效教学,拨动生命教育之弦。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观点;引真情;设两难
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在七年级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凸显了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本文以“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为例,阐述通过理观点、引真情、设两难三个环节来拨动生命教育之弦,撩起学生心灵之漪。
一、转轴拨弦定曲调,柳暗花明理观点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对生命的重视[1]。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力求具备深厚的教学内力。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中,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本文给了一个标准——“实现个人价值,关爱他人,贡献社会”,但是这个标准太过空泛,以至于笔者自己也有迷惑。教师理解尚且如此,更别说学生会容易陷入狭隘理解的误区,所以教师在对待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和误解。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定曲调”,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查阅相关人文素材,形成独立的思考,形成鲜明准确的观点。
【课堂传真】
设问:你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吗?
生1:没有很大意义。
师问:你理解生命的意义吗?
生1(沉默一会):我成绩不好。
师:那你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吗?在我认为一个人若有责任,这便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生1:不想对别人负责。
师:那你想对父母负责吗?
生1:那还是要负责的。
师:生命的意义不是伟人、名人成绩好的特权。你对父母负责,正是关爱他人的一种表现,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啊,不能盲目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有些同学以为自己成绩不好,就好像没了生命的意义。这样的理解对吗?我们不妨讨论一下。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让教师措手不及,若教师观点明确,就不容易被学生的思维所干扰。教师观点的明确基于广阔的知识视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样,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的一株植物,而是浩渺无比的深蓝大海。”
二、弦弦难掩丝丝情,诉说心中无限事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思品教师要积极创设可能真实、感染力比较强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共鸣,在共鸣中感悟,在感悟中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堂传真】1.呈现事例:陈淑芳
设问:介绍一位我们象山人都为之骄傲的一位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兽医——陈淑芳……
师问:如果你是陈淑芳,会怎么选择?
生5:我选择工作,因为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意义更大……
生6:我选择留在女儿身边,因为女儿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师: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面临两难的境地,无论怎样选择,生命的意义都是肯定的。
2.播放泰国公益广告《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别人的报恩》
设问:视频中的年轻人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学生表现:年轻人付出了时间、金钱、举手之劳的体力……获得了别人亲切的笑容、绿意的家园、真挚的爱情……
师:说说平时你对别人的帮助有哪些?你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想到最多的是什么?帮助别人的结果如何?
生1:希望别人早些完成任务……
生2:给人方便,给己方便……
生3: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生4:觉得很幸福,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
师:带有目的性的付出比不付出有着实质意义的收获,不带有目的性的付出比带有目的性的付出所收获到的意外收获也更多。无论是陈淑芳、广告中的年轻人还是教室中的你们,都让老师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原来是件幸福的事,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有利于教学内容实施和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了乡土材料陈淑芳的事例和感人至深的公益广告,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激发了真实的表达,在认知中共鸣,在共鸣中感悟,拨动了情感之弦,唤醒了情感体验,引发了情感反思。
三、信手续续设两难,思维之火复又燃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可见,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与否已经成为衡量教学活动成效的关键环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发“认知”冲突,能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学习契机,为此设两难问题。
设问:无意义的生命是怎样的?
生1:碌碌无为、虚度年华。
师问:具体表现呢?
生2:抽烟、酗酒、迷恋网吧……
师问:我们很多的伟人当中也有不少爱抽烟的,难道爱抽烟的人生命就没意义了吗?
生3:毛泽东虽爱抽烟,但是我们国家的伟人,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有意义。
生4:不能是烟鬼,过度抽烟有害健康。
生5:还是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来定。
通过这一环节,说明在今后的课堂中应给予学生一定思考和辩驳的空间来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在平时的备课中应了解学情,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开放式的预设。课堂中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找到制造两难式问题的切入点,不断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认清问题实质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
总之,理观点,引真情,設两难,奏出了一段旖旎缱绻的生命序曲,唤醒了一种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潜在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对待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4.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观点;引真情;设两难
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在七年级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凸显了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本文以“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为例,阐述通过理观点、引真情、设两难三个环节来拨动生命教育之弦,撩起学生心灵之漪。
一、转轴拨弦定曲调,柳暗花明理观点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对生命的重视[1]。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力求具备深厚的教学内力。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课中,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本文给了一个标准——“实现个人价值,关爱他人,贡献社会”,但是这个标准太过空泛,以至于笔者自己也有迷惑。教师理解尚且如此,更别说学生会容易陷入狭隘理解的误区,所以教师在对待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含糊和误解。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定曲调”,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查阅相关人文素材,形成独立的思考,形成鲜明准确的观点。
【课堂传真】
设问:你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吗?
生1:没有很大意义。
师问:你理解生命的意义吗?
生1(沉默一会):我成绩不好。
师:那你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吗?在我认为一个人若有责任,这便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生1:不想对别人负责。
师:那你想对父母负责吗?
生1:那还是要负责的。
师:生命的意义不是伟人、名人成绩好的特权。你对父母负责,正是关爱他人的一种表现,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啊,不能盲目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有些同学以为自己成绩不好,就好像没了生命的意义。这样的理解对吗?我们不妨讨论一下。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让教师措手不及,若教师观点明确,就不容易被学生的思维所干扰。教师观点的明确基于广阔的知识视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样,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的一株植物,而是浩渺无比的深蓝大海。”
二、弦弦难掩丝丝情,诉说心中无限事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思品教师要积极创设可能真实、感染力比较强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共鸣,在共鸣中感悟,在感悟中建构,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构建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堂传真】1.呈现事例:陈淑芳
设问:介绍一位我们象山人都为之骄傲的一位母亲同时也是一位兽医——陈淑芳……
师问:如果你是陈淑芳,会怎么选择?
生5:我选择工作,因为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意义更大……
生6:我选择留在女儿身边,因为女儿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师: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面临两难的境地,无论怎样选择,生命的意义都是肯定的。
2.播放泰国公益广告《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别人的报恩》
设问:视频中的年轻人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学生表现:年轻人付出了时间、金钱、举手之劳的体力……获得了别人亲切的笑容、绿意的家园、真挚的爱情……
师:说说平时你对别人的帮助有哪些?你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想到最多的是什么?帮助别人的结果如何?
生1:希望别人早些完成任务……
生2:给人方便,给己方便……
生3: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生4:觉得很幸福,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
师:带有目的性的付出比不付出有着实质意义的收获,不带有目的性的付出比带有目的性的付出所收获到的意外收获也更多。无论是陈淑芳、广告中的年轻人还是教室中的你们,都让老师感受到了帮助别人原来是件幸福的事,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有利于教学内容实施和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了乡土材料陈淑芳的事例和感人至深的公益广告,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激发了真实的表达,在认知中共鸣,在共鸣中感悟,拨动了情感之弦,唤醒了情感体验,引发了情感反思。
三、信手续续设两难,思维之火复又燃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可见,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与否已经成为衡量教学活动成效的关键环节。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发“认知”冲突,能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学习契机,为此设两难问题。
设问:无意义的生命是怎样的?
生1:碌碌无为、虚度年华。
师问:具体表现呢?
生2:抽烟、酗酒、迷恋网吧……
师问:我们很多的伟人当中也有不少爱抽烟的,难道爱抽烟的人生命就没意义了吗?
生3:毛泽东虽爱抽烟,但是我们国家的伟人,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有意义。
生4:不能是烟鬼,过度抽烟有害健康。
生5:还是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来定。
通过这一环节,说明在今后的课堂中应给予学生一定思考和辩驳的空间来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在平时的备课中应了解学情,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开放式的预设。课堂中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找到制造两难式问题的切入点,不断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认清问题实质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
总之,理观点,引真情,設两难,奏出了一段旖旎缱绻的生命序曲,唤醒了一种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潜在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对待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振成.生命教育的本质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