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之缘其妙可言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2009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的一天,电视上正在播放诺贝尔颁奖典礼,屠呦呦上台宣读获奖感言,满口“宁波普通话”,立刻引起了吕薇的注意,那口音像极了自己的祖父,原来,这位奶奶辈的卓越科学家居然和自己是老乡!崇敬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自此,吕薇开始格外关注屠呦呦,有一天,她看到杨澜采访屠呦呦的视频,其中两个镜头让她难忘。一是杨澜问屠呦呦:“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却还不是院士。”屠呦呦回答:“我要是总想着这些,就没时间做科研了。”二是采访结束时,杨澜向屠呦呦致谢,屠呦呦却开玩笑地说:“我得感谢你呀,我都没给你钱,你还来宣传我!”低调、睿智、幽默的屠呦呦,從此成为吕薇心中的女神。
  梦想是给有准备的人
  2017年初的一天,吕薇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宁波演艺集团总经理邹建红打来的,他告诉吕薇,自己正在克服一切困难,创作一部关于屠呦呦的歌剧,想请吕薇主演,但是资金很困难……邹建红话没说完,就被吕薇打断了:“屠呦呦教授是我的偶像,如果能演她,我简直太幸运、太幸福了,其他条件我都不在乎,我就希望能早日把这部剧搬上舞台!”放下电话,吕薇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她激动地得在家里蹦跳旋转,恨不能立刻就去排练场。不知为什么,她觉得,自己一直在等这一天的到来。
  歌剧《呦呦鹿鸣》的导演廖向红和吕薇是老相识。早在十年前,吕薇还是海政文工团一名独唱演员的时候两人就合作过。当时团里要排一部原创音乐剧《赤道雨》,由廖向红执导。吕薇被安排在B组,这就意味着她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排练场,看着导演给A组的演员排戏。但是吕薇不在乎,她太喜欢演戏了,排练期间,她几乎一天不落地泡在排练场,看导演排戏,默记着调度,想象着如果自己演,该怎样完成。临近正式演出的时候,A组演员因为有其他重要任务没法参加了,吕薇接到通知要顶上去,不到十天的时间,吕薇就把整部剧拿下了。回想起当年,吕薇说,其实一开始也没想到后来能上,仅仅因为喜欢,就愿意花时间琢磨,感觉特过瘾。也正是因为有了那次的“救场”,让廖向红记住了这个用功的女孩。如今,确定吕薇出演屠呦呦,廖向红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并全力支持。
  很久以后,吕薇才知道,为了确认自己是不是能演屠呦呦,还被编剧王勇、郭雪在剧场跟踪暗访过。2016年,吕薇主演了陈蔚导演的话剧《世界就在我眼前》。这部作品最初定位是音乐话剧,吕薇出演非常合适。但就在戏剧坐排已经完成,演出时间日益迫近的时候,音乐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写好。于是陈蔚决定,不做音乐话剧,就做话剧。这个消息让吕薇心里有些嘀咕,没有音乐了,导演还会用我吗?一天排练的时候,吕薇怯怯地问陈蔚:“导儿,如果是话剧还要我演嘛?”陈蔚回答很干脆:“当然!”吕薇说:“那您对我这个南方人的普通话就那么信任吗?”陈蔚说:“你都演过《锦绣过云楼》了,那里面也有很多台词嘛,你的戏绝对没有问题,台词我分分钟就给你抠好了!”
  陈蔚是吕薇近年来合作比较多的导演,在音乐剧《锦绣过云楼》《血色湘江》、跨界融合舞台剧《远望海天》等作品中,吕薇都是女主角,很多人问陈蔚:“为什么你的戏女主都是吕薇啊?”陈蔚笑着说:“好用啊!”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却是陈蔚对吕薇极大的信任和肯定。
  


  陈蔚没有看错吕薇,事实证明,吕薇不仅歌唱得好,戏同样演得好。从没演过话剧的吕薇,首次触“话”,不仅让导演满意,让近距离观看演出的观众满意,还让两位偷偷溜进剧场“考察”她的王勇和郭雪满意,王勇和郭雪正是看了吕薇演的话剧之后,达成共识:“把‘屠呦呦’交给吕薇,没问题!”
  我相信观众才相信
  歌剧《呦呦鹿鸣》正式建组。导演廖向红把几本和屠呦呦事迹有关的书籍带给吕薇,剧组先后去中医研究院、屠呦呦旧居等采风,其间还与屠呦呦的女婿、大姑姐以及学生和朋友进行了采访交流。屠呦呦的形象在吕薇心目中就更加清晰了。平时不忙的时候,吕薇最喜欢的消遣就是读书。说起读书的习惯,还要源于小时候对艺术的热爱。
  吕薇生于艺术之家,从小耳濡目染,基因当中自带唱歌跳舞的天赋。但是父母却不希望她也走上演艺之路。上学后,吕薇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组织能力强,胳膊上总是挂着几道红杠杠,名副其实的品学兼优。然而,吕薇内心还是按捺不住对艺术的渴望,终于,她背着父母偷偷报名参加了舞蹈队。纸终究包不住火,父母发现后要求吕薇退出舞蹈队,安心学习,吕薇的倔劲儿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最后竟然以“绝食”威胁父母,父母终于没有拗过女儿,吕薇胜利了。那时候,热爱舞蹈的吕薇特别崇拜邓肯,一本邓肯传记被她翻到旧。从此,阅读人物传记也成了吕薇的习惯。吕薇觉得,在一本本人物传记中,她体验到的是不同的人各自充满戏剧性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吕薇也会把这些人物和自己将要塑造的屠呦呦对标,比如居里夫人、比如杨绛、比如林徽因等等,她认为这些杰出女性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对事业、对理想义无反顾的执着。屠呦呦一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科研上她是一个“高手”,但生活中却很“低能”,比如她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甚至不怎么会带孩子。而正是这样的心无旁骛,才让她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吕薇在舞台上塑造过很多人物,每个人物的性格、身份都不同。吕薇一直记着父母教导自己的话:“艺多不压身!”因此她平时特别注重学百家之长。没事的时候,吕薇会去看各种剧,比如昆曲、越剧、京剧、河北梆子、话剧等等,从不同的艺术门类当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每次拿到一个剧本,她都会把剧本反复咀嚼吃透,她说,剧本是戏剧的文学基础,对于塑造人物至关重要。排练场上,吕薇是很“乖”的演员,她会在把自己的想法与导演充分沟通之后,不折不扣地按照导演的要求完成表演。
  

  吕薇塑造过很多人物,年龄、性格、年代、身份各不相同。吕薇从来不是一个本色演员,她的舞台形象与生活中的自己总是拉开距离的。每当要塑造一个人物的时候,吕薇给自己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忘掉自己,成为人物”!为了艺术的真实,吕薇更不会考虑自己的舞台形象是不是够美,而是一切服从戏剧的要求,一切服从人物的要求,即使扮老、扮丑都毫不介意。吕薇说,这主要是受妈妈的影响。小时候,妈妈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要连续演上百场,每次演出的时候都会哭得稀里哗啦,爸爸心疼地劝妈妈:“你这样哭几个月,身体怎么吃得消,这是演戏呀,都是假的。”妈妈却说:“我自己都觉得是假的,又怎么感动观众呢?”妈妈这句话,深深刻在吕薇的心里:“因为我相信,所以观众才相信啊。”
  吕薇认真仔细研究屠呦呦,她发现一直埋头在实验室的科学家,身形都不会很挺拔。吕薇在剧中饰演的屠呦呦,从少年一直演到中年,在屠呦呦人生不同阶段,吕薇都会在人物形态上有不同的塑造。特别是在中年时期,屠呦呦科研任务繁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也让她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损害,所以在舞台上,吕薇都会微微含胸,并且佝偻一点背,但是这样的姿态在舞台上就显得不够挺拔。有一次在杭州演出完,一位老师对吕薇说:“你不能为了真实就不顾自己的形象吧,在舞台上還是要挺拔一点才好看。”吕薇知道老师是为自己好,但她也知道,真实的形象才是有力量的。
  对艺术严对自己狠
  军营生活的20年,养成了吕薇特别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当年,吕薇已经是学校的一名老师,因为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业余组民族唱法二等奖,随即就被海政文工团特招调干入伍。在部队期间,吕薇无数次下海防、走边疆,为部队官兵演出,接受了一次次精神的洗礼。部队的生活,让吕薇时刻把业务训练、业务学习放在首位,因为她要为那些守卫祖国的战士们带去最好的艺术。
  


  对于一名歌剧演员来说,塑造人物,不仅要形神兼备,更要唱演俱佳。在《呦呦鹿鸣》的创作过程中,吕薇总是将自己对于人物、对于音乐的表现,及时与作曲家孟卫东交流。在吕薇心目中,孟卫东是一位真正的“大腕”,所以一开始有想法还不敢跟孟卫东讲。几次接触之后,吕薇深深感受到孟卫东是一位温暖的长者,是一位热爱并尊重艺术的作曲家。孟卫东有一句名言特别打动吕薇:“我的创作,要让东家(委约方)满意,演员爱唱,观众爱听。”所以,孟卫东经常会和吕薇交流,询问她演唱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合适,这让吕薇特别感动。有一次,吕薇演唱一段咏叹调,到了高音部分,总是在G和A之间飘着,感觉影响发挥,就问孟卫东是不是可以降调,孟卫东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在演唱“以身试药”那首咏叹调的时候,有一段重复的歌词,音乐也没有变化,吕薇感觉缺少戏剧性,唱起来不过瘾,便又求助于孟卫东,提出是不是可以转调。第二天吕薇起床后打开电脑,发现凌晨三点多的时候,孟卫东已经把改好的谱子发到了邮箱……吕薇说:“孟老师让我特别感动,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作品认真,对演员负责,遇到这样的作曲家,是我的幸运!”
  吕薇是一个对艺术严对自己狠的人。用《呦呦鹿鸣》剧组同仁的话说,吕薇就是个戏疯子,不管排练场还是舞台上,只要一上去,她就会完全释放,全情投入。2021年7月4日,歌剧《呦呦鹿鸣》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剧目在宁波再次复演。演出后,孟卫东对吕薇说:“快结束的时候,感觉你有些疲劳了,以后排练的时候还是要收着点声。”吕薇知道孟老师是为自己好,而且这一次吕薇确实是太疲劳了,因为“七一”之前她一直在进行《伟大征程》晚会的排练演出,结束即马不停蹄赶到宁波。但是排练放声是吕薇一直以来的习惯和坚持,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肌肉是有记忆的,如果排练的时候总不放声,最后在舞台上也不可能有最好的表现,表演是实践性的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实践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薇”是一种中草药,吕薇饰演的屠呦呦是一位中医药学的科学家,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饰演屠呦呦,是吕薇与屠呦呦的一次灵魂对话,《呦呦鹿鸣》已经演了无数场,但是屠呦呦本人从来没有看过,吕薇也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偶像,但是吕薇并不遗憾,她知道这样才是真实的屠呦呦。诺贝尔奖对屠呦呦来说不过是对一项科研成果的肯定,这项成果也是众人之力的功劳,她不觉得自己个人有多么伟大,所以屠呦呦对所有的光环赞誉都能淡然处之,一如她的朴素、谦逊和低调。吕薇觉得,不靠外在的包装来提升自己,这样的人才是最美的,也是最值得歌颂的!
其他文献
小琼:还记得全世界是如何不断提醒我们需要适应新冠疫情大流行后的“新常态”吗?前不久我第一次坐在“豆荚”里欣赏户外歌剧,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后感。  小薇:一段时间以来,户外音乐会和表演一直是夏季的常态。在上海,上海交响乐团的“上海夏季音乐节”自2010年就开始在户外举行,时至今日仍然在公园里举行一些演出,一直都很受欢迎。  小琼:如今在美国,新冠肺炎病毒及其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仍在肆虐,适应
期刊
有句老话叫作“八十还学吹鼓手”,我就是应了这句话,过了七十来学写大歌剧。  这得感谢上海歌剧院,他们挑中了拙作话剧《李大钊》,想要尝试改编为大歌剧。当时我是“畏喜”交加。高兴的是,《李大钊》是我1992年的旧作,时间已经过去了20余年,居然还有继续生存的价值,这是令人欣慰的;令人生畏的是,我从未搞过歌剧,况且,像李大钊这样的人物是不是能构成一部歌剧,我是感到头皮发麻的。遥想当年,我接受总政话剧团的
期刊
向经典致敬,主要是向经典作品的创作者们致敬。民族新歌剧的经典是杰出的前辈们创造出来的,没有他们,也就没有那几部经典之作。《红珊瑚》就是这样一部几乎被遗忘了民族歌剧杰作。  戏好抓人成就经典  《红珊瑚》剧组的同志我大都不熟(最近才新认识了几位演员前辈:珊妹扮演者、七奶奶扮演者、老更夫扮演者),我唯一熟悉的是《红珊瑚》作曲之一胡士平同志。我们一起写《中国歌剧史》,一起开会、研究,前后有十来年。他是个
期刊
提及经典歌剧,很多人立刻想到的关键词是:“高雅”“华丽”“感动”或“震撼”,但也有人联想到的是:“严肃”“难懂”,甚至“枯燥”“过时”。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城市的现场消费积极性正在迅速增长,而随着世界经典歌剧陆续在国内各大剧院上演,相当数量的观众对这门艺术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但是,存在于欣赏过程中的阻碍,除了文化上的隔阂,主要还包括语言的壁壘,以及对于戏剧的故事情节乃至文化背景
期刊
在歌剧历史上有威尔第的《纳布科》《奥赛罗》《阿伊达》、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普罗科菲耶夫的《战争与和平》等以历史重大题材、文学巨著和著名人物事件为背景内容而创作的大歌剧。《晨钟》的音乐设计是尊重大歌剧和正歌剧的构思方式而作曲的。  《晨钟》面对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革命者创建共产党的历史,面对北大校长蔡元培对琴君、宇剑等热血爱国青年的培养支持,面对“五四运动”的爱国声潮以及北洋军阀的“围剿”,
期刊
一个从湖南汝城沙洲村流传开来的动人故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经习总书记深情讲述,迅即传遍全中国、温暖全中国。“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这句话,曾在一个瑶山女子徐解秀口中反复念叨了数十年。虽简易朴拙却意喻深刻,表达了人民军队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鱼水情深亲密关系,同时张扬了共产党视老百姓冷暖幸福高于一切的旗帜精神。大型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作为文旅部2
期刊
编剧的话:剧中,每当武则天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都会出现龙门石窟雕凿大佛的场景——整块的山体在工匠不停地斧凿不停地敲击中剥落,大佛在刀凿斧劈中渐显。山体忍受着千刀万剐,只为以佛的形象永恒地照亮人间。岩石雕凿佛像时第一块石料的剥落,都仿佛是佛真身的血肉剥离。正如武则天近乎铁石般严酷的杀戮,是为了天下人却天下无人能理解的牺牲——牺牲女人的名声、牺牲世间的形象、牺牲亲情、牺牲儿女、牺牲人性、牺牲万世的
期刊
百年前仁人志士敲响了复兴中华的“晨钟”,今天我们有责任把“晨钟”敲得更响。  打造艺术精品  好戏要不断修改打磨。我仔细研究了2018版《晨钟》的几次专家座谈会的意见,归纳下来有三条:戏剧性不够,文本风格政论体太强,不像戏;歌剧性不够,舞台呈现像清唱剧,不像歌剧;情感过于单一,激越昂扬一贯到底。  2018版《晨钟》是一部“政论体”歌剧。政论体戏剧无可厚非,作为“百花园”中的一品,聊备一格、独领风
期刊
芝加哥歌剧院2月末举行了歌剧《抓蛇》(Taking up Serpents)的首演,以延续该院的网络演出季。这部新歌剧曾经是华盛顿国家歌剧院备受赞誉的美国歌剧推广项目(American Opera Initiative)的一部分,于2019年曾在肯尼迪艺术中心首演。而芝加哥歌剧院版的新版制作标志着作曲家卡马拉·桑卡拉姆(Kamala Sankaram)和脚本作者杰尔·戴伊(Jerre Dye)的这
期刊
尽管大多数美国歌剧公司在新冠疫情大爆发后取消了演出季,但佛罗里达大歌剧院却采取了更具创新性的做法。  为取代原定的大型演出季,佛罗里达大歌剧院总监苏珊·丹尼斯(Susan Danis)独辟蹊径,在迈阿密的阿尔什特中心(Arsht Center)上演了一系列美国作曲家的独幕歌剧。佛罗里达大歌剧院还把剧院另一个规模较小的演出季搬到了迈阿密海岸更私密的迈阿密剧院中心。  这些作品都是不太可能在南佛罗里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