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双向保护机制的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司法实践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受害人多数也是未成年人。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视野下,有必要探索和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双向保护机制,防止保护失衡带来的弊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一、双向保护的问题引入
  在办案实践中,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发了对建立双向保护机制的深思和探讨。
  案例一:15岁少年谢某伙同本组一名7岁儿童将同组一5岁幼女带至胡豆地里实施奸淫(性接触)。经鉴定,确认谢某有严重精神障碍,属于限制责任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对谢某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如果只是简单的不追究谢某的责任,受害人将得不到任何抚慰,造成严重的不公平;且受害人的父母反映强烈,表示要通过上访解决。检察院承办人与派出所一起,征求村、组干部和部分村民的意见,共同做双方的协调工作。最后,在谢某道歉的基础上,由其父母对受害方进行了适量的经济补偿以示抚慰。受害方的父母对谢某表示谅解。据此,本案由侦查机关作了撤案处理。
  案例二:15岁的杨某以看电视为由,将邻居4岁幼女带至家中实施奸淫(性接触)。幼女的父母在赔偿无果的情况下报案。检察院审查后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依法不批准逮捕。受害方的“复仇”和“求偿”两种愿望均不能实现,因得不到任何安慰而四处上访、反映。当执法机关决定采取措施时,杨某及全家为了逃避责任而潜逃,成为新的社会动荡因素。
  反思两案,对谢某和杨某依据有关司法解释不批准逮捕,从依法办案的角度说并无大的不妥。案例一注重了双向保护,维护和实现了社会正义,达到了案结事了、矛盾消除的效果;案例二只注重了单向保护、机械执法,导致未成年受害人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不仅有违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而且使受害方通过上访寻求公正,激化了社会矛盾,反过来也不利于未成年犯罪行为人的保护,有违轻缓刑事政策的初衷。从司法实践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主,虽然相当一部分属于初犯、偶犯、纠纷引起的激情犯,但抢劫、伤害、强奸、寻衅滋事等犯罪相对社会危害较大。可见,在保护未成年犯罪行为人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未成年受害人的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就要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探索建立双向保护机制,把依法保障未成年犯罪行为人合法权益与促使其真诚悔罪并主动承担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把刑事处理中体现从宽、从轻与充分保护未成年受害人合法权益有机统一起来,以有效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对抗,消除不和谐因素,全面实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标。
  二、双向保护的法理依据
  探索和建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双向保护机制,主要有以下法理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要求。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高检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要求:“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未成年犯罪行为人和未成年被害人,都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从司法实践看,有关司法解释将依据刑法应当定强奸罪、抢劫罪或寻衅滋事罪的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作了非犯罪化处理,从单向保护看并无太大不妥。但问题是:未成年受害人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显然,只有双向保护,才能体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本意,防止重此轻彼、顾此失彼。
   (二)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相济体现了对未成年犯罪行为人权益的更大保障,但必须以其认罪悔罪、受害人服气谅解为前提。实践证明,只有受害人平气、顺气、服气,才使从宽处理具有扎实的社会基础、民意基础,才能案结事了、化解矛盾,并使犯罪行为人受到教育和惩罚;反之,对于未成年犯罪行为人单纯强调执行轻缓刑事政策,有可能使他们产生“犯罪无所谓”的错误感觉,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增加甚至再犯罪增加,其效果与政策初衷相左。
  (三)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实施双向保护,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给未成年犯罪行为人和被害人创造一个对话空间,符合我国传统人伦文化中“和为贵”的道德理念,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有利于通过充分保障未成年受害人权益使其尽快得到合理补偿和安慰;有利于在法律秩序基础上使涉案各方对处理过程和结果心服口服,真诚化解“冤孽”;有利于未成年犯罪行为人真诚悔罪减少与社会的对抗、得到受害人谅解减少“冤冤相报”、受到较轻处罚减轻心理负担并缩短回归社会的时间;有利于实现和恢复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将犯罪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
  三、双向保护的制度构建
   (一)健全工作机构。基层检察院在侦查监督科、公诉科之外,建立相对独立且平行的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专门机构,是落实双向保护的基础。专职未检部门负责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及被害人属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依法履行此类案件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诉讼监督职能,并结合办案大力加强犯罪预防、矫正、挽救工作,积极开展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和心理抚慰工作,便于积累经验、熟悉法规、掌握尺度。
   (二)完善告知制度。对未成年犯罪行为人的权利告知,应当依照现有法规进行。这里重点强调对未成年受害人及其亲属的告知。现阶段,在不违背立法原意的基础上,以司法改革和检务公开为契机,可以在实践中将起诉阶段的被害人告知制度前置,在审查逮捕阶段试行告知制度,保障被害人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和司法援助。同时,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刑事审判过程中,充分听取和尊重未成年被害人及监护人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诉求,作为依法处理案件的参考因素。
   (三)开展刑事和解。刑事和解不仅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未成年被害人权益保障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害人认罪悔罪、自觉承担责任、减轻和消除犯罪危害的直接体现。要坚持正确的和解理念,依托和配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机构,与社会“大调解”机制相衔接,提高刑事和解的能力和效果。
   (四)加强协调配合。对于开展双向保护的案件,不仅需要公检法之间加强协调配合,也需要政法机关与人民调解机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有关社区之间加强协调配合。尤其是其中不起诉和判决免于刑事处罚、单处罚金、宣告缓刑、减轻处罚的案件,检察机关要向案件当事人所在地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机构和社区通报案件处理情况,指出应该注意或进一步加强的工作,促使犯罪行为人真诚悔罪,促使案件当事人之间真诚和解与谅解,促使社区和谐、平安。
   (五)完善国家救助。在一些依据司法解释作非犯罪化处理且不适合治安处罚的未成年人案件中,刑事和解的难度无疑将会增加;在一些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中,由于加害人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导致其自愿悔罪并自愿赔偿但却无力履行,使被害人不能获得抚慰。为了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效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可由国家对受害人提供补偿性救助。建议由政法委牵头,在财政设立“国家救助基金”专户,资金来源可从三方面筹集:一是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收缴的罚金、赃款、罚款中提取一部分;二是国家财政预算列支一部分;三是社会自愿捐款募集一部分。
  
  (作者通讯地址:四川省安岳县检察院,四川安岳642350;四川省彭州市检察院,四川彭州611930;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简阳641400)
其他文献
摘 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社会成员不尊重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合法权益的极端形式,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则是国家对创新支持的重要标志。广东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仍有大量的难题亟待突破,更需要与其他保护体系协调、磨合,才能为知识产权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切实可靠的司法保障。  关键词: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体系构建  在知识产权领域,围绕智力创造成果,有两个核心词语:一是创造,二是保护。
期刊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的具体体现,控申检察部门作为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倾听人民群众新诉求、新期待的重要窗口,更重要的是,控申工作既是检察机关执法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后一道关口。很多事关民生的群众举报、信访都由控申部门先行受理调查,同时在侦查、批捕、起诉等诸多环节和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裁定中出现冤错案件后,最终都需要通过控申部门予
期刊
摘 要:  人大的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之间的关系之争由来已久。我国宪法规定人大的法律监督权是我国最高层次的监督权, 同时亦规定检察机关是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 行使法律监督职能。在新时期, 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亦必须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  关键词:法律监督权;检察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指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舆情迅速崛起,而与此同时,涉检网络舆情也快速增长,这种情况给检察机关工作带来诸多影响,成为检察机关必须面对且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有必要了解涉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生成机制,从而发现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适当模式。  关键词:涉检网络舆情;概念;特征;生成机制   引言:近年来,互联网迅速普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
期刊
摘 要:间接侵权作为过错侵权的次类型,在现行立法中仅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及民法通则、侵权行为法中有零星体现,然并未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存在。而间接侵权一般表现为不作为,通常也不具有明显违法性,侵权人往往是因为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而成为损害结果发生的间接原因,或表现为为直接侵权行为提供辅助。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经济机构加速调整,我国社会正逐步进入高风险社会,这就要求每
期刊
摘 要:信访工作上为领导分忧解愁,下为群众排忧解难,是群众情绪的晴雨表、调节阀,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协调利益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维护和实现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大量的社会矛盾要通过信访渠道进行化解和处理,做好信访工作对于稳固党的执政基础、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
期刊
近年来,醴陵市人民检察院大力实施“文化育检”工程,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形成了与检察职能和本土文化特色紧密结合的醴陵检察文化体系,充分发挥了先进检察文化的引导、教育、凝聚、塑造等作用,各项检察工作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该院相继获评“湖南省先进政法单位”、“湖南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湖南省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第三届全国十佳基层检察院提名奖”,被高
期刊
摘 要:  “经济理性人”是传统民法上“人”的唯一形象。本文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单一的“经济理性人” 形象存在着的严重内在缺陷与历史局限性逐渐暴露,并与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合拍,改变单一的“经济理性人” 形象,以“经济理性人”为形象主导,增加“生态理性人”形象设计,使“生态理性人”成为传统民法上“人”的形象即“经济理性人” 形象的合理补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民法;经济理性人;生
期刊
摘 要:纪检监察部门收集的言辞证据材料能否作为刑事证据使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一般会对纪检监察言辞证据加以转化而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因此如何保证司法机关重新调取的言辞证据的合法性,对于统一司法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考虑到纪检监察证据的特殊性,对于特定的纪检监察言辞证据,不必要求重新调取,这样即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又可以实现打击犯罪的
期刊
摘 要: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已为我国侦查机关广泛运用,但由于我国的立法对此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衍生出以系列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在考察、借鉴各主要法治国家处理诱惑侦查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承认和规制我国的诱惑侦查,从而促进刑事侦查法制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诱惑侦查;警察圈套;合法性;立法构建  近年来,随着一些犯罪案件日益组织化、智能化、秘密话,以及犯罪行为人反侦察能力的日益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