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创造力的培养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以外还包括动机、环境、知识水平和人格特征等因素;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还有一定的制约,学校应该采取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评价方法等措施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造力;培养;学校教育
引言
我国大学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导致艺术设计教学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建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几个因素
创造力则是一种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营造一种适应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激发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他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智力包含创造力;二是认为创造力包含智力;三是认为二者是局部重叠的。因此,可以说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时存在着多样性的,从低相关到高相关均有可能。这是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侧重面不同、研究使用的工具不同以及研究被试的背景不同,所以会使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但综合而言,二者之间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创造力贡献对智商有一最低要求,可能智商为120,超过该水平,其他因素在预测创造力时会比智力更重要。
2、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活动也不例外。创造动机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造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动机因素是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的最主要的个人因素之一。
3、人格特征
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与其所具有的创造人格特征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很多心理学家都进行了研究。斯腾伯格认为高创造力者应当具有五种关键的人格特征: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成长的意愿,敢冒风险,自信。林崇德将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为: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这些研究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可遵循的标准。
4、知识水平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指导,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据。大量研究表明,知识面越广,专业知识越扎实,能够搜集的信息就越多,发散出来的思维结果也就越多,越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仅仅局限在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要把艺术设计这棵大树的根深深的扎进土壤里,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上面的枝、干、叶才能茁壮成长。
5、环境
环境一般来说,指的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會环境。创造者的智慧、动机、人格特征,除了一些基本的潜能是有遗传因素得来之外,大部分都是通过环境的渗透得来的,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阻碍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
二、学校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制约
了解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特点,是创造性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从分析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力的发展除了受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影响外,还受到环境、动机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手段加以改善的。但目前的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意识还不够,仍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还较为陈旧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直接行动者。教师的观念既会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是我们教育者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具有时代性与挑战性的课题。
尽管当前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针对各种教学实际也探索出了各种有效的手段,也用各种新鲜的组织形式丰富了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并未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如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缺乏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技巧启发学生的智慧,疏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还是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以传输知识为目的,缺乏智慧的启迪、知识的再创造教育;学生在学习上满足一般的接受知识,独立、自主意识不强,缺乏质疑、批判精神,更缺乏对自我发展的规划与人生设计等。当教与学双方都缺乏创造性教育观念时,创造力培养所需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质疑式的教育环境以及独立、自主、批评的精神常常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观念中消解,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
2、缺乏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手法和方法上还相对简单,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取决于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看,艺术设计专业还是一个新专业,加之我国近几年连续不断地扩招,专业教师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很多院校教师大多都是刚从校门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艺术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些院校的师资是从美术教育体系中培养过来的,处在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的探索中,使高端理论型人才和实践人才匮乏。因此,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结构、学历结构不尽合理,教授、博士人数太少,同时,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也都有待于加强与提高。
某些教师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创造力培养和学科教学是分离的,创造力培养需要专门的训练。实际上,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
3、完整的设计实践体系缺失
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从它在德国诞生的那天起就与车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纸上设计到产品成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然而,目前许多高校艺术设计各专业实验室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首先,实验经费投入有限,有的即使是建起了实验室也缺乏运行经费。其次,许多高校虽然建有实习基地,但由于路途、吃住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实习基地大都形同虚设。再次,虽然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实践教学,4年时间学生设计作业积累厚厚一叠,计算机软件运用也比较熟练,但设计的东西并不受客户欢迎。由此可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创造力培养仅有课堂内的设计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建立设计实践的完整体系,真正实现从方案到实物、从校园到产业、从设计到市场的全面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市场时具有应变力、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建议
在学校中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培养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构建完整的设计实践体系
知识水平决定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学校要为学生设置多元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还应开设相关的市场营销、设计经济学、创造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设计哲学等相关课程,学生只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熟悉多学科领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提高,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有深度。
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由于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层次不同,对实践的要求也不同,对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的心智水平,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完整的实践体系构建,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多设立一些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经、动手操作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而培养。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设计教育必须要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课题,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及人格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跃的争论和辩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多问、多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题;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背景、熟练地教学技能,还要及时的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力培养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改革单一的评价方式,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学生
多主体评价即评价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同伴、等等有可能进行评价的人。除了评价的主体不同,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来评价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多主体评价的好处在于,由于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这样进行的评价更有可能发现学生学习成果中的创新因素。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创造的心理环境。多角度评价就是要认可学生的个别化差异,设置多个评价角度评价学生可以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脉搏,通过交流、变革与创新,把重心定位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定位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避免千人一面的单调、乏味的机械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自主、积极的创新活动中不断的激越才华,提高素质,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教育不断地实现跳跃式更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俞国良.创造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A.F.奥斯本.创造性想象 [M].王明利,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3
[4]特丽萨.艾曼贝尔著.方展画译.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社科学院出版社,1987.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造力;培养;学校教育
引言
我国大学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导致艺术设计教学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建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几个因素
创造力则是一种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营造一种适应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激发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他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智力包含创造力;二是认为创造力包含智力;三是认为二者是局部重叠的。因此,可以说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时存在着多样性的,从低相关到高相关均有可能。这是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侧重面不同、研究使用的工具不同以及研究被试的背景不同,所以会使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但综合而言,二者之间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创造力贡献对智商有一最低要求,可能智商为120,超过该水平,其他因素在预测创造力时会比智力更重要。
2、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活动也不例外。创造动机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造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动机因素是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的最主要的个人因素之一。
3、人格特征
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与其所具有的创造人格特征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很多心理学家都进行了研究。斯腾伯格认为高创造力者应当具有五种关键的人格特征: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成长的意愿,敢冒风险,自信。林崇德将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为: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这些研究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可遵循的标准。
4、知识水平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指导,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据。大量研究表明,知识面越广,专业知识越扎实,能够搜集的信息就越多,发散出来的思维结果也就越多,越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仅仅局限在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要把艺术设计这棵大树的根深深的扎进土壤里,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上面的枝、干、叶才能茁壮成长。
5、环境
环境一般来说,指的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會环境。创造者的智慧、动机、人格特征,除了一些基本的潜能是有遗传因素得来之外,大部分都是通过环境的渗透得来的,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阻碍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
二、学校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制约
了解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特点,是创造性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从分析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力的发展除了受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影响外,还受到环境、动机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手段加以改善的。但目前的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意识还不够,仍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还较为陈旧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直接行动者。教师的观念既会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功能,是我们教育者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具有时代性与挑战性的课题。
尽管当前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针对各种教学实际也探索出了各种有效的手段,也用各种新鲜的组织形式丰富了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并未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如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缺乏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技巧启发学生的智慧,疏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还是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以传输知识为目的,缺乏智慧的启迪、知识的再创造教育;学生在学习上满足一般的接受知识,独立、自主意识不强,缺乏质疑、批判精神,更缺乏对自我发展的规划与人生设计等。当教与学双方都缺乏创造性教育观念时,创造力培养所需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质疑式的教育环境以及独立、自主、批评的精神常常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观念中消解,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
2、缺乏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手法和方法上还相对简单,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取决于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看,艺术设计专业还是一个新专业,加之我国近几年连续不断地扩招,专业教师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很多院校教师大多都是刚从校门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艺术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些院校的师资是从美术教育体系中培养过来的,处在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的探索中,使高端理论型人才和实践人才匮乏。因此,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结构、学历结构不尽合理,教授、博士人数太少,同时,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也都有待于加强与提高。
某些教师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创造力培养和学科教学是分离的,创造力培养需要专门的训练。实际上,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
3、完整的设计实践体系缺失
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从它在德国诞生的那天起就与车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纸上设计到产品成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然而,目前许多高校艺术设计各专业实验室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首先,实验经费投入有限,有的即使是建起了实验室也缺乏运行经费。其次,许多高校虽然建有实习基地,但由于路途、吃住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实习基地大都形同虚设。再次,虽然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实践教学,4年时间学生设计作业积累厚厚一叠,计算机软件运用也比较熟练,但设计的东西并不受客户欢迎。由此可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创造力培养仅有课堂内的设计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建立设计实践的完整体系,真正实现从方案到实物、从校园到产业、从设计到市场的全面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市场时具有应变力、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建议
在学校中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培养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构建完整的设计实践体系
知识水平决定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学校要为学生设置多元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还应开设相关的市场营销、设计经济学、创造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设计哲学等相关课程,学生只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熟悉多学科领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提高,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有深度。
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由于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层次不同,对实践的要求也不同,对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的心智水平,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完整的实践体系构建,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多设立一些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经、动手操作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而培养。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设计教育必须要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课题,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及人格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跃的争论和辩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多问、多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题;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背景、熟练地教学技能,还要及时的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力培养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改革单一的评价方式,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学生
多主体评价即评价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同伴、等等有可能进行评价的人。除了评价的主体不同,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来评价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多主体评价的好处在于,由于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这样进行的评价更有可能发现学生学习成果中的创新因素。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创造的心理环境。多角度评价就是要认可学生的个别化差异,设置多个评价角度评价学生可以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脉搏,通过交流、变革与创新,把重心定位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定位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避免千人一面的单调、乏味的机械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自主、积极的创新活动中不断的激越才华,提高素质,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教育不断地实现跳跃式更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俞国良.创造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3]A.F.奥斯本.创造性想象 [M].王明利,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3
[4]特丽萨.艾曼贝尔著.方展画译.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社科学院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