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P671-7597(2010)1020098-01
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是一种以战术互联网组织运用为依托,以训练模拟为手段,有效拓展实践训练空间的训练模式,模拟训练以其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在部队训练中迅速崛起,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抓好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
1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设计
1)需求分析
战术互联网是基于因特网标准协议,通过互联战术无线电台以及其它支援通信装备,以实现机动作战计算机间通信为主要目标的一体化移动话音和数据通信网络,其模拟训练需要实现无缝隙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数据在机动、战斗勤务支援与指挥控制平台之间交换的逼真性,并要求操作人员在控制、战术和战场网络三个层次上熟练掌握这种新型主战装备性能。
2)总体设计
一是明确思路,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主要功能是代替实装,协助部队完成战术互联网指挥管理和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受训人员在上实装演练之前,通过低成本、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模拟训练平台及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战术互联网的装备操作、网络管理及综合演练等技能与知识。
二是把握结构。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可由装备操作、网络规划、网络控制、组网模拟、导调监控、数据准备、数据采集和理论学习等方面构成,分别完成装备的三维仿真操作,资源预案管理与网络拓扑规划,预案管理、配置管理、事件管理、性能管理、文电收发、设备参数加注,动态组网过程,情况监视与设置,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数据进行采集、格式转换和存储,自学、教学和考核等训练内容。
三是注重应用。根据“网在回路”的“适应体系对抗”理念,并立足于装备操作、指挥管理与综合演练等模拟训练的现实需要,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包括有四种应用模式,即通信技能训练模式、通信指挥训练模式、通信综合演练模式和军兵种联合训练模式。
2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组织实施
2.1制定目标
一是体系能力。遵循信息化条件下通信系统体系能力生成规律,按照子系统内部集成训练,子系统间无缝连接训练方法,以指挥控制为核心,以信息传输为主线,以情况处置为重点,根据不同作战样式,合理区分训练层次,严谨衔接训练阶段,紧贴实战需要,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二是重组再生能力。由于信息化作战时火力打击具有高度的精确性,要求通信设施与通信手段具有相应的抗毁重组再生能力,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要建立多路迂回的战场通信信息链,进行多网组织,实现此断彼通,建立备份的隐蔽网,不同体制、不同程式、不同工作方式的通信装备结合使用,根据战场态势,实时组织通信要素机动,及时变换通信枢纽位置,快速组织撒收和转移,真动与佯动、快动与慢动结合起来,以实现动中求存。
三是对复杂电磁环境适应能力。制定多份联络文件,训练人员对工作频率的变换及其识别。在训练中,利用作战地域内的特殊地形进行隐蔽伪装,缩小通信装备与地形背景之间的差别,建立多个佯动台、假指挥中心、假通信枢纽,各通信要素间要做到沟通快、改频快、传输快、变换快,采取多点互控方式,增大敌干扰和摧毁难度。
2.2规划内容
一是区分层次,根据部队实际,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应分别确定军官和士兵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指挥军官重点训练战术互联网系统战术技术性能、组织运用方法;专业技术干部应掌握装备的性能、操作与维护,以及新功能的开发研究;士兵训练主要围绕专业理论、战术技术性能、方框原理、调测运用、维护检修等方面展开。
二是突出重点。在开展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前,首先要进行基础理论训练,组织通信人员学习战术互联网相关技术知识,以缩短人与装备结合的周期。其次是战术互联网技能训练,通过集中组训,提高训练时效,再次是组织重点难点攻关训练,分层次分专业攻关解难,及时发挥战术互联网综合运用效能。
三是划分阶段。根据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可选择性地采取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三进行新装备训练规划和人才技术准备,第二阶段是接装验收和专业共同基础训练第三阶段三分专业进行适应性训练,第四阶段是单台协同训练,第五阶段是综合训练,第六阶段是合成演练。
2.3创新方法
一是基地化。坚持以训练基地为依托,以模拟训练为基本手段,以已有信息网络为基础设施,开展基地化模拟训练,针对部队各层次、各阶段训练的需要,采取“纵向收拢”、分批集中训练,对专业人数较少、训练周期短的专业人员,采取“委托式”训练方法,走“横向联合”划片集中的路子,最大限度的提高训练起点和训练效益。
二是对抗化。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应坚持练技术与练战术相结合的原则,网络进攻方应在进得去、找得准、毁得狠等方面做文章,针对敌方重点目标、重点部位、重点数据进行破坏和干扰;网络防御方应在防得严密、防得科学、防得巧妙上下功夫,把握敌方网络入侵、病毒破坏、电磁干扰等要领。
三是实案化。以作战预案为依据,以训练目的为引导,纳入各项实地和实时战场因素,组织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分队按照战时编组作业,并组织好相关的训练保障,加大复杂电磁环境、复杂地形和恶劣天候条件的强化训练,注重提高网系互联互通能力,使部队训练贴近实战。
3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评估
1)科学制定指标体系一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评估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坚持“评训结合,以评促训”思路持续发展,建立网络化、模拟化、可视化、一体化评估体系,按照合理结构组合指标因子,完整体现训练综合效能,不断推动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日趋完善,促进训练水平日益提高。
2)把握趋势一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评估应把握分化和综合两个趋势,针对训练效能的某一方面,要研究深层次的问题,以评估指导训练,寻求训练方法上的新突破,并从宏观角度对训练评估进行横向综合研究,把训练指标放在军事训练大环境下从整体上考察,用以提高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整体效能。
3)突出疑难问题一对训练中表现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以层次划分、权重确定和科学综合等方法实现再评估,进一步合理确定指标间的修正系数,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求,将融于全程的战术、技术和指挥控制抽取出来集中探讨,突出指挥、谋略和协同训练。
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是一种以战术互联网组织运用为依托,以训练模拟为手段,有效拓展实践训练空间的训练模式,模拟训练以其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在部队训练中迅速崛起,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抓好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
1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设计
1)需求分析
战术互联网是基于因特网标准协议,通过互联战术无线电台以及其它支援通信装备,以实现机动作战计算机间通信为主要目标的一体化移动话音和数据通信网络,其模拟训练需要实现无缝隙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数据在机动、战斗勤务支援与指挥控制平台之间交换的逼真性,并要求操作人员在控制、战术和战场网络三个层次上熟练掌握这种新型主战装备性能。
2)总体设计
一是明确思路,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主要功能是代替实装,协助部队完成战术互联网指挥管理和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使受训人员在上实装演练之前,通过低成本、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模拟训练平台及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战术互联网的装备操作、网络管理及综合演练等技能与知识。
二是把握结构。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可由装备操作、网络规划、网络控制、组网模拟、导调监控、数据准备、数据采集和理论学习等方面构成,分别完成装备的三维仿真操作,资源预案管理与网络拓扑规划,预案管理、配置管理、事件管理、性能管理、文电收发、设备参数加注,动态组网过程,情况监视与设置,基础数据的管理和维护,数据进行采集、格式转换和存储,自学、教学和考核等训练内容。
三是注重应用。根据“网在回路”的“适应体系对抗”理念,并立足于装备操作、指挥管理与综合演练等模拟训练的现实需要,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包括有四种应用模式,即通信技能训练模式、通信指挥训练模式、通信综合演练模式和军兵种联合训练模式。
2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组织实施
2.1制定目标
一是体系能力。遵循信息化条件下通信系统体系能力生成规律,按照子系统内部集成训练,子系统间无缝连接训练方法,以指挥控制为核心,以信息传输为主线,以情况处置为重点,根据不同作战样式,合理区分训练层次,严谨衔接训练阶段,紧贴实战需要,形成体系作战能力。
二是重组再生能力。由于信息化作战时火力打击具有高度的精确性,要求通信设施与通信手段具有相应的抗毁重组再生能力,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要建立多路迂回的战场通信信息链,进行多网组织,实现此断彼通,建立备份的隐蔽网,不同体制、不同程式、不同工作方式的通信装备结合使用,根据战场态势,实时组织通信要素机动,及时变换通信枢纽位置,快速组织撒收和转移,真动与佯动、快动与慢动结合起来,以实现动中求存。
三是对复杂电磁环境适应能力。制定多份联络文件,训练人员对工作频率的变换及其识别。在训练中,利用作战地域内的特殊地形进行隐蔽伪装,缩小通信装备与地形背景之间的差别,建立多个佯动台、假指挥中心、假通信枢纽,各通信要素间要做到沟通快、改频快、传输快、变换快,采取多点互控方式,增大敌干扰和摧毁难度。
2.2规划内容
一是区分层次,根据部队实际,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应分别确定军官和士兵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指挥军官重点训练战术互联网系统战术技术性能、组织运用方法;专业技术干部应掌握装备的性能、操作与维护,以及新功能的开发研究;士兵训练主要围绕专业理论、战术技术性能、方框原理、调测运用、维护检修等方面展开。
二是突出重点。在开展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前,首先要进行基础理论训练,组织通信人员学习战术互联网相关技术知识,以缩短人与装备结合的周期。其次是战术互联网技能训练,通过集中组训,提高训练时效,再次是组织重点难点攻关训练,分层次分专业攻关解难,及时发挥战术互联网综合运用效能。
三是划分阶段。根据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可选择性地采取以下阶段;第一阶段三进行新装备训练规划和人才技术准备,第二阶段是接装验收和专业共同基础训练第三阶段三分专业进行适应性训练,第四阶段是单台协同训练,第五阶段是综合训练,第六阶段是合成演练。
2.3创新方法
一是基地化。坚持以训练基地为依托,以模拟训练为基本手段,以已有信息网络为基础设施,开展基地化模拟训练,针对部队各层次、各阶段训练的需要,采取“纵向收拢”、分批集中训练,对专业人数较少、训练周期短的专业人员,采取“委托式”训练方法,走“横向联合”划片集中的路子,最大限度的提高训练起点和训练效益。
二是对抗化。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应坚持练技术与练战术相结合的原则,网络进攻方应在进得去、找得准、毁得狠等方面做文章,针对敌方重点目标、重点部位、重点数据进行破坏和干扰;网络防御方应在防得严密、防得科学、防得巧妙上下功夫,把握敌方网络入侵、病毒破坏、电磁干扰等要领。
三是实案化。以作战预案为依据,以训练目的为引导,纳入各项实地和实时战场因素,组织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分队按照战时编组作业,并组织好相关的训练保障,加大复杂电磁环境、复杂地形和恶劣天候条件的强化训练,注重提高网系互联互通能力,使部队训练贴近实战。
3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的评估
1)科学制定指标体系一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评估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坚持“评训结合,以评促训”思路持续发展,建立网络化、模拟化、可视化、一体化评估体系,按照合理结构组合指标因子,完整体现训练综合效能,不断推动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日趋完善,促进训练水平日益提高。
2)把握趋势一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评估应把握分化和综合两个趋势,针对训练效能的某一方面,要研究深层次的问题,以评估指导训练,寻求训练方法上的新突破,并从宏观角度对训练评估进行横向综合研究,把训练指标放在军事训练大环境下从整体上考察,用以提高战术互联网模拟训练整体效能。
3)突出疑难问题一对训练中表现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以层次划分、权重确定和科学综合等方法实现再评估,进一步合理确定指标间的修正系数,根据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需求,将融于全程的战术、技术和指挥控制抽取出来集中探讨,突出指挥、谋略和协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