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霁,开启智能芯片“寒武纪”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带领团队研制了全球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1号”,能效达传统芯片百倍,被国际某权威杂志刊文评价为深度学习处理器的“先驱”和“引领者”。他的基础研究成果大规模用于多种智能手机和智能服务器中,为我国“智能+”產业核心芯片研发探索出一条新道路。他叫陈云霁,曾荣膺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和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爱打游戏的“天才少年”


  9岁上中学,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取得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相比同龄人,陈云霁的成长像是在“快车道”上飞速行驶。每年,《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会在全球选出35位35岁以下杰出青年创新者。2015年,32岁的陈云霁入围了这份榜单。作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他,还是一个资深游戏玩家,而且因游戏与芯片研发结缘。
  “游戏给我的大学时代带来很多乐趣,让我打心底认为计算机很有意思。但芯片设计灵感和科研思路,更多还是从科学实验和冥想上获得的。”在陈云霁看来,芯片设计乃至科学研究某种意义上也是非常复杂、激烈的游戏,“只是,这个游戏没有攻略,也没有对手,我们要做的是探索方法、超越自己。”
  计算机专业的陈云霁对计算机有着不一般的痴迷。大三时,他凭兴趣和执着成为研究生实验室里唯一一名本科生。虽然只是给老师“打下手”,但他兴奋不已。大四即将毕业,陈云霁听说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国产通用处理器,即“龙芯1号”。他想去中科院计算所读研究生,又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好。
  幸运的是,后来被称作“龙芯教父”的龙芯1号研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胡伟武是面试官之一。“胡老师觉得我游戏打得很好,又有做科研的潜力,就力排众议把本科成绩并不拔尖的我招为研究生。”就这样,陈云霁跟随胡伟武完成了硕博连读,成为国产龙芯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

在科技界崭露头角


  通用处理器是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研发这样的高技术含量产品,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25岁那年,陈云霁成为“龙芯3号”的主设计师之一,他提出的访存协处理器结构,有效缓解了龙芯3B运算带宽比问题;片上多核处理器的有界误差全局时钟理论,解决了多核处理器验证和调试的一系列关键难题。
  与龙芯1号、2号不同,龙芯3号需要进行多核处理器架构设计,对处理器性能的要求大大提高。陈云霁和同事一起钻研文献,不断摸索后,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层次化目录的缓存一致性协议,使得龙芯3B在相对较低的功耗下即可达到较高的峰值性能。
  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陈云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无论做什么都会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系统,而且往往是‘软硬结合’的。智能芯片也是想把‘软’的人工智能算法与‘硬’的芯片结合起来。即使现在,计算所的多项研究成果依然保留着这个特色。”陈云霁进行处理器体系结构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十二年,胡伟武是他的恩师和领路人,“胡老师能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愿做的事。他敢想敢拼、雷厉风行的作风,深深影响了我及后来的‘寒武纪’团队。”
  在外人看来,陈云霁是一个总能“弯道超车”的天才。但他却说:“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要让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得下苦功夫。”

兄弟“合体”?携手创第一


  2008年,陈云霁和弟弟陈天石决定联手做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小两岁的弟弟陈天石,几乎是沿着哥哥的脚步从中科大少年班追到了中科院计算所。陈云霁研究芯片,陈天石研究人工智能。能不能把芯片设计和人工智能研究交叉起来,做一个让计算机更聪明的东西?这就成为最初产生“寒武纪”的研发设想。“我们即将进入到一个智能时代,有必要探索智能时代的核心物质载体,也就是智能芯片。”于是,研发专门的神经网络处理器,成为兄弟俩的目标。
  当时,国内外这方面研究非常少,困难和阻力很大。陈云霁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处理器研发技术,并多次向体系结构顶级会议投稿,却都被拒绝了。“跟现在的热闹相比,当时我更多的是感到孤独。”但陈云霁深信,只要选择正确方向并坚持下去,总能逐渐改变国际学术界,“我的目标是要做出全球第一款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通过实际数据说明了深度学习处理器的潜力。”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2014年,陈云霁团队研发推出“寒武纪1号”神经网络处理器,这是全球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也是芯片与人工智能的首次“合作”。2016年,全球首款可商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问世,它模拟了人脑的运算方式,可以更迅速、更精准地进行分析。陈天石清晰地记得,寒武纪芯片的第一款版本可以说是由陈云霁没日没夜熬出来的。
  2017年11月,寒武纪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时刻:发布新一代AI芯片。看着在台上口若悬河的陈天石,陈云霁选择在台下注视。那一年,兄弟俩双双获得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奖。
  “寒武纪”AI芯片可在计算机中模拟神经元和突触的计算,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大大提升了计算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效能。《科学》杂志称其为国际上该方向公认的引领者和“先驱”。谈到以“寒武纪”命名的原因,陈云霁解释:“寒武纪是生物进化史上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几乎没有高等动物存在的证据。我们希望新一代计算机走上历史舞台,开创一个机器智能爆炸性增长的时代。”
  如今的陈云霁,身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中科院计算所寒武纪基础研究团队的领导者,他尽力把感兴趣的事情做到极致。“搞研究要敢于做大多数人不敢尝试的事。胡伟武老师做‘龙芯’时可谓石破天惊,大家都觉得做不出来,但他无畏打击、坚持前行。”2020年5月,陈云霁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说:“未来我还将持续探索越来越快、越来越省电、越来越‘聪明’的智能芯片,搭建大规模的智能计算系统。比起小伙子,我也是大龄青年了,我得加倍努力,报效祖国!”
  编辑 曹宏萍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落基山  位于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塔省,壮美的落基山贯穿全境,山峦叠翠、树茂水丰,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到该省梅迪辛哈特市看望定居当地的朋友,朋友告诉我:“到了此地,如果没登硫磺山,没观露易斯湖,就好似到了北京没登八达岭长城,没参观颐和园一样,会令人遗憾。”朋友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兴趣。赏奇峰美景露易斯湖风光  第二天吃過早饭,朋友驱车带我直奔硫磺山。硫磺山的名字,源于在这座山上发现硫磺温泉而得。来到山下,
期刊
南京作家黎戈的書我买过两本,一本是《时间的果》,另一本是她的新书《平淡之喜》。  之所以开始读黎戈,是因为她的文字能使人安宁,看得出她把内心的一亩三分田耕耘得自给自足,字里行间平和有力,亦有淡淡喜悦。  黎戈对自己定位清晰:“‘作家’‘文学家’这类词,我素来觉得和我没啥关系,我在精神内核上的定位,更接近那个专注河流和水鸟的女人。”“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有几人还能悠然专注于河流和水鸟?黎戈
期刊
許多人在学习中时常会学到一半,就被一些疑难问题阻挡在知识的大门之外,使整个学习活动由此变得缓慢而艰难。而如何打破这种瓶颈,就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上的改进,更是一种思维上的变革。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在学用相长中,引入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力求以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提升我们的学习功效。  费曼是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纳米技术之父、量子电动力学的创始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不仅
期刊
夜晚天台上传来邻家小孩的琅琅读书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儿的嗓音脆得像敲鼓,背起二十四节气歌,格外动听。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表面上,节气歌里唱的是春夏秋冬,实则还隐藏着说不完的七彩斑斓。  节气与色彩有什么关系?郭浩与李健明合著的《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带我揭开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色的神秘面纱。  郭浩在该书
期刊
农家小院  迎着和煦的春风来到苏州,来到明月湾。千年古樟树  明月湾是一古村名,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面朝湖水,背依青山,站在山巅俯瞰,地形似一弯明月,此为画意。相传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湾至唐宋时期,随着人口增加,村域逐渐扩展,街巷纵横,形成了状如棋盘的山村格局。明月桥  走进古村,河渠曲折环绕,驳岸的青石板水迹斑斑。盈盈春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灯笼、小桥
期刊
诗人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最近,我就读了这样一本好书——《人间至味醉湘西》。作者彭梁心用优美流畅的文笔,向我们娓娓讲述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神秘湘西大地上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乡土美食,同时还解读了独特的湘西饮食文化里的典故、历史以及民俗风情。本书共收录了80篇美食随笔,辑分为野蔌山蔬次第尝、山野肉珍馐外香、小梅风韵最妖娆、吊脚楼内味犹爽、千娇百媚浓家常……将地域文化与特色食材
期刊
团圆意为团聚、圆满,一直是“中国感情”的一个标签、一种幸福,春节仿佛就是为此量身定做的。这不仅是中国式感情,也是东方智慧:家好,世界就好。  中国人关于幸福的主语,通常是“我们”,就是族群、亲人,是大团圆。这种幸福更有温度与广度,为此,我们觉得“人间值得”。  因为我们重情,月亮成了中国人的诗篇;因为我们重情,发明了万家团圆的春节。那些安稳的岁月,那些代代相托的感情,那些围起来的美好,那些愈久弥香
期刊
2020年秋天,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青稞又迎来了丰收,但选育高产青稞的尼玛扎西却再也看不到了。9月5日,尼玛扎西在西藏阿里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终年55岁的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农牧民,献给了他钟爱的青稞事业。放弃高薪回家种青稞  1966年4月25日,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扎唐镇杂玉村一个农牧民家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他从小放羊,每次放羊都把羊群赶到很远的山对面,因为那里有所学校。7岁的小
期刊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再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的《抗战家书》,丁进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土生土长于南京的他,即使在成年之后,每每路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心中仍有梗塞压抑之感。  时至今日,在南京保卫战遗址调查保护这条路上,丁进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缘起
期刊
在南京有这样一个她,巾帼不让须眉,以缝纫针为“武器”,肯吃苦,能钻研,在高质量生产军警制服的路上,书写出女性坚韧、慧雅的匠心故事。她就是南京际华五三零二服饰装具有限公司服装缝制车间主任谢秀荣。零起点的“首席技师”  二十年前,谢秀荣是一名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我的改变得益于公司以人为本的好环境。公司以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形式,实施合同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同保险同福利、同培养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