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所以我一直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每天早晨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早上是否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了,学生有无身体不适,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学生生病时,我带他们去看病。学生书丢了帮助找书,晚上放学,等学生走光了检查是否关好门窗,下雨天及时和家长联系来接学生,差等生郑诚诚学习跟不上进度,我就主动帮她补课,最后终于成了中等生,我曾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8月25日,我接一年级,当时我班32人,又降下4人,我正在上课,校长把一个叫郑诚诚的女生领进教室,安排在最后一桌,并嘱咐我:“她傻不用管她,什么都不会,已经降三年班了!”我听了也没有多想就继续上课。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她上课不爱听讲(搞小动作,撕纸,吃东西,废纸桌上桌下都是,拿的方便面渣桌堂里.地上都是………)也没有同学跟他玩,比一般的学生不爱讲卫生,眼睛一个大一个小,长得也不漂亮,,还偷拿同学的笔.本.橡皮………性格就像一个男孩子。下课了有时我坐在椅子上深思……..一个小女孩怎么这么多毛病?我从教以来还真没遇到过,我是不是该拉她一把呢?但我从何下手呢?开始发现只要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就走近她提醒她吓唬她,开始有点作用,后来效果就不太好了,于是我就给她调到第一桌,时刻关注着他,每天教她整理书包,教导她别人的东西咱不要,有时不洗脸叫她到水龙头去洗,多少有些进步,这样一来二去半年多就过去了。就是从那时开始真正的改变了她,也有朋友玩了,上课有时也举手了,小动作也少了,她即使回答的不算好我也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她:如很好!你真棒!你进步了!加油!你是好样的!她看了批语总是美滋滋的。从那以后老师上课她都跟着老师学,该说的说该讨论的讨论,这样一来看出她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这样六年来我时刻激励着她,时刻鼓舞着她,从一个校长,老师们眼里的傻子—有点滴的进步—敢于回答问题—有朋友—懂得回报……..由差生变成了中等生,这都离不开我严格的管教,关心,给她前进的勇气;赏识她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她进步;用赏识性的评语增强她的自信;用赏识性的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这件事使我感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奉献我的爱心,让那些差等生也露出最美的笑容……。二十多年来,我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家长们都说:“有李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放心!”这难得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是对我多年工作的无价回报。
二、用激励激发潜能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是一名班主任。在班主任的具体工作中,我一直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室后墙设立了一个“来追我”专栏,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争夺“小星星”比赛。比赛规则是:凡是小组内成员有好的表现,就为该组加一颗星星,一周一小评,“小星星”数量最多的小组为本周优胜组,一学期一大评,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总结一下本学期中获优胜组次数最多的一组为该学期优胜组,从孩子们平时卖废品所得班费中取出一部分资金为该组成员颁发奖品,以表鼓励。
有了“来追我”,孩子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得到“来追我”,孩子们纪律增强,即使刮风下雨,也努力做到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孩子们学习态度端正了,都能按时完成作业,打架、骂人、调皮捣蛋的孩子少了,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表现多了……。同时,我还善于用表扬的力量,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用表扬树立学生的信心,消除他们对教师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孩子明白自己有很大的潜能,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进步。
三、用制度培养习惯
播种良好的行为,将会收获良好的习惯;播种良好的习惯,将会收获良好的性格;播种良好的性格,将会收获良好的命运。那么,这样的种子谁来播撒,这样的火种谁来点燃呢?当然是班主任。所以长期以来,我就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一是我利用班会,课前二分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二是狠抓学生习惯的落实。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实际行动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落实到细微处。如: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看谁一周零花钱少,看谁作业本没有半片的等。我在班内开展了“废纸回收”活动,开展活动之前,我先给孩子们讲造纸的知识---少用一张纸地球就多一点绿色,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孩子们平时不要乱撕纸张,并把用过的或别人扔掉的纸张都收集起来,集体卖掉充当班费,为孩子们购买必需品。从此,我班再没出现乱撕纸的现象,教室也变得干净多了。三是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主意识的提高,我在班级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形成自我管理的舆论导向,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就拿现在的四年级来说吧,现在班级一般的事情都有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课间操等日常工作都由值日班干负责监督;每期的黑板报都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做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负责,文娱活动的开展由文娱委员负责筹办,体育委员负责开展体育活动。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地有效的得到开展。学生的管理能力也日益增长。四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我在班内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植树节时,让学生通过做手抄报的形式督促自己保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们给亲爱的妈妈送份节日礼物或帮妈妈做件好事,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孩子們都说:“我们眼里你最美!我们心中你最好!温暖有你入怀抱,生命有你变美好!”
四、用责任做好纽带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细节。要与课任老师密切配合,要经常与课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对所任学科各方面的表现。对于这些,班主任都要心中有数,因为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抓好班级工作。有风雨就有阳光,我的班级管理严谨,班风正,学风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曾多次参加各项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二十多年来,我自己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并多次在师德师风和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现在每当有人羡慕地对我说:“你的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课!”“你这个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咋那么亲?”我总是笑着说:“我是用爱心赢得爱心啊!”是啊,班级管理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无微不至的细心,足以融冰的爱心,那就一定能赢得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童心!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每天早晨巡视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早上是否吃过了早餐,各种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了,学生有无身体不适,遇到天冷或天热的时候,同学们的衣服穿得是否合理。学生生病时,我带他们去看病。学生书丢了帮助找书,晚上放学,等学生走光了检查是否关好门窗,下雨天及时和家长联系来接学生,差等生郑诚诚学习跟不上进度,我就主动帮她补课,最后终于成了中等生,我曾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8月25日,我接一年级,当时我班32人,又降下4人,我正在上课,校长把一个叫郑诚诚的女生领进教室,安排在最后一桌,并嘱咐我:“她傻不用管她,什么都不会,已经降三年班了!”我听了也没有多想就继续上课。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她上课不爱听讲(搞小动作,撕纸,吃东西,废纸桌上桌下都是,拿的方便面渣桌堂里.地上都是………)也没有同学跟他玩,比一般的学生不爱讲卫生,眼睛一个大一个小,长得也不漂亮,,还偷拿同学的笔.本.橡皮………性格就像一个男孩子。下课了有时我坐在椅子上深思……..一个小女孩怎么这么多毛病?我从教以来还真没遇到过,我是不是该拉她一把呢?但我从何下手呢?开始发现只要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就走近她提醒她吓唬她,开始有点作用,后来效果就不太好了,于是我就给她调到第一桌,时刻关注着他,每天教她整理书包,教导她别人的东西咱不要,有时不洗脸叫她到水龙头去洗,多少有些进步,这样一来二去半年多就过去了。就是从那时开始真正的改变了她,也有朋友玩了,上课有时也举手了,小动作也少了,她即使回答的不算好我也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她:如很好!你真棒!你进步了!加油!你是好样的!她看了批语总是美滋滋的。从那以后老师上课她都跟着老师学,该说的说该讨论的讨论,这样一来看出她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这样六年来我时刻激励着她,时刻鼓舞着她,从一个校长,老师们眼里的傻子—有点滴的进步—敢于回答问题—有朋友—懂得回报……..由差生变成了中等生,这都离不开我严格的管教,关心,给她前进的勇气;赏识她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她进步;用赏识性的评语增强她的自信;用赏识性的教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这件事使我感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奉献我的爱心,让那些差等生也露出最美的笑容……。二十多年来,我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家长们都说:“有李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放心!”这难得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是对我多年工作的无价回报。
二、用激励激发潜能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就是一名班主任。在班主任的具体工作中,我一直注重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室后墙设立了一个“来追我”专栏,开展以小组为单位争夺“小星星”比赛。比赛规则是:凡是小组内成员有好的表现,就为该组加一颗星星,一周一小评,“小星星”数量最多的小组为本周优胜组,一学期一大评,在每个学期结束时,总结一下本学期中获优胜组次数最多的一组为该学期优胜组,从孩子们平时卖废品所得班费中取出一部分资金为该组成员颁发奖品,以表鼓励。
有了“来追我”,孩子们有了明确的追求目标,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为了得到“来追我”,孩子们纪律增强,即使刮风下雨,也努力做到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孩子们学习态度端正了,都能按时完成作业,打架、骂人、调皮捣蛋的孩子少了,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表现多了……。同时,我还善于用表扬的力量,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用表扬树立学生的信心,消除他们对教师教育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孩子明白自己有很大的潜能,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进步。
三、用制度培养习惯
播种良好的行为,将会收获良好的习惯;播种良好的习惯,将会收获良好的性格;播种良好的性格,将会收获良好的命运。那么,这样的种子谁来播撒,这样的火种谁来点燃呢?当然是班主任。所以长期以来,我就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础。一是我利用班会,课前二分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了解懂得各项规范要求,为今后能遵规守纪奠定基础。二是狠抓学生习惯的落实。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实际行动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落实到细微处。如:为了培养孩子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看谁一周零花钱少,看谁作业本没有半片的等。我在班内开展了“废纸回收”活动,开展活动之前,我先给孩子们讲造纸的知识---少用一张纸地球就多一点绿色,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节约纸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要求孩子们平时不要乱撕纸张,并把用过的或别人扔掉的纸张都收集起来,集体卖掉充当班费,为孩子们购买必需品。从此,我班再没出现乱撕纸的现象,教室也变得干净多了。三是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自主意识的提高,我在班级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形成自我管理的舆论导向,促使孩子们自我约束,自我反省,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习惯养成。就拿现在的四年级来说吧,现在班级一般的事情都有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早读、课间操等日常工作都由值日班干负责监督;每期的黑板报都由宣传委员负责,老师做适当指导,学习上由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负责,文娱活动的开展由文娱委员负责筹办,体育委员负责开展体育活动。当然,班主任要随时随地地作检查指导。这样一来,班内的工作形成了程序化和制度化,各项工作就更能顺利地有效的得到开展。学生的管理能力也日益增长。四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我在班内利用国庆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植树节时,让学生通过做手抄报的形式督促自己保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们给亲爱的妈妈送份节日礼物或帮妈妈做件好事,进行感恩教育……。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教会孩子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孩子們都说:“我们眼里你最美!我们心中你最好!温暖有你入怀抱,生命有你变美好!”
四、用责任做好纽带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细节。要与课任老师密切配合,要经常与课任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对所任学科各方面的表现。对于这些,班主任都要心中有数,因为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恰当的抓好班级工作。有风雨就有阳光,我的班级管理严谨,班风正,学风浓,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曾多次参加各项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二十多年来,我自己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并多次在师德师风和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
现在每当有人羡慕地对我说:“你的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课!”“你这个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咋那么亲?”我总是笑着说:“我是用爱心赢得爱心啊!”是啊,班级管理工作虽然琐碎繁杂,千头万绪,但是班主任是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无微不至的细心,足以融冰的爱心,那就一定能赢得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