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启 示
从本期开始,《记者观察·民声》进行全面改版。我们对栏目设置、版式设计都进行了全新打造。调整后的栏目分为:月报、本刊头条、封面文章、调查、民声、图说天下、律师访谈、特稿、财经动向、文化、专栏等。我们改版是为了增加新闻性,加大信息量,增加事关老百姓利益的医疗、教育等民声类新闻。改版后的《记者观察·民声》仍将以“揭示真相、关注民生、追求公义”为办刊宗旨,更加突出“报道时政、贴近百姓,服务大众”的新闻理念。
特此敬告
免除学杂费关乎打工子弟权利
北京市有望推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杂费,毕竟只是“有望”,离真正实施还有距离。有人说,“已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免学杂费的可能性最大,未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是否也同样免学杂费,目前尚无定论。”
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北京有多少呢?答案是至少有上百所。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恐怕至少涉及上千名孩子。设想一下,假如这些孩子不能被免除学杂费,那么,中央政府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的阳光政策,势必会打折扣。
本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别说是上千名孩子,哪怕就是一个孩子,也不能够、不应该、不允许被排斥在“阳光”之外。所有的孩子,无论是生于农村,还是长于城市,都共处同一片蓝天下,都有着同等的权利,都拥有着同样高贵的梦想。
根据国务院相关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全免,流动人口子女实行就近入学,公办学校无权拒绝。这就意味着,只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都有权利“免费”上学,而无论他们的学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是公办还是民办。
至于打工子弟学校是否审批合格,那只是学校与政府部门的事,与孩子们的权利无关。因此,免除打工子弟学杂费,没商量也不能延迟,及时严格落实到位才行。作为首善之区,相信北京一定能做得更好。袁周(北京 学者)
电瓶游览车票价20元有点贵
9月29日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正式开放的第一天,为服务游客,中心区内增加了30辆电瓶游览车,游客可付费乘坐,票价每张20元。
有游客表示,中心区太大了,带着两位老人来参观,必须乘坐电瓶车,但每人20元的车票“贵得离谱,现在公交车、地铁才多少钱”。
虽说公园内的电瓶车票价不能简单等同于公交车和地铁,但是20元的票价,的确值得商榷。类似的电瓶车收费,有没有国家统一的收费标准?20元的票价是按照公里收费?还是按照电瓶车的损耗收费?还是“一口价”20元?这是一个需要给公众解释清楚的问题。此外,现在来奥林匹克公园游览的一般都带着老人和孩子,按一家三口乘坐一次电瓶车就需要60元,想来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负担。
大量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感受奥运气息和氛围,这是推动北京奥运后续效应的好机会。而目前很多大的旅游景点内的游览车,通行的票价一般都是10元,如果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游览车的票价能够减半,或者“象征性”地每人收取5元成本,最大限度地先服务好游客,相信更能受到来自各地游客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舒心萍(北京 市民)
可以喝错奶不许上错床
“毒奶粉”事件从一开始,大家就是笑骂,网络风起云涌,祖国大地到处传颂网友们写的段子,比如我们是向奶里加三聚氰胺,而你们是向三聚氰胺里加奶;比如政府追究三鹿的责任,三鹿追究奶农,奶农怪奶牛,奶牛怪草。
后来“奶妈”一词又成网络热门,有钱人找奶妈,这是有道德陷阱的,讨论来讨论去,于是网友退了一步,提倡大家“自取其乳”。到这一环节,算是到了笑看云卷云舒的至高境界,一些部门对有关奶粉的新闻其实是很紧张的,毕竟关系国计民生,殊不知,网友的精神已经升华了,既然决定“自取其乳”,那再怎么样,无需监管,都波澜不惊了。
这么大的事,大家都放过了,但仍有让网友发怒的事情。比如和奶粉事件同期推出的网易的另外一个内容,一个网友的帖子,说自己和男友的朋友喝酒,两人都喝醉了,所以发生了关系,就让网友勃然大怒。
可能发表评论的以男性网友居多吧,差不多都是对着那个姑娘,挥着大手,大声说一句“拉出去斩了”。网易向来以盖楼出名,就是针对网友的评论再写评论,一层层下来,颇有气势,大家都爱这个热闹。这个网友的文章后面,是数十层的高楼,大家表达的只有一个情绪:“恨”,说的只有一个字:“贱”。
要是没在网上混过的,还以为两个新闻的评论贴反了呢。牛奶把一些孩子毒死了,连雪糕都不安全了,大家都一笑而过;可人家未婚男女喝了酒,上了床,天亮以后说分手,却激发了大家崇高的道德感。能够自取其乳,却不让人家自上其床,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喝错奶,不能上错床。奶的事情自己控制不了,床上的事情虽然自己也控制不了,但仍旧要控制,喝错奶被看作是集体的悲哀,上错床被看作是一个男人的挫败———个人奋斗很重要,更何况,无论如何,骂女人,总是最简单的。
质数(广州 媒体从业者)
不妨把黄金周变成
“明察暗访周”
又一个黄金周过去了,有人外出旅游,有人走亲访友,有人去图书馆“充电”,有人则干脆在家休息,享受难得的清闲……然而,在这个黄金周里,恐怕有人也遭受了“烦恼”。有的游客成为乱涨价、乱收费的对象;有的劳动者加班却拿不到加班工资;有的学生被要求补课……与此同时,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代币卡泛滥等“节日腐败症”,在一些地方也会悄然登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黄金周期间许多政府职能部门放了假,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现场检查,一些人对相关禁令便置若罔闻。显然,要想治愈这些“节日顽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在节日期间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及时出手,给违规者以重惩。
笔者希望,以后黄金周期间,物价部门能上路暗查遏制乱涨价,工商部门到各商店暗访,及时严惩黑店主,教育管理部门到各学校暗访,谁乱补课就严惩谁,而纪检监察部门能到酒楼、旅游景点、商场暗访,查处节日腐败。总之笔者期盼,以后黄金周能成为职能部门的明察暗访周,让违规者无机可乘。
吴应海(江苏 教师)
“局长掌掴老人”的四个疑问
9月19日,四川省剑阁县人事局局长曹正直酒后给了卖酒的老大爷两个巴掌,称用茅台酒味道不对,且价格太高。而该局办公室主任袁术健却称:“曹局长主要还是想节约用钱,人事局花钱很紧张的,修房子等还有欠账。”
对此事件,笔者有四个疑问。
喝茅台酒是否已成习惯?也许他常喝茅台,熟悉其价格。如袁术健所称,他们平时喝的价格大都在700元-880元,“就是当地最豪华的酒店也才850元一瓶”。对渔庄卖茅台980元一瓶,自然嫌贵。
酒后嫌贵就打老人耳光?如果认为酒味道不对,可以找相关部门鉴定;如果真嫌贵,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双方协商或向物价部门投诉。但他却怒打老人。也许,在他看来,暴力更能解决问题?
“自报家门”胆从何来?在事发地,曹正直一边拍桌子一边说:“我是人事局局长曹正直,我的车牌号是川H30031。”说酒假,嫌酒贵,不付酒烟菜钱,打人也让你知道咱是谁,胆从何来?
人事局“花钱很紧张”与局长请客有何关系?如果是局长请客,他个人花钱与人事局钱紧不紧张无关;如果是代表人事局请客,明知局里“花钱很紧张”,还用三瓶茅台宴客?这解释不通。
柏敏(广西 教师)
从本期开始,《记者观察·民声》进行全面改版。我们对栏目设置、版式设计都进行了全新打造。调整后的栏目分为:月报、本刊头条、封面文章、调查、民声、图说天下、律师访谈、特稿、财经动向、文化、专栏等。我们改版是为了增加新闻性,加大信息量,增加事关老百姓利益的医疗、教育等民声类新闻。改版后的《记者观察·民声》仍将以“揭示真相、关注民生、追求公义”为办刊宗旨,更加突出“报道时政、贴近百姓,服务大众”的新闻理念。
特此敬告
免除学杂费关乎打工子弟权利
北京市有望推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学杂费,毕竟只是“有望”,离真正实施还有距离。有人说,“已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免学杂费的可能性最大,未审批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学生是否也同样免学杂费,目前尚无定论。”
未经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北京有多少呢?答案是至少有上百所。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恐怕至少涉及上千名孩子。设想一下,假如这些孩子不能被免除学杂费,那么,中央政府的《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免》的阳光政策,势必会打折扣。
本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别说是上千名孩子,哪怕就是一个孩子,也不能够、不应该、不允许被排斥在“阳光”之外。所有的孩子,无论是生于农村,还是长于城市,都共处同一片蓝天下,都有着同等的权利,都拥有着同样高贵的梦想。
根据国务院相关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全免,流动人口子女实行就近入学,公办学校无权拒绝。这就意味着,只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都有权利“免费”上学,而无论他们的学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是公办还是民办。
至于打工子弟学校是否审批合格,那只是学校与政府部门的事,与孩子们的权利无关。因此,免除打工子弟学杂费,没商量也不能延迟,及时严格落实到位才行。作为首善之区,相信北京一定能做得更好。袁周(北京 学者)
电瓶游览车票价20元有点贵
9月29日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正式开放的第一天,为服务游客,中心区内增加了30辆电瓶游览车,游客可付费乘坐,票价每张20元。
有游客表示,中心区太大了,带着两位老人来参观,必须乘坐电瓶车,但每人20元的车票“贵得离谱,现在公交车、地铁才多少钱”。
虽说公园内的电瓶车票价不能简单等同于公交车和地铁,但是20元的票价,的确值得商榷。类似的电瓶车收费,有没有国家统一的收费标准?20元的票价是按照公里收费?还是按照电瓶车的损耗收费?还是“一口价”20元?这是一个需要给公众解释清楚的问题。此外,现在来奥林匹克公园游览的一般都带着老人和孩子,按一家三口乘坐一次电瓶车就需要60元,想来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负担。
大量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感受奥运气息和氛围,这是推动北京奥运后续效应的好机会。而目前很多大的旅游景点内的游览车,通行的票价一般都是10元,如果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游览车的票价能够减半,或者“象征性”地每人收取5元成本,最大限度地先服务好游客,相信更能受到来自各地游客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舒心萍(北京 市民)
可以喝错奶不许上错床
“毒奶粉”事件从一开始,大家就是笑骂,网络风起云涌,祖国大地到处传颂网友们写的段子,比如我们是向奶里加三聚氰胺,而你们是向三聚氰胺里加奶;比如政府追究三鹿的责任,三鹿追究奶农,奶农怪奶牛,奶牛怪草。
后来“奶妈”一词又成网络热门,有钱人找奶妈,这是有道德陷阱的,讨论来讨论去,于是网友退了一步,提倡大家“自取其乳”。到这一环节,算是到了笑看云卷云舒的至高境界,一些部门对有关奶粉的新闻其实是很紧张的,毕竟关系国计民生,殊不知,网友的精神已经升华了,既然决定“自取其乳”,那再怎么样,无需监管,都波澜不惊了。
这么大的事,大家都放过了,但仍有让网友发怒的事情。比如和奶粉事件同期推出的网易的另外一个内容,一个网友的帖子,说自己和男友的朋友喝酒,两人都喝醉了,所以发生了关系,就让网友勃然大怒。
可能发表评论的以男性网友居多吧,差不多都是对着那个姑娘,挥着大手,大声说一句“拉出去斩了”。网易向来以盖楼出名,就是针对网友的评论再写评论,一层层下来,颇有气势,大家都爱这个热闹。这个网友的文章后面,是数十层的高楼,大家表达的只有一个情绪:“恨”,说的只有一个字:“贱”。
要是没在网上混过的,还以为两个新闻的评论贴反了呢。牛奶把一些孩子毒死了,连雪糕都不安全了,大家都一笑而过;可人家未婚男女喝了酒,上了床,天亮以后说分手,却激发了大家崇高的道德感。能够自取其乳,却不让人家自上其床,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以喝错奶,不能上错床。奶的事情自己控制不了,床上的事情虽然自己也控制不了,但仍旧要控制,喝错奶被看作是集体的悲哀,上错床被看作是一个男人的挫败———个人奋斗很重要,更何况,无论如何,骂女人,总是最简单的。
质数(广州 媒体从业者)
不妨把黄金周变成
“明察暗访周”
又一个黄金周过去了,有人外出旅游,有人走亲访友,有人去图书馆“充电”,有人则干脆在家休息,享受难得的清闲……然而,在这个黄金周里,恐怕有人也遭受了“烦恼”。有的游客成为乱涨价、乱收费的对象;有的劳动者加班却拿不到加班工资;有的学生被要求补课……与此同时,公款吃喝、公车私用、代币卡泛滥等“节日腐败症”,在一些地方也会悄然登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正常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黄金周期间许多政府职能部门放了假,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现场检查,一些人对相关禁令便置若罔闻。显然,要想治愈这些“节日顽症”,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在节日期间加大明察暗访的力度,及时出手,给违规者以重惩。
笔者希望,以后黄金周期间,物价部门能上路暗查遏制乱涨价,工商部门到各商店暗访,及时严惩黑店主,教育管理部门到各学校暗访,谁乱补课就严惩谁,而纪检监察部门能到酒楼、旅游景点、商场暗访,查处节日腐败。总之笔者期盼,以后黄金周能成为职能部门的明察暗访周,让违规者无机可乘。
吴应海(江苏 教师)
“局长掌掴老人”的四个疑问
9月19日,四川省剑阁县人事局局长曹正直酒后给了卖酒的老大爷两个巴掌,称用茅台酒味道不对,且价格太高。而该局办公室主任袁术健却称:“曹局长主要还是想节约用钱,人事局花钱很紧张的,修房子等还有欠账。”
对此事件,笔者有四个疑问。
喝茅台酒是否已成习惯?也许他常喝茅台,熟悉其价格。如袁术健所称,他们平时喝的价格大都在700元-880元,“就是当地最豪华的酒店也才850元一瓶”。对渔庄卖茅台980元一瓶,自然嫌贵。
酒后嫌贵就打老人耳光?如果认为酒味道不对,可以找相关部门鉴定;如果真嫌贵,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双方协商或向物价部门投诉。但他却怒打老人。也许,在他看来,暴力更能解决问题?
“自报家门”胆从何来?在事发地,曹正直一边拍桌子一边说:“我是人事局局长曹正直,我的车牌号是川H30031。”说酒假,嫌酒贵,不付酒烟菜钱,打人也让你知道咱是谁,胆从何来?
人事局“花钱很紧张”与局长请客有何关系?如果是局长请客,他个人花钱与人事局钱紧不紧张无关;如果是代表人事局请客,明知局里“花钱很紧张”,还用三瓶茅台宴客?这解释不通。
柏敏(广西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