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夕阳望相似,中外诗人别样情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c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夕阳是诗歌可常见的典型意象。而伤时则是夕阳意象所呈现的诗人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心理。这种伤时情结在英诗中表现为死之将至,却并不悲观;在中诗中则表现为羁旅别愁,家国天下。探讨诗歌中夕阳意象的伤时情结,不仅能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亦将有助于深刻理解其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英汉诗歌 夕阳意象 伤时情结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50—(2005)01—47—4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天籁”,即自然界的声音。古代诗人笔下的“天籁”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它反映了古人贴近自然,寓情于物的心态,也体现了古诗人的某种审美情趣。探析这一现象,对启发今人热爱自然、用心去读古诗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聆听 天籁 古诗文 探析  中国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5)02—30—3
期刊
(F=贵足 Y=跃跃)  F:休息时候会做些什么?  Y:休息时候要不宅寝室,要不就出去逛街。  F:有什么爱好呢?  Y:看书,挺喜欢看刘墉的书。  F:像亦舒、张爱玲吉情类的小说呢?  Y:嗯,以前喜欢看言情类的,现在比较少了。其实平时我都会督促自己多看看英语方面的书,想把英语学好。  F:喜欢唱瞅吗?  Y:还不错,喜欢唱喜欢跳的。  F:你喜欢什么样的丝袜呢?  Y:一直比较喜欢深色的丝袜
期刊
内容提要:科举是中国古代历史久远的考试制度,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其合理及特色之处。有形的制度是无形观念的基础,近代公务员制度正是吸取了科举公平竞争的选才精髓建立起来的。其对科举制的传承带有浓厚的本土资源的沿袭性,具备了传统文化深刻的印痕。  关键词:近代公务员科举考选传承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2-38-6    南京国民政府
期刊
内容提要: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在隋朝因时顺势而产生,但到了明清之际,它却不能与时俱进,成了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愚民政策。它造就了一个囚循牛旧、暮气沉沉、鄙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文官集团。翁同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昧于世界形势,盲目力促光绪帝对日开战而招致全面败绩;其后主持对德交涉胶澳事件,又应对失当,招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封建文官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
期刊
内容提要:王摸先生的《近代汉语词汇语法散论》是近代汉语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它在研究领域、研究资料与对象、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值得后辈学习。  关键词:王镆 近代汉语 研究 成绩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6)—02—67—4
期刊
中国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1—70—2  李金坤先生《风骚比较新论》的问世,是《诗经》研究和《楚辞》研究中集大成的新成果。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和《楚辞》,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硕果累累。其中许多学者对浪漫文学之源的《楚辞》曾受到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的影响表示认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诗经》与《楚辞》仍然分道而行,进入了一种学术各
期刊
人类和鞋子在很久以前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穿鞋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绝非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鞋子的式样与质地变成了一种象征,成了一些人优越感的来源。  说到高跟鞋,鲁迅先生的一段文字就从脑海里浮起来:“用一根黑色的细小的柱子,使身体支离了地球”,绝顶的形象。但不知鲁迅先生是否明白,女人的美是和高跟鞋密切相关的。有了高跟鞋的衬托,女人的曲线玲珑和轻柔妙曼的丰姿更是一览无余,那根细小的
期刊
提 要:柳宗元和苏轼身世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同做于贬谪时的山水游记艺术表现多所不同,此文比较其不同,并试从社会环境、思想性格,家庭等方面析其原因。  关键词:贬谪 山水游记 原因
期刊
梁启超,1873年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1895年他作为维新派的主要人物与康有为一起在北京组织和发动了震动朝野的“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政治要求。接着在与封建顽固派的论战中,他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喉舌《时务报》的挑大梁者,更是充分发挥了以文字鼓动天下,以文章推动变法的宣传才能。百日维新期间,他又与康有为一起利用在总理衙门专折奏事,查看奏章的有利条件,不断上奏呈折,借皇
期刊
谢振东(1929年2月—口2004年10月),江苏南京人,笔名周秦、萧获、白昼寒。全国著名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戏剧史学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中国傩戏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中国民俗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协会会员;贵州省政协委员、民盟贵州省委委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贵州省戏剧学校剧目组组长,退休前任《贵州戏剧》副主编、副编审,贵州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省地方戏、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