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究与新“范式”的探索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t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1—70—2
  李金坤先生《风骚比较新论》的问世,是《诗经》研究和《楚辞》研究中集大成的新成果。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和《楚辞》,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硕果累累。其中许多学者对浪漫文学之源的《楚辞》曾受到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诗经》的影响表示认同,但是,在实际研究中,《诗经》与《楚辞》仍然分道而行,进入了一种学术各走阳关道的局面,如何突破目前研究的困境,李金坤先生的《风骚比较新论》作出了成功的尝试。是著以《风》、《骚》异同及有关研究现状为研究对象,有破有立,建构了自己的理论框架。李著重心不在细致地描述前人研究的成果及研究态势,而在提纲挈领,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理性思辨,并由此对《风》、《骚》作出重新解读。
  全书由两大部分组成,共分十二章,第一部分(前四章),主要从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楚文化的渊源关系进行宏观考察,认为“风”“骚”并称固有南北地域文化的地理差异。但楚辞的形成又非单一的楚文化影响,而是多元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多元文化相融的过程中,中原文化对楚辞的最终定型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啊。不仅总结综合了前人研究的成果,而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楚辞的发展流变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为:《风》与《骚》传承关系的具体比较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事实根据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后八章),主要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具体展开《风》、《骚》比较研究,是李著研究的重心。五到十章,侧重内容方面的比较,主要从忧患意识、山水审美、自然生态意识、龙凤文化、梦幻描写、弃妇情结六个视域进行比较,探测出《风》、《骚》的不同。十一至十二章,侧重于艺术层面从体制和比兴手法的不同探测《风》、《骚》不同的风格特征和艺术表现。是著既对《风》、《骚》产生的起源到发展到二者相比较的整个学术史进程进行了明晰又细致的考察与描述,又对《风》《骚》研究史中重要的学者和学术成果做出归类和得失评判,并以此为基础,进而对历代以至近二十年来的《风》、《骚》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勾勒与评述。既有宏观评述,亦有微观考证。相互交错又相互补充,清晰地说明了《风》、《骚》研究的嬗变。
  用最新的学术眼光审视最古老的文学经典,新见叠出,是李著引人注目的特色。《风》、《骚》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持续热点,久盛不衰。但是,传统的《风》、《骚》研究所关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文字、训活、音韵、考据以及文化、政治、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所突出的是关于“人”的问题。而内容磅礴的《风》、《骚》除了“人本”之外,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植物世界,其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却被忽略了。在环境污染日益危机人类健康,全球气候升高,传染病迅速流行,新病种不断产生的工业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保护环境,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人类生存的当务之急,全球面临着“生存焦虑”。基于上述考虑,李金坤先生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古典经典的解读之中,认为《风》、《骚》所描绘的动植物王国绝非偶然的文学现象,而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必然反映。自然中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如《风》、《骚》多以花椒喻妇女多子,人们崇拜花椒,实是希望女子多子。鱼的大量描写则反映了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和生育。《离骚》记载了大量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李金坤先生查阅相关医学著作,以表格形式列举了不同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如“杜蘅”,特性“其根火药,辛温无毒”,功能“风寒咳逆,作浴场香人衣体”;“木兰”,特性“花蕾人药,味辛温”,功能“散风通宵,主治头痛鼻塞之风寒”。众多的药用植物对处于生活于今天的人类来说,尤具“惊世”功用。在此基础上,李著梳理了学术史上对于《风》、《骚》的植物训沾,认为《诗经》的最早注释本《毛传》凿开了注释《诗经》动植物名称的先河,中国第一部字典《尔雅》多袭用其注释。到三国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学著作。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成为后世研究《诗经》动植物的专门著作。近年,台湾潘富俊出版《诗经植物图鉴》,从“今名”、“学明”、“类别”、“别称”等基本生物学知识出发对与植物相关的文学现象、文化意义、习俗与效用等作出闸释。每一植物配以生长期的四幅精美彩图。从博物学层面印证了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既具文化价值,也深具学术价值。
  统计学方法的适时运用,是李著又一显著特色。鉴于《风》、《骚》研究资料过多过滥,无从穷尽和难以取舍,李著采取文化观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对《风》、《骚》加以观照和考察,由定量分析进入定位,深层次地揭示出《诗经》《楚辞》的生态学面貌和后世研究状况。如考证楚辞产生缘由时,李著将较有代表性的六种派别、代表人物、朝代、研究方法、优缺点等进行类比列表,楚文化产生的渊源和各种探索一目了然。经过比较,李著得出自己的结论;楚文化绝非某一文化的影响,而是复杂多元的。由此,为下文的《风》、《骚》比较奠定了理论基础。如李著考证出《离骚》所涉及的28种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共有23种,并以表格形式,对植物该的类别、别称、特性、药用功能及在《离骚》中的出处做了排列,凸显了《离骚》的文化意义。补足了《风》、《骚》研究史的完整和严密,同时也为后即《风》、《骚》研究者及古典文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和参照。这是著者将文理研究方法打通的成功创获,反映了著者理论思考的精深和学术视野的闳阔。
  李金坤先生立足于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审视、反思,针对研究中存在的缺失进行补救。辨析和探讨。著作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化为精采的思辨在书中随处闪光。如对《离骚》山水景物所具有的“感伤性色彩”、“游览性特征”、“亲和性情感”、“虚幻兴手法”等审美价值的归纳,皆超越前贤,新人耳目。又将自然生态学方法引入《风》、《骚》比较,以博物学的功能符号、社会学的文化符号、文艺学的情感符号、教育学的启蒙符号等方面全面审察《风》、《骚》生态学的意义与价值,对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经典之论作了全新的诠释,使《风》、《骚》研究成为跨学科的学术领域。
  《风》、《骚》比较,是李著始终坚持的科学方法。对《风》、《骚》的文化背景、思想意识、诗歌体式、表现手法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综合比较,并由此窥见《骚》对《风》的传承与演进。同时,李著又“能结合宏观与微观,考与论,用文学、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宗教神话学、文化人类学及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观照与研究《风》、《骚》比较之诸问题”(褚斌杰《序》),体现了著者深厚的学术涵养。
  文献的整理发掘,是李著贯彻如一的原则。著者具有较深厚的文献功底,其研究是在占有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书中所引文献看,几乎对《风》、《骚》的研究资料作了竭泽而渔的挖掘,体现出李著的博大精深。
  李金坤先生《风骚比较新论》,处处体现其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之“新”,上述文字尚不足以窥豹一斑。笔者深信,李著所建构起的《风》、《骚》研究框架将引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的诞生。
  责任编辑:张启成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2—65—6    捉笔扬文弄石刀,荡舟艺海似翔翱。  无求璞玉人人说,拄笏观山持节高。    这是我写给李华年兄的一首诗。我与华年结识,缘于他的书画篆刻。华年为人坦诚、谦和,不善张扬,不亢不卑。喜书、爱画、玩石,是我俩共同爱好,由于“臭味相投”,就走到了一块,结下了“剪不断”的兄弟情谊。  我喜欢华年篆刻作品,每次展览
期刊
内容提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学术思潮的涌入,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受到强烈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胡适逐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反对用经学的观点看待《诗经》,提倡用文学的方法研究它。他指出,前代的《诗经》研究都将眼光集中在经学的领域,眼界太狭窄,限制了《诗经》学的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传统,采用新的学术方法研究《诗经》,就是用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一方面,胡适作了一些实际的研
期刊
内容提要:歌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和唐宋时期的文学活动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歌妓的复合特质,探讨了唐宋时期文人们在和歌妓的交往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感悟。  关键词:歌妓流离 文人创作 白居易 晏几道 周邦彦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6)03—19—4  宋人王侄在论晏几道词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叔原妙在得于妇人。”(
期刊
内容提要:首先,闻一多在《廖季平论离骚》中肯定了屈原的存在及其文学史地位。其次,他在《读骚杂记》中,指出屈原自杀不是爱国,不是尸谏,而是洁身而死。这一论点折射出闻一多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自伞清流的思想。再次,他的《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一文,阐明屈原是一个文化奴隶式的“弄臣”,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和赋予诗歌教育功能及健康艺术形式的文学家。他强调屈原双重人格中的作为反抗的奴隶、人的尊严、“火气’’的
期刊
摘 要:莫友芝,晚清诗坛宋诗派主将, 亭诗近千首。述怀诗,塑造了一位晚清诗坛上具有进步思想、不慕荣利、不求爵禄的诗人形象;纪游诗,表现了时局的动荡,社会的黑暗,人生的艰辛;赠答诗,表达了朋辈友谊,真挚深诚的感情;山水诗,印亭诗之精苹,以平淡的情态表现强烈的情感;记实诗,再现了清末社会生活,记载了农民起义的史实。  关键词: 亭诗 述怀诗 纪游诗 赠答诗 山水诗 记实诗 文与人一 宋
期刊
内容提要:“天籁”,即自然界的声音。古代诗人笔下的“天籁”丰富有趣,精彩纷呈,它反映了古人贴近自然,寓情于物的心态,也体现了古诗人的某种审美情趣。探析这一现象,对启发今人热爱自然、用心去读古诗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聆听 天籁 古诗文 探析  中国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5)02—30—3
期刊
(F=贵足 Y=跃跃)  F:休息时候会做些什么?  Y:休息时候要不宅寝室,要不就出去逛街。  F:有什么爱好呢?  Y:看书,挺喜欢看刘墉的书。  F:像亦舒、张爱玲吉情类的小说呢?  Y:嗯,以前喜欢看言情类的,现在比较少了。其实平时我都会督促自己多看看英语方面的书,想把英语学好。  F:喜欢唱瞅吗?  Y:还不错,喜欢唱喜欢跳的。  F:你喜欢什么样的丝袜呢?  Y:一直比较喜欢深色的丝袜
期刊
内容提要:科举是中国古代历史久远的考试制度,通过公开招考,择优录用选拔人才的制度有其合理及特色之处。有形的制度是无形观念的基础,近代公务员制度正是吸取了科举公平竞争的选才精髓建立起来的。其对科举制的传承带有浓厚的本土资源的沿袭性,具备了传统文化深刻的印痕。  关键词:近代公务员科举考选传承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2-38-6    南京国民政府
期刊
内容提要: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在隋朝因时顺势而产生,但到了明清之际,它却不能与时俱进,成了统治者禁锢人民思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愚民政策。它造就了一个囚循牛旧、暮气沉沉、鄙视自然科学的封建文官集团。翁同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昧于世界形势,盲目力促光绪帝对日开战而招致全面败绩;其后主持对德交涉胶澳事件,又应对失当,招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封建文官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
期刊
内容提要:王摸先生的《近代汉语词汇语法散论》是近代汉语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它在研究领域、研究资料与对象、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值得后辈学习。  关键词:王镆 近代汉语 研究 成绩  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50(2006)—02—6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