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的可就业性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个人的可就业性差。
  
  大学生可就业性差的原因
  
  透视大学生就业现象,既能看出自主择业的喜悦,也能发现多数择业者的“求职恐慌”,说明部分大学生自己的可就业性不高。什么是“可就业性”?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可选择性和个人对社会的实用性,也就是个人就业指数。它来源于个人知识的重组、才能的重构和价值的重塑。一切的“整合”决定了个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和生存性,它显示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影响大学生可就业性差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对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缺乏就业指导,学生对就业认识不清,准备不足
  虽然就业指导日益受到高校及大学生的重视与关注,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并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一直未能确立明晰的指导思想。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也只在认识上确立了就业指导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硬件服务这一现实动机,缺乏对就业指导思想的深层思考。这使得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和接受指导的大学生都把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的。大多数高校以就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与个别咨询为最主要的指导方式。事实上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求职面试技巧的指导,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指导。
  多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极不完善。网络资源仅限于就业政策的布告、招聘信息的发布、毕业生简历的刊登等被动方式,缺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渠道。
  
  2.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缺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知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不够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体制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目前,高等教育体制还留有很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隶属于政府或某行业的管理部门,按照政府有关的指令性计划设置专业、确定招生人数、制订教学计划,从而造成高等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欠缺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层次设置、招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据统计,当代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的知识占有率和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水平偏低。
  
  3.个人兴趣与所学课程错位,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
  在应试教育的中国,大部分的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至于个人兴趣根本不考虑。高考填报志愿大多是听家长的,到了大学后才逐步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方知对此不感兴趣,从此放松学习。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降低,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提高大学生可就业性的途径
  如果说“可读性”是决定一份报纸、杂志市场份额多少的重要因素,“可视性”是检验电视节目收看率高低的试金石,那么,“可就业性”则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潜力乃至生命力强弱的关键。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不断提高“可就业性”——不失时机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重组,才能进行重构,价值进行重塑,应该是大学生必然的选择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1.改变学习方式。变“学会”为“会学”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制约力度的强化,人的知识水平决定其起点和收入,知识结构决定其发展方向,知识积累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辨决定其创新和进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要达到上述要求,势必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实现从旨在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已发生的问题能力的“维护性学习”或“适应性学习”,向旨在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创新性学习”的转变,变“学会”为“会学”。完全可以说,具备比别人学得快、用得活的能力,是提高一个人“可就业性”的关键。
  
  2.不断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大的工作压力,以及现代人际关系的淡漠等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会加大人们的精神压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以及其他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使得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势必要求人们具有视野广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和与多变的环境相适应的应变能力。此外,网络化的结果使世界纵横交织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常常是动态的、过程性的,更增加了“不变的只有变化”的态势,增加了可能出现挫折、失败的几率。因此,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既不妄自菲薄、得过且过,也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既不刻意企盼什么,奢求什么,也不非要得到什么,回报什么;既要适应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规律,也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经得住挫折。要做到宠辱不惊——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安然,处之坦然;要把理性地对待荣誉、成绩,对待挫折、失败,视为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基本素质之一,时刻不忘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毕业前知识的疏理、重组
  应届毕业生就业前,应清醒地对自己占有的知识进行一次洗牌。理清哪些是基础性的,哪些是实用性的,具有市场价值的,其中哪些需要深化,哪些需要转化,这种做法叫作知识的筛选能力,标准只有一个,即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热点和需求。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要学会知识性就业,不但要学会深化市场需要的知识、转化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也要善于抛弃已经落伍的,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知识。让各种知识按照社会的需要重新组合。张扬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并学会按照营销的观点来推销自己,按照动态的社会需求重组知识,是提升可就业性的一个核心能力。
  
  4.能力的提升
  对大学生求职来讲,文凭固然重要,是事业的“敲门砖”,但不是求职的唯一条件。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已把求职者能为企业做些什么、能做成什么、曾经做成功过什么放在了第一位。因此,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在择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大学期间知识的储备及转化。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进入社会,一旦选择了岗位,要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产品特点或服务模式以及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比如:IT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是知识创新及协作沟通。营销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懂得用户的心理学及推销技术等。不同单位对员工能力要求主要依据岗位说明书的描述。大学生求职择业前,首先要了解想要去的企业对某个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然后用新标准来考量自己,围绕单位需求重新塑造自己的能力。在短时期内,该提升的提升、该充电的充电,使能力水准基本与单位需求趋于一致。
  
  5.个人兴趣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职业生涯的确立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之间契合度越高,就业指数就越高,就业的质量也就越高。反之个人的价值在职业生涯中不能体现,就会出现人才的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问题。每个人的价值要想得到体现,第一位的问题是在哪工作。如果让陈景润一直当中学教师,他自身的价值微乎其微,长期做下去还有被解聘的危险。但是回到数学研究所,扬其所长,就使他如鱼得水,世界著名数学家的价值就很快得到了体现,并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情商理论告诉我们,一旦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方面的时候,工作起来常常会达到忘我的程度。热爱一种工作就会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当事业来奋斗,快乐着工作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也是在工作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最能使人的价值与价格同步增长。当大学毕业生研究就业的技术性问题时,要多注重开发自己的潜能,善于发现自身的特长,使之较好地与职业生涯相结合,使个人价值定位与职业生涯相一致,是提升自己就业指数的基础工作。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新人,在就业市场中谋职时,别忘了经常检查一下你的就业指数。看看你的可就业性是否令招聘者满意了。
其他文献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互动而形成的、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状况制约着教育活动的一切环节,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短期目标都将落空。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能否落实,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然而,现实的师生关系不容乐观
期刊
充分理解科学本质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这一理念已经明确反映在各国的课程文件中。一个哲学意味很浓的术语何以成为科学教育关注的问题呢?科学教育学中探讨的本质与哲学中探讨的本质到底又有怎样的不同呢?这就涉及到科学本质教学兴起的源头。针对当前科学本质教学形式化的倾向,笔者认为澄清科学本质教学本来之意显得尤为必要。  科学本质教学,是以对科学的理解为旨归。本文试图借助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的学科资源对科
期刊
改革开放30年之际,才有条件提出“通识教育”。    解放周末:说到通识教育,让人想起美国的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表了《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讨论。现在,60多年过去了,在中国大陆为什么也要提出通识教育?动因是什么?  秦绍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为什么现在提出通识教育,时代背景是什么。我想主
期刊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中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这一专业设置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而且也对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是对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经验有限,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因此,探索如何办好本专业是有意义的工作。   
期刊
钱钟书被学人誉为“文化昆仑”。钱基博是这位“文化昆仑”的父亲,一个认真、勤勉、方正,且在文学上多有建树的老一代学问家、教授。读傅宏星编著的《钱基博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不仅为老先生渊博的学问所折服,也为他有趣的趣事所击节感佩——他一丝一毫不马虎,不徇情。考试60分及格,可就是差那0.1分,也不高抬贵手放学生一码。  刘衍文说:他给学生评分,常常是59.9分,不及格!学生与之
期刊
自上世纪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高校贫困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扩招,高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贫困生群体,各高校一直十分重视,不断加大资助力度,力争做到不使一名贫困生因经济问题失学。但另一方面,我们
期刊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追求统一化、专业化,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大学就像一个工厂的流水线。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和程序完成了对大学生的塑造与加工,结果使得大学生的个性被同化,创造性的思维被扼杀,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如同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一样,成为缺少活力与激情的机械化产品。”新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已经成为大学回应时代需求和引导社会进步必然选择。    一、当今大学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
期刊
社团(commumty),又称“团体”。1998年10月25日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其界定是:本条例所称的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Ⅲ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学生社团除了具有一般高校社团的特征与功能外,在自身的发展
期刊
全球化是当代不争的事实,一句“地球人都知道”的流行语,生动地道出了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主线,也是全球化进程最基本的动因。但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升级,它的影响早已不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散到人类的政治、文化、生活诸领域。全球化对我国高等学校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一方面,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积极推动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现有校园文化环境造成冲
期刊
师范类教育在高中新课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一些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因素,如毕业生的素质、学校办学的就业率,和高中新课改建立了紧密联系的关系。师范类高校是“生产”高中师资力量的“生产工厂”,它通过自己的“产品”——毕业生。直接影响着高中新课改的成败;同样,普通教育新课改也为高等师范院校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能否迅速把握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脉搏”进行“对症下药”,以培养出新课标下的“教学能手”,是高等师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