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个人的可就业性差。
大学生可就业性差的原因
透视大学生就业现象,既能看出自主择业的喜悦,也能发现多数择业者的“求职恐慌”,说明部分大学生自己的可就业性不高。什么是“可就业性”?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可选择性和个人对社会的实用性,也就是个人就业指数。它来源于个人知识的重组、才能的重构和价值的重塑。一切的“整合”决定了个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和生存性,它显示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影响大学生可就业性差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对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缺乏就业指导,学生对就业认识不清,准备不足
虽然就业指导日益受到高校及大学生的重视与关注,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并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一直未能确立明晰的指导思想。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也只在认识上确立了就业指导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硬件服务这一现实动机,缺乏对就业指导思想的深层思考。这使得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和接受指导的大学生都把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的。大多数高校以就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与个别咨询为最主要的指导方式。事实上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求职面试技巧的指导,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指导。
多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极不完善。网络资源仅限于就业政策的布告、招聘信息的发布、毕业生简历的刊登等被动方式,缺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渠道。
2.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缺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知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不够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体制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目前,高等教育体制还留有很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隶属于政府或某行业的管理部门,按照政府有关的指令性计划设置专业、确定招生人数、制订教学计划,从而造成高等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欠缺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层次设置、招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据统计,当代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的知识占有率和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水平偏低。
3.个人兴趣与所学课程错位,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
在应试教育的中国,大部分的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至于个人兴趣根本不考虑。高考填报志愿大多是听家长的,到了大学后才逐步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方知对此不感兴趣,从此放松学习。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降低,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提高大学生可就业性的途径
如果说“可读性”是决定一份报纸、杂志市场份额多少的重要因素,“可视性”是检验电视节目收看率高低的试金石,那么,“可就业性”则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潜力乃至生命力强弱的关键。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不断提高“可就业性”——不失时机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重组,才能进行重构,价值进行重塑,应该是大学生必然的选择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1.改变学习方式。变“学会”为“会学”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制约力度的强化,人的知识水平决定其起点和收入,知识结构决定其发展方向,知识积累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辨决定其创新和进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要达到上述要求,势必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实现从旨在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已发生的问题能力的“维护性学习”或“适应性学习”,向旨在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创新性学习”的转变,变“学会”为“会学”。完全可以说,具备比别人学得快、用得活的能力,是提高一个人“可就业性”的关键。
2.不断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大的工作压力,以及现代人际关系的淡漠等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会加大人们的精神压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以及其他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使得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势必要求人们具有视野广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和与多变的环境相适应的应变能力。此外,网络化的结果使世界纵横交织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常常是动态的、过程性的,更增加了“不变的只有变化”的态势,增加了可能出现挫折、失败的几率。因此,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既不妄自菲薄、得过且过,也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既不刻意企盼什么,奢求什么,也不非要得到什么,回报什么;既要适应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规律,也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经得住挫折。要做到宠辱不惊——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安然,处之坦然;要把理性地对待荣誉、成绩,对待挫折、失败,视为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基本素质之一,时刻不忘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毕业前知识的疏理、重组
应届毕业生就业前,应清醒地对自己占有的知识进行一次洗牌。理清哪些是基础性的,哪些是实用性的,具有市场价值的,其中哪些需要深化,哪些需要转化,这种做法叫作知识的筛选能力,标准只有一个,即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热点和需求。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要学会知识性就业,不但要学会深化市场需要的知识、转化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也要善于抛弃已经落伍的,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知识。让各种知识按照社会的需要重新组合。张扬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并学会按照营销的观点来推销自己,按照动态的社会需求重组知识,是提升可就业性的一个核心能力。
4.能力的提升
对大学生求职来讲,文凭固然重要,是事业的“敲门砖”,但不是求职的唯一条件。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已把求职者能为企业做些什么、能做成什么、曾经做成功过什么放在了第一位。因此,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在择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大学期间知识的储备及转化。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进入社会,一旦选择了岗位,要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产品特点或服务模式以及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比如:IT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是知识创新及协作沟通。营销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懂得用户的心理学及推销技术等。不同单位对员工能力要求主要依据岗位说明书的描述。大学生求职择业前,首先要了解想要去的企业对某个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然后用新标准来考量自己,围绕单位需求重新塑造自己的能力。在短时期内,该提升的提升、该充电的充电,使能力水准基本与单位需求趋于一致。
5.个人兴趣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职业生涯的确立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之间契合度越高,就业指数就越高,就业的质量也就越高。反之个人的价值在职业生涯中不能体现,就会出现人才的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问题。每个人的价值要想得到体现,第一位的问题是在哪工作。如果让陈景润一直当中学教师,他自身的价值微乎其微,长期做下去还有被解聘的危险。但是回到数学研究所,扬其所长,就使他如鱼得水,世界著名数学家的价值就很快得到了体现,并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情商理论告诉我们,一旦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方面的时候,工作起来常常会达到忘我的程度。热爱一种工作就会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当事业来奋斗,快乐着工作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也是在工作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最能使人的价值与价格同步增长。当大学毕业生研究就业的技术性问题时,要多注重开发自己的潜能,善于发现自身的特长,使之较好地与职业生涯相结合,使个人价值定位与职业生涯相一致,是提升自己就业指数的基础工作。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新人,在就业市场中谋职时,别忘了经常检查一下你的就业指数。看看你的可就业性是否令招聘者满意了。
大学生可就业性差的原因
透视大学生就业现象,既能看出自主择业的喜悦,也能发现多数择业者的“求职恐慌”,说明部分大学生自己的可就业性不高。什么是“可就业性”?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可选择性和个人对社会的实用性,也就是个人就业指数。它来源于个人知识的重组、才能的重构和价值的重塑。一切的“整合”决定了个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和生存性,它显示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影响大学生可就业性差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对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缺乏就业指导,学生对就业认识不清,准备不足
虽然就业指导日益受到高校及大学生的重视与关注,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并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一直未能确立明晰的指导思想。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也只在认识上确立了就业指导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硬件服务这一现实动机,缺乏对就业指导思想的深层思考。这使得大多数就业指导人员和接受指导的大学生都把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的。大多数高校以就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与个别咨询为最主要的指导方式。事实上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求职面试技巧的指导,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指导。
多数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极不完善。网络资源仅限于就业政策的布告、招聘信息的发布、毕业生简历的刊登等被动方式,缺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渠道。
2.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缺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知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不够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体制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目前,高等教育体制还留有很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隶属于政府或某行业的管理部门,按照政府有关的指令性计划设置专业、确定招生人数、制订教学计划,从而造成高等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欠缺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层次设置、招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据统计,当代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率不足30%,多数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的知识占有率和转化为实际能力的水平偏低。
3.个人兴趣与所学课程错位,学生缺乏创新的动力
在应试教育的中国,大部分的学生在中学学习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至于个人兴趣根本不考虑。高考填报志愿大多是听家长的,到了大学后才逐步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方知对此不感兴趣,从此放松学习。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降低,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提高大学生可就业性的途径
如果说“可读性”是决定一份报纸、杂志市场份额多少的重要因素,“可视性”是检验电视节目收看率高低的试金石,那么,“可就业性”则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潜力乃至生命力强弱的关键。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不断提高“可就业性”——不失时机地对自己的知识进行重组,才能进行重构,价值进行重塑,应该是大学生必然的选择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1.改变学习方式。变“学会”为“会学”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制约力度的强化,人的知识水平决定其起点和收入,知识结构决定其发展方向,知识积累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辨决定其创新和进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要达到上述要求,势必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实现从旨在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已发生的问题能力的“维护性学习”或“适应性学习”,向旨在通过学习提高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能力的“创新性学习”的转变,变“学会”为“会学”。完全可以说,具备比别人学得快、用得活的能力,是提高一个人“可就业性”的关键。
2.不断强化心理承受能力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大的工作压力,以及现代人际关系的淡漠等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会加大人们的精神压力。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以及其他技术和经济的结合,使得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势必要求人们具有视野广阔、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和与多变的环境相适应的应变能力。此外,网络化的结果使世界纵横交织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常常是动态的、过程性的,更增加了“不变的只有变化”的态势,增加了可能出现挫折、失败的几率。因此,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既不妄自菲薄、得过且过,也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既不刻意企盼什么,奢求什么,也不非要得到什么,回报什么;既要适应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规律,也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经得住挫折。要做到宠辱不惊——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安然,处之坦然;要把理性地对待荣誉、成绩,对待挫折、失败,视为必须具备的心理健康基本素质之一,时刻不忘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3.毕业前知识的疏理、重组
应届毕业生就业前,应清醒地对自己占有的知识进行一次洗牌。理清哪些是基础性的,哪些是实用性的,具有市场价值的,其中哪些需要深化,哪些需要转化,这种做法叫作知识的筛选能力,标准只有一个,即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热点和需求。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要学会知识性就业,不但要学会深化市场需要的知识、转化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也要善于抛弃已经落伍的,被社会发展所淘汰的知识。让各种知识按照社会的需要重新组合。张扬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并学会按照营销的观点来推销自己,按照动态的社会需求重组知识,是提升可就业性的一个核心能力。
4.能力的提升
对大学生求职来讲,文凭固然重要,是事业的“敲门砖”,但不是求职的唯一条件。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已把求职者能为企业做些什么、能做成什么、曾经做成功过什么放在了第一位。因此,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在择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大学期间知识的储备及转化。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进入社会,一旦选择了岗位,要清晰地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产品特点或服务模式以及对员工能力的具体要求。比如:IT业对员工的能力要求是知识创新及协作沟通。营销岗位的能力要求是懂得用户的心理学及推销技术等。不同单位对员工能力要求主要依据岗位说明书的描述。大学生求职择业前,首先要了解想要去的企业对某个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然后用新标准来考量自己,围绕单位需求重新塑造自己的能力。在短时期内,该提升的提升、该充电的充电,使能力水准基本与单位需求趋于一致。
5.个人兴趣与职业要求相一致
职业生涯的确立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之间契合度越高,就业指数就越高,就业的质量也就越高。反之个人的价值在职业生涯中不能体现,就会出现人才的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问题。每个人的价值要想得到体现,第一位的问题是在哪工作。如果让陈景润一直当中学教师,他自身的价值微乎其微,长期做下去还有被解聘的危险。但是回到数学研究所,扬其所长,就使他如鱼得水,世界著名数学家的价值就很快得到了体现,并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情商理论告诉我们,一旦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方面的时候,工作起来常常会达到忘我的程度。热爱一种工作就会把工作当学问来研究、当事业来奋斗,快乐着工作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也是在工作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最能使人的价值与价格同步增长。当大学毕业生研究就业的技术性问题时,要多注重开发自己的潜能,善于发现自身的特长,使之较好地与职业生涯相结合,使个人价值定位与职业生涯相一致,是提升自己就业指数的基础工作。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新人,在就业市场中谋职时,别忘了经常检查一下你的就业指数。看看你的可就业性是否令招聘者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