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团队提出锂电池中“锂键”的概念,以理解锂离子与电解液组分及电极材料之间微观相互作用。由于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特点,锂电池中锂键可以形成多种团簇结构,这一多样性也为实现电解液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金属锂负极的利用给整个电池体系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电解液及其界面的设计。研究团队基于锂键化学理论,研究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及其构效关系,开发设计更加稳定、高效的电解液体系,是抑制电解液-负极界面反应、稳定金属锂负极,实现锂金属电池实用化的必然要求。
离散有机铂金属环的层级自组装及其荧光发射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杨再文副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进行了离散有机铂金属环的层级自组装及其荧光发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芘的离散有机铂双金属环的层级自组装,该自组装利用杂配体配位驱动的自组装和三氟甲磺酸根阴离子氢键作用最终拓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并从溶液和固态两个方面进行了表征。分析揭示涉及阴离子的氢键作用稳定了双金属环和抑制了双金属环的金属-配体配位的动态性。该组装体系展示了可调控的荧光发射,自组装体的形成增强了固体荧光发射,在固态下有效抑制了芘的聚集导致的荧光淬灭(ACQ)效应。
放疗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
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发现了可被核辐射选择性脱除的保护基,借助荧光分子在试管、细胞和动物模型上分别验证了该剪切化学的有效性。相关论文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核辐射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基于放射性穿透力强、时空分辨率高的优势,核辐射激活有望精确调控体内化学键的断裂,弥补光激活手段的不足,实现核辐射驱动的活体干预。与其他激活手段相比,该策略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组织穿透能力、高临床相关性三大特点。作为一类辐射引发的可控释放策略,有着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实现肿瘤特异的可控药物释放、发展放疗引导的肿瘤精准化疗提供研究基础。
铁电化学研究进展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熊仁根、张含悦等人提出“铁电化学”概念,旨在通过一些唯象理论针对分子铁电体进行目标设计和性能优化。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铁电性是指晶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方向可在外电场作用下反向或重新取向的性质。科学家逐步从寻找发现铁电体转变为主动靶向的化学设计。该研究系统設计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多功能铁电体,将铁电体的发现从沙里淘金般的尝试与摸索转变为合理的定向设计与合成,并初步建立起有效的理论体系来设计、控制和优化分子系统中的铁电性和压电性,提出“铁电化学”的概念。
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团队提出锂电池中“锂键”的概念,以理解锂离子与电解液组分及电极材料之间微观相互作用。由于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特点,锂电池中锂键可以形成多种团簇结构,这一多样性也为实现电解液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金属锂负极的利用给整个电池体系的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电解液及其界面的设计。研究团队基于锂键化学理论,研究电解液溶剂化结构及其构效关系,开发设计更加稳定、高效的电解液体系,是抑制电解液-负极界面反应、稳定金属锂负极,实现锂金属电池实用化的必然要求。
离散有机铂金属环的层级自组装及其荧光发射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杨再文副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进行了离散有机铂金属环的层级自组装及其荧光发射研究。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论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芘的离散有机铂双金属环的层级自组装,该自组装利用杂配体配位驱动的自组装和三氟甲磺酸根阴离子氢键作用最终拓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并从溶液和固态两个方面进行了表征。分析揭示涉及阴离子的氢键作用稳定了双金属环和抑制了双金属环的金属-配体配位的动态性。该组装体系展示了可调控的荧光发射,自组装体的形成增强了固体荧光发射,在固态下有效抑制了芘的聚集导致的荧光淬灭(ACQ)效应。
放疗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
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刘志博课题组发现了可被核辐射选择性脱除的保护基,借助荧光分子在试管、细胞和动物模型上分别验证了该剪切化学的有效性。相关论文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核辐射驱动的活体剪切化学,基于放射性穿透力强、时空分辨率高的优势,核辐射激活有望精确调控体内化学键的断裂,弥补光激活手段的不足,实现核辐射驱动的活体干预。与其他激活手段相比,该策略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组织穿透能力、高临床相关性三大特点。作为一类辐射引发的可控释放策略,有着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实现肿瘤特异的可控药物释放、发展放疗引导的肿瘤精准化疗提供研究基础。
铁电化学研究进展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熊仁根、张含悦等人提出“铁电化学”概念,旨在通过一些唯象理论针对分子铁电体进行目标设计和性能优化。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铁电性是指晶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方向可在外电场作用下反向或重新取向的性质。科学家逐步从寻找发现铁电体转变为主动靶向的化学设计。该研究系统設计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多功能铁电体,将铁电体的发现从沙里淘金般的尝试与摸索转变为合理的定向设计与合成,并初步建立起有效的理论体系来设计、控制和优化分子系统中的铁电性和压电性,提出“铁电化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