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词:实验探究;激发兴趣;掌握知识;综合能力
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深深地体会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如,我在教《土壤》一课,刚上课,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土壤,心理很快产生了许多“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土壤哪一方面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20个多问题:土壤有什么用?(用途)土壤给蔬菜的营养成分是什么?(作用)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颜色),土壤有几种成分?(成分)一共有多少种土壤?(种类)……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有些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问题,若在传统型课堂上,学生头脑里的这些问号不能被视为“给老师添麻烦”,而且花这么长时间给学生发问,似乎“不合算”。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这正是引发学生进入探索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教师要充分给予关注和肯定。学生内心激起了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教师的引导还表现在指导本课题的探究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问题上,学生通过观察等渠道可获得知识和易于学生操作的探究方法,以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
二、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科学课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灵魂就在于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科学的本质。作为新时代的科学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善于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和语言,把更多的时间和自主性交还到学生的手中,使我们的学生在更加融洽的环境中进学有效的学习和探索,使科学课的灵魂——探究与发现得到更好的体现。例如我在《固体的热传导》一课,我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把热水倒进不同材料的四个杯中,让他们摸杯壁、杯把说出感觉,然后根据不同感觉提出问题,最后让他们猜测可能是什么造成的。我又烧紧裹在钢管上的纸条,当学生看到很长时间纸没有烧着,都急着问:“为什么纸烧不着?”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心中已有浓郁的科学意境。接下来给了学生20分钟时间,让他们根据桌上的研究材料合作设计实验方法,选择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共同形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地巡回指导,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指导者,时而是领路者,在研究不同的固体热传导本领是否一样,我鼓励学生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法,他们用到很多材料。在实验方法的采用上,有的小组主张用热水泡;有的小组主张用猪油把火柴梗分别粘在铜、铁、铝棒上,对棒的另一端加热;有的小组既用热水泡又用火柴粘。这些方法孰优熟劣,我并不表态,而是更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后,就到实物投影仪向全体研究者汇报实验情况,其他小组组员可提问、反驳、赞同,使得全体研究者在极浓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科学家”。在这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能使学生初步学会形成科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科学规 律,从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亲历“做科学”中,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过程中,需要归纳、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汇报中,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空气》中,我采用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同学们学习了水的性质以后,发挥你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作用,空气有什么性质?通过同学们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你用什么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请同学们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有疑难的问题教师帮着同学们自己解决。提醒同学们做实验时注意安全。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第一种方法把注射器活塞拉到针筒中间,用左手食指堵住针状的小孔,将针筒知立,活塞上放一个重物,活塞还是落不下来。说明针筒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松开左手食指活塞便落下来。第二种方法,用带胶塞的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里内,说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如果将胶塞与瓶口松动一下,水便流进烧瓶里。第三种方法把第一个小眼药瓶尾部开一个小孔,把第二个小眼药瓶的颈口插在第一个小孔里,用密封胶密封,第一个小眼药颈口用帽盖住,第二个小眼药瓶底部剪开,把水倒入,水流不进第一个小眼药里,说明第一个瓶内空气占据空间,去掉帽,上面瓶中的水立即流下。第四种方法把粉笔,碎砖块投进盛水的水槽内,看到气泡分别从这些物体里冒出来,说明物体的空隙也充满空间,占据着体积。第五种方法玻璃杯下部用木棒固定好一团卫生纸,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卫生纸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第六种方法,把空塑料瓶拧盖,伸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在水中把盖拧开,把玻璃杯装满水倒放水中,把塑料瓶瓶口对准倒置玻璃杯,挤压塑料瓶,把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到玻璃杯内,玻璃杯中的水被挤出来,变成一个空杯子说明塑料瓶空气转移到玻璃杯里,并且占据空间,为以后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利用六种方法证明占据空间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单,通过这次探究试验,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探究興趣和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以后的试验教学做好铺垫。
总之,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得出结论,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素质—些待澄清的概念》 中国教育报
[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实验探究;激发兴趣;掌握知识;综合能力
科学课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深深地体会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如,我在教《土壤》一课,刚上课,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土壤,心理很快产生了许多“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等问题,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土壤哪一方面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20个多问题:土壤有什么用?(用途)土壤给蔬菜的营养成分是什么?(作用)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颜色),土壤有几种成分?(成分)一共有多少种土壤?(种类)……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有些问题在语言表达上还存在着问题,若在传统型课堂上,学生头脑里的这些问号不能被视为“给老师添麻烦”,而且花这么长时间给学生发问,似乎“不合算”。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这正是引发学生进入探索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面对来源于学生中的大量问题,教师要充分给予关注和肯定。学生内心激起了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探究意识。教师的引导还表现在指导本课题的探究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问题上,学生通过观察等渠道可获得知识和易于学生操作的探究方法,以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真正有所收获。
二、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科学课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灵魂就在于探究,在探究中发现科学的本质。作为新时代的科学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善于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和语言,把更多的时间和自主性交还到学生的手中,使我们的学生在更加融洽的环境中进学有效的学习和探索,使科学课的灵魂——探究与发现得到更好的体现。例如我在《固体的热传导》一课,我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把热水倒进不同材料的四个杯中,让他们摸杯壁、杯把说出感觉,然后根据不同感觉提出问题,最后让他们猜测可能是什么造成的。我又烧紧裹在钢管上的纸条,当学生看到很长时间纸没有烧着,都急着问:“为什么纸烧不着?”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心中已有浓郁的科学意境。接下来给了学生20分钟时间,让他们根据桌上的研究材料合作设计实验方法,选择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共同形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地巡回指导,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指导者,时而是领路者,在研究不同的固体热传导本领是否一样,我鼓励学生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法,他们用到很多材料。在实验方法的采用上,有的小组主张用热水泡;有的小组主张用猪油把火柴梗分别粘在铜、铁、铝棒上,对棒的另一端加热;有的小组既用热水泡又用火柴粘。这些方法孰优熟劣,我并不表态,而是更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后,就到实物投影仪向全体研究者汇报实验情况,其他小组组员可提问、反驳、赞同,使得全体研究者在极浓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科学家”。在这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能使学生初步学会形成科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科学规 律,从初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三、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亲历“做科学”中,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过程中,需要归纳、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交流汇报中,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讲三年级科学上册《认识空气》中,我采用类比和推理的科学探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和水,同学们学习了水的性质以后,发挥你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作用,空气有什么性质?通过同学们类比和推理的方法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形状透明的。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你用什么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请同学们自己设计,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有疑难的问题教师帮着同学们自己解决。提醒同学们做实验时注意安全。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第一种方法把注射器活塞拉到针筒中间,用左手食指堵住针状的小孔,将针筒知立,活塞上放一个重物,活塞还是落不下来。说明针筒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松开左手食指活塞便落下来。第二种方法,用带胶塞的漏斗塞住锥形烧瓶的瓶口,往漏斗里倒水,水流不进烧瓶里内,说明空气占据烧瓶内的空间,如果将胶塞与瓶口松动一下,水便流进烧瓶里。第三种方法把第一个小眼药瓶尾部开一个小孔,把第二个小眼药瓶的颈口插在第一个小孔里,用密封胶密封,第一个小眼药颈口用帽盖住,第二个小眼药瓶底部剪开,把水倒入,水流不进第一个小眼药里,说明第一个瓶内空气占据空间,去掉帽,上面瓶中的水立即流下。第四种方法把粉笔,碎砖块投进盛水的水槽内,看到气泡分别从这些物体里冒出来,说明物体的空隙也充满空间,占据着体积。第五种方法玻璃杯下部用木棒固定好一团卫生纸,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卫生纸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第六种方法,把空塑料瓶拧盖,伸入装满水的水槽内,在水中把盖拧开,把玻璃杯装满水倒放水中,把塑料瓶瓶口对准倒置玻璃杯,挤压塑料瓶,把塑料瓶中的空气挤到玻璃杯内,玻璃杯中的水被挤出来,变成一个空杯子说明塑料瓶空气转移到玻璃杯里,并且占据空间,为以后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利用六种方法证明占据空间并且很顺利地完成了试验报告单,通过这次探究试验,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探究興趣和创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以后的试验教学做好铺垫。
总之,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指导学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观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得出结论,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素质—些待澄清的概念》 中国教育报
[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