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生 数学 主体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更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动机
在影响学习效果的许许多多变量中,学习动机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并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实际教学中,我常常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的例子?”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并且形成良好的心理指向。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经常用的方法还有:①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这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④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坚持做到这些,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让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的作用。通过感性材料的丰富积累,学生才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然后才能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如下:
1、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推导与概括,题目解答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等,都需让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和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4、让学生多动手。例如:在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我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有“两边夹一角”、“两角夹一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方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学到了知识。
三、为学生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潜能的释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就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做起:
1、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生动有趣等一系列行为换取学生心目中的较高威信,然后才能在学生面前具有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始终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学生给予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就能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
2、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以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张扬个性。教師要善于组织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以便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上讨论课时,我精心设计好讨论题,并且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然后让学生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氛围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既促进了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又挖掘出学生主体的学习潜能。
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从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例如:在执教“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环节:①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②观察、比较所画的图象,你们认为是什么图形?③找出你们所画图象的函数的k、b的值,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④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你们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⑤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你们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⑥总结出,当k、b取不同值时,一次函数分别经过哪些象限。学生在我的引导启发下,通过合作、讨论,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生 数学 主体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更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动机
在影响学习效果的许许多多变量中,学习动机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并且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实际教学中,我常常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的例子?”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并且形成良好的心理指向。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经常用的方法还有:①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这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②提出问题,设置悬念。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④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坚持做到这些,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让学生主体参与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的作用。通过感性材料的丰富积累,学生才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然后才能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我在实践中的做法如下:
1、让学生多观察。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推导与概括,题目解答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等,都需让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和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4、让学生多动手。例如:在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我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分别剪两个有“两边夹一角”、“两角夹一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比较,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判定方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学到了知识。
三、为学生主体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潜能的释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就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做起:
1、与学生平等相处。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生动有趣等一系列行为换取学生心目中的较高威信,然后才能在学生面前具有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始终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学生给予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就能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
2、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以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张扬个性。教師要善于组织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以便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上讨论课时,我精心设计好讨论题,并且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然后让学生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氛围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既促进了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又挖掘出学生主体的学习潜能。
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从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例如:在执教“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环节:①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②观察、比较所画的图象,你们认为是什么图形?③找出你们所画图象的函数的k、b的值,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④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你们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⑤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你们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⑥总结出,当k、b取不同值时,一次函数分别经过哪些象限。学生在我的引导启发下,通过合作、讨论,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