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
关键词:中职语文;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强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但是对于职业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应对学生在走上社会和岗位以后,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创新的内容。本文以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一、教学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和社会性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将来要面临就业和继续升学深造两种选择,因此,目前在很多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考试而设定训练题目和内容,有的又放任自流采取牧羊式教学。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或者是引入一些不切实际的花架子,做做表面文章,从根本上忽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这种过于重视文体或不切实际的花架子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个人灵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这种只重视考试而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难以处理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公文和材料,因此,职业高中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应突出多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把学习和将来从事社会职业紧密挂钩,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学生能力才会大幅度地得到提高。
二、作文教学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时间
由于受高考作文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質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没有注重过程,没有享受过程所带来的喜悦,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学生缺少自由发展的空间与实践,学生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和真正提高。
三、新形势下职高作文教学的新思维
1.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应试作文。
2.提升生活内涵,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
(1)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2)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
(3)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3.进行心灵交汇,提升精神价值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完美统一体。
4.学习生活并举,丰富写作方式
(1)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实现写作与生活的完美统一,达到文字与情感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2)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优化课堂教学,拓展作文内容
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并不一定只局限与课堂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命题,启发,留待课下让学生搜集素材,再进行创作。
总之,写作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学问,在职业高中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够本着从学生的升学、就业、实用等多种因素去综合思考,勇于创新研究,相信就不难搞好职高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实现了深化改革和完善,在改革的过程中所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强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中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要求在对语言文字、阅读写作各项教育内容中,都要体现出创意的和个性上的表达。但是对于职业高中这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应对学生在走上社会和岗位以后,能迅速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和创新的内容。本文以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如下分析和探讨。
一、教学缺乏创新性、多样性和社会性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将来要面临就业和继续升学深造两种选择,因此,目前在很多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旧将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主攻方向,表现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非常注重写作文体,并在教育过程中,在写作文体的选择上更多是为了迎合考试而设定训练题目和内容,有的又放任自流采取牧羊式教学。虽然在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了创新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谓的创新也只是需找出更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拿高分的写作文体,或者是引入一些不切实际的花架子,做做表面文章,从根本上忽视写作本身的创新性。
这种过于重视文体或不切实际的花架子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中个人灵性的发挥,更不用说对于职业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这种只重视考试而脱离生活实践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难以处理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公文和材料,因此,职业高中的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应突出多样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把学习和将来从事社会职业紧密挂钩,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学生能力才会大幅度地得到提高。
二、作文教学局限于特定的范围和时间
由于受高考作文的影响,目前在很多写作教学中都存在当堂作文这种教育模式,但是其实质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可是在实践中却变成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其实际上就是在训练考试中的作文能力,而不是真正的写作。同时老师往往仅仅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话题,然后就是规定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这样的写作模式即便是其写作话题十分新颖,学生所能想到的内容也非常的新颖,但是新颖的话题和内容并不一定代表你写出来的文章本身是新颖高質量的。实际上这种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结果,没有注重过程,没有享受过程所带来的喜悦,即看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或者说在一个学期可以完成多少。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写作的质量,也无法实现写作教育上的创新,学生缺少自由发展的空间与实践,学生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和真正提高。
三、新形势下职高作文教学的新思维
1.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教育改革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认识到社会认同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写作方面不会一味的照搬照抄老师的观念和写作要求,而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真正地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在文章中体现出真性情、真体验和真感受,这才是写作的真实目的所在。要明确写作目的在于情感上的抒发和心灵上的抒发,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应试作文。
2.提升生活内涵,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不是一种可以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必须要将写作与实际的生活相结合,通俗点说是必须要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下对写作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构建:
(1)写作是建立在一定语文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2)写作必须要进行一定的生活体验。
(3)文章本身是自然以及生活状态的一种呈现。
3.进行心灵交汇,提升精神价值
写作是一种思想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灵成熟的过程。因此,写作乃至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侧重于塑造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使用“表达与交流”这一表述方式,就是力求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来认识这方面的语文课程内容,以彰显写作的人文特征。将写作视为一种生命状态,是一个人的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完美统一体。
4.学习生活并举,丰富写作方式
(1)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封闭格局,走出课堂,走进自然的怀抱和社会生活的洪流之中,使学生懂得作文必须有感而发,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实现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实现写作与生活的完美统一,达到文字与情感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2)注重从阅读及视听媒体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电视、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应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优化课堂教学,拓展作文内容
作文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自己能写作文。因此,优化作文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以学生自己能写作文为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尽可能地使作文教学过程与作文过程接近,使训练过程与实用过程一致。作文教学并不一定只局限与课堂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命题,启发,留待课下让学生搜集素材,再进行创作。
总之,写作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学问,在职业高中这个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只要语文教师能够本着从学生的升学、就业、实用等多种因素去综合思考,勇于创新研究,相信就不难搞好职高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