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尽 方显本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师生互动、课堂生成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几乎所有的示范课、观摩课都给我们展示新颖的教学设计、热闹的课堂气氛。审视当前小学语文课改实践中的一些教学行为,发现热闹过头、自主过头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繁荣”的景象。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还得理性思考,且思且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鼓励发散,归于集中
  发散思维是从所给的原信息中产生不同方向的新信息,使思考不拘泥于一条途径、不局限于指定理解,尽可能地作出各种设想和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善于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不断拓展思路。
  不过,发散思维虽然在开拓思路、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给我们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它的效果并非都是最合理、最实用的,其中有些可能还很荒谬。如果单一在思维“求异”上下工夫,抛弃必要的“求同”,在教学中发生的文本价值偏差往往会发生。比如,在体会《落花生》一文的中心思想时,学生的感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如,“人不能像落花生那样,埋头苦干”、“人要善于表现推销自我。如果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无闻,恐怕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等。面对诸如此类的出乎意料的感悟时,教师如果认为捕捉到了亮点,大加赞赏,那么学生就会受到鼓舞,思维更加发散,看似创新的种子便会遍地开花。可是,这样的感悟有价值吗?只会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误导。笔者认为,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牢牢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是“人要做有用的人”,又要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予以及时的引导和帮助,既防止出现将学生当容器,简单、武断地加以灌输的倾向,又避免产生当学生高谈阔论、离题万里时,教师或手足无措、或妄加肯定的现象。
  因此,仅有思维的横向发散,而无纵向收敛,尽管它可以迸发出许多闪光的智慧,却无法获得最终的思维成果,只能是光开花不结果。这就需要运用集中思维,进行检验、求证、鉴别、选择,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倡导自主,重于指导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蓬勃开展,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着更为明显的实践体验、探索感悟的求知特点,因此受到师生的特别青睐。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交流、自己提问和自己总结,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标志。
  然而,審视当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有的教师没有吃透自主学习的本质,为了赶时髦,随意扩大其功能,简单地否定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实际,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甚至有些理解偏离了方向,发生了错误,还美其名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被淡化,逐渐失去了自我,自主学习成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游戏表演式学习。
  放任自流,学生所展示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只是书上、网上、报纸杂志上等他人东西的东拼西凑。学生缺乏自主发现的精神,教师也没能抓住课内外知识的切入点,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读一通自己搜集的课外资料,挤占了语言文字学习的宝贵时间。比如,一个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展示课外收集的学习资料:有人类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的图片,触目惊心;有铁链锁身、失去自由的动物照片,惨不忍睹;有污水排放、乱倒垃圾的数据报道,震撼人心……虽然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可学生除了读了一遍课文外,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深层思考、感悟语言、发展思维。师生基本上丢开了教材,置语言文字学习和课文内容理解于不顾,大部分时间都在毫无节制又不加选择地交流课外资料。与其说这是一堂语文课,还不如称其为资料展示课或环保教育课,真是“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己的田”。
  记得崔峦先生曾经说过:“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调控作用。对学生理解不到、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适度放开,对学生少一些约束、限制,让他们多一些自主和独立,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和谐、主动地学习。但放开绝不是放纵,绝不是无视常规要求,毫无原则地放任自流、信马由缰。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应该有明确的态度,能肯定的予以肯定,该否定的就应该否定。有时,对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给予必要的说明和提示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甚至直接讲授,也是有必要的。教师不应该把主持人的角色让位于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缄默。
  三、提倡合作,基于独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实质是认知、协商、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不同认知风格、思维方式、智力水平的学生实现互补,从而提升学习经验,形成规律性知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当前,几乎所有的公开课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学习,学生也确实“动”了起来。但是,从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来看,由于有些教师操作不当,使这些活生生的、充满人文精神与个性特质的学习组织形式变成一种高耗低效的“作秀”。有些“蜻蜓点水”,区区两三分钟,还未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合作只是一种点缀而已;有些看似全员参与,实则是优等生“一统天下”,而学困生“袖手旁观”。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是因为在学习组织的时序上,有的教师忽视了“独立学习”在“合作讨论”中的基础性、前提性作用。即在小组交流前,没有给予学生个体充裕的独立的学习思考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进入了合作阶段。此时,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还未形成明确的观点甚至还没有经过思考,优等生亮出的见解势必会让他们形成思维定势,只能人云亦云。等到反馈检查时,学困生虽也能作答,但往往是“鹦鹉学舌”,缺乏思考,这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我们要扪心自问:在这热热闹闹的合作中,思维的“含金量”有多少?在“合作学习”之后,学生在认知和能力上有了新的提升吗?   学习是一种探索,是一种心智的活动过程,是个体的一种付出行为。把一切学习活动过早地引入“合作学习”之中,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某些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逐渐衰减,以致影响到其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所以,要提高合作成效,除了注意把握契机、保证时间、强化指导外,还要切实重视合作前个体的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先必须保证个体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然后才进行合作交流,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在交流的过程中,应尽量鼓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先发言,再让中等生说,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补充、总结。这样,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表达的时间和机会,让学困生的学习得到帮助,中等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优等生的才华得到施展,促进全体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四、巧妙生成,源于预设
  有一次,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拿着份教案,客气地请我提提意见。我看了,认为预设太简单了,并指出该精心预设的几个方面。这位老师心有顾虑:“眼下不是很强调课堂生成吗?考虑这么周到,会不会造成束缚,让教学显得僵化?”其实,这位年轻老师的顾虑折射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种误区——关注课堂生成,就等于课前预设简单化。
  众所周知,教学是变化的、动态的过程,生成孕育着大量的信息。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甚至教学时空的不同和变化,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动中求变、在变中取胜,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课前预设,相反,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进入课堂就会处于无序和盲目状态。审视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两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预设是手段,动态生成的过程是教学的目的,相辅相成。只有课前科学预设,课中动态生成才能成为可能。如,在预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学方案时,有的教师只考虑教參规定的中心思想,而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独特体验毫无预设,也未曾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教学中,一旦学生扯离主题,就一棍子打死,根本没有动态的生成。有的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他提出了疑问:“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能成功。”“做任何一件事我们都要不轻言放弃。”教师认为这种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成的亮点,于是大加赞赏。殊不知,这种观点与本文的中心不相符合。笔者认为,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课前既要牢牢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也要敏锐地预测到学生的体验将出现多元化的反应,在预设中全盘考虑。只有这样,才会在生成中统筹兼顾,才能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予以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我思故我在”。语文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认识源于实践,教学变革要创新,但创新不是抛弃原来所有的东西,而是剔除其陈腐、落后的东西,充实进先进、合理、新颖、实在的东西,使新课程更加健康、科学地运行。总之,语文教学改革应洗去往日的繁华,真正走向真实、平凡和快乐。
其他文献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以“异国风情”为专题,旨在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关于本组教材的学习,教材中的导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
对于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什么该略,什么不该略呢?    一、缕缕思考略读教学的“略”    1.目标宜简,不宜繁——教学目标的“略”  这里的“略”指的是别把目标定得太全面、太细致,可以简单点。  观看了一位优秀教师执教的《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学中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旋律。然而,这种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往往容易步入误区,有些课堂看似热烈地开展着讨论活动,其实是学生在配合教师的表演。这样的课堂讨论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有效的课堂讨论是在互动的课堂情境中,针对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严谨思维的过程,它往往需要教师精心地选
设计思路  本设计以“听、说、读、写”的整合训练为板块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更多精彩的、经典的语言从学生口中汩汩流出,让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在思维的变换中得以培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个教学的设计力求简化,一根主线贯穿全文,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即“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来展开教学,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体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让小学作文教学更有效,引来“源头活水”就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汲取素材——引来作文的“源头”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注重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富有新意的材料,引来作文的“源头”,让学生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对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堂冷清的气氛、枯燥的对话,教师冷淡的语言、冷漠的表情,会大大挫伤他们学习的热情,这样无趣的学习常常是无效的。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并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内心深处涌起热爱学习
新课标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写字基础,其中规定小学低年级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铅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书写不到位,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调,导致学生书写的兴趣低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谈谈对写字教学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重形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由于习作要求相比低年级的写话要高得多,很多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因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学会作文,是我们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减少束缚,激发习作欲望  1.创设宽松的习作环境  就像谈话要创设良好的氛围一样,习作也需要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平时我们学生的写作,往往是一个题目下来,教师对作文题稍作分析,引导怎样去写,剩下的便是让学生去独
作为老师,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完成我们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学设计如建筑师手中的图纸,如打铁匠手中的模具,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预设,换言之,有效地教学设计往往决定着教学过程的高效。然而,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最高效的呢?  “条条道路通罗马”,也都说“教无定法”,我们也许找不到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设计模式,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只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握好几条“主干路”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网络的介入,使传统课堂单一的师生交流变为师生、生生、人机对话三位一体的立体交流,无论是小组合作中口头交流,还是在网络中的异地交流,对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创设情境,指导观察——奠定对话交流的基础  李吉林老师说:“为了通过情境进一步打开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