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2000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不断摸索、总结、反思,然后再应用到工作中。通过总结反思我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还要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一、自我管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个人目标和共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班黑板报、教室文化等,原来都是老师准备材料,再找几个老师个人认为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来完成,可评比结果不是很好,我就思考着改变策略,让学生分组轮流来干,每个小组从设计、组织材料,再到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结果第一次在学校的评比中就名列第一。这件事以后我更大胆地放手每次活动都多让学生参与,他们的长处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汶川大地震自发捐款,感恩演讲全校总分第一,卫生和校园文化评比也名列前茅,还有多名学生代表镇里参加全县的各种活动。
有意识地让大家共同来管理班级,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命令包办的大负担,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锻炼了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接着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真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但这样做,并不等于撒手不管,一切由学生做主,班主任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既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成为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与全体学生融为一体,同喜怒,共荣辱。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平时在学校的大课间我会带领孩子们做游戏,现在不管是体育课还是大课间,他们都会主动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各种体育活动,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而在这学期一开始山东省教育厅就下达了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因为我教着五年级数学和其他年级六个班的体育,一下子我上的数学课减少了,体育课增加了,每天上完一节数学课后就全部都要上体育课,这就使我对所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管理的时间很少了。怎样才能使班级的各项工作不掉队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着,并尝试着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新学期一开始公布了新课程表后,我和学生们展开了一段对话,我问:“你们发现什么变化了没有?”他们说:“体育课多了,语文、数学课少了。”师:“玩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少了,怎样才能不耽误学习呢?”经过交流我和同学们达成了共识:我们要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
接下来在班会上,我又让学生们写了一份这学期的计划,打算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孩子们自己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在以后的几次班会中,我又及时地表扬了表现好的同学和进步比较大的几个原来不做作业的后进生,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
这学期过了一半的时候,我又利用班会课让孩子们写了一份期中总结,这半学期做得怎么样?什么地方做好了,哪儿还要改进?针对自己的情况反思一下。写完总结后,我们又展开了一次讨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足,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面对这些问题,是勇敢地去改正,还是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呢?”通过讨论得出:要勇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努力去克服这些问题,使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半学期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真的变了,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少了,上课积极思考的多了,班级卫生区更干净了,教室文化学生独立完成得也很漂亮,班主任更省心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 “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同时还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才能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中心小学)
一、自我管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个人目标和共同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班黑板报、教室文化等,原来都是老师准备材料,再找几个老师个人认为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来完成,可评比结果不是很好,我就思考着改变策略,让学生分组轮流来干,每个小组从设计、组织材料,再到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结果第一次在学校的评比中就名列第一。这件事以后我更大胆地放手每次活动都多让学生参与,他们的长处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汶川大地震自发捐款,感恩演讲全校总分第一,卫生和校园文化评比也名列前茅,还有多名学生代表镇里参加全县的各种活动。
有意识地让大家共同来管理班级,着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不仅减轻了班主任命令包办的大负担,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锻炼了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接着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真可谓事半功倍、一举多得。但这样做,并不等于撒手不管,一切由学生做主,班主任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既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成为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与全体学生融为一体,同喜怒,共荣辱。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气氛,平时在学校的大课间我会带领孩子们做游戏,现在不管是体育课还是大课间,他们都会主动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各种体育活动,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幸福。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而在这学期一开始山东省教育厅就下达了文件,要求严格执行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因为我教着五年级数学和其他年级六个班的体育,一下子我上的数学课减少了,体育课增加了,每天上完一节数学课后就全部都要上体育课,这就使我对所担任班主任的五年级管理的时间很少了。怎样才能使班级的各项工作不掉队呢?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着,并尝试着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新学期一开始公布了新课程表后,我和学生们展开了一段对话,我问:“你们发现什么变化了没有?”他们说:“体育课多了,语文、数学课少了。”师:“玩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少了,怎样才能不耽误学习呢?”经过交流我和同学们达成了共识:我们要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
接下来在班会上,我又让学生们写了一份这学期的计划,打算怎么做,怎样才能做好,孩子们自己都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在以后的几次班会中,我又及时地表扬了表现好的同学和进步比较大的几个原来不做作业的后进生,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愿望。
这学期过了一半的时候,我又利用班会课让孩子们写了一份期中总结,这半学期做得怎么样?什么地方做好了,哪儿还要改进?针对自己的情况反思一下。写完总结后,我们又展开了一次讨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不足,这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面对这些问题,是勇敢地去改正,还是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呢?”通过讨论得出:要勇于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努力去克服这些问题,使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半学期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真的变了,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少了,上课积极思考的多了,班级卫生区更干净了,教室文化学生独立完成得也很漂亮,班主任更省心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 “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同时还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才能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