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落脚点”,巧妙审题与立意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只有靠船下篙,找准“落脚点”,先前追后问,思考题意,再由近及远,落实立意,最后感悟提升,丰富主题,这样巧妙审题和立意,写出的作文才会明朗如花叶,灿烂如星辰。
  关键词
  审题 立意 落脚点 中考作文
  面对一个作文题,从立意、选材到构思、表达,都需要写作的智慧。这种写作的智慧,概括地说,就是让题意找准“落脚点”,但同时不要让题意仅僅停留在“落脚点”上。所谓找准“落脚点”,就是把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道理落实到具体的材料上,通过再现充实丰富的生活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题意,使文章有生命力,而材料“对象”便是“落脚点”。
  那么如何找准“落脚点”呢?一要明白题目的含义,确立写作的主旨或中心;二要选定能够演绎题意、体现主旨的材料,即具体的内容,包括人、事、物等。
  一、前追后问,思考题意
  对题意的追问,分两个层次:一是追问题目或题目中主要概念的含义,明确立意的方向与重点;二是追问其对象、原因、特点、表现等,让题意具体化、感性化、生活化,形成鲜明的个性。
  如无锡中考作文题“你是我生活的阳光”。写作者首先要思考,题目中的“你”如何理解?它既可指人也可指书(物)或者其他,由此可以决定写作的对象。题目中的“阳光”有什么讲究吗?它应该是关键词。它和“依靠”或“榜样”有一定差异,若故事侧重于不可或缺,那就是“依靠”,若故事侧重于向他人学习,则为“榜样”。“阳光”能够给予人温暖、光明、希望,所以写作时不能就“阳光”写阳光,必须“由外见内,寓内于外”,写出“你”这束“阳光”在“我”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表现“阳光”的深层意义。
  追问题意,更智慧的理解是由实转虚,理解其包含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这样才能写出新意与深意。
  如苏州市中考作文“我在             看太阳”。首先,看“太阳”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太阳是明亮的、温暖的,明亮是太阳的视觉特征;要注意虚实结合,“太阳”可以是希望、美好未来等。温暖指太阳的触觉感受,但是也要注意虚实结合,可以延伸为亲情、友情、奉献、爱等。其次,在哪里看?作为半命题作文,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山上,在海边,在故乡,在院子里……我们都能看到太阳,选择在哪里看,取决于我们要表现的主题。最后,“看太阳”,“我”怎么看?“我”为什么看?仔细斟酌以后就会清楚,“看太阳”,这里不是映入眼帘,而是主动看;至于为什么看,则是立意之所在。如《我在庭前看太阳》:“一缕缕阳光,盈满了庭院。伫立庭前,看着空中的太阳,我的心扉已被悄悄打开……”这里,“太阳”就是光明、希望,“看太阳”体现了自我的成长。再如《我在池塘看太阳》:“梦回儿时,那一亩荷塘、一池阳光,还有一叶扁舟和奶奶微胖的身影,让我不禁嘴角含笑……”这里,“太阳”就是亲情、关爱等,“看太阳”体现了“我”对奶奶的深爱。
  通过一系列追问,得到的明确答案就是写作立意的要素。这时,以“落脚点”为核心,添加这些要素,便形成了写作中心或主旨。这样的立意是清晰的,富有个性的,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基础。这些追问中,“为什么”与“怎么样”是最有价值的追问。
  二、由近及远,落实立意
  我们在追问题意的同时,其实也开始了寻找写作的“落脚点”。学生写作文,常常出现的问题是,有“意”,却找不到满意的“落脚点”。为立意寻找并落实停靠点,比较有效的思路是“由近及远”。
  我们可以先从自身开始,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有没有能够表达或体现题意的故事或感受。还可以到同学、老师或自己的家庭中,从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甚至陌生人那里,寻找能够生动表现题意的故事或形象。若还找不到,则把目光投向阅读,投向历史,到古人中去寻找适当的材料,用它们来演绎题意。
  如徐州中考作文题“永远不变的情思”。无论是谁,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思永不改变,它沉淀在你的灵魂深处,流淌在你的血液之中,它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或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我们可以写常见的友情,“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而是遇见你,才有了我最美好的时光。岁月带走年华,而在时光深处,尽是浓浓的情谊,永远不变的情思”,通过回忆与友人的往事,来表达对友谊的珍惜。除此之外,还有亲情、师生情等。当然,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落脚点。
  然而,真正有魅力的落脚点,并不在可不可以“落脚”,而在于这个“落脚点”有没有特点,有没有新意,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吸引人、打动人。
  如“后来,一路走来,参加了一次次比赛,每年看到那精美的奖状,那份满足就流到了心里;每当一曲完毕台下掌声响起,那份感动就住在了心里;每次抚摸着那黑白琴键,那份幸福就悄悄在心里漾起。这份对音乐的情思与日俱增,永远不会褪色,丝毫未曾降温……”,通过写自己学琴练琴的经历,将落脚点落在追逐音乐的那份情怀上,立意独特。
  如“看着曾经的麦田和打麦的场地,我突然感觉村庄瘦了,瘦骨嶙峋。瘦瘦的村庄后,藏着一个童年的我,藏着我永远不变的情思……”,将落脚点落在故乡的村庄,叙述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追寻,这样写又有了新的立意和高度。
  再如“我以为,我的生命中一直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哪怕我经历千山万水,阅尽世事沧桑,它都一直静静地守候在那里,等着某一天与我重逢,帮我洗尽凡尘……祖国已然成了窗前的白月光,成了我心头的朱砂痣,成了绕在我心头永远的情思……”,则将落脚点落在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爱与依恋上,立意不仅有高度,而且更有了深度。
  三、感悟提升,丰富主题
  “落脚点”表达的意义,有旧新之分,有浅深之别。同样的生活故事或材料,有其表层的意义价值,也蕴含着新颖而深刻的道理。写作文,就要写出故事的新颖与深意,这就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分析题目进行立意,根据题旨选择“落脚点”,即表现内容时,要有现实针对性,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注和需要,包括生活需要、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二是叙述描写“落脚点”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悟,揭示“落脚点”蕴含的具有普遍性和个性的生活道理、人生哲理。
  如常州中考作文题“走在鱼儿的思想里”。这个作文题目非常考验写作者的思想深度。“鱼儿”,要求写作者必须化“我”为“鱼”,从“鱼儿”的视角、行为方式、思维特点出发,通过“鱼儿”来认识这个世界,从“鱼儿”的视角来观察、理解、分析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并与某种思想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写作者可以多角度发散思维。然而,发散只是表象,内里其实有严格的限定:文章的视角、行为、思维等必须符合“鱼儿”的身份设定;文章需要通过“鱼儿”这一介质巧妙入题,最终要表达的依然是人的思想情怀。写这篇作文,首选有独特思想价值,或者浓郁文化情怀,或者人生启迪的主题。可以以鱼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特点为落脚点,如鱼忘七秒、自由自在、群聚和独行等,化意为象,使之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当然,真正有思想内涵和人文知识积累的写作者,会鞭辟入里,表现出更丰富的主题。
  如结合《诗经·大雅·旱麓》中“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杜甫《秋野五首》中“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的诗句,写鳞、禽的欢乐,表现动物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动物如此,于人亦然。
  写作者可以化身为渤海口游向高原的鱼,写它逆流而上并最终到达了壶口瀑布,表现“信念”“成功”“方向”等思想。可以化身为太平洋布拉特岛水域中的王鱼,从它慢慢地吸收较小动物作为自己身上的鳞片变成巨大的王鱼,到年老后鳞片又慢慢脱离,再次变回原本的小鱼,表现“平淡与荣耀”“欲望”“自然法则”等主题。还可以化身为电影《大鱼》里在梦幻般蓝色薄雾笼罩着的河流上突然跃出水面,充满生机、无限自由的那条大鱼,它有能力巡游世界,穿越重重困难;也能安守一方,长年保持着明澈。没有任何人能抓住它,永远徜徉在生命的长河里。
  写作文,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立意则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只有靠船下篙,找准“落脚点”,巧妙审题和立意,写出的作文才会明朗如花叶,灿烂如星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北城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现状,采用字形溯源法、成语印证法、图文比较法、举一反三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重点文言文词语的障碍,提高学习有效性。  关键词 文言文 字词教学 言语活动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重点疏通字词,则课堂陷于枯燥的字词辨析的境地,学生感觉乏味;不疏通字词,则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课文。其实,针对文言文字词教学的这种现状,是有“道”可
期刊
摘要 本文拟对苏教版初中文言文进行梳理、归纳、整合,以期指导学生掌握梳理方法,训练归纳思维,提升整合的能力和对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融合到复习课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苏教版 文言文 复习 方法  文言文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之重,对文言文的考查也是全国各省市中考的必考内容,且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分值占比超过10%。本文拟以苏教版初中
期刊
主持人语  在成为名师之前,我们到底需要进行哪些修炼呢?名师成长的路径有几条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从“行动,就能改变”“学习,相伴提升”“思考,走向深远”三个维度,为您一一破解名师成长的密码。  古人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走向名师,关键在于行动。尤其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在课堂教学上勇于改革,不懈探索,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学”的课堂;同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开发更丰
期刊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教育,才能办出高品质的学校。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紧紧抓住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契机,以创新与优化校本研修方式为突破点,努力构建起基于学校实际的、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学团队运行机制,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学校在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决心坚定,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措施扎实,取得了极为
期刊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因其直观性、逻辑性、演绎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一直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所重视,也受到中考数学命题者的青睐。几何压轴题既要基于学生认知,体现课标要求,尊重教学现实,又要有所创新,这对命题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事实上,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命题素材。充分挖掘素材的命题价值,考查学生的能力,是一种正确的命题导向。本文基于对2019年泰州卷第25题的特点分析,谈谈几何与图形试题命
期刊
摘要 一堂优秀的浸润式语文课需要教师遵循“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以身份转换式“初读”文本,凸现学生“人性”;以情境探究式“选读”文本,彰显学生“个性”;以画面补充式“品读”文本,激活学生“灵性”;以主题引领式“厚读”文本,开启学生“悟性”。引领学生在“读”中缩短与文本的距离,消除作者与学生间的隔阂,使学生浸润在学习语文的环境中。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浸润式教学 “读”领风骚  浸润式教学需
期刊
樊智涛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由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樊智涛领衔主持。培育站现有成员25人,其中盐城市学科带头人2人,盐城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3人,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0人。  培育站针对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名著导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确定了研训主题——初中语文教师名著导读能力的提升。培训站宗旨为通过研修活动,让乡村初中语文骨
期刊
摘要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只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基于此,以“等腰三角形分割”一课为例,从思维的广博性、延续性、严密性和批判性出发,阐述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学思维 课堂教学 等腰三角形 分割  一、问题提出  通常我们都认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那思维的培养无疑是教育的本质目的之一。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
期刊
摘要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立体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在品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比读中品味语言的精妙,在演读中加深情感体验,在思辨中探究人物思想,把诵读涵泳和思维训练有机融合。  关键词  文言文 阅读教学 诵读 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诵读教学。但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吟咏文言文,学生不免会觉得枯燥。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欲望会减弱,对文言文学习也会产生畏惧心理。笔者探索在文言
期刊
【教学设想】  “思路要清晰”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写作训练单元,内容很简洁,分三大块:“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但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讲如此“专业”的知识,似乎不太合适。虽然教材中也安排了《再塑生命的人》《植树的牧羊人》等文章进行关联,但这些文章与学生的生活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不大容易产生共鸣。  备课时,我想到“文学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找素材”等作文指导的常用语,又想起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