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受困于业绩增长的大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大区经理定位不当,已成为束缚企业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模糊的传统角色
定位之一:总部的“传声筒”
当然,没有一个企业会愚蠢到用“传声筒”这个概念表达对大区经理的定位,但很多企业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便是他们对大区经理的要求。大区经理没有人权、财权、事权,既管不住业务员的“帽子” (职务任免),也管不住业务员的“票子”(收入)。
在营销的集权时代,决策权、指挥权集中于总部, “传声筒”能很好地保证营销的“政令畅通”。但这种集权通常是建立在营销没有区域差异化、一个产品打天下的基础上。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定位之二:总部的督察员
有些企业的状态是:决策权在总部,现场指挥权在基层经理(市级经理或省级经理),大区经理既不参加决策,又不参与现场管理,没有问题处置权。他在管理上“有名无权”,实际上是个“市场督察”,专门发现问题、挑毛病。这个光杆司令每天的工作是挨片巡视市场,基层经理既向大区经理汇报,也向总部直接汇报。
这种定位原因有二:一是总部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的基本单元是省,而不是大区;二是营销管理的层次过多(总部一大区经理一省级经理一办事处一业务员五级),而中国企业的管理渗透力通常只有一级半,导致总部指挥失灵,政令不通,需要大区经理这个“总部的眼睛和耳朵”。
定位三:与总部博弈的封疆大吏
如果总部定位大区为“费用中心”并且将管理重心下移至大区,大区经理就成为封疆大吏。封疆大吏本应该代表总部行使职权,怎么会沦为与总部讨价还价博弈的对手呢?
那是因为大区只是费用中心,而总部是利润中心。利润中心既考核销量又考核利润,做营销时一定有“投入产出”概念。大区只是费用中心,通常只考核销量,往往争取到更大的费用,就能完成更大的销量。于是,大区经理反过来与总部博弈就见怪不怪了。这是体系决定的,无关大区经理的境界和水平。
定位四:企业的“大业务员”
在中小型企业,这种现象经常出现。他们的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大区经理有“指导他们干还不如亲自干”的感慨,于是业务员便成不了独立工作人员,而是大区经理的“助手”。
角色困境
渠道扁平化正在使大区经理成为一个“不可能的职务”
发轫于1997年的渠道扁平化,使市场重心从省级下沉至目前以县级为主。原来“省级一批一市级二批一县级三批”,变成“县级一批一乡镇二批”的扁平化渠道模式,而厂家的营销管理层级却从“总部一省级分公司(或办事处)一业务员”,逐步演变成“总部一大区经理一省级经理一市级办事处一县(区)业务员”。
也就是说,渠道的扁平化过程使营销管理的层级变得更多。渠道扁平化固然使业务员更接近终端和消费者,却使总部更加远离一线销售队伍。我们将此称为“扁平化陷阱”:如果减少管理层次,则管理幅度太大,总部无法有效管理;如果扩大管理层次,则管理的渗透力不足,出现指挥失灵。
大区经理正是在渠道扁平化过程中出现的。他们既无法亲自指挥一线业务员,又无法参与决策。一线出了问题,总部首先怪罪他们;业务员的报告如果不被批准,同样会责怪大区经理无能。因此,大区经理成为一个“不可能的职务”,无论怎样干,都很难让各方满意。
营销区域化使大区经理左右为难
目前,营销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没有区域化的产品和区域化的营销策略,销量增长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对有些行业而言,区域化产品是未来销量增长的主要源泉。
但多数企业并没有区域化的营销策略, “大一统”的营销策略仍然是多数营销老总的主导思维。大区经理不过是分片管理的角色,在总部的“大一统”思维与一线人员的区域化之间,大区经理左右为难。
重新定位
大区经理的角色困境是结构性的,无关乎他们的能力与素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重新定义大区经理的职能入手。
中国的市场范围极其广阔,省与省之间的差异,或许比欧洲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还要大。每个区域市场都不尽相同,“大一统”策略的时代已经过去。大区经理要把区域市场当作区域事业部来经营。
因此,大区经理职能的新定位是:准区域事业部总经理。
这意味着,大区不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还是一个经营单元;不再仅仅是一个费用中心,而是模拟事业部经营的利润中心;大区经理不再仅仅是传声筒,而是有一定权力的决策者;他不再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下应有多人组成的管理团队。
具体来说,大区经理要新增下列职能:
1.主导区域化新产品的开发。
以前,产品研发是总部的职能,大区经理充其量只不过是“提供产品研发的线索”而已。站在总部角度开发新产品,思维模式很容易变成“新品一定要卖向全中国”。而没有区域化产品,大区经理往往抱怨总部。
大区经理从销售管理者变成营销管理者,承担区域化新品开发的职能,是解决目前总部统管产品开发缺乏销售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建立由大区经理管理的独立新品研发机构,只不过他们与研发机构的联系更紧密了。因为新品研发通常要经历“概念形成”和“技术成型”两个阶段,前者是大区经理的职能,后者则是技术研发部门的事。
2.按销量和“模拟利润”双重指标考核大区经理。
以往,利润指标都压在总经理和销售老总身上,无法分解到各级营销管理者身上,造成大区经理“争费用”。
现在,按模拟利润考核,大区经理就有了“投入产出”概念,在争费用时就会考虑利润问题。这是解决大区经理与总部博弈的有效办法。
当然,既然是准事业部体系,就意味着大区仍然只是模拟利润核算,还不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
3.销售策略以大区为单元制定。
既然统一的政策经常无效,大区经理就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政策,或者把公司的统一政策进行二次“包装”。
4.在已经实现了“地产地销”的区域,大区则成为产供销和人财物一条龙管理的真正事业部。
在有些企业,总部已经变成标准的制定者,不再参加区域营销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和决策职能已经极其弱化。这就实现了营销的真正区域事业部制。
角色转换的过度
中国的老总或多或少都有“集权情结”,无论是区域事业部还是准区域事业部,权力一下放,就有“失控”的担心。
这种担心无疑是有道理的。一直扮演着执行角色的大区经理突然有了决策权,会不会滥用权力?他们具备真正的决策能力吗?
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应该重新定位大区经理的角色”。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做到角色转换的平稳过渡”。在实际运作中,很容易因为对第二个问题的担心,而连带否定了第一个问题。
平稳过渡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试点”,通过局部区域的试点,探索全面铺开的经验教训。试点应该从条件成熟度、人员素质两方面考虑。
模糊的传统角色
定位之一:总部的“传声筒”
当然,没有一个企业会愚蠢到用“传声筒”这个概念表达对大区经理的定位,但很多企业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便是他们对大区经理的要求。大区经理没有人权、财权、事权,既管不住业务员的“帽子” (职务任免),也管不住业务员的“票子”(收入)。
在营销的集权时代,决策权、指挥权集中于总部, “传声筒”能很好地保证营销的“政令畅通”。但这种集权通常是建立在营销没有区域差异化、一个产品打天下的基础上。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定位之二:总部的督察员
有些企业的状态是:决策权在总部,现场指挥权在基层经理(市级经理或省级经理),大区经理既不参加决策,又不参与现场管理,没有问题处置权。他在管理上“有名无权”,实际上是个“市场督察”,专门发现问题、挑毛病。这个光杆司令每天的工作是挨片巡视市场,基层经理既向大区经理汇报,也向总部直接汇报。
这种定位原因有二:一是总部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的基本单元是省,而不是大区;二是营销管理的层次过多(总部一大区经理一省级经理一办事处一业务员五级),而中国企业的管理渗透力通常只有一级半,导致总部指挥失灵,政令不通,需要大区经理这个“总部的眼睛和耳朵”。
定位三:与总部博弈的封疆大吏
如果总部定位大区为“费用中心”并且将管理重心下移至大区,大区经理就成为封疆大吏。封疆大吏本应该代表总部行使职权,怎么会沦为与总部讨价还价博弈的对手呢?
那是因为大区只是费用中心,而总部是利润中心。利润中心既考核销量又考核利润,做营销时一定有“投入产出”概念。大区只是费用中心,通常只考核销量,往往争取到更大的费用,就能完成更大的销量。于是,大区经理反过来与总部博弈就见怪不怪了。这是体系决定的,无关大区经理的境界和水平。
定位四:企业的“大业务员”
在中小型企业,这种现象经常出现。他们的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大区经理有“指导他们干还不如亲自干”的感慨,于是业务员便成不了独立工作人员,而是大区经理的“助手”。
角色困境
渠道扁平化正在使大区经理成为一个“不可能的职务”
发轫于1997年的渠道扁平化,使市场重心从省级下沉至目前以县级为主。原来“省级一批一市级二批一县级三批”,变成“县级一批一乡镇二批”的扁平化渠道模式,而厂家的营销管理层级却从“总部一省级分公司(或办事处)一业务员”,逐步演变成“总部一大区经理一省级经理一市级办事处一县(区)业务员”。
也就是说,渠道的扁平化过程使营销管理的层级变得更多。渠道扁平化固然使业务员更接近终端和消费者,却使总部更加远离一线销售队伍。我们将此称为“扁平化陷阱”:如果减少管理层次,则管理幅度太大,总部无法有效管理;如果扩大管理层次,则管理的渗透力不足,出现指挥失灵。
大区经理正是在渠道扁平化过程中出现的。他们既无法亲自指挥一线业务员,又无法参与决策。一线出了问题,总部首先怪罪他们;业务员的报告如果不被批准,同样会责怪大区经理无能。因此,大区经理成为一个“不可能的职务”,无论怎样干,都很难让各方满意。
营销区域化使大区经理左右为难
目前,营销的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没有区域化的产品和区域化的营销策略,销量增长极其困难。甚至可以说,对有些行业而言,区域化产品是未来销量增长的主要源泉。
但多数企业并没有区域化的营销策略, “大一统”的营销策略仍然是多数营销老总的主导思维。大区经理不过是分片管理的角色,在总部的“大一统”思维与一线人员的区域化之间,大区经理左右为难。
重新定位
大区经理的角色困境是结构性的,无关乎他们的能力与素质。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重新定义大区经理的职能入手。
中国的市场范围极其广阔,省与省之间的差异,或许比欧洲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还要大。每个区域市场都不尽相同,“大一统”策略的时代已经过去。大区经理要把区域市场当作区域事业部来经营。
因此,大区经理职能的新定位是:准区域事业部总经理。
这意味着,大区不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位,还是一个经营单元;不再仅仅是一个费用中心,而是模拟事业部经营的利润中心;大区经理不再仅仅是传声筒,而是有一定权力的决策者;他不再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下应有多人组成的管理团队。
具体来说,大区经理要新增下列职能:
1.主导区域化新产品的开发。
以前,产品研发是总部的职能,大区经理充其量只不过是“提供产品研发的线索”而已。站在总部角度开发新产品,思维模式很容易变成“新品一定要卖向全中国”。而没有区域化产品,大区经理往往抱怨总部。
大区经理从销售管理者变成营销管理者,承担区域化新品开发的职能,是解决目前总部统管产品开发缺乏销售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建立由大区经理管理的独立新品研发机构,只不过他们与研发机构的联系更紧密了。因为新品研发通常要经历“概念形成”和“技术成型”两个阶段,前者是大区经理的职能,后者则是技术研发部门的事。
2.按销量和“模拟利润”双重指标考核大区经理。
以往,利润指标都压在总经理和销售老总身上,无法分解到各级营销管理者身上,造成大区经理“争费用”。
现在,按模拟利润考核,大区经理就有了“投入产出”概念,在争费用时就会考虑利润问题。这是解决大区经理与总部博弈的有效办法。
当然,既然是准事业部体系,就意味着大区仍然只是模拟利润核算,还不是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
3.销售策略以大区为单元制定。
既然统一的政策经常无效,大区经理就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政策,或者把公司的统一政策进行二次“包装”。
4.在已经实现了“地产地销”的区域,大区则成为产供销和人财物一条龙管理的真正事业部。
在有些企业,总部已经变成标准的制定者,不再参加区域营销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和决策职能已经极其弱化。这就实现了营销的真正区域事业部制。
角色转换的过度
中国的老总或多或少都有“集权情结”,无论是区域事业部还是准区域事业部,权力一下放,就有“失控”的担心。
这种担心无疑是有道理的。一直扮演着执行角色的大区经理突然有了决策权,会不会滥用权力?他们具备真正的决策能力吗?
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应该重新定位大区经理的角色”。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做到角色转换的平稳过渡”。在实际运作中,很容易因为对第二个问题的担心,而连带否定了第一个问题。
平稳过渡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试点”,通过局部区域的试点,探索全面铺开的经验教训。试点应该从条件成熟度、人员素质两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