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小学生目前学习古诗的现状,根据小学古诗教学的特点、新课标对古诗教学的要求,研究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小学古诗教学问题的相应对策,以实现古诗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古詩;古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225-02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内涵
“古诗,就是通过简练、和谐而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较强的联想力,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出实践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1]一般来说,人们所提到的“古诗”,就是“古体诗”与“近体诗”两种不同类型。前者就是唐代人对唐代之前诗歌的称谓,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后者就是各古体诗对应的诗歌体裁,是唐朝兴起的格律诗,主要包括律诗与绝句。律诗格律严格,追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到的古诗,大多数属于近体诗,也就是律诗与绝句,也有部分古体诗,如《鹅》,就是童谣,应归于杂体诗的范畴。
小学古诗教学就是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是指为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教师以阅读材料为中介,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古诗文阅读学习的所有行为。”[2]小学古诗教学即是为激发小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发展他们古诗文的阅读能力,教师以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教材为中介,引起、维持与促进小学生古诗阅读学习的所有行为。
二、小学古诗教学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闪烁的瑰宝,古诗一直以来被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今的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往往会感到吃力,他们不太能理解古诗的内涵。通过实际观察和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下面一系列问题。
(一)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古诗教学的差异性不明显
按照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三个年级阶段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所有诗歌的教学总是墨守成规地从作者时代背景到逐字逐句、再到主题内容、写作特征一口气讲下来的包办式教学形式[3]。此类教学尽管能够获得对应的教学成效,不过针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其缺少趣味性,不能提高学生汲取古诗知识的积极性;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此类教学形式不能促进他们提高独立鉴赏、认知古诗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重诗意理解,忽略了对诗歌意境的感受
因为古诗在表现方式、遣词造句等方面和现代语言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想要正确认知存在较大难题,因此,老师基本包办代替,将教参中的解释与自身认知全部讲授给学生,以之取代了学生“试图理解”的差异化阅读[4]。而“试图理解”过程的缺乏,不只是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还会使他们失去了对古诗意境的感受。
(三)古诗教学的检查侧重于古诗的背诵,忽略古诗的诵读
古诗自身就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背诵上,忽视带领学生古诗的节律和音韵,则不利于培养学生在音律、节奏、音韵上的感觉。
三、小学古诗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抓住小学古诗教学的特点,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小学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追求对古诗的诵读,利用多次诵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进行对应的想象,进而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体会其中的意境美。首先,必须增强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学习,了解不同年段古诗教学的需求,按照不同年段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明确“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刻画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场景,一个“挂”字化静为动,体现出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疑”字描绘了当时作者的“怀疑”,作者的联想,能够以这两个字和其中精美的插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
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来明确教学目标呢?笔者觉得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能够利用如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感悟。
1.以还原诗歌创造背景的方式来塑造情境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古诗意境的塑造,通过塑造意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用还原背景的方式来塑造情境。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的第一首快诗,也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的风格与第一学段学生所学的《春雨》完全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安史之乱”的背景,动乱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痛苦等背景资料,让学生想象战争胜利后作者写此篇作品时兴奋之情,从而塑造出当时作者“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境。
2.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使用的优秀教学方式,主要包含吟诵、朗读、默读、背诵。诵读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进入古诗意境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着古诗美好的音符和情感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意境的联想,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初步的情感体会,从而体会其中的
意境。
3.利用书中的插图、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古诗常常是通过状物来表情达意、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讲求一种“诗情画意”的结合。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绘画、表演、写作等方式,将学生的多样化资源使用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的不只是一幅山水画,古诗成为了和学生生活资源和多元智能存在密切关系的立体场景,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联想,培养语感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5]如一年级上册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江南》,在扫除识字障碍后,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人们都说古诗里藏着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读了这篇古文,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到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启发学生初步感受这首诗所蕴藏的美景,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可以借助书中的插图,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在那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勤劳且充满朝气的采莲女孩们,她们边唱边采着水中娇嫩的莲花。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儿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霎时间,船上的姑娘喜不自禁,相继发出了“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一幅江南美景跃然跳跃于眼前,诗句中的小鱼似乎正在眼前欢乐地游动着。
小学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位坚守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以专业的解读和智慧的传授,主动高效地组织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从这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汲取营养,获得成长。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因此而爱上中华传统文化,将其传承
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玮.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浅论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教育[N].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9).
[2]孙国华.师范学校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王军.古诗教学法浅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57).
[4]冯冠毅.古诗教学浅论[J].文学教育,2007(2).
[5]张卫强.简论古诗教学中的“多元切入”[N].小教研究,2004(11).
【关键词】古詩;古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225-02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内涵
“古诗,就是通过简练、和谐而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较强的联想力,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出实践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1]一般来说,人们所提到的“古诗”,就是“古体诗”与“近体诗”两种不同类型。前者就是唐代人对唐代之前诗歌的称谓,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后者就是各古体诗对应的诗歌体裁,是唐朝兴起的格律诗,主要包括律诗与绝句。律诗格律严格,追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联有定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到的古诗,大多数属于近体诗,也就是律诗与绝句,也有部分古体诗,如《鹅》,就是童谣,应归于杂体诗的范畴。
小学古诗教学就是古典诗歌的阅读教学。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是指为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教师以阅读材料为中介,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古诗文阅读学习的所有行为。”[2]小学古诗教学即是为激发小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发展他们古诗文的阅读能力,教师以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教材为中介,引起、维持与促进小学生古诗阅读学习的所有行为。
二、小学古诗教学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闪烁的瑰宝,古诗一直以来被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当今的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往往会感到吃力,他们不太能理解古诗的内涵。通过实际观察和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下面一系列问题。
(一)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古诗教学的差异性不明显
按照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三个年级阶段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面临着所有诗歌的教学总是墨守成规地从作者时代背景到逐字逐句、再到主题内容、写作特征一口气讲下来的包办式教学形式[3]。此类教学尽管能够获得对应的教学成效,不过针对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其缺少趣味性,不能提高学生汲取古诗知识的积极性;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此类教学形式不能促进他们提高独立鉴赏、认知古诗的能力。
(二)在教学中重诗意理解,忽略了对诗歌意境的感受
因为古诗在表现方式、遣词造句等方面和现代语言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想要正确认知存在较大难题,因此,老师基本包办代替,将教参中的解释与自身认知全部讲授给学生,以之取代了学生“试图理解”的差异化阅读[4]。而“试图理解”过程的缺乏,不只是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还会使他们失去了对古诗意境的感受。
(三)古诗教学的检查侧重于古诗的背诵,忽略古诗的诵读
古诗自身就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背诵上,忽视带领学生古诗的节律和音韵,则不利于培养学生在音律、节奏、音韵上的感觉。
三、小学古诗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抓住小学古诗教学的特点,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小学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追求对古诗的诵读,利用多次诵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且进行对应的想象,进而融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体会其中的意境美。首先,必须增强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学习,了解不同年段古诗教学的需求,按照不同年段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明确“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刻画了庐山瀑布的壮丽场景,一个“挂”字化静为动,体现出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疑”字描绘了当时作者的“怀疑”,作者的联想,能够以这两个字和其中精美的插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
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来明确教学目标呢?笔者觉得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能够利用如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和感悟。
1.以还原诗歌创造背景的方式来塑造情境
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古诗意境的塑造,通过塑造意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在具体操作上,可以用还原背景的方式来塑造情境。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的第一首快诗,也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的风格与第一学段学生所学的《春雨》完全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安史之乱”的背景,动乱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痛苦等背景资料,让学生想象战争胜利后作者写此篇作品时兴奋之情,从而塑造出当时作者“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境。
2.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使用的优秀教学方式,主要包含吟诵、朗读、默读、背诵。诵读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进入古诗意境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通过声情并茂地诵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着古诗美好的音符和情感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意境的联想,还可以使学生得到初步的情感体会,从而体会其中的
意境。
3.利用书中的插图、多媒体资源带领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
古诗常常是通过状物来表情达意、托物言志、抒发情怀,讲求一种“诗情画意”的结合。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绘画、表演、写作等方式,将学生的多样化资源使用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的不只是一幅山水画,古诗成为了和学生生活资源和多元智能存在密切关系的立体场景,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联想,培养语感能力,体会诗人的情感。”[5]如一年级上册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江南》,在扫除识字障碍后,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人们都说古诗里藏着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读了这篇古文,同学们说说你们看到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启发学生初步感受这首诗所蕴藏的美景,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可以借助书中的插图,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在那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勤劳且充满朝气的采莲女孩们,她们边唱边采着水中娇嫩的莲花。忽然,一位正在采莲的女孩儿发现了“鱼戏莲叶间”的情景。霎时间,船上的姑娘喜不自禁,相继发出了“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一幅江南美景跃然跳跃于眼前,诗句中的小鱼似乎正在眼前欢乐地游动着。
小学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位坚守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以专业的解读和智慧的传授,主动高效地组织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从这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汲取营养,获得成长。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因此而爱上中华传统文化,将其传承
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玮.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能力——浅论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教育[N].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9).
[2]孙国华.师范学校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王军.古诗教学法浅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57).
[4]冯冠毅.古诗教学浅论[J].文学教育,2007(2).
[5]张卫强.简论古诗教学中的“多元切入”[N].小教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