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碧波流淌,江津细雨微蒙。
一走进魏澹家,阳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
原来,每逢国庆节,魏澹总会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阳台上。
满目青山夕照明。望着迎风飘扬的旗帜,魏澹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70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生死考验
1949年5月,20岁的魏澹考入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参军不久后,便被分配到12军104团2营机枪连,跟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部队,进军大西南。
从未到過西南的魏澹,心里憋着一股“不到西南非好汉”的劲儿,迎难而上。
刘邓大军在川湘边境发起猛攻,一举突破敌军防线。直到11月7日,被打懵了头的宋希濂才清醒过来,急忙向乌江西撤,企图在彭水、武隆组织防御,凭乌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
乌江,素来以流急、滩多、谷狭闻名于世,号称“天险”,横渡乌江,绝非易事。
为争取时间,12军先头部队党委决定组织一支突击队,由9连连长刘富豪当组长,组成8人突击小组。
作为后方部队一员的魏澹,看着突击小组成员一个个拉着麻绳下滑到卡子崖,再向梯子洞攀登。
敌军的轻重火力一阵猛烈扫射,魏澹等后方战士集中火力开枪,为前方突击队员打掩护。
刹那间,火光交织,炮声此起彼伏。只见两名队员像脱离了蛛丝的蜘蛛般,径直坠入江中,被江水卷走。
剩下的队员立即跳入江中,来不及停留,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奋力前进,挥动的手臂,在江中激起向往胜利的水花,最终,突击队员顺利到达对岸抢到一艘木船。
木船顺利到达对岸,而魏澹的7名战友却壮烈牺牲。看着战友们浑身是血,手依然紧紧握着桨杆,一股酸楚如鲠在喉。
“革命需要牺牲!”这句话在魏澹的脑海中不断盘桓。
没有时间悼念、流泪,魏澹便和战友们一起化悲愤为力量,乘上用生命换来的木船抢占龚滩,歼灭敌军。他挤出时间,在笔记本上一一记下牺牲战友的名字,告诫自己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一路冲锋
来不及悼念牺牲的战友,为了缩小与国民党宋希濂兵团的距离,魏澹所在的12军,只能日夜兼程。
身为12军的文化干事,魏澹担心战士们在急行军的过程中丧失斗志,想方设法地鼓舞士气。他带动大家一起唱战歌,牵手前行,并及时汇报其他地区的胜利战况。
得到鼓励的战士们,一鼓作气,11月16日,终于在川黔交界的王家坝“咬”上了国民党宋希濂兵团。
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12军的所有将士都换上拿手武器。
奈何宋希濂部队一个团的兵力,好似等待兔子入洞的毒蛇,盘踞在王家坝的高地上,战斗一触即发。
霎时,炮弹声在魏澹的耳边炸开,他一边换着子弹夹,一边找掩体护身。一块弹片从他脑门上划过,他一个侧身,撞到了一具尸体,定睛一看,竟是战友的遗体,他心中燃起一团怒火,拿着枪就冲了出去……弹夹空了、衣服焦了,山石上到处都是弹孔,燃起的硝烟与夜色融为一体。
眼见战友接连倒在血泊中,首长火速调整部署:一方面用全部重火力正面压住敌军;另一方面以一个连的兵力迂回到敌后,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沉着冷静的魏澹,跟着部队从正面进攻,渐渐发现我军在正面战场占了上风,计策起效了。
他顾不上额头上的血流到眼里,举着枪大吼着“冲啊!”跟随部队冲锋,天亮前,部队成功占领高地。
此后,进攻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由李家沱渡过长江,沿九龙坡、杨家坪向重庆市中区进军,首先占领了重庆的制高点佛图关,迫使国民党国防部警卫二团缴械投降。
至此,大西南的重镇——重庆胜利解放,五星红旗在重庆上空高高飘扬。
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魏澹的内心有着难以名状的激动。
传承遗志
重庆解放后,魏澹所在的部队留守重庆。1950年,魏澹被派往江津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粮食问题。
国民党特务和惯匪勾结在一起,肆意散播谣言、组织土匪暴乱,妄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他们的复辟美梦。
这一时期,有近千名土匪在江津县城附近的鹤山坪安营扎寨。县里迅速成立公安队,其中有6个区的武装部队中队长由军政大学学员担任。魏澹迎难而上,参与制订剿匪计划。
在攻打土匪的战斗中,军政大学学员周定安、张颖因子弹打完,被土匪抓去捆绑在吴滩小学操场边的柳树上。
土匪举着鞭子疯狂咆哮:“说!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有多少?哪些是共产党员?”
周定安、张颖咬紧牙关,横眉冷对。土匪们恼怒地脱下他们的衣服拼命抽打,两人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顺着鞭子往下流,晕过去土匪就泼冷水,醒来后接着打,直到两人失去气息,牺牲时分别年仅19岁、20岁。
“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魏澹希望让更多的后辈记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1968年,江津在南门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
每年,魏澹都会去看望战友们,许多人的样貌还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如今,硝烟年代虽已过去,但魏澹深知和平幸福的不易。
退休后,魏澹先后担任江津关工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兼传统教育报告团团长,一心耕耘在青少年教育事业中,先后为青少年作传统教育报告375场次,受教育者计31.5万人次。他还坚持向“希望工程”捐资助学18.7万元,圆了83名贫困学生的读书梦。
一走进魏澹家,阳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引人注目。
原来,每逢国庆节,魏澹总会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阳台上。
满目青山夕照明。望着迎风飘扬的旗帜,魏澹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70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生死考验
1949年5月,20岁的魏澹考入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参军不久后,便被分配到12军104团2营机枪连,跟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部队,进军大西南。
从未到過西南的魏澹,心里憋着一股“不到西南非好汉”的劲儿,迎难而上。
刘邓大军在川湘边境发起猛攻,一举突破敌军防线。直到11月7日,被打懵了头的宋希濂才清醒过来,急忙向乌江西撤,企图在彭水、武隆组织防御,凭乌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
乌江,素来以流急、滩多、谷狭闻名于世,号称“天险”,横渡乌江,绝非易事。
为争取时间,12军先头部队党委决定组织一支突击队,由9连连长刘富豪当组长,组成8人突击小组。
作为后方部队一员的魏澹,看着突击小组成员一个个拉着麻绳下滑到卡子崖,再向梯子洞攀登。
敌军的轻重火力一阵猛烈扫射,魏澹等后方战士集中火力开枪,为前方突击队员打掩护。
刹那间,火光交织,炮声此起彼伏。只见两名队员像脱离了蛛丝的蜘蛛般,径直坠入江中,被江水卷走。
剩下的队员立即跳入江中,来不及停留,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奋力前进,挥动的手臂,在江中激起向往胜利的水花,最终,突击队员顺利到达对岸抢到一艘木船。
木船顺利到达对岸,而魏澹的7名战友却壮烈牺牲。看着战友们浑身是血,手依然紧紧握着桨杆,一股酸楚如鲠在喉。
“革命需要牺牲!”这句话在魏澹的脑海中不断盘桓。
没有时间悼念、流泪,魏澹便和战友们一起化悲愤为力量,乘上用生命换来的木船抢占龚滩,歼灭敌军。他挤出时间,在笔记本上一一记下牺牲战友的名字,告诫自己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一路冲锋
来不及悼念牺牲的战友,为了缩小与国民党宋希濂兵团的距离,魏澹所在的12军,只能日夜兼程。
身为12军的文化干事,魏澹担心战士们在急行军的过程中丧失斗志,想方设法地鼓舞士气。他带动大家一起唱战歌,牵手前行,并及时汇报其他地区的胜利战况。
得到鼓励的战士们,一鼓作气,11月16日,终于在川黔交界的王家坝“咬”上了国民党宋希濂兵团。
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12军的所有将士都换上拿手武器。
奈何宋希濂部队一个团的兵力,好似等待兔子入洞的毒蛇,盘踞在王家坝的高地上,战斗一触即发。
霎时,炮弹声在魏澹的耳边炸开,他一边换着子弹夹,一边找掩体护身。一块弹片从他脑门上划过,他一个侧身,撞到了一具尸体,定睛一看,竟是战友的遗体,他心中燃起一团怒火,拿着枪就冲了出去……弹夹空了、衣服焦了,山石上到处都是弹孔,燃起的硝烟与夜色融为一体。
眼见战友接连倒在血泊中,首长火速调整部署:一方面用全部重火力正面压住敌军;另一方面以一个连的兵力迂回到敌后,摧毁敌人的火力点。
沉着冷静的魏澹,跟着部队从正面进攻,渐渐发现我军在正面战场占了上风,计策起效了。
他顾不上额头上的血流到眼里,举着枪大吼着“冲啊!”跟随部队冲锋,天亮前,部队成功占领高地。
此后,进攻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由李家沱渡过长江,沿九龙坡、杨家坪向重庆市中区进军,首先占领了重庆的制高点佛图关,迫使国民党国防部警卫二团缴械投降。
至此,大西南的重镇——重庆胜利解放,五星红旗在重庆上空高高飘扬。
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魏澹的内心有着难以名状的激动。
传承遗志
重庆解放后,魏澹所在的部队留守重庆。1950年,魏澹被派往江津工作,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粮食问题。
国民党特务和惯匪勾结在一起,肆意散播谣言、组织土匪暴乱,妄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他们的复辟美梦。
这一时期,有近千名土匪在江津县城附近的鹤山坪安营扎寨。县里迅速成立公安队,其中有6个区的武装部队中队长由军政大学学员担任。魏澹迎难而上,参与制订剿匪计划。
在攻打土匪的战斗中,军政大学学员周定安、张颖因子弹打完,被土匪抓去捆绑在吴滩小学操场边的柳树上。
土匪举着鞭子疯狂咆哮:“说!共产党的武装力量有多少?哪些是共产党员?”
周定安、张颖咬紧牙关,横眉冷对。土匪们恼怒地脱下他们的衣服拼命抽打,两人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顺着鞭子往下流,晕过去土匪就泼冷水,醒来后接着打,直到两人失去气息,牺牲时分别年仅19岁、20岁。
“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魏澹希望让更多的后辈记得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1968年,江津在南门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
每年,魏澹都会去看望战友们,许多人的样貌还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如今,硝烟年代虽已过去,但魏澹深知和平幸福的不易。
退休后,魏澹先后担任江津关工委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兼传统教育报告团团长,一心耕耘在青少年教育事业中,先后为青少年作传统教育报告375场次,受教育者计31.5万人次。他还坚持向“希望工程”捐资助学18.7万元,圆了83名贫困学生的读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