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此情境下,政府公信力承受着重大的冲击。政府管理的缺陷、法律体制的不健全以及新媒体自身所具备的特点等因素,都是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要提升政府公信力要从健全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监督机制、提高公民素质等途径入手。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政府;政府公信力
一、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责与义务时,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是一种信任关系,信任程度的高低影响着政府在群众心中地位、权威、形象、认同感等指标,同时,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生活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将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二、新媒体视角下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瞩目的成绩,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的提升,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兴盛强大。国家取得的这些成绩都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
(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媒体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媒介为主体,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播客、维客、微博、数字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传播形式,由与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各方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遵循自身独特逻辑和规律运转的客观关系网络。新媒体具有载体种类多样、使用人群庞大、覆盖区域广阔等特点,使得网民对政府的评价出现公开化、即时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这些都会对政府公信力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二)公众参与意识增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增强了公众参与以及表达自己意愿的积极性、提升了公民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政府的行为易成为公众谈论和关注的焦点,给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新媒体的管理难度大
由于新媒体网络信息自身特点,加大了政府对于信息传播和控制的难度。网络非法、有害、虚假的信息,政府的负面信息以及政府对相关事件的回应都會对政府公信力产生影响,如果政府不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会进一步在导致公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和不信任。
三、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监管不利、政府官员腐败、缺乏责任感
食品安全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矿难等,充分暴露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缺位。一些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自身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将权利作为自己谋利的工具,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作风低下。在新媒体时代,这些行为迅速引起公众的不满,同时使公众严重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回应效率低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但政府没有切实做到信息的阳光、透明,往往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才公开,不利的信息则刻意隐瞒或者伪报。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广大公众,通过新媒体,这些事件会第一时间播报出来,政府的回应却往往要等到事件已引起热议后才进行。这种信息公开的不充分以及回应的效率低下不但会导致事件的负面影响及事态严重性扩大,而且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普遍质疑。
(三)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新媒体使公众不再完全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而让自己站在信息发布的源头,通过新媒体获取和发布各种信息资源。公众也不再是相对孤立的个体,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意见交换。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公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增强,表达意见的诉求更为明显。新媒体可以让公众的任何意见都可以自行表达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因素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新媒体视角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在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根据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与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以下建议。
(一)规范政府行为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其权利时是否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合法执行政治行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政府的服务都有利于树立政府威信及良好的形象,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二)健全法律体系建设
我国要尽快完善新媒体合理科学发展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新媒体的发展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法律体系应该明确界定政府、企业与公民的网络行为,严格实施实名认证,明确和细化信息公开的范围与内容等有可能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相关行为,同时,还要加大对于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政府、企业、公民个人明确在新媒体时代需要遵循的法律与法规,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公信力,需要有效的监督制度作为其保障。政府应该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移动电视、数字广播等新媒体设备建立专门的监督通道,及时接受群众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给出答复,不能让这些新媒体资源成为摆设。其次,政府要鼓励公众、企业、媒体进行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网络,肩负起监督政府行为的责任,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四)提高公众素质
政府公信力的是一种信任关系,其评价的主体是公民,所以公众的自身素质对于政府公信力至关重要。首先,公众应该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快速传播、渗透,会使公众难以辨别真伪,而对于那些不良现象与行为,公众也难以保持正确的态度与观点,再加上对于政府的过高期待,都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其次,提升公众参与的能力。公众应提升自身网络参与素质,增强使用媒体话语权的责任感,要动脑勤于思考,不信谣、不传谣,规范网上言论,理f生发表看法,全面、辩证看待政府行政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公民要提高道德素质。要大力倡导文明行为,讲道德,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与言论,自觉自律,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媒体;地方政府;政府公信力
一、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责与义务时,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是一种信任关系,信任程度的高低影响着政府在群众心中地位、权威、形象、认同感等指标,同时,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生活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将新媒体时代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二、新媒体视角下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瞩目的成绩,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的提升,都让我们感受到国家的兴盛强大。国家取得的这些成绩都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
(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媒体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传播媒介为主体,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播客、维客、微博、数字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传播形式,由与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各方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相对独立的遵循自身独特逻辑和规律运转的客观关系网络。新媒体具有载体种类多样、使用人群庞大、覆盖区域广阔等特点,使得网民对政府的评价出现公开化、即时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点,这些都会对政府公信力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二)公众参与意识增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公众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增强了公众参与以及表达自己意愿的积极性、提升了公民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政府的行为易成为公众谈论和关注的焦点,给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新媒体的管理难度大
由于新媒体网络信息自身特点,加大了政府对于信息传播和控制的难度。网络非法、有害、虚假的信息,政府的负面信息以及政府对相关事件的回应都會对政府公信力产生影响,如果政府不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会进一步在导致公众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质疑和不信任。
三、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政府监管不利、政府官员腐败、缺乏责任感
食品安全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矿难等,充分暴露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缺位。一些政府官员缺乏危机意识,自身缺乏责任感和公德心,将权利作为自己谋利的工具,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作风低下。在新媒体时代,这些行为迅速引起公众的不满,同时使公众严重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回应效率低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基础。但政府没有切实做到信息的阳光、透明,往往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才公开,不利的信息则刻意隐瞒或者伪报。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的是广大公众,通过新媒体,这些事件会第一时间播报出来,政府的回应却往往要等到事件已引起热议后才进行。这种信息公开的不充分以及回应的效率低下不但会导致事件的负面影响及事态严重性扩大,而且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普遍质疑。
(三)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
新媒体使公众不再完全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而让自己站在信息发布的源头,通过新媒体获取和发布各种信息资源。公众也不再是相对孤立的个体,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意见交换。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公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增强,表达意见的诉求更为明显。新媒体可以让公众的任何意见都可以自行表达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些因素给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新媒体视角下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在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增强政府公信力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根据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与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提出提升政府公信力的以下建议。
(一)规范政府行为
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其权利时是否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合法执行政治行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政府的服务都有利于树立政府威信及良好的形象,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二)健全法律体系建设
我国要尽快完善新媒体合理科学发展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新媒体的发展健康科学有序的发展。法律体系应该明确界定政府、企业与公民的网络行为,严格实施实名认证,明确和细化信息公开的范围与内容等有可能影响政府公信力的相关行为,同时,还要加大对于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政府、企业、公民个人明确在新媒体时代需要遵循的法律与法规,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公信力,需要有效的监督制度作为其保障。政府应该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移动电视、数字广播等新媒体设备建立专门的监督通道,及时接受群众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给出答复,不能让这些新媒体资源成为摆设。其次,政府要鼓励公众、企业、媒体进行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网络,肩负起监督政府行为的责任,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四)提高公众素质
政府公信力的是一种信任关系,其评价的主体是公民,所以公众的自身素质对于政府公信力至关重要。首先,公众应该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新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快速传播、渗透,会使公众难以辨别真伪,而对于那些不良现象与行为,公众也难以保持正确的态度与观点,再加上对于政府的过高期待,都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其次,提升公众参与的能力。公众应提升自身网络参与素质,增强使用媒体话语权的责任感,要动脑勤于思考,不信谣、不传谣,规范网上言论,理f生发表看法,全面、辩证看待政府行政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公民要提高道德素质。要大力倡导文明行为,讲道德,自觉抵制不文明的行为与言论,自觉自律,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