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为自己书斋取名,纯粹是模仿。因看到很多书家在落款时,常写上室名斋号,或谓之某斋主人、某堂主人等等,觉得好玩,便在书法习作上信手写下“远翰阁主人”,于是有了第一个书斋号。
取名“远翰阁”,完全源于江吟、王迅两位书法启蒙老师“醉墨楼”和“近墨阁”给我的启迪。机缘巧合,1983年我考上中专入学师范,他俩恰好大学毕业分配至学校,教授《文选》兼书法,江吟老师还成为了我的班主任。那时,两位老师同住一幢楼层,一起喝酒挥毫,一样意气风发,用了不长时间,居然把校园的书法氛围搞得风生水起。
作者请书家师友为书斋号“不远复堂”所刻的4方印章印文。图1、2、3、4依次为孙慰祖、王军、王勋、施晓峰所刻。尺寸依次分别为:2.3×2.3厘米、4.3×4.3厘米、2.1×2.1厘米、2×2厘米。他们相近的斋号是否同时所取,我不得而知,但都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毕业多年后,当我一时兴起想取一斋号时,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他们。不过,这两位老师既善饮能说,又喜舞文弄墨,一个倜傥不羁,一个持重善思,我没有他们的豪情、才情,自是不敢比肩,那就反其意而取之“遠翰阁”吧。尽管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却是如同一见钟情,很合我意,也是我当时书法生活的真实写照:喜欢舞文弄墨,但离入门尚远;且因忙于工作,常常只是读读帖,解解馋而已,少有把笔临写。正好以此警醒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向老师靠近,向经典靠近。何况“远翰”两字,还有那么一点儿诗意!为此,我还郑重其事地刻了一枚斋号章。
一晃十余年后,某次呈习作请教朱关田老师时,细心的朱老师留意到我的书斋号,说:“你这书斋号应换一个。”我懂其意,遂说明。朱老师答道:“反其意也不行。”我不觉一怔,猛然悟到,从字面看的确极易误解,如此倒显得我对书法的无知与傲慢了。可惜这样自顾自想着,竟忘了向朱老师索取一个斋号。
此后,我便寻思起给书斋改名的事。不料看似简单的一桩小事,却迟迟不能决定。好在过不久,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俊华老师莅临考察。任老师主要以中国哲学和伦理学为研究方向,为人平易近人,一路走来,与我相谈甚欢。至下榻酒店,我便向任老师提出取斋名的请求。“好!”任老师爽快地答应,又稍一沉思,说:“就从易经‘复卦’,‘初九’爻辞‘不远复,无祗悔,元吉’中取吧,叫不远复堂。《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任老师还告诉我,梁启超的岳丈、朱熹的老师,都曾经把“不远复”三字赠送给他们,意为所行不远,既而复归,不至于懊悔,为吉祥之最;正如《象传》说:所行不远,既而复归,为修身之道。我闻之甚喜,“复归正道,克己复礼”,无论是自己还是家庭,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从艺,可不都理应如此嘛。随即喜形于色地向任老师道谢,并告知自己会请书家师友题写、治印、刻匾,铭记于心的。
经此一改,更让我觉得取一个合适的斋名是那么有趣,于是有了给以往书斋补上斋名的想法。就此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学校担任书法美术教师。虽然生活清苦,住的是学校一间老屋,但课堂之余,我始终坚持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习书画画,编刊结社,红红火火;还曾把自编自印的刊物寄给郭仲选、陈振濂老师,得到了他们的题字鼓励和致信肯定。
记得当时学校在征集校训时,我曾满怀激情地建议:“人的一生,无论顺逆,无论老少男女,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学习、工作与生活,只要能积极向上,就无大碍。而且‘向上’两字易认易懂,作为校训,最为合适。”后来学校新建了教学楼,我建言叫“雅峰楼”,因为学校初创之际名为“雅峰书院”,可为传承。结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同。这让我甚是得意,继而思忖是否可从中获得点儿灵感来为陋室取名?思来想去,还是照搬照抄,以“雅峰书院”最为称心——一则为纪念传承;二则是“道德清雅,学识成峰”,“雅峰”二字已被学校做了很好的诠释,正可让我引为自勉。
记忆再由此上溯,则要说童年与青少年时代随父母租住过的两个小屋了。印象中它们都在四合院西南一隅,相距很近,地处县城南百岁门牌坊附近。但想起它们,我又认为彼时年少无知,若为此也取一个斋号似乎过于牵强滑稽了。
直至某日,我突然觉得“百岁门”三字很好,且隐隐觉得这背后应该有来历。相关文献一查,果然如此:西汉时,仙人浮丘伯者,携二仙鹤,驾闲云漫游至城南,见此处山色青翠、河水清澈、树木葱茏、心爱之,遂结庐河边,沐仙鹤于河中,后不知所终。从此,在结庐处周边居住的人多健康百岁。为感念仙人,后人乃称沐鹤之水为鹤溪,结庐处为浮丘,还在溪对岸建立了一个牌坊,名日“百岁门”。果然一个吉地、福地!那么,我即便不取斋名,何不以此刻一方“家居百岁门”闲章,还可作吉语章用,岂不更妙。
不知不觉间,我对书斋多了一份牵挂,而遥想古代文人的书斋——“在溪山纤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东屋置道、释二家之书,西旁置儒家典籍。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这种环境和状态,对现代人而言,的确太奢求了。但其实何须这么多。就比如像我这般,或于闲暇之时,展纸挥毫之后,钤上红红印章的耶一刻;或倚窗而读,偶尔瞥匾额的那一眼,又何尝不是内心的一种至高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