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行初中英语新教材《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在教学上提倡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行为,也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可以灵活多样,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任何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取舍,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新教材 方法
1 目前教学中的某些逆向现象
1.1 教学方法的滞后。尽管我国这些年相继引进了像《基础英語》、《新概念英语》、《跟我学》等代表不同流派的英语教材,但目前在岗的中学教师很多都是老式语法翻译教学法培养出来的。这些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大超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所受的这种影响会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
1.1.1 不能摆脱对等翻译的束缚。无论是我们的实习生,还是已在岗的中学教师,在他们使用课本、挂图,甚至现代化的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时,都无一例外地要将英语译成汉语。即使教师不作翻译,也要求学生翻译出来。这样做完全违背了这套课本的设计意图。其结果是学生每听一个句子或说一句话,总要和母语联系起来。听一段话,自然也是将每句话在脑子里先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即进行二次思维。如果要写作文,也必然要先酝酿一篇汉语文章,然后照字面译出来,而不是通过英语去思维。许多学生,甚至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尽管单词量很大,却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来,就是这种对等翻译带来的恶果。
1.1.2 过早地引进语法知识。一些教师为了讲清句子的语序,在初一阶段便将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相应的语法术语引用出来并进行讲解。有的甚至因为课文中有“It's time to play games.”之类的句子,便将“不定式”这样艰深的概念也搬到课堂上来。我问过孩子们懂不懂教师说的“不定式”是什么东西,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得上来。
1.1.3 对学生记忆单词的错误引导。毫无疑问,单词是必须记忆的,无论是声和形,都应要求掌握。但一些教师的方法是欠妥的。比如在黑板上写出汉字或英语单词,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英语和汉语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念汉字,让学生在下面写出英语单词来。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每看见或听见一个英语单词,联想的不是一个物体或一个动作,而是表示这个动作或物体的对应的汉字。发展下去必定又回到对等翻译的老路上去。
1.2 考试方法的脱节。新教材配有大量的图画,显然是要求学生看英语想情景,而不是想汉字。可是不少教师依然采用原有的考查方法,即试卷中配有大量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考题。有的甚至提供100个汉字或词,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英语来。虽然一些教师也制一些带有画面的考卷,但因其难度大,费时间,并不经常采用。这种仍以英汉对译来检查学生学业情况的考试方法和教材本身脱节,实际上是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否定,初一阶段尤其如此。
1.3 教师思想的抵触。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新教材的抵触情绪。我和一些青年教师座谈时,他们都抱怨使用新教材所耗费的精力要大大多于使用旧教材。使用旧教材一般每周一课,重复次数多,教师所提的要求一般都能达到。而新教材语言材料量大,学生在一节课中所形成的记忆信息很难固定下来。由于每节课都有新内容,往往是课堂上完不成的效果要放至课后来加强。对其它科目有一定的冲击,科与科之间也因此发生矛盾,因而他们对使用新教材颇有微词。
2 与新教材接轨的个人见解
2.1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语法的依赖,特别是初一阶段尽量少引入语法概念,更不要对语法规则作系统的讲解。即使课本上出现像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之类的语法概念,也是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知识,而不是要求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加以接受。英国外语教学家帕默(H.E.Palmer)认为: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技艺(art),而不是科学(Science)。学习外语要靠多模仿,多练习,而不是靠多讲道理。夸美纽斯(J.A.Comenius)提倡“实例先于规则”;斯宾塞((H.spencer)也主张“应当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然后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要尽量少教,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即使学习语法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素材之后靠儿童自己去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2.2 彻底摈弃以英汉对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和检查学生掌握单词情况的方法。马克思在谈到自己学习外语的体会时说:“When learning aforeign language,you should not translate,Instead you shouldthink of t he meaning without translating.”即使检查,也应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而不应以单词为单位。单词只是语言的命名单位,而非交际单位。以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应以句子为基础,整句学,整句用。多练句子,单词自然也学会了,而且还有利于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也是记忆在意义上有联系的东西要优于无联系的东西。
2.3 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的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初学阶段应通过指示实物、图画或演示动作等方法来学习第一批词和句子,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联想记忆的习惯。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后,就要在教学中尽量使用这些材料。但不是对已学材料的简单重复(当然重复也有必要),而是有机地重新组合,使孩子们在脑中所储存的语言信息也做频繁的再组合。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新教材 方法
1 目前教学中的某些逆向现象
1.1 教学方法的滞后。尽管我国这些年相继引进了像《基础英語》、《新概念英语》、《跟我学》等代表不同流派的英语教材,但目前在岗的中学教师很多都是老式语法翻译教学法培养出来的。这些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大超过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所受的这种影响会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
1.1.1 不能摆脱对等翻译的束缚。无论是我们的实习生,还是已在岗的中学教师,在他们使用课本、挂图,甚至现代化的视听手段进行教学时,都无一例外地要将英语译成汉语。即使教师不作翻译,也要求学生翻译出来。这样做完全违背了这套课本的设计意图。其结果是学生每听一个句子或说一句话,总要和母语联系起来。听一段话,自然也是将每句话在脑子里先译成汉语才能理解,即进行二次思维。如果要写作文,也必然要先酝酿一篇汉语文章,然后照字面译出来,而不是通过英语去思维。许多学生,甚至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尽管单词量很大,却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来,就是这种对等翻译带来的恶果。
1.1.2 过早地引进语法知识。一些教师为了讲清句子的语序,在初一阶段便将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相应的语法术语引用出来并进行讲解。有的甚至因为课文中有“It's time to play games.”之类的句子,便将“不定式”这样艰深的概念也搬到课堂上来。我问过孩子们懂不懂教师说的“不定式”是什么东西,没有一个孩子能说得上来。
1.1.3 对学生记忆单词的错误引导。毫无疑问,单词是必须记忆的,无论是声和形,都应要求掌握。但一些教师的方法是欠妥的。比如在黑板上写出汉字或英语单词,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英语和汉语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念汉字,让学生在下面写出英语单词来。这样的引导会使学生每看见或听见一个英语单词,联想的不是一个物体或一个动作,而是表示这个动作或物体的对应的汉字。发展下去必定又回到对等翻译的老路上去。
1.2 考试方法的脱节。新教材配有大量的图画,显然是要求学生看英语想情景,而不是想汉字。可是不少教师依然采用原有的考查方法,即试卷中配有大量的英译汉和汉译英的考题。有的甚至提供100个汉字或词,让学生写出对应的英语来。虽然一些教师也制一些带有画面的考卷,但因其难度大,费时间,并不经常采用。这种仍以英汉对译来检查学生学业情况的考试方法和教材本身脱节,实际上是对新教材设计意图的否定,初一阶段尤其如此。
1.3 教师思想的抵触。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新教材的抵触情绪。我和一些青年教师座谈时,他们都抱怨使用新教材所耗费的精力要大大多于使用旧教材。使用旧教材一般每周一课,重复次数多,教师所提的要求一般都能达到。而新教材语言材料量大,学生在一节课中所形成的记忆信息很难固定下来。由于每节课都有新内容,往往是课堂上完不成的效果要放至课后来加强。对其它科目有一定的冲击,科与科之间也因此发生矛盾,因而他们对使用新教材颇有微词。
2 与新教材接轨的个人见解
2.1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语法的依赖,特别是初一阶段尽量少引入语法概念,更不要对语法规则作系统的讲解。即使课本上出现像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之类的语法概念,也是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知识,而不是要求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加以接受。英国外语教学家帕默(H.E.Palmer)认为: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技艺(art),而不是科学(Science)。学习外语要靠多模仿,多练习,而不是靠多讲道理。夸美纽斯(J.A.Comenius)提倡“实例先于规则”;斯宾塞((H.spencer)也主张“应当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然后自己从中得出结论,要尽量少教,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即使学习语法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素材之后靠儿童自己去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2.2 彻底摈弃以英汉对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和检查学生掌握单词情况的方法。马克思在谈到自己学习外语的体会时说:“When learning aforeign language,you should not translate,Instead you shouldthink of t he meaning without translating.”即使检查,也应以句子为最小单位,而不应以单词为单位。单词只是语言的命名单位,而非交际单位。以交际为目的的外语教学应以句子为基础,整句学,整句用。多练句子,单词自然也学会了,而且还有利于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也是记忆在意义上有联系的东西要优于无联系的东西。
2.3 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外语的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初学阶段应通过指示实物、图画或演示动作等方法来学习第一批词和句子,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联想记忆的习惯。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后,就要在教学中尽量使用这些材料。但不是对已学材料的简单重复(当然重复也有必要),而是有机地重新组合,使孩子们在脑中所储存的语言信息也做频繁的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