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初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的行动研究,是重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大面积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的一项教改实验。初中平面几何因其有较强的逻辑性、严谨性和抽象性,学生感到难学,加之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初中学生在学习上易出现分化。这为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在搞好衔接的基礎上,进一步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减少分化。
学习分化的主客观因素
客观上,初中主要课程增多,内容逐渐加深,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在思想上畏学;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对自身的生理变化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并且由于视野的开阔,喜欢幻想,喜欢与异性同学接触,在学习上不专心;现在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依赖性强,加上社会大思潮的影响,对歌星、影星等盲目崇拜、模仿,分散了对学习的注意力;个别学生家长对子女管教不当,方法欠妥,与学校配合不力,导致个别学生厌学。
主观上,部分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和中学的管理,又无升学压力,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有松劲情绪;少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影响了学习效果;个别学生因基础很差,跟不上其它同学,因而干脆放弃了自身努力,转而不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出现在学习有兴趣的时候,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进一步贯彻好教学实验的方针,首先就要多层次、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几何教学中适时演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自制教具、投影、挂图、拼图,让学生上台操作、参与等方式,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我想试一试”的心理,激发学习动机。通过举实例、分组讨论,请学生当“小先生”,教师适时的设疑、质疑、答疑,引起学生的需求感和“学习有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通过设置适当的发现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沿着数学家们走过的道路,去发现命题的结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因人施教,对好中差学生分层提问、练习、测评,分层要求和激励,尽量使每个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成功愉悦,增强他们学好几何的信心和“我想学”的钻研兴趣。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欣赏几何中的图形美、理论美,让学生用美的方法发现几何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第一步,让学生按预习提纲有目的的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看、听、说或操作把几何定义和定理等知识信息,存入大脑,进行机械性记忆;第二步,引导学生自叙所学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几何语言的表述、空间形式,以及与前所学知识的区别、联系、分散的知识点,通过同化(新知识被原有认知结构吸收)、顺应,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及时总结教学思想与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在讲多边形内角和时,从公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入手,四边形化归为两个三角形求内角和,让学生发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都可化归为三角形,方法是从n边形一个顶点引(n-3)条对角线将它化为(n-2)个三角形,得内角和公式(n-2)×180,及时总结“化归思想”和数学方法“全部等于各部分之和”。进一步利用这种思想让学生探索证明该结论的其它方法:在多边形内部任选一点,多边形上任选一点构造三角形的结论,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证明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培养良好的观察图形的习惯。要用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观察认清图形中点、线、形的构成,说出图形中特殊部分如重合的角、线段、对顶角等隐含条件及已知涉及的图形的位置、大小关系,联想有关的性质定理和结论,加以正确运用,并用规范的作图语言,依据作图要求,准确画出基本图形。
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剪剪、做做、想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盒子,全等形,对称形,相似形,从中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翻转、旋转、折叠、对称等方式,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如讲全等三角形一节时让学生每人做一付全等三角形,经移、转、翻等方式变换出数十种位置关系,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边、角对应关系,为学好全等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把实际问题经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抽象为数学问题,例如,利用影长测物高,“海岛算经”等实际问题,学生就是抽象为相似形问题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增加,爱钻研的学生逐渐增多,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学习分化的主客观因素
客观上,初中主要课程增多,内容逐渐加深,学习负担加重,学生在思想上畏学;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对自身的生理变化产生心理不适应、情绪不稳定,并且由于视野的开阔,喜欢幻想,喜欢与异性同学接触,在学习上不专心;现在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依赖性强,加上社会大思潮的影响,对歌星、影星等盲目崇拜、模仿,分散了对学习的注意力;个别学生家长对子女管教不当,方法欠妥,与学校配合不力,导致个别学生厌学。
主观上,部分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和中学的管理,又无升学压力,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有松劲情绪;少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影响了学习效果;个别学生因基础很差,跟不上其它同学,因而干脆放弃了自身努力,转而不学习。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出现在学习有兴趣的时候,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进一步贯彻好教学实验的方针,首先就要多层次、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几何教学中适时演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自制教具、投影、挂图、拼图,让学生上台操作、参与等方式,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我想试一试”的心理,激发学习动机。通过举实例、分组讨论,请学生当“小先生”,教师适时的设疑、质疑、答疑,引起学生的需求感和“学习有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通过设置适当的发现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沿着数学家们走过的道路,去发现命题的结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针对学生实际水平,因人施教,对好中差学生分层提问、练习、测评,分层要求和激励,尽量使每个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成功愉悦,增强他们学好几何的信心和“我想学”的钻研兴趣。通过认真观察分析,欣赏几何中的图形美、理论美,让学生用美的方法发现几何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第一步,让学生按预习提纲有目的的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看、听、说或操作把几何定义和定理等知识信息,存入大脑,进行机械性记忆;第二步,引导学生自叙所学知识点的内涵外延、几何语言的表述、空间形式,以及与前所学知识的区别、联系、分散的知识点,通过同化(新知识被原有认知结构吸收)、顺应,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夯实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及时总结教学思想与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在讲多边形内角和时,从公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入手,四边形化归为两个三角形求内角和,让学生发现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都可化归为三角形,方法是从n边形一个顶点引(n-3)条对角线将它化为(n-2)个三角形,得内角和公式(n-2)×180,及时总结“化归思想”和数学方法“全部等于各部分之和”。进一步利用这种思想让学生探索证明该结论的其它方法:在多边形内部任选一点,多边形上任选一点构造三角形的结论,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在证明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培养良好的观察图形的习惯。要用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观察认清图形中点、线、形的构成,说出图形中特殊部分如重合的角、线段、对顶角等隐含条件及已知涉及的图形的位置、大小关系,联想有关的性质定理和结论,加以正确运用,并用规范的作图语言,依据作图要求,准确画出基本图形。
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剪剪、做做、想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盒子,全等形,对称形,相似形,从中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翻转、旋转、折叠、对称等方式,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如讲全等三角形一节时让学生每人做一付全等三角形,经移、转、翻等方式变换出数十种位置关系,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边、角对应关系,为学好全等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把实际问题经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必要的逻辑推理,抽象为数学问题,例如,利用影长测物高,“海岛算经”等实际问题,学生就是抽象为相似形问题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增加,爱钻研的学生逐渐增多,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