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agong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题倡导教学要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本。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从以下几点来渗透教学:1.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2.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包括看、听、想的习惯。3.培养学生大胆的创作的习惯。如制作和绘画的习惯。4.培养学生充分运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如自评、他评、师评、生评,小组评,集体评。5.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如做完作品随后整理和收集的习惯,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
  教学内容:
  初中美术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熱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3.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各种不同方式描绘春天,用双手撕剪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课件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春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二、师生活动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看完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又有那些用艺术方式来表现春天呢?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最好。(展示畅想春天各种艺术片段)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抓住切入点朱自清的《春》,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春的,让学生体会春的音韵……(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还有那些形式呢?(诗、词)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展示课件美术作品畅想春天)欣赏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展示课件手撕作品)
  师:好,下面我们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尝试用手撕画大胆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展示课件。
  (各显神通: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四、合作评价与探究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组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发挥集体的智慧。(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五、小结及拓展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整理好,按时上交。
其他文献
【摘 要】大语文教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注重联系生活,采用“寓教于乐、寓学于玩”的方式,注重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注重知识扩展,注重语文训练的扎实有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联系生活;寓教于乐;创新精神;知识拓展;语文训练  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由张孝纯先生提出并发起研究的,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不仅仅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表达和运用,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形
期刊
【摘 要】“而”在古代漢语中非常活跃,“而”的各种用法在《论语》中又表现得非常典型,很有代表性。本文对所有出现在《论语》中“而”的不同词性和功用作了简要分析和归纳,以期对“而”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关键词】论语;而;代词;连词;语气词  “而”是古汉语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虚词之一。而《论语》则将“而”的各种用法几乎被囊括殆尽。《论语》一书中“而”字共出现341次,本文将按“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去寻求知识,获取知识。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是笔者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该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
期刊
【摘 要】中國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董必武、陈毅等无数英雄伟人、仁人志士都是在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无论是对少年儿童、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
期刊
我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是教会学生学习,并且深信“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因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对短暂的,而学生独立学习却是长久的。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认知范围内语言交际过程。英语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思考、理性接受信息的过程。本文将从英语教学过程入手,分析心理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渗透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英语;阅读  英语阅读课无论从外语学习理论方面还是从应试方面来说都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阅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除了对整篇文章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外,还要从各个方
期刊
《骄傲的“0”》这一课是语文“注提”实验课本,第四册第五单元的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形象,情节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本文通过10个数字比大小,表现了“0”的骄傲和“0”的孤独,揭示了个体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就可以成倍、成几十倍地增大力量,个人离开集体,就会孤零零的。从中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根据教材的这个特点,本着以教材为基础,以大纲为准绳,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期刊
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常规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
期刊
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注重情感教育外,还要破除学生对成功的神秘感,并处理好许多的“第一次”充分发挥“首次效”的积极作用。  一、从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  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老师的一次提问,能正
期刊
第一部分: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小设计师》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五、六制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第二册第五课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知识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椭圆和多边形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用学过的的绘画工具设计作品。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因年龄小,好奇心强,极易产生兴趣,教学时,应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尽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