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大院》五人谈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巨才:小蕙已经是一个获得韬奋奖、五一劳动奖章的优秀青年工作者,她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知名的散文作家、散文理论批评家、编辑家,还是我们的副会长,散文组织活动家。
  她的这部作品,按照她自己的话说,是她多少年来心心念念一直想写的,也是她平生最重要的著作,我看了以后确实有同感。而且我觉得就其题材的独特,内容的丰善,里面立意的深长,和艺术的优美来说,也是我们近年来散文写作领域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收获。我也写了一个简单的读后感。总之我觉得它是一部投入非常大的思想和精神劳动,投入了非常大的生活艺术积累,同时也取得预期的精神高度和艺术水准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在这个时候推出来也正当其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我要啰嗦几句,读完这部作品以后,这么一个大的题材,要把一百多年的风云变幻、一百多年的人世纠葛、命运遭际,纷繁复杂,要想真正把它梳理清楚、结构而立,而且藝术地献给读者,这是有很大挑战性的。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难度的写作,但是《协和大院》能够成功,我思考了一下,一个是她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案头积累,像她自己说的,几十年来魂牵梦萦,所以付出的劳动可想而知。
  第二,得益于她丰厚的文学修养,只要翻开书,随时看到那些运用非常恰切的、自如的古诗文的佳句和那些格言句子,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第三,她经过比较甚至试写,最后写出散文这样一部题材,这就便于发挥她的所长,所以驾驭起来自如,写起来也非常娴熟。
  最后还有一点是,她独具魅力的语言,很可能是这本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小蕙的语言,无论是新闻,无论是文学,都是那种率性的、自然的、毫不做作的,绝无八股气的语言,读起来平易、亲切,用时髦话说是有温度、有感情、有筋骨的文字,也不追求时髦。所以我在琢磨她的成功之道的时候,语言对文学太重要了,我说她的语言的特点,也许是这部作品以现在这种多姿多彩、风生水起的风貌引人入胜,使得一本20多万字的书拿起来就可以读下去,也许这是她很重要的成功之道,而这是所有爱好散文写作的人都可以借鉴的,包括我自己。
  跟小蕙认识很久了,28年以前她的一篇关于陕军东征的报道,给陕西作家很大激励,包括我自己,也可能现在成为研究当代文学要提及的一个话题、一个现象,所以我在这里除了表示祝贺,也要向小蕙表示感谢。
  邱华栋:《协和大院》这本书的写作到见书的全过程我也算是参与了,她构思了有一二十年,大概想写这个作品的时候应该是在2000年之后那几年。我想提一点感受,就是小蕙姐这本书的写法。
  这个写法是极其独特的,她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呢?我把它命名为“画框式写作”。大家想一下,如果墙上挂了几幅画,这个写法是小蕙姐自己创造的非常独特的结构方法,就叫画框式写作。墙上有五六幅画,每幅画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景深,这幅画进去以后深入主题,这是小蕙姐结构这部作品最大的艺术魅力。因为这种画框式的结构能够打破时间线索,打破我们理解的物理时间,也能够打破里面叙事的时间,因为协和大院这个题材特别重大,几次小蕙姐跟我说怎么结构呢?我给她简单说了说各种长篇小说的结构,包括巴尔加斯略萨的通管法、几层叙事、对话波、各种意识流什么的,但是那个有的玩得花样太复杂,只适合虚构的文体。所以我觉得小蕙姐现在采取的这个结构方法,我特别欣赏、特别赞赏,而且我认为,就是因为这种画框式的结构,把所有主题都串起来,每一章实际上是切入的是不同的景深,从这个景深进去以后,她的触角,前前后后的外延内涵等等都可以拓展开来。所以这么大的主题,以画框式的写作方式撬动了,给我们提供了极其精彩的文本。
  从写法上来讲,会给当代很多写作者提供非常好的启示和经验。你在写一个特别大的题材的时候,首先要想好怎么结构它,这对作家来讲是极其需要考验的,小蕙姐以她非常精妙的构思,在画框式写作的方式上,每幅画,每个框里面有一个景深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百年协和里面的这些层层叠叠的亮点、这些历史里面的积淀,一直延伸到当代社会,是特别好的作品。就是因为它有这样一个完美的艺术上的结构,才使这部作品具有多重魅力。
  其他的,尤其医务工作者这些人物群像、历史命运我就不细谈了,我主要就谈谈它的艺术结构,这个结构对我们未来的写作者来讲,在艺术锤炼上有特别大的启发。
  孟繁华:看完这个作品之后,我觉得在文体上,你可以说它是长篇散文,也可以看成是非虚构作品。这个界限当然也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看了《协和大院》,她给我们描绘和讲述了另外一个不同的大院。北京有太多的大院,比如各部委的大院、部队的大院、各高校的大院,但是协和大院和这些都不一样,它和王朔的、石一枫这些人的大院不同,这个不同不仅是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成员构成的不同,更是文化性格的不同。部队大院大多在西郊,自成一体,与北京地方文化没有太多交集,它的文化有硬朗明快的一面,当然也有优越的一面,并对这个优越毫不掩饰。
  协和大院地处北京中心地段,和故宫、中南海一箭之遥,因此它的文化和北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大院它又有着独特的地方,它是优雅的、温良恭俭让的文化,是中国高级文化的一种形态。它的优越是一种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化。在叙述当中虽然尽量保持这种淡然,但是这种优越感还是不经意流露出来。
  这个优越我非常能理解,那时候的名医都可以住一栋楼,巨才老师是高官,可能也住不上一栋楼,所以他们这个优越有条件,你能看到解放初期我们党对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视,虽然他们政治地位不高,但是他们生活得很富裕,在生活方面没有让他们感到为难,老百姓和他们比较起来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这种优越和我们这些底层写作完全不一样的。
  《协和大院》是几十年协和大院的一部简史,用20多万字容量写了几十年的历史和变迁史,亲历和目睹大院几十年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这一点与部队大院不一样,协和大院里面的知识分子要陷落整体沦陷,部队大院不能整体沦陷,他们那是个别有问题。这一点它们不一样,特别“文革”时期高级知识分子的遭遇,中国最著名的这些医生遭这样的磨难还是让我们触目惊心。在这个大院里除了林巧稚有周总理的特殊关照没有被攻占,其他的几乎全部沦陷。   当然书里主要谈论的还是名医的一些人格成就,比如黄家驷、吴蔚然、林巧稚,世家子弟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现代儿科先驱周华康,生物学奠基人梁志权,分析化学奠基人梁树权。这些中国现代医学不同科目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人格成就和学术成就高山仰止,如果不是韩小蕙的讲述,因为学科的隔膜,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另一方面,作品也是北京文化的地理志。韩小蕙对北京文化以及文化地标的熟悉,她在不经意讲述当中表达出来了。比如很多图片,这些图片和协和有的有关系,有的没关系,带有文化地标性的这些文化地理的书写,使这个作品增强了它芳华四溢的品格,也增强了可读性。
  作品不仅写协和大院的名医们,同时也写了她自己的成长史,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可以说自带芳华。她对童年记忆的讲述,有对30个金花的书写,都与个人成长有直接关系,作品有强烈的怀旧感,那些逝去的岁月确实值得怀念,特别是写到大院破旧不堪时,我们仿佛能够体会当时作者破碎的心情。我们现在主流意识形态是创新,我到一些地方,有的记者、电视台采访问说我们这有什么变化。我们讲特别想看到那些没变化的地方。你变化的千城一面,都是一个样,坐飞机到了一个城市,睁开眼睛看到城市不知道在哪儿,得想一想从哪儿来的,才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儿。现在没变的那些东西越来越少。
  非常感谢韩小蕙给我们写到另一个不同的大院,记述了她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她是散文家,她优雅讲究的语言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散文,语言怎么样,这个人的功力怎么样,只要写出来高下立判。小蕙的这本书的语言优雅,和自己的经验有关系,和她书写的对象非常匹配,我很喜欢这本书。
  白烨:我看完作品印象比较深的有三点:
  第一,刚才刘恒也说到这本书是一部史记或者是一部现代史记,我觉得它确实是带有史记写法的纪实作品。但我觉得它很大一个特点是从“我”写起,她写的是我的记忆和我的成长,我的记忆和我的成长里不断连缀起好多东西,协和大院、协和医院,解放前、解放后。包括写到人的时候还联系到文革、联系到知青。所以这本书线索比较多,它是一个复合型的。但其中是有“我”的,这个很重要,有“我”之后,很多事情看起来很亲切、很生动。比如她的作品里写到学校突然合并,合并的学校当中总是有不舒服的感觉,你看完以后也会感同身受。她是70届的,懵懵懂懂的十五六岁的孩子,甚至带有强迫性的必须要干活,她从心里感到隐隐作痛,你看到这种描写就会觉得,她把自己代进去之后使得整个作品有温度。所以它是以“我”为主的史记性的写作,而且写得有温度,这是我的第一个印象。
  第二,这个作品写人非常棒,好多人写得比较清晰,甚至相对完整。比如有些大医。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她崇敬大家,同时也平等待人,作品写到这些大官们的夫人、他们的子女,院里的很多人都写到了。有些人给你的印象都特别深,包括最早创办的两任华人院长,还有李宗恩、黄家驷、吴蔚然、聂毓禅等等,也包括他们子女辈的,这些人物都写得很完整。在某种意义上讲,她是写了协和大院的人物群像,人物群像栩栩如生,而且写出每个人的追求和命运。通过这样一些人物形象,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追求,背后她写出了协和大院的精神,或者叫协和精神,就是那种崇尚科学、追求知识,通过知识的追求把控自己的命运,而且把自己的理想跟救死扶伤结合起来,家国情怀,人背后是有精神的,这点给人印象特别深。
  第三,刚才有人讲到她写到协和大院,她写到另外一种大院的情味和意味。北京在建国后的这七十年,比较突出的,大概要数是大杂院文化和大院文化。我们说的大院文化指的是机关大院或者是部委、机关、部队大院。大杂院,刘恒有些作品写得非常好,比如《贫嘴张大民》等等,都是写大杂院的生活。部队大院现在写得最多,王朔把部队大院,通过他的小说改成的影视作品造成的影响之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你看起来很幽默、很诙谐,但其实表现出对于知识的不敬重,他是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对知识分子的某种蔑视、轻视、嘲弄。所以他的那个“游戏精神”里面有这样的元素。如果仅仅是那样的文化,你会觉得它不完整,幸好有韩小蕙这样一个文化,这个文化是追求科学、崇尚知识的,而且通过这个作品看几代人形成的一种传统,一种风尚,一种气质,这种气质深深影响了协和医院,协和医院之外的北京的医院,包括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这个非常重要。所以她这个大院文化的写作,真正写到跟北京相关的、跟我们国家七十年事业发展相关的,而且带有满满正能量的文化。所以这个作品的重要在于,除了写协和之外,从大院文化角度上讲,她写了更值得写的。
  对北京而言,可能北京的大院文化可挖掘的东西特别多,是北京文艺创作的一个沃土。我家旁边是203大院,那是文化部的大院,也有很多文艺界的前辈在那住。我自己那个院是社科院的,最早也叫学部院子,有很多老先生在那。三里河那边还有国家纪委大院,还有一些报社大院、出版社大院,包括作协文联系统的,这里都有很多故事。这个角度比较独特,她从日常化的状态进去以后可以写出很多东西来,所以这块我们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贺绍俊:我简单说一点感受,我的感受跟大家都一样,这本书非常好,读起来也很亲切。
  第一个感受是它的文体,这是一个纪实文学和散文的合体,一种交响。她写的时候没有文体上的约束,完全是因为需要就这么写,我觉得非常好。
  第二个感受,全书贯穿着对知识和精英的敬畏,这个始终贯穿在她的叙述当中。她通过对知识的抒情来表达她这种敬畏,这跟她高贵的向往和表达的敬意是相同的。
  第三个感受,她的娓娓道来的风格也给我印象非常深。
  第四个感受,这是一个有感情、有温度的写作,所以读起来会被她的文字所打动,被她的那种真挚的情感打动。
  我也提一个小的建议,实际上这本书写的是一段历史,入口虽然是一个大院,但实际上她从这个入口辐射到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革、历史风云,实际上她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在反思历史,反思历史的过程中会有不断更新自己历史观的过程,这方面也许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对第17章有点小小的建议,第17章叫“动物世界”,一开始我以为是写大院里的小动物们,实际上是写“文革”中的那些造反派。这一章的写法跟這本书的风格稍微有点不协调,这是一个漫画化的、夸张的写法和整个娓娓道来的、很有情感的写法有一点不协调。用“动物世界”的比喻去写“文革”中的造反派,让我联想到“文革”中的另外一个词“牛鬼蛇神”,“文革”中我们把那些知识分子、走资派叫做“牛鬼蛇神”,今天我们否定了那段历史,不仅仅是否定当年我们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而且要否定的是我们在这种态度中间所包含的一种制造阶级分裂的历史观,那种简单的、二元对立的历史观。像她写的“穿山甲”,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他们当年的表现不仅仅是他们的品性决定的,也是一个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所以我们今天也应该用一种更加宽容的、更加全面的、更加复杂的姿态去梳理那段历史。
  虽然里面写到很多,不仅仅写到“文革”,也写到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比如她同样写文革中的吴北林,她对吴北林的分析比较客观,也比较全面,这可能是因为她跟吴北林比较熟悉,是一个很熟悉的人物,她也就能够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他当年造自己父亲的反,绝对不是说这个人就是坏人,这是一个历史现象。同样的,我们今天回过头去写当年那段,我们应该用更加客观的、更加超越历史的态度去写可能会好一些。
  所以我感觉到第17章的风格稍微跟全书不协调,因为我们今天不是简单把历史颠倒过来,而是我们要用新的方式重建我们的社会,这就是共产主义革命的进步之处。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是要解放全人类,不是要用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应该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和压迫。所以我感觉如果这一章在书写上进行一些调整可能会更好。
  (责任编辑:马倩)
其他文献
提起华夏九州,几乎无人不知,而九州之一的雍州也是声名远播。那么雍州来历如何?  雍州源于雍山,雍山孕育了一条叫雍水的河流。古雍水从雍山出发,由西北奔东南,穿流如今凤翔全境,最宽处超过百米,最终汇入渭河。如今的凤翔彪角镇,就是古雍水河道的渡口之一。雍水河现虽已断流,但每逢大的汛期,雍水仍沿雍山而下,古河道尚存。雍水的下游冲积成方圆数百里的广袤平原,平原上有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雍城,位于现在的陕
期刊
朱西一  翻译不是我的主要工作。从本质上讲,我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短篇小说和诗歌。然而,很多时候,甚至只是为了向那些读者解释我的想法,特别是当我介绍诗歌时,我求助于翻译,效果很好。比如,在1984年,我为了写学位论文,将1977年至1981年间的12个中文短篇小说翻译成意大利文。我还为费尔特里内利出版社翻译了张洁的短篇小说集,1989年,张洁因此获得了马拉帕特奖。  除此之外,我还将许多中国
期刊
朱丹枫  己亥年的谷雨时节,春天即将步入尾声,蓉城雨量充足而及时,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牡丹吐蕊,樱桃红熟,万物生长,生命鲜活,进入到了一种饱满润泽的状态。“笔吐玑珠·心怀时代——徐棻艺术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新风徐徐又起,徐棻先生以87岁高龄再次吹皱了戏剧这一池春水,川剧“窝子”锦江剧场又响起了久违的锣鼓声,多个剧种齐聚,不同声腔竞现,数朵梅花绽放,在阵阵涟漪中为冷寂多日的戏剧舞台轻
期刊
朱東  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数亿年前,板块的挤压,地壳的运动,隆起与沉降,塑造出大地的千姿百态。隆起的是山,山体庞大,山脉连绵,山势巍然,沉降的是河流沟壑、丘陵盆地、田畴阡陌,由此便有了山水的概念。  广西山多,六万大山、九万大山、十万大山、云开大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大桂山、大瑶山……光看这些名字就知道体量的巨大和内涵的不凡——可谓五岭逶迤,万峰来贺!以桂林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座座峰
期刊
本期评论从20年前的一件事情说起吧,但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简略介绍。  2002年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读书期间,遇见一位来自加拿大的50岁左右的原住民(the first nation, 最初被称为印第安人),她与我们6位华人留学生住同一宿舍区,我们初次见她都以为她是一位华人,她说见到我们也感到一种异常的亲切感。后來她看到我们用筷子,就告诉我们她的祖辈也用筷子,而且祖辈亲口告诉她,祖辈的祖辈说过他们来自
期刊
張同武  “粉汤羊血”是一道西安传统深厚的、“土著”意味较强的小吃,之所以墙里开花墙外还不够香,原因可能与“大肉泡馍”“梆梆肉”“卤汁凉粉”等一样,由于“卖相”或称谓的缘由,所以尚未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其实,更多的原因是多数人对它还不够了解,不了解就产生不了尝试的欲望,从而使得这种美食的拥趸还只限于西安本地人、抑或本地人中的年龄稍长者。  之所以说“粉汤羊血”的土著意味更强一些,缘于它一不是舶
期刊
“儿童”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价值意义虽已为学者所明辨,但它进入研究视域的时间并不久远。历史上的人类童年为思想界所关注,是在西方启蒙主义思潮兴起之后;对于史学界而言,这一领域的开拓则更要迟至20世纪。古代中国的史学书写带有无可避免的成人视角,通过成人化的修辞、逻辑、价值观去选择与编织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成人世界中体味戏剧张力与民族经验。这一导向致使传世文献中与儿童相关的史料稀少且分散,随之而来的
期刊
一种轻微的酸楚感萦绕在门牙旁,随后又蔓延在整个口腔里,挥之不去。没错,今天是我戴上牙套过夜后的第一个早晨,而我将要面对的是充满挑战的一天啊!  我慢慢地支起身子,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啊……啊”!我渾身颤抖着,一阵疼痛又像针扎一般直直地插进心里。顿时,我感到一阵光波穿过我的耳膜,在我脑中“嗡嗡”地响。我用指甲轻轻推了推钢丝,一种硬硬的感觉出现后,那种炸裂的不言而喻的痛苦又出现了。哎!  我在一个月前
期刊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中国山水画兴起于五代,真正崛起壮大在北宋,范宽是最具代表性和成就最大的画家。范宽上承五代,师从荆浩、李成,自己又辟蹊径,独树一帜,成为大家,将北方山水画发展壮大,推向一个高峰。自此以降,后世历代山水画家受其影响巨大。北宋有纪真、宁涛等师法范宽;南宋有李唐师承范宽,马远、夏圭等又继承李唐,是范宽再传弟子,使得南宋一朝的山水画家几乎都出自范宽一系;元代倪瓒、王蒙、赵孟頫;明代
期刊
张炜鱼之趣  苏东坡一生嗜鱼。他可以为一条刚刚捕获的好鱼到处找酒,携着它们去找好友,然后去一个配得上这美味的地方享用。有名的月下赤壁之夜就因了这样的缘由。他喜河豚,制鱼羹,就因为有鱼,所以惠州和儋州这样的边远苦地也让他得到了口福。即便是南海,诗人也不以腥膻为苦,而当年的韩愈在岭南因为食物难以下咽。诗人关于鱼的文字太多了,一生与水结缘,鱼水情分深重。  在他这儿冒死吃河豚已成常事。记录中有一个朋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