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熹宗朱由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名气大约仅次于鲁班),他的木制品绝对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珍品。熹宗皇帝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致而妙丽,在雕刻上尤其见工夫,独具匠心,出人意表。
朱师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制成一件作品后,满意的会反复赏玩,自得其乐,不满意的,会扔了重做,孜孜不倦。从来不必考虑成本,只为追求完美境界,只有这么制造的木器作品,才能成为“奢侈品”跟熹宗相比其他木匠所做的只能算是“日用品”。熹宗陛下做木工只为爱好,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帝王地位,在他眼中只能算作一份兼职。
熹宗陛下在治木方面的技能,只称之为行家里手,就太委屈了,那绝对称得上精英、翘楚、巨擘。例如,当时工匠们造出来的床都极为笨重,要十几个人才能搬动,还很费原料,样式也极普通。熹宗陛下就自己琢磨,亲自设计图样,动手锯木钉板,立刻就做出一张新床。这床极其精巧,床架上镂刻着各种花纹,床板还能折叠,便于移动携带。皇帝的新设计一出,连那些老工匠都赞叹不已。他还喜欢用木头做出各式各样的小玩具。他曾经雕刻过很多栩栩如生的小木头人,五官四肢,无不备具,男女老少神态各异。他还能做漆工的活儿,就是给这些木头人涂上五色油漆,更是显得栩栩如生了。他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更令皇帝兴奋不已,信心十足,从此干得更欢了。
皇帝对木工活儿精益求精,制造过很多精巧的“作品”。他曾在庭院中仿照乾清宫的样式,建造了一座小宫殿,高不过三四尺,曲折微妙巧夺天工。又曾做沉香假山一座,其中池台林馆无不具备,雕琢细致,堪称一绝。《诗经》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这十二个字来形容朱师傅的工作态度和他所打造的木器作品的气质,是非常贴切的。
堂堂皇帝不爱管国家大事,整天埋头在木匠活上,这是为什么?做了那么多精美的木器,朱师傅自己并不用,只是一味地做,享受的是做木匠活的过程。
其异母弟弟崇祯帝朱由检的一句话或可为注解。
熹宗死后,朱由检入继大统。见到先帝留下的那座沉香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具,灯屏、香几精美依旧,不禁轻声叹息道:“亦一时精神之所寄也。”
一句话道尽了天启皇帝的家国辛酸,也点出了奢侈品的另一种功能:聊作辛苦人生的一丝慰藉。这不由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在《中国经营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暮年困惑无望的传承》,说到眼下很多私人博物馆面临着收藏家年纪增大、后继无人的景象,其中特别提到坐落在上海建国路上的算具博物馆,这里曾是收藏家陈宝定老人一生藏梦的地方。2009年3月28日陈老先生去世,没有后人或机构接收其收藏,他苦心经营而为其奋斗一生的算具陈列室也随即关门。由于后人无意继承,这些珍贵的宝贝也被匆匆处置了,一辈子汇集起来的文物就这样再次星散四方。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对此很多业内人士深表忧虑。笔者也觉得惋惜,但转念一想,这些藏家生的成果,如果能有序地传承下去,固然很好,但若不得已再一次流散四方,被其他的藏家重样整理、吸纳也未尝就是坏事,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收藏,收藏到底为了什么呢?是物质上的回报?社会的认可?后人的纪念?在笔者看来,对一个真正爱好收藏的人,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作收藏的副产品,相信每一个真正热爱收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收藏本身给人带来的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才是最大的回报。正如明熹宗作木工活:享受的是一个过程,获得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如果一个搞收藏的人不能从收藏过程的本身获得乐趣,那么在笔者看来,这人还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收藏爱好者。
古人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想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做事情不能太多功利性,不能把“有用”作为衡量事情的唯一标准。一位久病不愈的人,突然问迷恋收藏大自然的奇石,于是他到处寻找,爬山,下河,到处奔波,广交朋友……从此,饭也吃得香了,觉也睡得好了,疾病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他高兴地说:“我收藏奇石,更重要的是收藏健康!”
人生苦短,收藏者的一生,有些癖好,在他人眼里,未必有价值,但如果收藏的目的仅仅是为“膏粱谋”,我们是不是太看轻收藏的价值了呢?
公元1627年,当明熹宗朱由校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想到的是什么呢?丢不下的又是什么呢?是尊贵的皇帝地位?是后宫的三千佳丽?还是那些曾让他魂牵梦绕、废寝忘食,带给他无限享受的木匠生涯呢?
“人各有志,出处异趣”,这句话出处自《三国志管宁传》,其含义为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朱师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制成一件作品后,满意的会反复赏玩,自得其乐,不满意的,会扔了重做,孜孜不倦。从来不必考虑成本,只为追求完美境界,只有这么制造的木器作品,才能成为“奢侈品”跟熹宗相比其他木匠所做的只能算是“日用品”。熹宗陛下做木工只为爱好,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帝王地位,在他眼中只能算作一份兼职。
熹宗陛下在治木方面的技能,只称之为行家里手,就太委屈了,那绝对称得上精英、翘楚、巨擘。例如,当时工匠们造出来的床都极为笨重,要十几个人才能搬动,还很费原料,样式也极普通。熹宗陛下就自己琢磨,亲自设计图样,动手锯木钉板,立刻就做出一张新床。这床极其精巧,床架上镂刻着各种花纹,床板还能折叠,便于移动携带。皇帝的新设计一出,连那些老工匠都赞叹不已。他还喜欢用木头做出各式各样的小玩具。他曾经雕刻过很多栩栩如生的小木头人,五官四肢,无不备具,男女老少神态各异。他还能做漆工的活儿,就是给这些木头人涂上五色油漆,更是显得栩栩如生了。他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更令皇帝兴奋不已,信心十足,从此干得更欢了。
皇帝对木工活儿精益求精,制造过很多精巧的“作品”。他曾在庭院中仿照乾清宫的样式,建造了一座小宫殿,高不过三四尺,曲折微妙巧夺天工。又曾做沉香假山一座,其中池台林馆无不具备,雕琢细致,堪称一绝。《诗经》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这十二个字来形容朱师傅的工作态度和他所打造的木器作品的气质,是非常贴切的。
堂堂皇帝不爱管国家大事,整天埋头在木匠活上,这是为什么?做了那么多精美的木器,朱师傅自己并不用,只是一味地做,享受的是做木匠活的过程。
其异母弟弟崇祯帝朱由检的一句话或可为注解。
熹宗死后,朱由检入继大统。见到先帝留下的那座沉香假山,上面池台林馆悉具,灯屏、香几精美依旧,不禁轻声叹息道:“亦一时精神之所寄也。”
一句话道尽了天启皇帝的家国辛酸,也点出了奢侈品的另一种功能:聊作辛苦人生的一丝慰藉。这不由让我联想到不久前在《中国经营报》上读到一篇文章——《暮年困惑无望的传承》,说到眼下很多私人博物馆面临着收藏家年纪增大、后继无人的景象,其中特别提到坐落在上海建国路上的算具博物馆,这里曾是收藏家陈宝定老人一生藏梦的地方。2009年3月28日陈老先生去世,没有后人或机构接收其收藏,他苦心经营而为其奋斗一生的算具陈列室也随即关门。由于后人无意继承,这些珍贵的宝贝也被匆匆处置了,一辈子汇集起来的文物就这样再次星散四方。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对此很多业内人士深表忧虑。笔者也觉得惋惜,但转念一想,这些藏家生的成果,如果能有序地传承下去,固然很好,但若不得已再一次流散四方,被其他的藏家重样整理、吸纳也未尝就是坏事,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收藏,收藏到底为了什么呢?是物质上的回报?社会的认可?后人的纪念?在笔者看来,对一个真正爱好收藏的人,这些充其量只能算作收藏的副产品,相信每一个真正热爱收藏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收藏本身给人带来的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才是最大的回报。正如明熹宗作木工活:享受的是一个过程,获得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如果一个搞收藏的人不能从收藏过程的本身获得乐趣,那么在笔者看来,这人还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收藏爱好者。
古人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我想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做事情不能太多功利性,不能把“有用”作为衡量事情的唯一标准。一位久病不愈的人,突然问迷恋收藏大自然的奇石,于是他到处寻找,爬山,下河,到处奔波,广交朋友……从此,饭也吃得香了,觉也睡得好了,疾病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他高兴地说:“我收藏奇石,更重要的是收藏健康!”
人生苦短,收藏者的一生,有些癖好,在他人眼里,未必有价值,但如果收藏的目的仅仅是为“膏粱谋”,我们是不是太看轻收藏的价值了呢?
公元1627年,当明熹宗朱由校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想到的是什么呢?丢不下的又是什么呢?是尊贵的皇帝地位?是后宫的三千佳丽?还是那些曾让他魂牵梦绕、废寝忘食,带给他无限享受的木匠生涯呢?
“人各有志,出处异趣”,这句话出处自《三国志管宁传》,其含义为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