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男女的不同,语言的表达也出现了一些不同,这是在每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在日语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甚至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之分。男女用语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所缩小,但其差异仍然存在。
【关键词】男性用语;女性用语;差异
男女用语的差别是由男女社会地位差异产生的,是日本典型文化的产物。根据说话人的说话方式与措辞可以推断其身份地位,因此可以说说话方式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了解男女用语各自的特征及形成背景,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男女用语。本文主要从男女用语的起源、特征、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发展变化方面对男女用语进行探究。
1、男性用语的起源与特征
男性用语起源于武士用语、近代流行的奴仆用语、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的书生用语、明治时期以后的学生用语以及日本军队用语等等。男性用语一般都显得比较粗俗、古板、生硬而且直接,例如:生气或不满的时候,会很自然地说“クソ”、“バカ”等轻视与咒骂的话语。另外,由于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男性一般都侧重于对汉字的学习,因此在说话或书写时经常使用汉语词。
2、女性用语的起源与特征
公认的女性用语的起源是明治时代有产阶级的女学生中所流行的“てよだわ”表达方式。“よくってよ”“いやだわ”等流行语,在当时虽被一些文人非难为怪异的说法,但最后还是被上流社会的女性作为女性语使用并流传至今。女性用语较男性用语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更柔和、委婉,更多的注重日本本土古代文学的熏陶,倾向于使用“和语”。而且,女性经常使用敬语来表情达意,相对男性用语来说具有很高的敬意程度。
3、男女用语的差异
3.1 影响因素
(1)日本本国的历史因素。在古代日本,男人在社会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相反,女性则是处于劣势地位。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女性应该是顺从的、优雅的、温柔的,因此,女性绝对不能使用轻蔑或粗鲁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约束,女性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为了向男性表示敬意,尽量避免使用与男性相同的表达方式。
(2)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引入对男女用语的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原本没有汉字,男性与女性都使用相同的文字。公元6世纪,日本引入了中国的汉字,7世纪以后,人们开始用汉字书写公文,并且使用利用汉字创造出来的假名。上流社会的男性与武士在学校学习汉语的书写,女性则在私塾学习平假名的日语文字。男性在说话时经常会夹杂一些汉语,女性则是继续使用优美的和语。
3.2 两者的差异。男女用语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人称代词。男女用语在人称代词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甚至出现了各自专属的人称代词。在第一人称中,男性专用的有“僕”“俺”“わし”“小生”“自分”等等,“僕”“俺”较为常用,“わし”为老年男子的自称,略有自大之意,“小生”为在书信中对自己的谦称,“自分”指说话人本身(在旧军队中常用)。女性专用的有“あた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わたし”。在正式场合的时候会使用“わたくし”或“わたし”,这两个人称是男女通用的。其中“わたくし”比“わたし”的正式程度更高,一般对上级或长辈使用。在第二人称中,男性用语主要有“あなた”“君”“お前”“貴様”等。“あなた”主要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非正式场合则使用“君”“お前”等,“貴様”经常在军队中使用。女性用语中最具代表的是“あなた”,对同辈或晚辈经常使用“あんた”等。但是在夫妇或恋人之间,通常女性称呼男性“あなた”,于此相对,男性经常使用“君”“お前”。第三人称主要有“彼”“彼女”“この方”等,在使用上几乎相同,但是“さん”“くん”的使用却存在细微的差别。例如,在公司,上司称呼男性下属为“くん”,称呼女性下属为“さん”。在学校中,男学生称呼女学生为“さん”,女学生称呼男学生为“くん”或“さん”。由此可见,女性用语比男性用语的尊敬程度要高很多,男性用语比较生硬,而女性用语则比较柔和。
(2)终助词。终助词可以丰富的表现出说话人的感情,其男女性使用的差异比较明显。男性专用的有“ぞ”“ぜ”“い”“な”等语气比较生硬、随意的表达。
·うまくいったぞ。
·元気かい。
·そりゃ、困ったな。
女性经常使用的有“わ”“わよ”“わね”“の”“のよ”“のね”“かしら”“こと”等较为婉转,柔和的表达。
·ひどい話だわ。
·ほんとうによかったわね。
·雨、降るかしら。
(3)感叹词。感叹词不仅可以表现说话的语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说话人的心情与性格。在日语中男性的感叹词数量和使用频率远远多于女性,而且男女之间的感叹词不可以混用。男性专用的有,“よっ”“ちぇっ”“おい”“こら”“おお”“ほう”“くそ”等等。“よっ”表示吃惊,“ちぇっ”表示失望,不满意,“おい”是招呼平辈或晚辈时的用语,“こら”为呼唤、提醒注意或责备时的用语,“おお”表示感动、吃惊等,“ほう”为表示惊讶、佩服的用语,“くそ”是最为粗俗的表现,表示轻蔑、咒骂。
·ちぇっ、何を言ってるんだ。
·おい、君、何をしているんだ。
女性的感叹词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有“あら”“まあ”。“あら”表示吃惊、感动、奇怪等,“まあ”表示出乎意料。
·あら、どうしたの。
(4)敬语。由于受到社会地位以及封建意识的影响,女性使用敬语比男性要多。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常用“~です?~ます”之类的敬体表达方式,而男性多用简体。例如,在跟人打招呼时,女性会说“お元気ですか”,男性则说“元気かい”。即使在公共场合,女性使用的敬语也比男性使用的敬语的敬意程度高。另外,女性还会使用接头词“お”来美化语言。例如,“お水”“お食事”等。
(5)表现方式。女性比较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虽然男性在正式场合也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但在日常生活中则比较直截了当。女性在表达判断、意见时会含蓄地说“~でしょう”“~じゃないですか”“~かもしれません”等,男性则相反。
·あのメガネを掛けている人は田中さんじゃないですか。(女性用語)
·あのメガネを掛けている人は田中か。(男性用語)
另外,女性几乎不使用命令的表达方式,在请求别人做事的时候常常使用“~してくれませんか”“~し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てちょうだい”等委婉的表达,男性则是直接使用命令形(“~しろ”“~見ろ”等)。
4、总结
如上所述,男女用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女性用语与男性用语相比具有柔和、委婉、含蓄、敬意程度高等特点。但是最近经常在电视上听到男性使用女性用语,女性也使用男性用语,男女用语之间的差异在渐渐的缩小。这是因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男女用语的差别逐渐缩小。男性一改生硬难理解的说话方式,尽量说的温柔一些。女性用语男性化,男性用语女性化,导致男女用语渐渐趋于向“中性语”发展。
观望日语的发展,未来“女性语”舍弃了地位低下的成分的同时,继续保留表现女性委婉的词语。男性用语变得更文雅、有礼貌。尽管如此,在当代社会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日语仍旧是性别语差异较多的一种语言。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别的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2]刘晓芳.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58-361.
[3]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91-294.
[4]刘晓芳.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46.
[5]彭广陆.日语知识百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42-544.
【关键词】男性用语;女性用语;差异
男女用语的差别是由男女社会地位差异产生的,是日本典型文化的产物。根据说话人的说话方式与措辞可以推断其身份地位,因此可以说说话方式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了解男女用语各自的特征及形成背景,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男女用语。本文主要从男女用语的起源、特征、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发展变化方面对男女用语进行探究。
1、男性用语的起源与特征
男性用语起源于武士用语、近代流行的奴仆用语、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的书生用语、明治时期以后的学生用语以及日本军队用语等等。男性用语一般都显得比较粗俗、古板、生硬而且直接,例如:生气或不满的时候,会很自然地说“クソ”、“バカ”等轻视与咒骂的话语。另外,由于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男性一般都侧重于对汉字的学习,因此在说话或书写时经常使用汉语词。
2、女性用语的起源与特征
公认的女性用语的起源是明治时代有产阶级的女学生中所流行的“てよだわ”表达方式。“よくってよ”“いやだわ”等流行语,在当时虽被一些文人非难为怪异的说法,但最后还是被上流社会的女性作为女性语使用并流传至今。女性用语较男性用语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更柔和、委婉,更多的注重日本本土古代文学的熏陶,倾向于使用“和语”。而且,女性经常使用敬语来表情达意,相对男性用语来说具有很高的敬意程度。
3、男女用语的差异
3.1 影响因素
(1)日本本国的历史因素。在古代日本,男人在社会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相反,女性则是处于劣势地位。在当时的社会看来,女性应该是顺从的、优雅的、温柔的,因此,女性绝对不能使用轻蔑或粗鲁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约束,女性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强的自卑感,为了向男性表示敬意,尽量避免使用与男性相同的表达方式。
(2)中国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引入对男女用语的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原本没有汉字,男性与女性都使用相同的文字。公元6世纪,日本引入了中国的汉字,7世纪以后,人们开始用汉字书写公文,并且使用利用汉字创造出来的假名。上流社会的男性与武士在学校学习汉语的书写,女性则在私塾学习平假名的日语文字。男性在说话时经常会夹杂一些汉语,女性则是继续使用优美的和语。
3.2 两者的差异。男女用语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人称代词。男女用语在人称代词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甚至出现了各自专属的人称代词。在第一人称中,男性专用的有“僕”“俺”“わし”“小生”“自分”等等,“僕”“俺”较为常用,“わし”为老年男子的自称,略有自大之意,“小生”为在书信中对自己的谦称,“自分”指说话人本身(在旧军队中常用)。女性专用的有“あた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わたし”。在正式场合的时候会使用“わたくし”或“わたし”,这两个人称是男女通用的。其中“わたくし”比“わたし”的正式程度更高,一般对上级或长辈使用。在第二人称中,男性用语主要有“あなた”“君”“お前”“貴様”等。“あなた”主要用于较为正式的场合,非正式场合则使用“君”“お前”等,“貴様”经常在军队中使用。女性用语中最具代表的是“あなた”,对同辈或晚辈经常使用“あんた”等。但是在夫妇或恋人之间,通常女性称呼男性“あなた”,于此相对,男性经常使用“君”“お前”。第三人称主要有“彼”“彼女”“この方”等,在使用上几乎相同,但是“さん”“くん”的使用却存在细微的差别。例如,在公司,上司称呼男性下属为“くん”,称呼女性下属为“さん”。在学校中,男学生称呼女学生为“さん”,女学生称呼男学生为“くん”或“さん”。由此可见,女性用语比男性用语的尊敬程度要高很多,男性用语比较生硬,而女性用语则比较柔和。
(2)终助词。终助词可以丰富的表现出说话人的感情,其男女性使用的差异比较明显。男性专用的有“ぞ”“ぜ”“い”“な”等语气比较生硬、随意的表达。
·うまくいったぞ。
·元気かい。
·そりゃ、困ったな。
女性经常使用的有“わ”“わよ”“わね”“の”“のよ”“のね”“かしら”“こと”等较为婉转,柔和的表达。
·ひどい話だわ。
·ほんとうによかったわね。
·雨、降るかしら。
(3)感叹词。感叹词不仅可以表现说话的语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说话人的心情与性格。在日语中男性的感叹词数量和使用频率远远多于女性,而且男女之间的感叹词不可以混用。男性专用的有,“よっ”“ちぇっ”“おい”“こら”“おお”“ほう”“くそ”等等。“よっ”表示吃惊,“ちぇっ”表示失望,不满意,“おい”是招呼平辈或晚辈时的用语,“こら”为呼唤、提醒注意或责备时的用语,“おお”表示感动、吃惊等,“ほう”为表示惊讶、佩服的用语,“くそ”是最为粗俗的表现,表示轻蔑、咒骂。
·ちぇっ、何を言ってるんだ。
·おい、君、何をしているんだ。
女性的感叹词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有“あら”“まあ”。“あら”表示吃惊、感动、奇怪等,“まあ”表示出乎意料。
·あら、どうしたの。
(4)敬语。由于受到社会地位以及封建意识的影响,女性使用敬语比男性要多。在日常生活中,女性常用“~です?~ます”之类的敬体表达方式,而男性多用简体。例如,在跟人打招呼时,女性会说“お元気ですか”,男性则说“元気かい”。即使在公共场合,女性使用的敬语也比男性使用的敬语的敬意程度高。另外,女性还会使用接头词“お”来美化语言。例如,“お水”“お食事”等。
(5)表现方式。女性比较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虽然男性在正式场合也使用这种表达方式,但在日常生活中则比较直截了当。女性在表达判断、意见时会含蓄地说“~でしょう”“~じゃないですか”“~かもしれません”等,男性则相反。
·あのメガネを掛けている人は田中さんじゃないですか。(女性用語)
·あのメガネを掛けている人は田中か。(男性用語)
另外,女性几乎不使用命令的表达方式,在请求别人做事的时候常常使用“~してくれませんか”“~し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てちょうだい”等委婉的表达,男性则是直接使用命令形(“~しろ”“~見ろ”等)。
4、总结
如上所述,男女用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女性用语与男性用语相比具有柔和、委婉、含蓄、敬意程度高等特点。但是最近经常在电视上听到男性使用女性用语,女性也使用男性用语,男女用语之间的差异在渐渐的缩小。这是因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男女用语的差别逐渐缩小。男性一改生硬难理解的说话方式,尽量说的温柔一些。女性用语男性化,男性用语女性化,导致男女用语渐渐趋于向“中性语”发展。
观望日语的发展,未来“女性语”舍弃了地位低下的成分的同时,继续保留表现女性委婉的词语。男性用语变得更文雅、有礼貌。尽管如此,在当代社会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日语仍旧是性别语差异较多的一种语言。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日语中男女用语差别的探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2]刘晓芳.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58-361.
[3]皮细庚.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91-294.
[4]刘晓芳.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346.
[5]彭广陆.日语知识百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4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