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纪录频道将在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运营的基础上,打造‘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目的就是要对中小制作公司进行重点扶持,并与规模较大的制作公司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制作联盟年会上致辞说。
5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央视纪录频道承办的“2013-2014年度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为期两天,5月8日为年会合作论坛,9日为创作论坛,年会主题为“汇聚力量、创新求变、携手发展、共赢未来”。
在年会的合作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纪录片业界的专家学者、纪录片联盟理事单位、全国优秀纪录片社会制作机构代表、纪录片创作骨干近200余人参会,现场气氛活跃、热烈而又不失严谨,专注、仔细的倾听与坦承的沟通并举,展现了中国纪录片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业务素养。
创新机制 密切合作
《舌尖2》领跑机制创新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致辞中表示,这次联盟的会议的主题就是“创新机制,密切合作”,即:“如何在我们央视现有的体制内,创新更多的、更新的机制,来密切我们和诸位的合作。”刘文说。
而这种创新的合作方式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正在央视热播的《舌尖2》上,该片以其“商业魅力”延续第一季的传奇,再创纪录片的“荧屏神话”,从现有播出的三集效果来看,《舌尖2》在全国所有节目中,超越了同时段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成为收视第一名。因此,也成为此次年会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
刘文在致辞中说:“从今年一个新的趋势看,在淘宝、天猫等电商,边看纪录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这是我们纪录频道第一次尝试让一部纪录片走出传统的电视播出,走向视频网络和网络媒体,乃至走向我们的网络电视商,在离我们更远的网络电商上和观众产生更新的互动,这也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
可见,《舌尖2》引爆的不仅是新一轮美食搜索,更是直接将电商捧上订购第一渠道的位置,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成为一道独特的商业模式,如果说《舌尖1》完成了纪录片单个作品的市场延伸,那么《舌尖2》则开启了纪录片市场化运作的新尝试。
扶持中小型社会制作机构
打造“央视纪录创作基地”
本次年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央视纪录频道与各社会制作机构携手打造“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以期与社会制作公司协力完成更多多元高质的纪录片作品。
截止目前,全国社会制作机构参与、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的节目总计约300集。如今,纪录频道与社会制作机构的合作更加稳固和顺畅,大批制作公司已逐步熟悉频道播出节目的定位及需求,在提升节目质量、支持频道播出运转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正是在此基础上,“未来纪录频道对于那些与我们合作愉快、节目品质稳定的中小纪录片公司将加大扶持力度,将其作为频道的‘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在致辞中说。
频道总监刘文也在致辞中表示,“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的建立,将更大范围的拉动中国纪录片实现规模化生产。对于试点基地,纪录频道会给予长期稳定的订单,保证节目的持续性生产,同时增加节目制作经费、简化选题申报流程,保证制作机构获得最大利润。
不仅如此,纪录频道除了对成为试点基地的社会制作机构增加投入,激发其创作热情,还将绑定其有潜力的创作团队,对这些“潜力股”进行专业化业务培训,并竭力提高基地公司在纪录片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调动一系列市场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基地试点”在人才培养、市场运营、播放渠道等方面的帮助,鼓励其多出纪录片精品,实现社会制作机构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共赢发展。
各社会制作机构代表,纷纷响应这一创新合作方式的出台,坦诚地分享了自己与纪录频道在合作中的优势和不足,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意愿。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鹿坦言:“在合作过程中,纪录频道领导们的开放、务实、敬业的精神,以及尊重业务、尊重社会制作机构的态度,令人钦佩,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
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也在年会上发布了“央视纪录频道创作基地(试点)”签约细则。他表示,经纪录频道与多家制作机构多次讨论协商,在双方认同和自愿的基础上,决定从2014年5月1日起,在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内部建立央视纪录创作基地,以加速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扶持中小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发展,增加生产数量,提高创作质量。
各社会制作机构代表,纷纷响应这一合作方式的出台,在热烈的掌声中,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为2014-2015年度成为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的制作机构进行了授牌仪式。北京麦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十家制作机构获此殊荣。
纪录片行业蓝皮书发布
中国纪录片迎来“平台年”
在8日下午召开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合作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张同道发布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蓝皮书——《2014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2013年是世界纪录片平静的一年,而在这份平静中,中国纪录片迎来了“平台年”。
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首倡的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制作联盟成立,播出联盟成立后纪录频道联合全国90家省市级电视台开办《纪录中国》栏目,构建“中国纪录片联合播出网”,每天播出30分钟的纪录片,被业界称为“传播范围最广、参与电视台最多、节目种类最全”的纪录片传播平台;与此同时,联盟还在第12届四川电视节上主办了首届中国纪录片提案大会,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纪录片提案活动。
中国纪录片联盟的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聚合了中国纪录片全行业的资源和力量,建立了行业标准,加速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培育,打造出全国性的纪录片交流合作、播出平台。 央九佳片海外受追捧
CCTV-9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梯队
从2012至2013短短两年时间里,央视纪录频道节目发行累计覆盖海外8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金额突破100万美元,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春晚》、《超级工程》等优秀节目不仅带动了中国纪录片整体制作、发行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商业地位,还树立了频道在国际上的良好品牌形象,用作品说明实力,央视纪录频道已经成为国际纪录片行业中代表中国和亚洲的重要一极。
中国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海外营销总监张琳在致辞中说:“两年来,纪录频道出品的节目明显提高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商业地位。在外销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纪录频道出品节目的销售价格都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海外营销的历史纪录。在亚洲的多个地区,节目的销售单价和BBC、Discovery等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机构出品的节目相当。以纪录频道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纪录片在亚洲的商业定价有史以来,首次进入第一梯队。”
纪录频道观众规模持续增长
观众的需要就是频道的需求
针对纪录频道的众多作品为何能在国内外取得如此骄人的销售与收视业绩这一问题,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对“2013纪录频道观众需求调查及播出、收视情况”做了报告。他用一系列数据,展现了频道开播三年多以来,在总体收视、观众满意度、美誉度、业界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方方面取得的成绩:2013年CCTV-9全年平均日收视率为0.48%,同比增长13%,全年累计覆盖观众9.91亿人,较2012年增加了2.5亿人,增幅达34%,高速增长的观众规模,标志着纪录频道在全国电视观众市场上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针对纪录频道不断增长的观众群,史岩指出纪录片创作满足观众的兴趣点至关重要,今后在选题上和表达手段上要不断斟酌,尽量能够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多出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被称为“现象级”的,既有话题性,又有观赏性的文化类纪录片。
“委托制作”得意之作
六项大奖揭晓年度精品
在本次联盟年会上,央视纪录频道还为与频道长期合作并制作出优秀纪录片的社会制作机构颁发了六项大奖:
发现纪实公司、科影传媒、北京麦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环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3家制作公司在此次年会荣获了“CCTV-9年度合作奖”;合作摄制也带动了一批优秀纪录片的诞生,如超维动力的《最寒冷的冬季》、麦子文化的《激战一江山》、五洲传播中心《野象恩愁》荣获“年度收视奖”;上海视野的《科举》、北京环山的《皇城边的村落》荣获“年度摄影奖”;武汉星宇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个人的环法》、发现纪实的《案藏玄机》荣获“年度创新奖”;发现纪实的《瓷路》、北京央华影视有限公司的《电影眼看中国》荣获“年度制作奖”;纪录片《案藏玄机》的余乐、纪录片《枪》的孟纪元等荣获“年度编导奖”。
“舌尖”团队揭秘高分绝招
奥斯卡与艾美奖大师开班授课
9日的创作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总导演陈晓卿主持,来自纪录片业界精英、国内外专家学者、资深运营人员以及2013年国际、国内纪录片节展获奖纪录片主创,将与参会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
《舌尖2》分集导演邓洁就《有限的时间,准确地表达》这一主题分享了在《舌尖2》拍摄中的宝贵经验。纪录片是一个有着严格制作周期和制作规范的项目,总导演陈晓卿要求每个分集导演都要与主人公“谈恋爱”,调研后,开拍前,每个星期都要“约会”,而且是同时“劈腿”七八个人,这种方式对提高拍摄效率非常有效,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表达。“要用主人公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往,走进他们的内心”邓洁说。
国内或国际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是纪录频道一直强调的优秀纪录片标准。怎样才能拍摄出具有国际市场价值的佳作,解读和传播中国价值观?英国电影学院奖和美国艾美奖双料获奖纪录片导演及制片人菲尔·阿格兰和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纪录片的导演马尔科姆·克拉克,两位国际纪录片大师压轴登场,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切实有效的创作技巧,让现场听众如醍醐灌顶。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跟主人公共同欢笑和流泪,他们要有足够的性格张力,让观众愿意参与到跟他们共同的旅程当中。不仅仅是找普通人,而是在普通人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菲尔·阿格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了选择拍摄对象的重要性。
而比选角更重要的是主题的选择,尤其是定位在国际市场的纪录片。“全球各地都对中国市场和环境充满了兴趣,具有中国代表性的题材,不仅仅对国内市场而且对国际市场也极具吸引力,这种反映中国现实的社会纪录片是对中国社会、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状态的微妙捕捉,它将会在国际市场大卖。”马尔科姆·克拉克说。
5月8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央视纪录频道承办的“2013-2014年度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为期两天,5月8日为年会合作论坛,9日为创作论坛,年会主题为“汇聚力量、创新求变、携手发展、共赢未来”。
在年会的合作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纪录片业界的专家学者、纪录片联盟理事单位、全国优秀纪录片社会制作机构代表、纪录片创作骨干近200余人参会,现场气氛活跃、热烈而又不失严谨,专注、仔细的倾听与坦承的沟通并举,展现了中国纪录片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业务素养。
创新机制 密切合作
《舌尖2》领跑机制创新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致辞中表示,这次联盟的会议的主题就是“创新机制,密切合作”,即:“如何在我们央视现有的体制内,创新更多的、更新的机制,来密切我们和诸位的合作。”刘文说。
而这种创新的合作方式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正在央视热播的《舌尖2》上,该片以其“商业魅力”延续第一季的传奇,再创纪录片的“荧屏神话”,从现有播出的三集效果来看,《舌尖2》在全国所有节目中,超越了同时段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成为收视第一名。因此,也成为此次年会专家学者热议的焦点。
刘文在致辞中说:“从今年一个新的趋势看,在淘宝、天猫等电商,边看纪录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这是我们纪录频道第一次尝试让一部纪录片走出传统的电视播出,走向视频网络和网络媒体,乃至走向我们的网络电视商,在离我们更远的网络电商上和观众产生更新的互动,这也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
可见,《舌尖2》引爆的不仅是新一轮美食搜索,更是直接将电商捧上订购第一渠道的位置,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成为一道独特的商业模式,如果说《舌尖1》完成了纪录片单个作品的市场延伸,那么《舌尖2》则开启了纪录片市场化运作的新尝试。
扶持中小型社会制作机构
打造“央视纪录创作基地”
本次年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央视纪录频道与各社会制作机构携手打造“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以期与社会制作公司协力完成更多多元高质的纪录片作品。
截止目前,全国社会制作机构参与、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的节目总计约300集。如今,纪录频道与社会制作机构的合作更加稳固和顺畅,大批制作公司已逐步熟悉频道播出节目的定位及需求,在提升节目质量、支持频道播出运转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正是在此基础上,“未来纪录频道对于那些与我们合作愉快、节目品质稳定的中小纪录片公司将加大扶持力度,将其作为频道的‘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在致辞中说。
频道总监刘文也在致辞中表示,“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的建立,将更大范围的拉动中国纪录片实现规模化生产。对于试点基地,纪录频道会给予长期稳定的订单,保证节目的持续性生产,同时增加节目制作经费、简化选题申报流程,保证制作机构获得最大利润。
不仅如此,纪录频道除了对成为试点基地的社会制作机构增加投入,激发其创作热情,还将绑定其有潜力的创作团队,对这些“潜力股”进行专业化业务培训,并竭力提高基地公司在纪录片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调动一系列市场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基地试点”在人才培养、市场运营、播放渠道等方面的帮助,鼓励其多出纪录片精品,实现社会制作机构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共赢发展。
各社会制作机构代表,纷纷响应这一创新合作方式的出台,坦诚地分享了自己与纪录频道在合作中的优势和不足,表现出积极的合作意愿。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鹿坦言:“在合作过程中,纪录频道领导们的开放、务实、敬业的精神,以及尊重业务、尊重社会制作机构的态度,令人钦佩,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
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也在年会上发布了“央视纪录频道创作基地(试点)”签约细则。他表示,经纪录频道与多家制作机构多次讨论协商,在双方认同和自愿的基础上,决定从2014年5月1日起,在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内部建立央视纪录创作基地,以加速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扶持中小纪录片制作机构的发展,增加生产数量,提高创作质量。
各社会制作机构代表,纷纷响应这一合作方式的出台,在热烈的掌声中,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为2014-2015年度成为央视纪录创作基地(试点)的制作机构进行了授牌仪式。北京麦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十家制作机构获此殊荣。
纪录片行业蓝皮书发布
中国纪录片迎来“平台年”
在8日下午召开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年会合作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张同道发布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蓝皮书——《2014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2013年是世界纪录片平静的一年,而在这份平静中,中国纪录片迎来了“平台年”。
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首倡的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制作联盟成立,播出联盟成立后纪录频道联合全国90家省市级电视台开办《纪录中国》栏目,构建“中国纪录片联合播出网”,每天播出30分钟的纪录片,被业界称为“传播范围最广、参与电视台最多、节目种类最全”的纪录片传播平台;与此同时,联盟还在第12届四川电视节上主办了首届中国纪录片提案大会,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纪录片提案活动。
中国纪录片联盟的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聚合了中国纪录片全行业的资源和力量,建立了行业标准,加速了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培育,打造出全国性的纪录片交流合作、播出平台。 央九佳片海外受追捧
CCTV-9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梯队
从2012至2013短短两年时间里,央视纪录频道节目发行累计覆盖海外8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金额突破100万美元,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国》、《春晚》、《超级工程》等优秀节目不仅带动了中国纪录片整体制作、发行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商业地位,还树立了频道在国际上的良好品牌形象,用作品说明实力,央视纪录频道已经成为国际纪录片行业中代表中国和亚洲的重要一极。
中国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海外营销总监张琳在致辞中说:“两年来,纪录频道出品的节目明显提高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商业地位。在外销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纪录频道出品节目的销售价格都创造了中国纪录片海外营销的历史纪录。在亚洲的多个地区,节目的销售单价和BBC、Discovery等国际著名纪录片制作机构出品的节目相当。以纪录频道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纪录片在亚洲的商业定价有史以来,首次进入第一梯队。”
纪录频道观众规模持续增长
观众的需要就是频道的需求
针对纪录频道的众多作品为何能在国内外取得如此骄人的销售与收视业绩这一问题,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史岩对“2013纪录频道观众需求调查及播出、收视情况”做了报告。他用一系列数据,展现了频道开播三年多以来,在总体收视、观众满意度、美誉度、业界口碑和品牌影响力方方面取得的成绩:2013年CCTV-9全年平均日收视率为0.48%,同比增长13%,全年累计覆盖观众9.91亿人,较2012年增加了2.5亿人,增幅达34%,高速增长的观众规模,标志着纪录频道在全国电视观众市场上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针对纪录频道不断增长的观众群,史岩指出纪录片创作满足观众的兴趣点至关重要,今后在选题上和表达手段上要不断斟酌,尽量能够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多出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被称为“现象级”的,既有话题性,又有观赏性的文化类纪录片。
“委托制作”得意之作
六项大奖揭晓年度精品
在本次联盟年会上,央视纪录频道还为与频道长期合作并制作出优秀纪录片的社会制作机构颁发了六项大奖:
发现纪实公司、科影传媒、北京麦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环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3家制作公司在此次年会荣获了“CCTV-9年度合作奖”;合作摄制也带动了一批优秀纪录片的诞生,如超维动力的《最寒冷的冬季》、麦子文化的《激战一江山》、五洲传播中心《野象恩愁》荣获“年度收视奖”;上海视野的《科举》、北京环山的《皇城边的村落》荣获“年度摄影奖”;武汉星宇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个人的环法》、发现纪实的《案藏玄机》荣获“年度创新奖”;发现纪实的《瓷路》、北京央华影视有限公司的《电影眼看中国》荣获“年度制作奖”;纪录片《案藏玄机》的余乐、纪录片《枪》的孟纪元等荣获“年度编导奖”。
“舌尖”团队揭秘高分绝招
奥斯卡与艾美奖大师开班授课
9日的创作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总导演陈晓卿主持,来自纪录片业界精英、国内外专家学者、资深运营人员以及2013年国际、国内纪录片节展获奖纪录片主创,将与参会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
《舌尖2》分集导演邓洁就《有限的时间,准确地表达》这一主题分享了在《舌尖2》拍摄中的宝贵经验。纪录片是一个有着严格制作周期和制作规范的项目,总导演陈晓卿要求每个分集导演都要与主人公“谈恋爱”,调研后,开拍前,每个星期都要“约会”,而且是同时“劈腿”七八个人,这种方式对提高拍摄效率非常有效,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地表达。“要用主人公喜欢的方式与他们交往,走进他们的内心”邓洁说。
国内或国际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是纪录频道一直强调的优秀纪录片标准。怎样才能拍摄出具有国际市场价值的佳作,解读和传播中国价值观?英国电影学院奖和美国艾美奖双料获奖纪录片导演及制片人菲尔·阿格兰和两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短纪录片的导演马尔科姆·克拉克,两位国际纪录片大师压轴登场,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切实有效的创作技巧,让现场听众如醍醐灌顶。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跟主人公共同欢笑和流泪,他们要有足够的性格张力,让观众愿意参与到跟他们共同的旅程当中。不仅仅是找普通人,而是在普通人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菲尔·阿格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了选择拍摄对象的重要性。
而比选角更重要的是主题的选择,尤其是定位在国际市场的纪录片。“全球各地都对中国市场和环境充满了兴趣,具有中国代表性的题材,不仅仅对国内市场而且对国际市场也极具吸引力,这种反映中国现实的社会纪录片是对中国社会、中国大众日常生活状态的微妙捕捉,它将会在国际市场大卖。”马尔科姆·克拉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