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移动终端凭借其移动性、互动性及便捷性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进入到教育教学领域。而高校的学习评价中也应用其移动信息化,本文主要分析基于移动信息化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望对后期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移动信息化;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改革
众多高校已纷纷展开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书包探索,通过电子书包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其师生互动方式。众所周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那么,建立合理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移动信息化的手段实时监控学生的锻炼情况,就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并持续提高他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
一、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及问题
评价是一种动态过程,通过评价可根据被评价者的需要改变评价要素及其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更加真实的反应出被评价值的实际概况,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从当前来看,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对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关注。一堂完整的课堂的包括课前、课中及其课后,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全面考虑课前、课中及课后。而当前学习评价仅仅是针对教学课堂,并未充分考虑教学设计、课中学生行为及其思维表现。
(2)现有体育学习评价采用的是对教师一堂课的评价,没有对同一位教师在同时期内多次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及诊断,并未有效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3)体育课堂学习中,其评价并不能体现导向、诊断及其激励功能,多数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无合作的任务、无研究的实践。体育课前教师并未将授课内容与教师进行交流,评价者经往往对教师备课环节的准备一无所知。并且课后并没有对此進行交流及讨论,导致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课堂教学中国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移动信息化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改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思考如何采用移动终端来开展课堂学习评价,利用移动终端的播放及其摄像功能进行课堂学习评价,采集评价与诊断教师所学需要的证据,利用软件系统,对每一位听课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将上传的数据进行汇总,便于课后教师评价使用。
基于移动信息化的大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应充分继承传统课堂学习评价的优点,吸取先进的评价理念,克服及纠正原有学习评价中的问题,对学习评价系统进行改革。针对课堂中学生表现分为学生行为、思维及情感评价,具体表现:
1.学生行为。大学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评价,都包括学生行为,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会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能力的掌握,可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课堂教学中。而学生课堂行为主要是利用课堂中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与态度。对于大学生体育学习而言,将教师评价改为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将定量评价改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注重科学评价,强化激励。在原有评价内容(出勤与课堂表现、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具体分值权重通过专家咨询和分析后得出。
2.学生思维。伴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兴起及其发展,众多学者纷纷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必定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展现出来,而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具体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活跃,是否敢于质难问疑、提出异议,是否能发表富有挑战性、独到性的见解。
3.学生情感,学生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其它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其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可有效帮助学生客观及全面的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采用等级评价标准,关于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将学生的评价方式处于灵活更新与表动中,制定符合当前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时代发展的评价方式,其评价应具有个性化差异。当前移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微信、微博及QQ,将学生学习评价结果公布在网络中,提高其评价的客观性。在大学生体育课程中,其评价标准可设定为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教师在进步幅度中应对不同等级给予评价,在具体的操作中,对学习态度及合作精神、身体状况等均进行不同程度的比分。多维度的测评设计不仅关注学生实际的体育技能,而且还应综合评价学生价值观、态度及其情感,适当添加留言板,在评语环节中,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衡量,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带,并设置权限网络评价,对于评价留言的学生应有隐私权,其他人员不可查看。此外,实现发展性评价,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学习整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所才生的发展性长处,在学习评价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结束语
学习评价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鉴于当前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实现发展性评价及全面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勇,解超.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编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2-124.
[2]潘丽萍.评价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4):330-336.
[3]叶常青.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17-19.
关键词:移动信息化;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改革
众多高校已纷纷展开基于移动终端的电子书包探索,通过电子书包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其师生互动方式。众所周知,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那么,建立合理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移动信息化的手段实时监控学生的锻炼情况,就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并持续提高他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
一、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现状及问题
评价是一种动态过程,通过评价可根据被评价者的需要改变评价要素及其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更加真实的反应出被评价值的实际概况,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从当前来看,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对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关注。一堂完整的课堂的包括课前、课中及其课后,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中应全面考虑课前、课中及课后。而当前学习评价仅仅是针对教学课堂,并未充分考虑教学设计、课中学生行为及其思维表现。
(2)现有体育学习评价采用的是对教师一堂课的评价,没有对同一位教师在同时期内多次课堂教学给予评价及诊断,并未有效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3)体育课堂学习中,其评价并不能体现导向、诊断及其激励功能,多数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无合作的任务、无研究的实践。体育课前教师并未将授课内容与教师进行交流,评价者经往往对教师备课环节的准备一无所知。并且课后并没有对此進行交流及讨论,导致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课堂教学中国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移动信息化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改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思考如何采用移动终端来开展课堂学习评价,利用移动终端的播放及其摄像功能进行课堂学习评价,采集评价与诊断教师所学需要的证据,利用软件系统,对每一位听课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将上传的数据进行汇总,便于课后教师评价使用。
基于移动信息化的大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应充分继承传统课堂学习评价的优点,吸取先进的评价理念,克服及纠正原有学习评价中的问题,对学习评价系统进行改革。针对课堂中学生表现分为学生行为、思维及情感评价,具体表现:
1.学生行为。大学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评价,都包括学生行为,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都会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能力的掌握,可及时发现问题,参与课堂教学中。而学生课堂行为主要是利用课堂中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广度、深度与态度。对于大学生体育学习而言,将教师评价改为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将定量评价改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进一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注重科学评价,强化激励。在原有评价内容(出勤与课堂表现、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具体分值权重通过专家咨询和分析后得出。
2.学生思维。伴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兴起及其发展,众多学者纷纷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必定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展现出来,而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具体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活跃,是否敢于质难问疑、提出异议,是否能发表富有挑战性、独到性的见解。
3.学生情感,学生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其它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其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可有效帮助学生客观及全面的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在制定考核标准时,采用等级评价标准,关于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将学生的评价方式处于灵活更新与表动中,制定符合当前学生心理特点及其时代发展的评价方式,其评价应具有个性化差异。当前移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微信、微博及QQ,将学生学习评价结果公布在网络中,提高其评价的客观性。在大学生体育课程中,其评价标准可设定为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提高学生体育技能。教师在进步幅度中应对不同等级给予评价,在具体的操作中,对学习态度及合作精神、身体状况等均进行不同程度的比分。多维度的测评设计不仅关注学生实际的体育技能,而且还应综合评价学生价值观、态度及其情感,适当添加留言板,在评语环节中,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衡量,帮助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带,并设置权限网络评价,对于评价留言的学生应有隐私权,其他人员不可查看。此外,实现发展性评价,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学习整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所才生的发展性长处,在学习评价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结束语
学习评价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鉴于当前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实现发展性评价及全面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勇,解超.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的编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122-124.
[2]潘丽萍.评价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4):330-336.
[3]叶常青.多元化体育教学模式下的大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