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以及未来展望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各项工作都处在信息化变革之中,图书馆也不例外。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图书馆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成为摆在所有图书馆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展望
  中圖分类号:G252;G250.7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简介:朱 寅(1986—),男,江苏淮安人,助理馆员,本科。
  近些年来,网络的发展使得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图书馆应在传统服务基础上,创新服务形式,提高自己适应时代的能力。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图书馆应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从而形成全面的开放体系。本文以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对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服务观念的束缚、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发展新方向。
  1.打破了传统服务观念的束缚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利用,可以说,电子化、数字化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其内部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实现了工作重心从文献到信息的方向转变。而图书馆实力高低也不再是以书刊藏量为标准,而是以其信息的提供能力为标准,图书馆的建设面积以及馆藏量不再是图书馆追求的目标。
  2.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以前图书馆的读者都是来自科研和生产第一线,大部分人都是从事产品开发或者是科研工作。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是读者来到图书馆,自行查找资料,而工作人员只是对流程进行简单的指导。但是,近些年来,读者结构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也和以前有所不同,各个阶层的读者数量都增加了很多,而他们使用的资料范围也发生了转变。当今社会,不仅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且信息资源也在急速增长,读者已经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可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这就要求图书馆应结合每位读者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让读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图书馆只有满足读者的需求,才能在信息化的洪流中站稳脚跟,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发展新方向
  图书馆是收藏文献信息并提供相关服务的重要部门,对读者来说有着非常高的利用价值。然而,在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由于大量网络运营商和数据库开发商的出现,读者通过网络就能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足不出户就能览尽天下大事,这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同时,由于网络环境不受时空的限制,人们自然更愿意选择服务方便、信息丰富、满足读者个性化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传统的图书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现代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模式
  现代个性化服务模式,主要指的是读者坐在图书馆或者家里的电脑前进入一个检索界面就能获取全部信息,这是一种集文献检索及咨询功能为一体的服务方式。读者只要坐在电脑前,简单地敲敲键盘,就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文献信息,这实现了信息资源、内容、技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现代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首先,它表现为信息资源的一体化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藏书不仅仅指那些印刷性的文献,也包括虚拟馆藏,以及多种信息资源的融合。其次,信息内容的一体化。读者通过网络检索到想要的信息点来获得全文数据,并能够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和综合鉴别,包括信息的快速识别、图像的合成等,网络能够针对读者的需要提供个性化信息资料。最后,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只有通过对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性运用,才能保证信息采集、加工、检索等环节实现高效利用,使个性服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未来展望
  高质量的服务是实现图书馆发展的唯一渠道。因此,图书馆应把服务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图书馆只有积极开展好个性化服务工作,才能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未来展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传统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和深化;将 “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深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1.对传统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和深化
  很多图书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 在开展个性化服务时,手段非常单一,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无法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因此,图书馆应在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图书馆可以进行特色馆藏文献室的设立,实现不同类型、文种、载体的集中管理,也可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料室、残疾人服务部等。图书馆也可以开展代查、代译、代检文献,对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市场预测等工作。同时,图书馆还应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保证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及时更新。
  2.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所谓的个性化服务,主要指的是图书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这是以读者为中心的直接体现,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图书馆想要开展好个性化服务工作,应围绕读者来展开,将服务理念真正融入服务系统的方方面面。图书馆应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服务,实现服务工作的化整为零,让读者能够进行自由选择,使其服务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能够实现效果最优化,从而促进读者满意度的提升。同时,图书馆还应对服务反馈工作进行强化,这不仅是掌握读者对服务质量满意度的重要渠道,而且可为开展下一步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3.深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图书馆应对读者的实际需要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电子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首先,应积极开发现有的馆藏,形成新型信息资源。其次,对虚拟馆藏开发利用有足够的重视,实现知识信息的有效应用。再次,加强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及时关注各个学科的发展动态。最后,建立完善的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包括电子出版物、网络资源以及传统文献等方面的服务。
  总而言之,通过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前景以及服务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对传统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和深化,深化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从而保障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周 青.试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与未来展望[J].图书馆,2004(1): 73-75.
  [2]包冬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术信息服务产品评析与展望[J].图书馆杂志,2014,33(3):31-36.
  [3]江 腾.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9):193-197.
  [4]张 慧.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其未来展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177-178.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科專业课程中,知识性课程以使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事实性知识为主要目的,课程中较难开设实践性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的学习内容和单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丧失学习兴趣。本文探索知识竞赛在机械专业特种加工课程中的翻转课堂应用,主要讨论知识竞赛的组织方法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知识性课程;知识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7-08  一、知识竞赛的
摘 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思想家,他的民族观具有丰富的内容,对我国当前处理和解决民族矛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理论上,他的民族观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团结。在实践上,他的民族观有利于我们落实民族政策和措施,消除族际差异,做到“知行合一”,实现民族和谐共处。  关键词:王阳明;民族观;理论价值;实践价值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心学是明代影响
摘 要:从教学工作入手的润物无声式思想影响已逐渐成为落实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试图结合高校教学工作实际,归纳以教学工作为视角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普遍路径,并针对存在的基本问题探索下一步工作思路,力争为进一步有效关键词:教学管理工作;宣传思想;高等教育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教学管理工作;宣传思想;高等教育  中图
以仲钼酸铵(AHM)为钼源,以聚乙二醇(PEG)为模板剂,用冰醋酸调节合成液的酸度为2.76,在60℃恒温条件下,生成三氧化钼的前驱体(中间体)。经洗涤、干燥、焙烧,得到淡蓝色或淡绿色粉末。利用
[摘要] 战略转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商业银行在自由化、证券化、国际化、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通过实施战略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现实选择。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路径及其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实践有
本文受到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经济系统运行与调控)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50504;受到2005年上海普通高校精品课程项目《电子商务概论》资助;受到2005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电子商务概论》资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交易行为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营销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需要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网络购买流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虚拟市场的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农业科学技术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禽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