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带来了种种便利,其中之一就是能让人们更含蓄、更高级、更多样化地“装”。比如在朋友圈里遇到别人的喜事,结婚生娃也好,升学买房也罢,很多人都会随手点个赞,就当随礼。过不了多久,“统一回复”四个字就赫然出现在评论区,让你不得不佩服别人交际广泛。然而,在屏幕那一端,面对寥寥几个赞,敲下“统一回复”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
人们一边声讨“装”,一边又无时无刻不在“装”。小时候,不会假装爱做作业的学生会面临训斥;长大了,不會假装爱加班的员工要遭受打压;打开新闻,不会假装谦让的少年被广场舞大妈赶出了球场。
老实说,我们身边只有不太装的人,却没有从不装的人。
为了装,你都撒过哪些谎
说谎是装的必经之路,富人要装穷,穷人要装富,学霸要装成学渣,渣女要装清纯,不说几句违心话是绝对办不到的。撒谎的成本越低,收益也越低,当成本接近于零时,收益也仅剩下意念的短暂快感。
对着欣赏不来的事物,硬生生挤出来的“我喜欢”三个字,大概是当代人都撒过的一个谎。从星巴克到“1点点”,从诺奖得主的书单到王家卫的电影,从民谣到freestyle,小众文化一拨又一拨袭来,文艺青年站在岸上,张开双臂迎接。
大众化是小众变得烂俗的开始,当《成都》变成口水歌,当仓央嘉措的诗和纳兰容若的词变成人人厌恶的俗物,就再也装不下去了,于是大家转而寻找更能装的寄托。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受伤的是那些始终如一的真爱粉。
网络是装的圣地,不同平台的谎话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网易云音乐的歌曲评论里,装的风格以苦情为主,秀恩爱为辅。男女之间常常因这首歌结缘,听歌思人,愁肠百结,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忧郁的烟草味,这故事也就装得圆满了。
在知乎要装理性,明明怒火中烧,气急败坏,也要做出一副心平气和的讨论姿态来。至于背景资料里的高学历、高收入以及各种闪光经历,也少不了水分,要不怎么那么凑巧,一大半社会精英都有时间在知乎答题呢?
直接面对亲人朋友的朋友圈,更是“装”的主要阵地,其中的学问可以参见各类《朋友圈装×指南》。朋友圈上无伤大雅的谎话,通常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无意,不骗财不骗色,骗个赞而已。
在使用社交工具聊天时为了装撒下的谎,就更不计其数了:明明说要睡觉,却去和别人聊天;明明刚刚上车,却说马上就到。也许有人会说,自己从来不撒谎,也从来不装。不知道这群人用没用过相机美颜功能:双下巴削尖,黑皮肤磨白,小眼睛撑大,每一张发在朋友圈的美照,都是为装而撒谎的铁证啊。
还有力气装,就没啥大事
当代人爱装,古代人就不爱装吗?当然不是,古人也装,只是远没有今天这么狠。
他们装来装去几千年,无非是抱着锄头站在田里,不停安慰自己不当官也挺好的。柳宗元写过一句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做农民最开心,当官才没意思,这也是“虚荣”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不知道是谁被贬官到柳州,难过得死去活来?
古人装的顶峰,差不多就是君王降生的時候了:刘邦出世雷电交加,赵匡胤出生红光环绕,顺治皇帝出生芳香满屋等。虽然自带音效和灯光,但过于刻意,缺乏想象力,和当代人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我们的“装”是群体化、现象级的行为,并且有商业保驾护航。古人没有“归隐田园训练营”,而如今帮助你提升逼格的产品服务遍地都是。大众媒体的普及不仅没有让人们的视野宽阔,反而将很多标准单一化:马甲线、A4腰成了新女性的标配,男人身上则要有腱子肉,肚子上没几块横肉的肥宅最好还是留在家里吃泡面吧。
关于美、富有、博学、健康的标准越来越浅俗和标签化。牛油果、亚麻材质的衣物、性冷淡的装修风格、名字繁复难记的作家和导演,都成了人们假装有格调的好工具,骗骗别人,也骗骗自己。
装的目的,不外乎两种:要么藏,要么露。但两者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明显。明明想要显山露水,却假装遮遮掩掩;越是一无所有,越要高声喧嚷。小区里老人们碰面,说起孩子总是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别人越是赞美,他们就越是谦虚。朱熹说:“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其实大多时候也没这么夸张,大部分人的装,只是为了收获点小小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
在今天,装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装惨、装穷、装丑各成流派。人们天天挂在嘴边的“丧文化”,本质不也是一种“装”吗?丧的人,内心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嘴上装着颓废,暗地里还怀有一飞冲天的抱负。真正流落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早就没有力气去装了。
互相保护还是互相伤害
装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自我保护的意味:缓解怀疑和焦虑,和不够熟悉的人拉开一些距离,保留隐私,挣点面子。如果就是小小地吹吹牛或者自嘲三五次,那么基本可以确信此人还算心理健康。
但过度的装,无疑透支着社会信任。越来越多的伪装之后,“狼来了”效应显现,主要表现为看谁都在装蒜,看谁都是虚情假意的嘴脸。真诚倾诉的空间被挤压得前所未有地小,不管和别人说什么,全背着装的嫌疑。
装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装到一定地步就涉及他人了。家长们匆匆忙忙地把孩子塞进各类补习班,甚至在不久前,还出现了小孩子没有英文名就交不到朋友的怪事。请这些父母扪心自问,究竟有多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在晒娃的时候,自己装上一把?
小孩子吹牛显得可爱,青年人的过分谦虚,就会让人感到少年老成式的不真诚。等到同学聚会上,一帮成年人装来装去,就只剩下丑陋的虚伪和一眼看穿的落魄了。
在装与装之间,个体压力没有缩小,群体压力反而被放大了。你有房子我没有,你有豪车我没有,你有女朋友我没有,来不及辨别装的成分有多大,内心早就被酸涩填满。而装的一方也承受着巨大的拷问,收获渺小又虚妄的满足。一次次装下去,简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
直播为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很大原因是其中有很多人不做作,也就是不装。对着镜头吃饭睡觉,下地干活,说一些不能再俗的大俗话,装久了观众们乐在其中。但关掉电脑,该装还是得装下去。大喊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子可能会被原谅,但说出真相的大人,只会迎来嘲笑、排挤,甚至是拳头。
必须在领导面前装,那就对同事少装一点;必须在父母面前装,那就在爱人面前少装点。别让自己真的变成那个表情包:敞开衣襟,装得一脸不屑:“来啊,互相伤害啊!”
人们一边声讨“装”,一边又无时无刻不在“装”。小时候,不会假装爱做作业的学生会面临训斥;长大了,不會假装爱加班的员工要遭受打压;打开新闻,不会假装谦让的少年被广场舞大妈赶出了球场。
老实说,我们身边只有不太装的人,却没有从不装的人。
为了装,你都撒过哪些谎
说谎是装的必经之路,富人要装穷,穷人要装富,学霸要装成学渣,渣女要装清纯,不说几句违心话是绝对办不到的。撒谎的成本越低,收益也越低,当成本接近于零时,收益也仅剩下意念的短暂快感。
对着欣赏不来的事物,硬生生挤出来的“我喜欢”三个字,大概是当代人都撒过的一个谎。从星巴克到“1点点”,从诺奖得主的书单到王家卫的电影,从民谣到freestyle,小众文化一拨又一拨袭来,文艺青年站在岸上,张开双臂迎接。
大众化是小众变得烂俗的开始,当《成都》变成口水歌,当仓央嘉措的诗和纳兰容若的词变成人人厌恶的俗物,就再也装不下去了,于是大家转而寻找更能装的寄托。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受伤的是那些始终如一的真爱粉。
网络是装的圣地,不同平台的谎话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在网易云音乐的歌曲评论里,装的风格以苦情为主,秀恩爱为辅。男女之间常常因这首歌结缘,听歌思人,愁肠百结,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忧郁的烟草味,这故事也就装得圆满了。
在知乎要装理性,明明怒火中烧,气急败坏,也要做出一副心平气和的讨论姿态来。至于背景资料里的高学历、高收入以及各种闪光经历,也少不了水分,要不怎么那么凑巧,一大半社会精英都有时间在知乎答题呢?
直接面对亲人朋友的朋友圈,更是“装”的主要阵地,其中的学问可以参见各类《朋友圈装×指南》。朋友圈上无伤大雅的谎话,通常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无意,不骗财不骗色,骗个赞而已。
在使用社交工具聊天时为了装撒下的谎,就更不计其数了:明明说要睡觉,却去和别人聊天;明明刚刚上车,却说马上就到。也许有人会说,自己从来不撒谎,也从来不装。不知道这群人用没用过相机美颜功能:双下巴削尖,黑皮肤磨白,小眼睛撑大,每一张发在朋友圈的美照,都是为装而撒谎的铁证啊。
还有力气装,就没啥大事
当代人爱装,古代人就不爱装吗?当然不是,古人也装,只是远没有今天这么狠。
他们装来装去几千年,无非是抱着锄头站在田里,不停安慰自己不当官也挺好的。柳宗元写过一句诗:“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做农民最开心,当官才没意思,这也是“虚荣”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不知道是谁被贬官到柳州,难过得死去活来?
古人装的顶峰,差不多就是君王降生的時候了:刘邦出世雷电交加,赵匡胤出生红光环绕,顺治皇帝出生芳香满屋等。虽然自带音效和灯光,但过于刻意,缺乏想象力,和当代人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我们的“装”是群体化、现象级的行为,并且有商业保驾护航。古人没有“归隐田园训练营”,而如今帮助你提升逼格的产品服务遍地都是。大众媒体的普及不仅没有让人们的视野宽阔,反而将很多标准单一化:马甲线、A4腰成了新女性的标配,男人身上则要有腱子肉,肚子上没几块横肉的肥宅最好还是留在家里吃泡面吧。
关于美、富有、博学、健康的标准越来越浅俗和标签化。牛油果、亚麻材质的衣物、性冷淡的装修风格、名字繁复难记的作家和导演,都成了人们假装有格调的好工具,骗骗别人,也骗骗自己。
装的目的,不外乎两种:要么藏,要么露。但两者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明显。明明想要显山露水,却假装遮遮掩掩;越是一无所有,越要高声喧嚷。小区里老人们碰面,说起孩子总是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别人越是赞美,他们就越是谦虚。朱熹说:“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其实大多时候也没这么夸张,大部分人的装,只是为了收获点小小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
在今天,装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装惨、装穷、装丑各成流派。人们天天挂在嘴边的“丧文化”,本质不也是一种“装”吗?丧的人,内心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嘴上装着颓废,暗地里还怀有一飞冲天的抱负。真正流落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早就没有力气去装了。
互相保护还是互相伤害
装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自我保护的意味:缓解怀疑和焦虑,和不够熟悉的人拉开一些距离,保留隐私,挣点面子。如果就是小小地吹吹牛或者自嘲三五次,那么基本可以确信此人还算心理健康。
但过度的装,无疑透支着社会信任。越来越多的伪装之后,“狼来了”效应显现,主要表现为看谁都在装蒜,看谁都是虚情假意的嘴脸。真诚倾诉的空间被挤压得前所未有地小,不管和别人说什么,全背着装的嫌疑。
装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人的事,装到一定地步就涉及他人了。家长们匆匆忙忙地把孩子塞进各类补习班,甚至在不久前,还出现了小孩子没有英文名就交不到朋友的怪事。请这些父母扪心自问,究竟有多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在晒娃的时候,自己装上一把?
小孩子吹牛显得可爱,青年人的过分谦虚,就会让人感到少年老成式的不真诚。等到同学聚会上,一帮成年人装来装去,就只剩下丑陋的虚伪和一眼看穿的落魄了。
在装与装之间,个体压力没有缩小,群体压力反而被放大了。你有房子我没有,你有豪车我没有,你有女朋友我没有,来不及辨别装的成分有多大,内心早就被酸涩填满。而装的一方也承受着巨大的拷问,收获渺小又虚妄的满足。一次次装下去,简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
直播为什么能火遍大江南北?很大原因是其中有很多人不做作,也就是不装。对着镜头吃饭睡觉,下地干活,说一些不能再俗的大俗话,装久了观众们乐在其中。但关掉电脑,该装还是得装下去。大喊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子可能会被原谅,但说出真相的大人,只会迎来嘲笑、排挤,甚至是拳头。
必须在领导面前装,那就对同事少装一点;必须在父母面前装,那就在爱人面前少装点。别让自己真的变成那个表情包:敞开衣襟,装得一脸不屑:“来啊,互相伤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