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从哪里开始?上了20年课,总为这事踌躇。
事务不多时,备讲读课文先看教材,再看教参,后看练习册。备非讲读课文先看教参或扫一两眼课文,再看练习册。可是,忙碌开来,有多少眼光留给讲读课文?实在少得可怜。有大块时间,偶有兴致,上网查阅、翻看期刊与教案集,急学急用,真假名师教案多少指引我们向前进。偶遇好文章好教案,匆匆速读,静不下心追寻作者思路,惶论读一本名家著作。
一年又一年,备课的起点模糊了,转换了,由教材、感觉、学生、问题异变为别人的教案、设计、习题。一天又一天,各种理论、定论、标准答案组成的宏大叙事压倒代替了个体叙事,心有惴惴。我去哪里了?我还感受到文字之美吗?还会分析课文吗?我有自己的眼光吗?我还是我吗?
备课速成,想得快,抄得快,下载更快,速读与整合能力见长,教案长度与资料厚度齐飞。独缺最珍贵的独自阅读感受、发现、判断,远离阅读澄明静思的情趣。一个语文老师自己阅读课文都在隔岸观火,形同嚼蜡,怎么能够、怎么好意思教学生仔细读书?语文老师怎么能够不管课堂怎么花样百出,只不过像一场动静有序的“时装秀”而已。
这样再上20年课,可能不会读书,写不出几段妙趣文字。
特别怀念2 0年前初上讲台时的备课感觉,温润、沉实、恬静多于急燥、凌空、火爆,有点诗意,像浸润在缕缕夕阳斜晖中。
那时,放在床头,夹在腋下的有教材,有一套《课文分析集》。集子收入文评家、教师、编辑的分析文字。虽然好些作者还在使用苏俄社会历史批评,运用传统的文以载道知人论世读法,可都不肯失去自己感受,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结尾的深情厚意,他们小心赏析争论,火气尽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壁”,他们用一毕坳坷体会文字,酿造优雅,文辞考究,多是些荡气回肠、温文尔雅的文字。寒夜秋光,蜷缩被窝,听风听雨,看看教材,看看分析文章,仿佛跟高僧学禅,心在开花。“兴尽晚归舟”。
那时,山里学校路途崎岖,有关部门领导难得到校,很少查教案,也没人要你搞课改,也没什么观摩课。文革过来的老教师备课认真,字有一体,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老师耳濡目染,大都写教案、看书、练字。山高皇帝远,反捡个慢慢揣摩课文与《课文分析集》的大便宜。
那时,读课文、山水、学生入眼可读,常常发呆,为课文精彩之处发呆一怎么想出这么绝的句子,为一处油菜地发呆——这花怎么这样热烈又安静,为上课挥洒—通后突然才尽发呆——让我想想,该读哪段。“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多有感觉啊!
信息、物资、爱情匮乏的年代,《课文分析集》是“半部《论语》”。
就这么备课,家里一本备课本,学校一本,演一出双城记,有时兴趣来了,学写课文分析,胡言乱语几页,七页八页止不住猛冒的思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了一个星期,写了一个星期。好乱的文字,愤怒、欣喜飞扬在文字里;翻飞的思绪,像秋风里滚动的落叶,像狂跳的音符。看着踏实。
就这么上课,读一段好文字,写一段有点意思的文字,再走进教室上课,心气就没那么燥与傲,读写的美感挂在嘴角,满口津甜。日光透亮,心胸开阔,破教室顿生古拙之美,淘气学生也有朴直之趣。
备课融入生活,相扶将酿造着从教的快乐,抵抗深山清贫困苦。
斗转星移,然而,我却很留恋这种备课,它是青春的印记与回忆,依稀模仿了千百年文人精读悟会的读书方式,保持对经典著作、典范文章的尊敬与礼貌,不仅向学生示范为生存而应考的技巧,还传递为生活得有滋味而用心读书的古老经验。
它是斜阳里的几缕余晖,色淡如菊,光影阑珊,脉脉含情。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太容易消逝,亦不被人挽留。
是的,我们基层教师匆匆太匆匆,太多庶务缠手,没有一件不劳心劳力,上厕所也争分夺秒,很难找时间静心看教材、赏析文章。
是的,我们已经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号角下行进,各种标准化、格式化的检查考核扑面而来,条条框框,越累越高,没一条不关涉饭碗,很难有发挥的时空。
是的,我们的学习培训更密集了,新知新念,层出不穷,在新理念的密林里,急于寻找出路,不敢歇会回看出发的起点。
是的,我们的教育改革目不暇接,一波接一浪,节奏加快、技术更新、课题如云,复制、剪贴、摘抄教案还赶不上马不停蹄的上课需要。
太多的是的、是的,遮蔽那缕缕余晖,以至遗忘模糊了它那美丽的倩影,甚而认为它是美丽的虚无。
但我不忍遮蔽,仍要寻找备课的美妙,从感觉开始,像20年前的老教师,尽可能坚守手工作坊式的备课。仍旧幻想在激越的改革年代,传统迂缓的备课能存一席之地,以彰显教育的多元、宽容、渐进。唯其如此,或能解我心中困惑,重温备课诗意的感觉。
新课程改革的宏大叙事,不也需要教师累积各种个体叙事来编织吗?
备课,翻开课本仔细读,“误入藕花深处”,脉脉流水,缕缕斜晖,有情有境有自己。
不忍试问:“能给她一个未来期许吗?”
事务不多时,备讲读课文先看教材,再看教参,后看练习册。备非讲读课文先看教参或扫一两眼课文,再看练习册。可是,忙碌开来,有多少眼光留给讲读课文?实在少得可怜。有大块时间,偶有兴致,上网查阅、翻看期刊与教案集,急学急用,真假名师教案多少指引我们向前进。偶遇好文章好教案,匆匆速读,静不下心追寻作者思路,惶论读一本名家著作。
一年又一年,备课的起点模糊了,转换了,由教材、感觉、学生、问题异变为别人的教案、设计、习题。一天又一天,各种理论、定论、标准答案组成的宏大叙事压倒代替了个体叙事,心有惴惴。我去哪里了?我还感受到文字之美吗?还会分析课文吗?我有自己的眼光吗?我还是我吗?
备课速成,想得快,抄得快,下载更快,速读与整合能力见长,教案长度与资料厚度齐飞。独缺最珍贵的独自阅读感受、发现、判断,远离阅读澄明静思的情趣。一个语文老师自己阅读课文都在隔岸观火,形同嚼蜡,怎么能够、怎么好意思教学生仔细读书?语文老师怎么能够不管课堂怎么花样百出,只不过像一场动静有序的“时装秀”而已。
这样再上20年课,可能不会读书,写不出几段妙趣文字。
特别怀念2 0年前初上讲台时的备课感觉,温润、沉实、恬静多于急燥、凌空、火爆,有点诗意,像浸润在缕缕夕阳斜晖中。
那时,放在床头,夹在腋下的有教材,有一套《课文分析集》。集子收入文评家、教师、编辑的分析文字。虽然好些作者还在使用苏俄社会历史批评,运用传统的文以载道知人论世读法,可都不肯失去自己感受,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结尾的深情厚意,他们小心赏析争论,火气尽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壁”,他们用一毕坳坷体会文字,酿造优雅,文辞考究,多是些荡气回肠、温文尔雅的文字。寒夜秋光,蜷缩被窝,听风听雨,看看教材,看看分析文章,仿佛跟高僧学禅,心在开花。“兴尽晚归舟”。
那时,山里学校路途崎岖,有关部门领导难得到校,很少查教案,也没人要你搞课改,也没什么观摩课。文革过来的老教师备课认真,字有一体,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老师耳濡目染,大都写教案、看书、练字。山高皇帝远,反捡个慢慢揣摩课文与《课文分析集》的大便宜。
那时,读课文、山水、学生入眼可读,常常发呆,为课文精彩之处发呆一怎么想出这么绝的句子,为一处油菜地发呆——这花怎么这样热烈又安静,为上课挥洒—通后突然才尽发呆——让我想想,该读哪段。“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多有感觉啊!
信息、物资、爱情匮乏的年代,《课文分析集》是“半部《论语》”。
就这么备课,家里一本备课本,学校一本,演一出双城记,有时兴趣来了,学写课文分析,胡言乱语几页,七页八页止不住猛冒的思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了一个星期,写了一个星期。好乱的文字,愤怒、欣喜飞扬在文字里;翻飞的思绪,像秋风里滚动的落叶,像狂跳的音符。看着踏实。
就这么上课,读一段好文字,写一段有点意思的文字,再走进教室上课,心气就没那么燥与傲,读写的美感挂在嘴角,满口津甜。日光透亮,心胸开阔,破教室顿生古拙之美,淘气学生也有朴直之趣。
备课融入生活,相扶将酿造着从教的快乐,抵抗深山清贫困苦。
斗转星移,然而,我却很留恋这种备课,它是青春的印记与回忆,依稀模仿了千百年文人精读悟会的读书方式,保持对经典著作、典范文章的尊敬与礼貌,不仅向学生示范为生存而应考的技巧,还传递为生活得有滋味而用心读书的古老经验。
它是斜阳里的几缕余晖,色淡如菊,光影阑珊,脉脉含情。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太容易消逝,亦不被人挽留。
是的,我们基层教师匆匆太匆匆,太多庶务缠手,没有一件不劳心劳力,上厕所也争分夺秒,很难找时间静心看教材、赏析文章。
是的,我们已经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号角下行进,各种标准化、格式化的检查考核扑面而来,条条框框,越累越高,没一条不关涉饭碗,很难有发挥的时空。
是的,我们的学习培训更密集了,新知新念,层出不穷,在新理念的密林里,急于寻找出路,不敢歇会回看出发的起点。
是的,我们的教育改革目不暇接,一波接一浪,节奏加快、技术更新、课题如云,复制、剪贴、摘抄教案还赶不上马不停蹄的上课需要。
太多的是的、是的,遮蔽那缕缕余晖,以至遗忘模糊了它那美丽的倩影,甚而认为它是美丽的虚无。
但我不忍遮蔽,仍要寻找备课的美妙,从感觉开始,像20年前的老教师,尽可能坚守手工作坊式的备课。仍旧幻想在激越的改革年代,传统迂缓的备课能存一席之地,以彰显教育的多元、宽容、渐进。唯其如此,或能解我心中困惑,重温备课诗意的感觉。
新课程改革的宏大叙事,不也需要教师累积各种个体叙事来编织吗?
备课,翻开课本仔细读,“误入藕花深处”,脉脉流水,缕缕斜晖,有情有境有自己。
不忍试问:“能给她一个未来期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