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关键词】化学;创新;能力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Teaching Chemistry
  Ma Xiao-hua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key and co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create innovative vitalit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students thinking development can benefit from life. At the same time let teachers create brilliant flash and charm of human nature, it is each teacher in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continue effort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Key words】Chemical; innovation; ability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1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1.2 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1.3 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 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2. 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2.1 动机是创新的条件。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堿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2 严谨是创新的作风。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2.3 顽强是创新的精神。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 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3.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3.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上述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领“创新”成功的滋味。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民主氛围;心理动因;创新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
期刊
音乐——使师生的心灵亲近,使学生的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面前:有的孩子含蓄如空谷幽兰;有的孩子奔放如飞流直下;有的似风中小树亭亭玉立;有的如雨中荷花含苞待放;有的一点即通透如玉;有的一步一个脚印要脚踏实地……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在于: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在音乐课堂里进行脑力劳动的乐趣。   问题一:音乐课总是在语文、数学、英语课以后,一般在上午第二、三节课,
期刊
【摘要】英语谚语是一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恰当的运用对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谚语在教书育人中的渗透作用,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词汇、句型、语法,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英语谚语;英语教学;教书育人   英语谚语是英语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结晶,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总结以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谚语内容精辟,寓意深远,有广泛的感染力,而且措辞简练便于记忆,是集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關键词】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中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基础。   【关键词】化学;教学方法;化学实验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
期刊
【摘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导入与过渡;借助歌曲,课前烘托氛围;历史古迹、世界名胜、风土人情导入;抓住提纲,开门见山导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导入。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入语;历史情境   1.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导入与过渡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上课时具有活跃大胆的思维和很强的表现欲。因此,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活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对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效果。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曾十分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但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地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
期刊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1. 创造和谐愉快的气氛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
期刊
1. 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仍以“小统计”为例,为了使学生了解从收集数据到整理数据、解释数据的过程,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母亲生日的数据,课上在模拟给妈妈庆贺生日的情境中,认识各月份母亲生日人数的统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