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师德、身教;心理健康教育
曾经读到一篇关于感恩教育的文章,是说作者所在的地区举办了一个体验夏令营,入营之前,孩子们首先被要求给父母洗一次脚。当时孩子和父母都觉着挺新鲜。许多家长因此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孩子们也在给父母洗脚的过程中对如何关爱父母有了特别的感触。可在夏令营闭营时,作者却吃惊的发现,孩子刚刚回到家,就瘫在了沙发上。结果是他们的爸妈忙着为他们端水洗脸洗脚。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读了这篇文章后,我陷入了沉思:在今天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更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务必想要探索出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学校作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也在积极寻求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但我们还是很遗憾地看到了与德育教育初衷相违背的景象:学生在学校接受纯粹、正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家受到的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在社会受到的是追求利益回报的商品教育。相当多的同学害怕吃苦,拒绝努力,得过且过;从小娇生惯养,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晚上在网吧通宵达旦,白天上课呼呼大睡;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不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影视明星盲目崇拜与拼命追逐替代了对民族英雄的仰慕和对时代先锋的敬重;是非、善恶、美丑不分,法制意识淡薄,导致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虽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主流是健康的,但这些从未成年人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形势不容乐观。
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要讲师德,重身教。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自身品行素质将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敬业爱岗,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初中生由于知识缺乏,辨别能力弱,对许多问题无法深入理解和认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内容不加选择、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方法上又实施大量的强输硬灌,极易造成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甚至不知错,更谈不上改错。我们只有让学生从道德真理的“发现者”、“探求者”、“胜利者”的体验中,自觉地向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行为的自觉实践以及道德习惯的培养主动发展,从而构建知、情、意、行的整体道德素质。
第三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处在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正值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要面临奠基人生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青春期生理、心理道德急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可现实中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总是用成人的心态看待中学生,居高临下去教育他们。即使有时也在尝试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但由于缺乏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导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夸大,难以得到正确的处理。教师应该要学习相关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健康辅导关于个体辅导和团体训练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中学生解除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当中的心理困扰或是一般心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校是主阵地,但更需要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创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3]《心理健康辅导员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师德、身教;心理健康教育
曾经读到一篇关于感恩教育的文章,是说作者所在的地区举办了一个体验夏令营,入营之前,孩子们首先被要求给父母洗一次脚。当时孩子和父母都觉着挺新鲜。许多家长因此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孩子们也在给父母洗脚的过程中对如何关爱父母有了特别的感触。可在夏令营闭营时,作者却吃惊的发现,孩子刚刚回到家,就瘫在了沙发上。结果是他们的爸妈忙着为他们端水洗脸洗脚。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读了这篇文章后,我陷入了沉思:在今天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在学校这个小环境中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更多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对中学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务必想要探索出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学校作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也在积极寻求德育工作的突破口。但我们还是很遗憾地看到了与德育教育初衷相违背的景象:学生在学校接受纯粹、正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家受到的是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在社会受到的是追求利益回报的商品教育。相当多的同学害怕吃苦,拒绝努力,得过且过;从小娇生惯养,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晚上在网吧通宵达旦,白天上课呼呼大睡;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不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共秩序,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影视明星盲目崇拜与拼命追逐替代了对民族英雄的仰慕和对时代先锋的敬重;是非、善恶、美丑不分,法制意识淡薄,导致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虽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主流是健康的,但这些从未成年人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形势不容乐观。
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改进和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第一要讲师德,重身教。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自身品行素质将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敬业爱岗,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初中生由于知识缺乏,辨别能力弱,对许多问题无法深入理解和认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内容不加选择、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方法上又实施大量的强输硬灌,极易造成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甚至不知错,更谈不上改错。我们只有让学生从道德真理的“发现者”、“探求者”、“胜利者”的体验中,自觉地向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行为的自觉实践以及道德习惯的培养主动发展,从而构建知、情、意、行的整体道德素质。
第三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处在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正值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要面临奠基人生的重要任务,也面临着青春期生理、心理道德急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可现实中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总是用成人的心态看待中学生,居高临下去教育他们。即使有时也在尝试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但由于缺乏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导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么被忽视,要么被夸大,难以得到正确的处理。教师应该要学习相关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知识,掌握心理健康辅导关于个体辅导和团体训练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中学生解除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当中的心理困扰或是一般心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校是主阵地,但更需要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创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3]《心理健康辅导员丛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