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应运用自己的思维,结合教学经验,给学生创造多“看”、多“动”、多“说”、多“思”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数学课堂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优化策略;高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的、开放地去探究,让学生多“看”、多“动”、多“说”、多“思”,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数学课堂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造“看”的机会,让学生有探究的力量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必要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题的需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拥有的充满快乐、涌动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教师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创造“动”的机会,让学生有发展的时空
在实践中学习,即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是小学数学学科的要求。这时由于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別是小学生好奇好动,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再动手,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概念,形成科学的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探索、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俩谁高、谁矮?学生一下子就能判断出来。紧接着,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学生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不容易判断出来,该怎么办呢?“比一比。”一个学生大声喊道。我紧跟其后,说道:“大家会比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比一比。”听到指令,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了。嘿,学生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共同靠着墙站,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并排站着比……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得出了比高矮的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三、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有展示的天地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教学中应加强“说”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其实,学生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时,我认真地写好教学设计,精心地制作了课件、准备了教具。满以为这堂课能按照我设计的路线取得成功。谁知,当我出示课题,学生却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有的把自己课前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拆开又装上;有的把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拿起来观察。看到这情形,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对眼前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现在就请你们把它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立体图形谈到长方体,再由特殊的长方体谈到正方体,气氛热烈而又融洽。学生把自己所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描述得既详细又细致。最后,我又让学生通过同桌互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试说,并归纳出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节课学生就在不断的说中掌握知识。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最终目标。
四、创造“思”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中不只要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要尽量让学生去发现一些问题、研究一些问题、讨论一些问题、感悟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种“我能行、我快乐”的感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做了一个“测算”的实践活动:拿一个圆柱形茶叶盒,量一量它的底面积和高,再算出它的表面积。那该如何测量它的直径呢?充分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于是出现了以下的操作:(1)用一根线绕茶叶盒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用线的长度除以π就是直径。(2)先把茶叶盒的底面描画在白纸上,剪下这个圆对折,量出折线的长,就是直径。(3)把直尺上的零刻度线固定在茶叶盒底面边缘的一点,慢慢转动直尺,测量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直径。(4)让茶叶盒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再画出它的侧面展开图,由测量出的底面周长便可求出直径……自由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灵感,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要我们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有效的观察、操作、表达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和谐的课堂中获取新知,相信会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杏莲小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优化策略;高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的、开放地去探究,让学生多“看”、多“动”、多“说”、多“思”,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数学课堂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造“看”的机会,让学生有探究的力量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必要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题的需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拥有的充满快乐、涌动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时,一幅生动美丽的校园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马上被画面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及热闹场面吸引住了,非常高兴,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我不急于把问题提出来,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随意看自己想要看的,还可以说说图上有什么。当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我再提出要求:“这里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图上画的是什么?各有什么?你们找一找。”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数学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提的问题上,自觉地按教师的要求观察,我再适时地指导观察方法,有意引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很快就找到了从数量“1”到数量“10”所表示的物体,如“1位老师”“1面红旗”“2位小朋友跳绳”“3位同学踢足球”等。这样分两个阶段进行观察,先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再按要求深入观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对观察的要求逐步提高,使他们的观察渐渐地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局部到整体,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二、创造“动”的机会,让学生有发展的时空
在实践中学习,即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是小学数学学科的要求。这时由于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別是小学生好奇好动,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再动手,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概念,形成科学的结论,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探索、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俩谁高、谁矮?学生一下子就能判断出来。紧接着,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学生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不容易判断出来,该怎么办呢?“比一比。”一个学生大声喊道。我紧跟其后,说道:“大家会比吗?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比一比。”听到指令,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了。嘿,学生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共同靠着墙站,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并排站着比……通过仔细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得出了比高矮的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三、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有展示的天地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教学中应加强“说”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其实,学生用语言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时,我认真地写好教学设计,精心地制作了课件、准备了教具。满以为这堂课能按照我设计的路线取得成功。谁知,当我出示课题,学生却开始窃窃私语: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有的把自己课前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拆开又装上;有的把自己带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拿起来观察。看到这情形,我话锋一转:“同学们,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对眼前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现在就请你们把它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从立体图形谈到长方体,再由特殊的长方体谈到正方体,气氛热烈而又融洽。学生把自己所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描述得既详细又细致。最后,我又让学生通过同桌互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试说,并归纳出最简练的语言来描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这节课学生就在不断的说中掌握知识。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最终目标。
四、创造“思”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教学中不只要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要尽量让学生去发现一些问题、研究一些问题、讨论一些问题、感悟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种“我能行、我快乐”的感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做了一个“测算”的实践活动:拿一个圆柱形茶叶盒,量一量它的底面积和高,再算出它的表面积。那该如何测量它的直径呢?充分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于是出现了以下的操作:(1)用一根线绕茶叶盒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用线的长度除以π就是直径。(2)先把茶叶盒的底面描画在白纸上,剪下这个圆对折,量出折线的长,就是直径。(3)把直尺上的零刻度线固定在茶叶盒底面边缘的一点,慢慢转动直尺,测量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直径。(4)让茶叶盒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再画出它的侧面展开图,由测量出的底面周长便可求出直径……自由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灵感,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只要我们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有效的观察、操作、表达和思考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和谐的课堂中获取新知,相信会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学生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杏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