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2005年中国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股票股权激励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已被众多上市企业所采用。论其主要原因是在股票期权这种期权激励的方式下,可以将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股东的目的趋同,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股票期权被公认为是新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在这种助推器下,企业价值变化值得我们探讨。本文以上市公司诺普信为例,分析了诺普信集团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实行期权激励后,企业价值创造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 价值创造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通常会有委托代理关系出现,公司所有者同专业管理人员在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利益分歧,股票期权,就是为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一起为公司发展而努力的一种制度。国外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高科技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机制已经非常的普遍,它是国外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摩根斯坦利提供的数据表明,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所列的前250家大公司中,就有98%的公司建立了股票期权制度,有55%的公司发行了“限制性股票”,有58%的公司设计并实施了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的股票奖励[1]。
一、股权激励方式探析
何为股权激励机制?对此,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学者都没有给定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身学科出发分别作出了相应的定义或解释。在早期的研究中,有人将股权激励等同于经营者持股,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股权激励在各方面都与经营者持股不同,股权激励是企业员工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给予高管的报酬,目的是为了回报和激励高管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努力和服务,只是这种给予薪酬的方式是以股票期权等特殊方式来体现的。
2005年1月5日,我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办法(試行)》第3条规定指出,股权激励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股权激励就是一种通过让被激励人员获取一定的权利使得他能以企业股东的身份参与到企业决策、承担风险、共享利润中,从而使得这些高级人员更加尽责努力的为公司长期发展而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最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
股票期权实际上是企业给予被激励者的一种权利,拥有这种权利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该企业的股票,行权时股票的价格和事先约定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被激励者的收入,同时被激励者也可以选择放弃行使这种权利[2]。显然股票期权对企业高管发生激励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企业高管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使得企业在经营业绩上有所提高,从而拉升企业的投资价值,导致该企业股票价格上涨.
(二)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hares)
限制性股票是指,企业的高管不需要支付任何资金就可以得到该企业的限制性股票,但是他们在出售该股票的权利却受到一定的约束,在规定的限制期限内不能够随意出售股票,假若在限制期内该高管出现辞职或被企业开除等情况,则其手中的股票会被没收[3]。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高管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因此在限制期内他们会尽自己能力使得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提升该企业股票的市值从而获得收入。
(三)股票增值权(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股票增值权是指企业收于企业管理者的一种权利,具体来讲就是若在企业高管的经营下,企业发展较好带动公司股价上升,那么被激励者则可以通过选择行使该权利获得事先约定好的那部分股价升值收益。在这一过程中,被激励者不需要付出任何资金成本,且不拥有该公司股票的所有权,行权之后则会获得现金或等额的公司股票。
二、诺普信权激励分析
诺普信是我国较早一批成立的以化肥生产为主要产品的农化企业,诺普信公司将科技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于2008年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我国国内唯一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农化企业。从我国2005年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诺普信也一马当先的率先采取了股权激励的方式,到目前为止,诺普信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别推出了股权激励政策,以下是对这两次股权激励政策的分析:
(一)诺普信第一次股权激励
2009年6月,诺普信宣布启动为期四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也是我国上市企业中第一个进行股权激励的农化企业。其激励工具是限制性股票,也就是从诺普信2010年至2013年每年的年度净利润增加额中,按照一定比例公司预提出奖励基金,并单独委托第三方从二级市场上买入诺普信A股的股票,当被激励者符合激励条件时,股票就会归到被激励者的个人账户中。
诺普信在2009年股权激励的内容是这样的:其行权价为21.28元,需要达到的业绩指标为: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5%,2010至2013年每股收益要分别达到0.90、1.15、1.47、1.86元。指标1和2的实现需要企业实现“质”的增长。不能因增发股票等“量”的增长来实现;通过指标1和2的要求,经计算,若达到行权标准,诺普信的年净利润(NP)增长率需达到27.5%。而诺普信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条件是当期归属:PriceB>PriceA。补充归属:PriceC>Price;PriceC>PriceB。这种条件下受资本市场的影响较大。综合分析,本次激励条件与公司股价挂钩,但是因为股价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激励对象并不能仅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实现,企业偏重质的增长,每年的指标均要达成,可见行权条件还是颇为苛刻的。
诺普信在2009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后。根据诺普信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2009年诺普信实现净利润13859.67万元,较2008年增长了49.04%,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1.61%,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全部符合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条件。2009年诺普信的公布股权激励之后的当年净利润还是较为可观的。然而2010年诺普信的年净利润增长率为-21.5%,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为8.89%,不符合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条件,导致诺普信2010年股权激励计划无法实现。2011年由于当年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供给不足,激励计划的各项指标均未实现,这也给2011年的股权激励画上了失败的句号。 (二)诺普信第二次股权激励
2012年2月,诺普信再次推出了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经证监会审查修改并在2012年经过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此次激励是以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有效时间为60个月,此次激励股票总量达到了11000000股,占当时诺普信总股本的3.108%。激励的对象包括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等,首次授予的股份高达9920000股,占此次股权激励总量的90.182%,本次激励的股票授予价为每股4.1元,其行权业绩指标的规定是:2013~2015年度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8%、9%、10%。净利润同2011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不低于60%、100%、150%。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分析出本次的期权激励与业务相挂钩,被激励者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业绩指标进一步注重质的增长,而非量的增长;由于行权期限较长,在业绩指标满足的前提下,被激励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行权。本次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案更加的科学。
(三)企业价值创造分析
从首次股权激励到现在,在股权激励的方式下,诺普信已经发展了8年,虽然首次股权激励由于自身制度定制存在缺陷以及受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最终停止实施,其激励本省仍对诺普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图1和图2是根據诺普信各年年报数据整理出来的净利润增长的变化情况。
根据图3可以明显的看出,整体来看,诺普信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9~2011发生有较大变化,2009~2011年在首次股权激励下,虽然诺普信的净利润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是诺普信的全面摊薄收益率依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诺普信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以后是稳步上升的,可见股票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创造的成果。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列举了诺普信两次股权激励中比较有代表的财务数据来说明股权激励对企价值创造的关系。在上述列举的数据中,除2010和2011年,诺普信的各项财务指标有所下降外,在股权激励的其他时间内,诺普信的各财务数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在与同行业的对比中,可以得出在行业整体发展较好的环境下,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创造起到一个正向推动的作用。然而,股权激励政策虽然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有一定推动效果,但若排除市场经济环境推动的影响,则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探究原因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企业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导致企业的股权激励失效。
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股权激励更好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在此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上市公司本身要不断完善内部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治理作为股权激励的内部环境,股权激励也难以实现其效用。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股权激励得以实现的保障,同时也使得企业有所依据的进行股权激励政策,从而充分发挥其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先炳.美加银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世界经济,2001(9):74-78.
[2]赵军营.我国股票期权特点、运行机理及效益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98-99.
[3]袁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9):77-78.
[4]梁文伟.论股票期权计划对高管人员的激励[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13-14.
[5]王伟,黄文锋.公司价值、治理水平与股权激励停止的关系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4):12-22.
[6]崔明会,张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95-98.
[7]冀晓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研究[J].会计师,2013(21):3-4.
[8]谢德仁,陈运森.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J].金融研究,2010(12):99-114.
[9]王传彬,崔益嘉,赵晓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183-186.
[10]王锐,龙子午.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现代财经,2011(2).
作者简介:陈峙妤(1992-),女,汉族,黑龙江人,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农业金融。
【关键词】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 价值创造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通常会有委托代理关系出现,公司所有者同专业管理人员在对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利益分歧,股票期权,就是为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一起为公司发展而努力的一种制度。国外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高科技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机制已经非常的普遍,它是国外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摩根斯坦利提供的数据表明,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所列的前250家大公司中,就有98%的公司建立了股票期权制度,有55%的公司发行了“限制性股票”,有58%的公司设计并实施了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的股票奖励[1]。
一、股权激励方式探析
何为股权激励机制?对此,至今为止国内外的学者都没有给定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自身学科出发分别作出了相应的定义或解释。在早期的研究中,有人将股权激励等同于经营者持股,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股权激励在各方面都与经营者持股不同,股权激励是企业员工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给予高管的报酬,目的是为了回报和激励高管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努力和服务,只是这种给予薪酬的方式是以股票期权等特殊方式来体现的。
2005年1月5日,我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办法(試行)》第3条规定指出,股权激励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股权激励就是一种通过让被激励人员获取一定的权利使得他能以企业股东的身份参与到企业决策、承担风险、共享利润中,从而使得这些高级人员更加尽责努力的为公司长期发展而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最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
股票期权实际上是企业给予被激励者的一种权利,拥有这种权利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以事先约定好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该企业的股票,行权时股票的价格和事先约定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被激励者的收入,同时被激励者也可以选择放弃行使这种权利[2]。显然股票期权对企业高管发生激励作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企业高管通过自身的努力工作使得企业在经营业绩上有所提高,从而拉升企业的投资价值,导致该企业股票价格上涨.
(二)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hares)
限制性股票是指,企业的高管不需要支付任何资金就可以得到该企业的限制性股票,但是他们在出售该股票的权利却受到一定的约束,在规定的限制期限内不能够随意出售股票,假若在限制期内该高管出现辞职或被企业开除等情况,则其手中的股票会被没收[3]。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高管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企业股票,因此在限制期内他们会尽自己能力使得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提升该企业股票的市值从而获得收入。
(三)股票增值权(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股票增值权是指企业收于企业管理者的一种权利,具体来讲就是若在企业高管的经营下,企业发展较好带动公司股价上升,那么被激励者则可以通过选择行使该权利获得事先约定好的那部分股价升值收益。在这一过程中,被激励者不需要付出任何资金成本,且不拥有该公司股票的所有权,行权之后则会获得现金或等额的公司股票。
二、诺普信权激励分析
诺普信是我国较早一批成立的以化肥生产为主要产品的农化企业,诺普信公司将科技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于2008年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我国国内唯一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农化企业。从我国2005年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后,诺普信也一马当先的率先采取了股权激励的方式,到目前为止,诺普信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别推出了股权激励政策,以下是对这两次股权激励政策的分析:
(一)诺普信第一次股权激励
2009年6月,诺普信宣布启动为期四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也是我国上市企业中第一个进行股权激励的农化企业。其激励工具是限制性股票,也就是从诺普信2010年至2013年每年的年度净利润增加额中,按照一定比例公司预提出奖励基金,并单独委托第三方从二级市场上买入诺普信A股的股票,当被激励者符合激励条件时,股票就会归到被激励者的个人账户中。
诺普信在2009年股权激励的内容是这样的:其行权价为21.28元,需要达到的业绩指标为: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5%,2010至2013年每股收益要分别达到0.90、1.15、1.47、1.86元。指标1和2的实现需要企业实现“质”的增长。不能因增发股票等“量”的增长来实现;通过指标1和2的要求,经计算,若达到行权标准,诺普信的年净利润(NP)增长率需达到27.5%。而诺普信限制性股票的归属条件是当期归属:PriceB>PriceA。补充归属:PriceC>Price;PriceC>PriceB。这种条件下受资本市场的影响较大。综合分析,本次激励条件与公司股价挂钩,但是因为股价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激励对象并不能仅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实现,企业偏重质的增长,每年的指标均要达成,可见行权条件还是颇为苛刻的。
诺普信在2009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后。根据诺普信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2009年诺普信实现净利润13859.67万元,较2008年增长了49.04%,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1.61%,基本每股收益0.68元,全部符合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条件。2009年诺普信的公布股权激励之后的当年净利润还是较为可观的。然而2010年诺普信的年净利润增长率为-21.5%,全面摊薄的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为8.89%,不符合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条件,导致诺普信2010年股权激励计划无法实现。2011年由于当年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供给不足,激励计划的各项指标均未实现,这也给2011年的股权激励画上了失败的句号。 (二)诺普信第二次股权激励
2012年2月,诺普信再次推出了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经证监会审查修改并在2012年经过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此次激励是以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有效时间为60个月,此次激励股票总量达到了11000000股,占当时诺普信总股本的3.108%。激励的对象包括董事会成员、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等,首次授予的股份高达9920000股,占此次股权激励总量的90.182%,本次激励的股票授予价为每股4.1元,其行权业绩指标的规定是:2013~2015年度加权平均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8%、9%、10%。净利润同2011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不低于60%、100%、150%。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分析出本次的期权激励与业务相挂钩,被激励者可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业绩指标进一步注重质的增长,而非量的增长;由于行权期限较长,在业绩指标满足的前提下,被激励者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行权。本次股票期权激励的方案更加的科学。
(三)企业价值创造分析
从首次股权激励到现在,在股权激励的方式下,诺普信已经发展了8年,虽然首次股权激励由于自身制度定制存在缺陷以及受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导致最终停止实施,其激励本省仍对诺普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图1和图2是根據诺普信各年年报数据整理出来的净利润增长的变化情况。
根据图3可以明显的看出,整体来看,诺普信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9~2011发生有较大变化,2009~2011年在首次股权激励下,虽然诺普信的净利润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是诺普信的全面摊薄收益率依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诺普信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2年以后是稳步上升的,可见股票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创造的成果。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列举了诺普信两次股权激励中比较有代表的财务数据来说明股权激励对企价值创造的关系。在上述列举的数据中,除2010和2011年,诺普信的各项财务指标有所下降外,在股权激励的其他时间内,诺普信的各财务数据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因此在与同行业的对比中,可以得出在行业整体发展较好的环境下,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创造起到一个正向推动的作用。然而,股权激励政策虽然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有一定推动效果,但若排除市场经济环境推动的影响,则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探究原因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尚未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企业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导致企业的股权激励失效。
因此为了能够使得股权激励更好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在此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上市公司本身要不断完善内部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治理作为股权激励的内部环境,股权激励也难以实现其效用。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股权激励得以实现的保障,同时也使得企业有所依据的进行股权激励政策,从而充分发挥其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先炳.美加银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世界经济,2001(9):74-78.
[2]赵军营.我国股票期权特点、运行机理及效益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98-99.
[3]袁艺.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监督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9):77-78.
[4]梁文伟.论股票期权计划对高管人员的激励[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13-14.
[5]王伟,黄文锋.公司价值、治理水平与股权激励停止的关系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4):12-22.
[6]崔明会,张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4):95-98.
[7]冀晓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研究[J].会计师,2013(21):3-4.
[8]谢德仁,陈运森.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J].金融研究,2010(12):99-114.
[9]王传彬,崔益嘉,赵晓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183-186.
[10]王锐,龙子午.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现代财经,2011(2).
作者简介:陈峙妤(1992-),女,汉族,黑龙江人,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农业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