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教材的整合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m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有创新就没有闪光的思维火花,学生不欢迎毫无思想涟漪死水般的课堂。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整合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让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思想驰骋的广阔空间。因此,对新教材的优化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数学教师,下面笔者浅谈一下对高中数学教材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整合
  教材整合在数学教学中,所谓“为我所用”,就是依据生活实际和自身的有效教学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最根本的是要依据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而整合教材,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实效。但是,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数学学科的爱好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以有效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就成为操作性教学疑难问题。以有效教学理念整合教材内容,应从学习的难易度整合,从宏观教学的高度整合,从学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的顺序上整合,从训练能力的基本过程上整合。
  一、必须以有效教学理念整合教材内容
  有效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源状况的实际出发。例如,对于生源较差的学校而言,这一学校的数学组就应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把基础性“了解、掌握、理解”的内容编成校本教材,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基础性能力,并在复习阶段加进较难的内容进行练习和训练,使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扎实有效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从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有效掌握抓起,并且在课时教学中规范有效教学过程和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性、学习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和培养,从而获得有效教学。对于重点高中学校,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该校的数学教师应把数学教材内容按单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授课,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重点讲解;二是学生似理解又有问题的内容通过咨询课来完成;三是学生能通过预习或课后复习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学掌握;四是把一些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综合知识,在每单元结束时进行授课,并配有综合性、情境性、应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盎然,视野扩大,并适当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授和指导,使全体学生数学成绩普遍提高。总之,要整合数学教材内容,必须依据学生实际,特别是要从整体性学习数学的水平着眼、着力于有效学习效果。
  二、要从学习的难易度整合教材内容
  高中学生在学数学时,直观性较强的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而抽象性概念和公式因难以理解往往死记硬背,难以提高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先直观后抽象,先分析性认识后综合性认识,先化繁为简、再由简到繁,依此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当然,如果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则可以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用节省的课堂教学时间进一步训练学生较高级的能力,此种整合教材内容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优秀班级的有效教学。
  三、调整教学知识来整合教材
  面对具体、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灵活变化教学顺序、结构和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根据需要,打破章节的顺序和结构,在具体的内容呈现上也可以“做文章”,绝不能“照本宣科”,将“静态”的知识内容不加任何处理地带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线”的内容之前,可以将有向线段的内容提到这一部分内容之前教授,因为有向线段的内容是理解“三角函数线”相关知识的难点所在,讲解有向线段的定义以及表示之后,学生便明白有向线段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而线段是没有正负之分的,所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正弦、余弦、正切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学生所理解。另外,教师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料,优化整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改变,进而有效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运用教学知识整合教材,应当注意把握那些运用相同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或理解的内容,以其思维方式归纳整合,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效率。问题是教学的“心脏”,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算是好学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概括他做学问的体会时说:“求学问,需要问;只会答,非学问”。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学会“问”问题,只学会“答”,并不是掌握了真正的学问。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荷南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耐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的特征,是数学创造的动力。反思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如对解题思路的反思、解题方法的反思、解题过程的反思、问题本身的反思等,反思能促成有效的思维迁移和升华。强化反思意识,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通过能力训练的基本过程整合教材内容
  在课时教学中、要从单元教学目标把握能力训练的基本过程,以此过程的需要整合教材內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以对核心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为起点,进而理解和掌握公式或原理的形成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同时在此基础上应用这些原理和公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往往忽略这一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思路历程进行教材内容整合。同时,在解题训练指导中,也要按此逻辑过程给予有效指导。真正夯实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既要源于书本,又要活于高于书本。所谓活,就是思维方式要活,要有数学智慧和灵感。所谓高,就是以能力驾驭知识,又以知识提高能力。
  总之,教材整合是教材再创造过程,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和课程改革的指向,根据学生实情调整教材,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材,大胆删减教学内容,适度拓展教学内容,有效组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白丽.浅谈高中数学教材整合的两大原则[J].中外交流,2016(8).
  [2]高敬军.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知识点非常连贯,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而实际上,我国的初中数学在教学有效性上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在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当中,对不同的学生理解、不同的教学状况,教师要在有效性策略的选择当中区别出一定的针对性。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有效策略和具体的实践,以此来为一线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对小学生来说变得非常重要。要想提高小学生对于电脑的使用水平,就必须在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紧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对小学信息课堂进行探索。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去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还要进行不断探索,从而
期刊
一、核心素养的意义及应用  1.核心素养的意义  素养是通过接受教育、自身努力以及环境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作用后得出的结果。其中有包括因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操作而获取的思想、知识、技巧等各方面的能力。在素养中最能影响发展和成长的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比较一般素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终身运用的能力。是素质经过发展和深化的产物。其在对学生创新、合作以及发展过程中有着很高的价值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一个好的问题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转变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也越来越受到相关教学工作
期刊
【摘 要】将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不同的发展过程,在教学、教育各个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使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得到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教诲,也是新一轮中小学课理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关键词】小学生 尊重 理解 全面发展  理解尊重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获得最佳效果的基础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必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只有深刻变化的课堂,才能将课程改革真实地体现到学校生活当中。本文通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改革高中生物课堂,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课堂 课堂改革  一、核心素养与课堂含义的解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与传统三维目标的区别是:核心素养强
期刊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段語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孩子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的一把钥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在小学低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低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识字量大,频率高,强调多读少写的新课程新目标,给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让学生快速、高效识记生字是小学语文老师需
期刊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社会所具有的综合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培养。  核心素养是目前的“热词”。有人说过“一个人忘掉学校里所学的,剩下的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基础知识,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作为初中政治学
期刊
【摘 要】国内过去多年的应试教育体系极大地扼杀了我国学生的创造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新世纪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我国教学水品和教育质量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立足点,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目的在于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作出微末的贡献,并为后来之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挖掘、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自主学习的品质,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细节 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于课堂,课堂是由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时刻都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如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