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发挥人们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人与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电力生产特殊属性决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电力安全生产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形势,对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自然灾害,如雷电、台风、外力破坏等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电网、设备的存在不安全状态,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其盲目性。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又恰好发生了问题;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
因此,违章工作人员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可以肯定地说,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故都不是工作人员的主观愿望。大凡发生了事故后,总结时都不难得出:“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管理不善,技术素质不高,安全防护能力弱,习惯性违章”等教训的结论,都会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认为是事故的根源。但深层次地去分析违章作业存在的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的办法来,是不是真正摆上了我们各级生产安全管理部门、生产人员的重点管控内容。
经过生产实践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了一套有效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近几年来,立足班组、岗位、生产现场,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按照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严处的工作原则,在强化安全监督管控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實践尝试。各电力生产企业又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制定了大量的具体保证措施,针对性的电力安全生产的指示、通报、要求等。但是电力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过程,从事生产的人又是这个过程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工作姿态,经验积累等等又各尽不同,要把所有确保电力生产的依据变为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职工的自觉行动,应是从事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者,生产者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课题。
一、要学为我用
安全既是电力生产本身的需要,更是生产职工的生命保障线,安规既反应了电力生产安全的客观规律,又是从事生产人的行为规范。因此,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人,都应明白学习安全技能,既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把强制性和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学习,反复学习。从个体到团队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制定配套的学习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点滴学习,日积月累,这样不仅能够对《安规》等安全生产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就能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如。也只有人人成为安全明白人,才能事事做到安全人。
二、要因岗施训
近些年来,职工队伍生产技能、安全防护能力差,人才断层等已达成了管理者的共识。把加强教育培训也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但各级抓各级的事,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链还是力度不够。往往形成上级制定安全措施“一字一字地抠”,经逐级折扣后贯彻到生产中却“一把一把地丢”。因此要把从事电力生产的各类人员分门别类,拉开梯次,有的放矢地逐级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专人负责。充分利用班组站的每周一次安全学习和每天班前会进行。这样每周解决一个难题消除一个不安全隐。每天学习一条技规、安规,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耳濡目染地强化人的意识,就能潜移默化地在职工队伍中形成一道事故的防线。
三、要善于纠偏
电力生产暴露问题和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视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有效的办法就是边发现边整顿。从别人发生的事故多从自我找原因,把别人的事故当着自己的教训来接受;把小问题当着大问题来解决;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根本方针。
安全管理没有止境,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强烈的认识到,要保障安全,必须详细分析现场存在的问题,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落脚点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严、细、实、新”,最终也是体现在现场。通过落实安全管理职责,严密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作业现场安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牢牢加以管控,才能有效保证安全。进一步深入开展“两抓一建”活动,强化风险管控,实施安全生产“内控”管理,推行全过程安全监督,进一步提高现场安全监督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自然灾害,如雷电、台风、外力破坏等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电网、设备的存在不安全状态,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其盲目性。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人的不安全行为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又恰好发生了问题;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
因此,违章工作人员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可以肯定地说,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故都不是工作人员的主观愿望。大凡发生了事故后,总结时都不难得出:“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管理不善,技术素质不高,安全防护能力弱,习惯性违章”等教训的结论,都会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认为是事故的根源。但深层次地去分析违章作业存在的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的办法来,是不是真正摆上了我们各级生产安全管理部门、生产人员的重点管控内容。
经过生产实践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了一套有效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近几年来,立足班组、岗位、生产现场,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按照事前严防、事中严管、事后严处的工作原则,在强化安全监督管控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實践尝试。各电力生产企业又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制定了大量的具体保证措施,针对性的电力安全生产的指示、通报、要求等。但是电力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过程,从事生产的人又是这个过程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工作姿态,经验积累等等又各尽不同,要把所有确保电力生产的依据变为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职工的自觉行动,应是从事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者,生产者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课题。
一、要学为我用
安全既是电力生产本身的需要,更是生产职工的生命保障线,安规既反应了电力生产安全的客观规律,又是从事生产人的行为规范。因此,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人,都应明白学习安全技能,既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把强制性和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学习,反复学习。从个体到团队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制定配套的学习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点滴学习,日积月累,这样不仅能够对《安规》等安全生产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就能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如。也只有人人成为安全明白人,才能事事做到安全人。
二、要因岗施训
近些年来,职工队伍生产技能、安全防护能力差,人才断层等已达成了管理者的共识。把加强教育培训也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但各级抓各级的事,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链还是力度不够。往往形成上级制定安全措施“一字一字地抠”,经逐级折扣后贯彻到生产中却“一把一把地丢”。因此要把从事电力生产的各类人员分门别类,拉开梯次,有的放矢地逐级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专人负责。充分利用班组站的每周一次安全学习和每天班前会进行。这样每周解决一个难题消除一个不安全隐。每天学习一条技规、安规,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耳濡目染地强化人的意识,就能潜移默化地在职工队伍中形成一道事故的防线。
三、要善于纠偏
电力生产暴露问题和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正视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有效的办法就是边发现边整顿。从别人发生的事故多从自我找原因,把别人的事故当着自己的教训来接受;把小问题当着大问题来解决;把带有倾向性和危害性的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根本方针。
安全管理没有止境,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强烈的认识到,要保障安全,必须详细分析现场存在的问题,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落脚点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严、细、实、新”,最终也是体现在现场。通过落实安全管理职责,严密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确保作业现场安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牢牢加以管控,才能有效保证安全。进一步深入开展“两抓一建”活动,强化风险管控,实施安全生产“内控”管理,推行全过程安全监督,进一步提高现场安全监督标准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