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最会吃的。而这里的“吃”在加拿大,并不是说加拿大有什么特别好吃的美食,而是指身在加拿大的华人是如何在异国他乡解决一日三餐的。随着出国留学者的增多,“吃”是留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先后采访了几名在加拿大的留学生,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吃”在加拿大的吧!
食材篇
留学生的课业繁忙,匆匆忙忙随便应付一顿饭的情况是常有的。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首选通常是方便面,但在加拿大却不乏更快捷且健康的选择——与中国人强调吃新鲜蔬菜、肉类的习惯不同,加拿大很流行速冻食品和罐头食品。
市场上这类食品的种类非常丰富,其营养保存技术也很先进,因而很适合做留学生的“应急储备粮”。这儿的速冻蔬菜都是速冻前经过洗净、切割处理的,人们可以省去洗菜、切菜的麻烦;而且该类食品大都价格低廉、便于储存。我平时常常买来速冻蔬菜,放进冰箱冷冻室储存,煮面条时加一些进去,既快捷方便,又可以平衡膳食营养,更为在异域他乡保持健康身体这个革命本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当然,如果想自己动手改善一下伙食,那就要去买一些新鲜食材了。超市里的新鲜果蔬虽然品种齐全,并且涵盖了各个价位档次,但总体来说价格不菲,个别品种甚至贵得让人望而却步。
刚入学时,我就听一个中国台湾同学向我描述他在加拿大买菜的“辛酸”一幕。这位同胞很爱吃茄子,去了超市却发现那里的茄子颇有“加拿大贵族风范”一一那些茄子大小基本一致,一个个摆在柜台里,在灯光下看着像涂了油一般锃亮,每只茄子的身上都贴着价签:(1.99加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13元),真是身价不菲啊!我的同学犹豫再三,始终不舍得买,连连哀叹道: “加拿大茄子能吃人啊!”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买菜的好地方——开放市场。
开放市场相当于国内的农贸市场,但不一定每天都开放。不同地区的开放时间不同,通常是每周两次。这些市场一般以供应水果、蔬菜为主,有的也出售糖果、糕点、日用小百货之类的商品。这里的果蔬非常新鲜,价格却比超市便宜不少,通常两、三个茄子才一加元,仅相当于超市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但是,开放市场里的果蔬大多是成袋销售的,份量很大,适合几个同学买来后再“瓜分”。
动手篇
材料买好了,就该动手做了。中国学生在出国前往往没有做饭的经验,加上国内和国外的厨房设施有所不同,因此在刚开始尝试自己做饭时难免惹出一些麻烦,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加拿大的厨房一般都配有非常敏感的火灾报警装置,而中国传统的爆炒的烹饪方式会产生较多油烟,动不动就惹得火警装置“惊叫”连连。常常是学校保安赶到“火灾”现场一看,却发现那不过是某位中国学生正在练习炒“宫保鸡丁”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同学们不仅能解决各自的温饱问题,而且还能做出几道拿手小菜,在大家面前一展厨艺。我所在的校区学生宿舍楼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家住得比较近,几乎每个月大家都能凑在一起聚一次餐,而每个参加聚餐的人都要准备一道菜。于是,各位“大厨”纷纷借此机会展示自己近期在烹饪方面的学习成果。我那栋宿舍楼里住的大多是国际留学生,大家总是带来世界各国不同风味的菜肴。我们通常是一边享用各国美食,学习制作秘方,一边分享各自的难忘经历、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的经验以及最近身边发生的趣闻。如此一来,宿舍聚餐成了国际联谊大会。大家借此机会一起交流探讨,新生更可以很快地与学长、学姐熟识,趁机请教学习和生活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做客篇
除了同学朋友间的聚餐,我们也常受邀到当地人家里做客吃饭。这里顺便提一下,如果有当地朋友请你到家中吃饭,你最好带一个小礼物,比如一瓶红酒或是一罐茶叶,又或是一两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工艺品,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2009年圣诞节,我和另两位中国同学应邀到一位当地朋友家吃饭,品尝到了一顿地道的加拿大大餐。因为是圣诞大餐,主人做了满桌的菜。虽说食品种类十分丰富,但做法实在让我不敢恭维。在加拿大,圣诞节的传统菜肴是火鸡,不过加拿大人其实只是把整只火鸡放进烤箱,烤熟之后拎出来,配上用清水煮熟的各种蔬菜,蘸上酱汁儿吃。你想,整盘的蔬菜和肉都蘸同样的酱汁,尝起来能有多大差别呢?
加拿大人做菜虽然技术不太精细,但绝对够实在。每个人面前放一个大瓷盘子,那个尺寸是我们在国内招待四、五个客人吃西瓜时才能见到的。盘子里堆满蔬菜、土豆(加拿大人的主食)和各种肉。我们知道在加拿大做客,把食物吃剩下是很不礼貌的,所以我们尽力地吃,想把东西吃完,可最后还是“投降”了,只得向主人道歉,好在对方并不介意。令我们惊讶的是,几位加拿大朋友把各自的一大盘食物消灭得一干二净,同时还保持着优雅的风度,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主人郑重宣布:“还有圣诞布丁呢!”
加拿大人有正餐后吃甜点的习惯。他们的甜点比较考究,不仅有乳酪蛋糕、肉馅饼等日常传统甜点,也有特殊节日甜点,如圣诞布丁。圣诞布丁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的西点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西点大多采用烘烤的方法烹制,而圣诞布丁却是蒸制而成的,口感绵软细滑。巧克力色的圣诞布丁浇上乳黄色的特制炼乳,摆在布置着红烛绿叶的餐桌上,分外好看。在暖暖的烛光映衬下,看着浓浓的炼乳在布丁上缓缓地流淌,我竟有几分陶醉,至于布丁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
纵然加拿大没有享誉全球的饮食文化,但这并不能影响这里的人们享受生活并广交朋友。对于留学生而言,“吃”的意义不只在于品尝美味佳肴,它其实更是一座文化的桥梁,借此我们开始与五湖四海的朋友融洽地交流,同时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新的友谊。体验新的文化。开拓新的视野。
食材篇
留学生的课业繁忙,匆匆忙忙随便应付一顿饭的情况是常有的。在国内,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首选通常是方便面,但在加拿大却不乏更快捷且健康的选择——与中国人强调吃新鲜蔬菜、肉类的习惯不同,加拿大很流行速冻食品和罐头食品。
市场上这类食品的种类非常丰富,其营养保存技术也很先进,因而很适合做留学生的“应急储备粮”。这儿的速冻蔬菜都是速冻前经过洗净、切割处理的,人们可以省去洗菜、切菜的麻烦;而且该类食品大都价格低廉、便于储存。我平时常常买来速冻蔬菜,放进冰箱冷冻室储存,煮面条时加一些进去,既快捷方便,又可以平衡膳食营养,更为在异域他乡保持健康身体这个革命本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当然,如果想自己动手改善一下伙食,那就要去买一些新鲜食材了。超市里的新鲜果蔬虽然品种齐全,并且涵盖了各个价位档次,但总体来说价格不菲,个别品种甚至贵得让人望而却步。
刚入学时,我就听一个中国台湾同学向我描述他在加拿大买菜的“辛酸”一幕。这位同胞很爱吃茄子,去了超市却发现那里的茄子颇有“加拿大贵族风范”一一那些茄子大小基本一致,一个个摆在柜台里,在灯光下看着像涂了油一般锃亮,每只茄子的身上都贴着价签:(1.99加元,当时折合人民币约13元),真是身价不菲啊!我的同学犹豫再三,始终不舍得买,连连哀叹道: “加拿大茄子能吃人啊!”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买菜的好地方——开放市场。
开放市场相当于国内的农贸市场,但不一定每天都开放。不同地区的开放时间不同,通常是每周两次。这些市场一般以供应水果、蔬菜为主,有的也出售糖果、糕点、日用小百货之类的商品。这里的果蔬非常新鲜,价格却比超市便宜不少,通常两、三个茄子才一加元,仅相当于超市价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但是,开放市场里的果蔬大多是成袋销售的,份量很大,适合几个同学买来后再“瓜分”。
动手篇
材料买好了,就该动手做了。中国学生在出国前往往没有做饭的经验,加上国内和国外的厨房设施有所不同,因此在刚开始尝试自己做饭时难免惹出一些麻烦,闹出不少笑话。比如,加拿大的厨房一般都配有非常敏感的火灾报警装置,而中国传统的爆炒的烹饪方式会产生较多油烟,动不动就惹得火警装置“惊叫”连连。常常是学校保安赶到“火灾”现场一看,却发现那不过是某位中国学生正在练习炒“宫保鸡丁”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同学们不仅能解决各自的温饱问题,而且还能做出几道拿手小菜,在大家面前一展厨艺。我所在的校区学生宿舍楼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家住得比较近,几乎每个月大家都能凑在一起聚一次餐,而每个参加聚餐的人都要准备一道菜。于是,各位“大厨”纷纷借此机会展示自己近期在烹饪方面的学习成果。我那栋宿舍楼里住的大多是国际留学生,大家总是带来世界各国不同风味的菜肴。我们通常是一边享用各国美食,学习制作秘方,一边分享各自的难忘经历、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的经验以及最近身边发生的趣闻。如此一来,宿舍聚餐成了国际联谊大会。大家借此机会一起交流探讨,新生更可以很快地与学长、学姐熟识,趁机请教学习和生活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做客篇
除了同学朋友间的聚餐,我们也常受邀到当地人家里做客吃饭。这里顺便提一下,如果有当地朋友请你到家中吃饭,你最好带一个小礼物,比如一瓶红酒或是一罐茶叶,又或是一两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工艺品,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2009年圣诞节,我和另两位中国同学应邀到一位当地朋友家吃饭,品尝到了一顿地道的加拿大大餐。因为是圣诞大餐,主人做了满桌的菜。虽说食品种类十分丰富,但做法实在让我不敢恭维。在加拿大,圣诞节的传统菜肴是火鸡,不过加拿大人其实只是把整只火鸡放进烤箱,烤熟之后拎出来,配上用清水煮熟的各种蔬菜,蘸上酱汁儿吃。你想,整盘的蔬菜和肉都蘸同样的酱汁,尝起来能有多大差别呢?
加拿大人做菜虽然技术不太精细,但绝对够实在。每个人面前放一个大瓷盘子,那个尺寸是我们在国内招待四、五个客人吃西瓜时才能见到的。盘子里堆满蔬菜、土豆(加拿大人的主食)和各种肉。我们知道在加拿大做客,把食物吃剩下是很不礼貌的,所以我们尽力地吃,想把东西吃完,可最后还是“投降”了,只得向主人道歉,好在对方并不介意。令我们惊讶的是,几位加拿大朋友把各自的一大盘食物消灭得一干二净,同时还保持着优雅的风度,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主人郑重宣布:“还有圣诞布丁呢!”
加拿大人有正餐后吃甜点的习惯。他们的甜点比较考究,不仅有乳酪蛋糕、肉馅饼等日常传统甜点,也有特殊节日甜点,如圣诞布丁。圣诞布丁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的西点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西点大多采用烘烤的方法烹制,而圣诞布丁却是蒸制而成的,口感绵软细滑。巧克力色的圣诞布丁浇上乳黄色的特制炼乳,摆在布置着红烛绿叶的餐桌上,分外好看。在暖暖的烛光映衬下,看着浓浓的炼乳在布丁上缓缓地流淌,我竟有几分陶醉,至于布丁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
纵然加拿大没有享誉全球的饮食文化,但这并不能影响这里的人们享受生活并广交朋友。对于留学生而言,“吃”的意义不只在于品尝美味佳肴,它其实更是一座文化的桥梁,借此我们开始与五湖四海的朋友融洽地交流,同时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新的友谊。体验新的文化。开拓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