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但政策不太可能对中国的整体经济产生较大的效果。
被称为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在本周出现,全球多家央行协同降息。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二率”: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国务院还决定自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5%的个人所得税将相当于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约19个基点,因此此轮减息的净影响是存款人所得有效利率仅下降约8个基点。
几乎同时,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等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减基准利率50个基点。
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也表示,将从周四起把基本利率由2.50%下调50个基点至2.00%,追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降息举措。
韩国央行9日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而此前的本周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基准利率由7%降低到6%,幅度远超市场预期的降低0.5%。这是澳大利亚自1992年经济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
“近期金融危机深化导致经济下滑风险加剧,并减缓了物价上行风险,因此采取一些全球货币政策放松措施是有必要的。“参与降息的西方主要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与西方央行不同,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对在短期内再次降低“二率”发表任何评论。
下调“二率”为“保增长”
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均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直接调控货币供给。
资料显示,这是自1999年底起,央行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2002年2月起,央行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专家认为,继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起落,是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这样的趋势形成后,短期内不大会逆转。”有分析师表示。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形势由热转冷,国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国内经济运行方面,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回落。
据发改委官方网站透露,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趋紧影响,我国多数省份经济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今年1~6月,山东、江苏、杭州、南京等地的GDP分别增长13.8%、13.6%、12.4%和13%,分别回落0.9、1.4、2和2.6个百分点。上海GDP增长10.3%,回落2.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据调查,目前各地对全年经济走势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纷纷调低经济增长预期,如上海、安徽全年GDP预期分别增长10%和13.7%,比上半年低0.3和0.5百分个点。
面对经济增长的下滑,调整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利息税停征、“二率”下调等措施,体现出鼓励消费、支持内需、确保增长的政策意图,对实体经济有正面影响,而且同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也进一步扩大了未来再次降息的空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计,央行还可能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将分别下调108-162个基点和54-1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400-600个基点。
哈继铭指出,此次降息不太可能对中国的整体经济产生较大的效果,因为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判断,企业贷款需求已经减弱,而面对更高的风险,商业银行放贷时亦更加谨慎。
摩根士丹利称,中国减息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公布时间令人意外。之前预计2008年剩余时间及2009年减息4至5次,现在预计还将减息3至4次。连续的减息将有助于确保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在通胀下降的情况下维持在非负利率水平。银行贷款配额在7月份增加5%后,第四季度还将上调,如此银行整体贷款增长率2008年将达到16%。银行贷款扩张将导致2009年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政策能否救市
分析人士表示,放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对股市影响正面。尤其对地产和银行影响最大。但是,效果可能会比较有限。
中金公司认为,目前外围市场情况比较糟糕,如果全球央行联手降息亦不能奏效的话,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在全球投资者信心崩溃的背景下,市场将进一步加剧对宏观基本面的担忧。
从历史上来看,政府出台刺激政策并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政府调控作用只能是平滑周期。考虑到外需环境恶化可能会超过预期,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内需在房价回落和房地产销量恢复之前难有转机,因此,宏观经济下行周期趋势已成。企业盈利下滑趋势进一步明确,估值上亦离历史底部有20%左右的空间,股市尚不具备反转的机会。
对房地产行业而言,降息对房地产需求有实质性利好,中长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需求稳定,而且房地产行业资金面紧张的状况受货币政策松动将有所改善,地产企业资金链危机亦得以缓解。但是,行业向下调整的趋势还要持续,而价格回落和销售量回升尚需要一定的时间,政策松动短期内改变不了这个趋势。所以目前阶段地产只是反弹,真正的反转行情需要时间。
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保持灵活性,在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股市阶段性上涨中减持,而在宏观数据或企业业绩走弱带来的进一步下跌中增持。资产配置上继续偏好盈利确定性高,现金流充裕能提供较高分红收益率,估值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底部的行业和个股。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股市经过大跌后可能已在股价中反映了极度悲观情绪,近期应可展开反弹走势,并尽早探明底部。摩根士丹利将中国股市评级由“谨慎”提高到“中性”。
10月9日,沪深两市开盘高开,但随即掉头向下,全日在2100点上下震荡,救市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中国是否要充当“救世主”
专家表示,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
此前,央行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10月8日,纽约股市连续第6天下跌,道琼斯指数跌幅达2%,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当日,日本股市暴跌9.38%,创下20多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更是狂泻10.38%,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股市交易。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但降息仍未能缓和投资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降息方案虽然对市场大有帮助,但未必可以将问题根治。降息方案确有助于缓和信贷市场的紧张,以及减低各家央行向金融机构借出资金时的成本。但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资金短缺问题没有作用。相比之下,为银行或金融实体供应资金更为重要,因为市场真正的挑战是各国及各机构难免要再面对破产的压力。
目前对于中国在这场国际经济危机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也有所争议。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日前表示,中国以及中东国家“决定着”美国史上最大金融拯救计划的成败。
有香港媒体发表社评指出,由于中国本身金融体系尚待完善,也未全面对外开放,故并无能力把世界金融拉出困境。
中国现已承受与日俱增的美元资产风险,已无理由贸然再增负荷。救美的经济成本甚大,更要慎防被卷入漩涡:美国积患极深而必须完成历史性调整,对此中国实帮不上很大的忙。
中国必须把珍贵资源首先用于自保,以维持稳定高速发展。同时要有远见,为未来在大劫后重建世界金融经济新秩序做好准备。
被称为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在本周出现,全球多家央行协同降息。
北京时间10月8日19时,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二率”: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国务院还决定自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5%的个人所得税将相当于上调一年期存款利率约19个基点,因此此轮减息的净影响是存款人所得有效利率仅下降约8个基点。
几乎同时,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等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减基准利率50个基点。
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也表示,将从周四起把基本利率由2.50%下调50个基点至2.00%,追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降息举措。
韩国央行9日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而此前的本周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基准利率由7%降低到6%,幅度远超市场预期的降低0.5%。这是澳大利亚自1992年经济萧条以来的最大降幅。
“近期金融危机深化导致经济下滑风险加剧,并减缓了物价上行风险,因此采取一些全球货币政策放松措施是有必要的。“参与降息的西方主要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与西方央行不同,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对在短期内再次降低“二率”发表任何评论。
下调“二率”为“保增长”
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均为中央银行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能直接调控货币供给。
资料显示,这是自1999年底起,央行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自2002年2月起,央行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专家认为,继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起落,是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这样的趋势形成后,短期内不大会逆转。”有分析师表示。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形势由热转冷,国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国内经济运行方面,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回落。
据发改委官方网站透露,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趋紧影响,我国多数省份经济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今年1~6月,山东、江苏、杭州、南京等地的GDP分别增长13.8%、13.6%、12.4%和13%,分别回落0.9、1.4、2和2.6个百分点。上海GDP增长10.3%,回落2.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据调查,目前各地对全年经济走势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纷纷调低经济增长预期,如上海、安徽全年GDP预期分别增长10%和13.7%,比上半年低0.3和0.5百分个点。
面对经济增长的下滑,调整货币政策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利息税停征、“二率”下调等措施,体现出鼓励消费、支持内需、确保增长的政策意图,对实体经济有正面影响,而且同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也进一步扩大了未来再次降息的空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计,央行还可能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未来12个月内人民币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将分别下调108-162个基点和54-108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400-600个基点。
哈继铭指出,此次降息不太可能对中国的整体经济产生较大的效果,因为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判断,企业贷款需求已经减弱,而面对更高的风险,商业银行放贷时亦更加谨慎。
摩根士丹利称,中国减息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公布时间令人意外。之前预计2008年剩余时间及2009年减息4至5次,现在预计还将减息3至4次。连续的减息将有助于确保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在通胀下降的情况下维持在非负利率水平。银行贷款配额在7月份增加5%后,第四季度还将上调,如此银行整体贷款增长率2008年将达到16%。银行贷款扩张将导致2009年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政策能否救市
分析人士表示,放松货币政策,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对股市影响正面。尤其对地产和银行影响最大。但是,效果可能会比较有限。
中金公司认为,目前外围市场情况比较糟糕,如果全球央行联手降息亦不能奏效的话,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在全球投资者信心崩溃的背景下,市场将进一步加剧对宏观基本面的担忧。
从历史上来看,政府出台刺激政策并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政府调控作用只能是平滑周期。考虑到外需环境恶化可能会超过预期,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内需在房价回落和房地产销量恢复之前难有转机,因此,宏观经济下行周期趋势已成。企业盈利下滑趋势进一步明确,估值上亦离历史底部有20%左右的空间,股市尚不具备反转的机会。
对房地产行业而言,降息对房地产需求有实质性利好,中长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需求稳定,而且房地产行业资金面紧张的状况受货币政策松动将有所改善,地产企业资金链危机亦得以缓解。但是,行业向下调整的趋势还要持续,而价格回落和销售量回升尚需要一定的时间,政策松动短期内改变不了这个趋势。所以目前阶段地产只是反弹,真正的反转行情需要时间。
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保持灵活性,在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股市阶段性上涨中减持,而在宏观数据或企业业绩走弱带来的进一步下跌中增持。资产配置上继续偏好盈利确定性高,现金流充裕能提供较高分红收益率,估值达到或者接近历史底部的行业和个股。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股市经过大跌后可能已在股价中反映了极度悲观情绪,近期应可展开反弹走势,并尽早探明底部。摩根士丹利将中国股市评级由“谨慎”提高到“中性”。
10月9日,沪深两市开盘高开,但随即掉头向下,全日在2100点上下震荡,救市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中国是否要充当“救世主”
专家表示,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
此前,央行新闻发言人曾表示,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10月8日,纽约股市连续第6天下跌,道琼斯指数跌幅达2%,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当日,日本股市暴跌9.38%,创下20多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印尼股市更是狂泻10.38%,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股市交易。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但降息仍未能缓和投资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忧虑。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认为,降息方案虽然对市场大有帮助,但未必可以将问题根治。降息方案确有助于缓和信贷市场的紧张,以及减低各家央行向金融机构借出资金时的成本。但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资金短缺问题没有作用。相比之下,为银行或金融实体供应资金更为重要,因为市场真正的挑战是各国及各机构难免要再面对破产的压力。
目前对于中国在这场国际经济危机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也有所争议。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日前表示,中国以及中东国家“决定着”美国史上最大金融拯救计划的成败。
有香港媒体发表社评指出,由于中国本身金融体系尚待完善,也未全面对外开放,故并无能力把世界金融拉出困境。
中国现已承受与日俱增的美元资产风险,已无理由贸然再增负荷。救美的经济成本甚大,更要慎防被卷入漩涡:美国积患极深而必须完成历史性调整,对此中国实帮不上很大的忙。
中国必须把珍贵资源首先用于自保,以维持稳定高速发展。同时要有远见,为未来在大劫后重建世界金融经济新秩序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