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这样的小事出发,滔滔不绝地给小谢传授了很多经验。小谢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获得很大的启发,继续投入后续研究。可做着做着,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文献中的说法不一致,便觉得很沮丧,怀疑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实验全都报废了。
小谢是我和别的老师联合培养的硕士生。他从小学校考进来后,非常有科研激情,工作特别勤奋。从我的办公室窗口可以看到他晚上也在实验室挑灯夜战。想到有些研究生懒懒散散,每天来得晚,回得早,还常说拉肚子了不能来实验室,我不禁觉得小谢是个可塑之才。我的任务一方面是帮他测试一些他合成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协助他的导师指导他的科研和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研究生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指导,我得到了不少经验,他也从中获得启发。
我坚持认为,做实验之前要动脑子,规划、设计好实验。举个例子:小谢送来一些催化剂样品让我测试,一开始送来的都是0.2克,后来有一次说只合成出0.158克。我当即把样品退回去,说等你合成出0.2克再测试。他说,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催化效果。我说,做实验,最后是要发表论文的。我默认测试样品得到的数据,以后会用在论文里面。如果现在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不一致,即使得到了好的效果,以后还是要重新测试,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举一反三比较的时候,也要求在一样的条件下比较。比如三种不同的载体,上面的活性组分是同一种物质,于是做实验、作比较,要求活性组分的含量也是一样的。而如果活性组分的含量不一样,就很难说活性的区别是因为含量不一样引起的,还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
做实验之前要动脑子,这个经验太重要了!往往有些人做实验不动脑子,利用现有的仪器,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表征样品(即测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数据并不说明关键问题,而说明关键问题的数据却“蜻蜓点水”或者没有。比如说,要研究催化反应或者催化剂,可以采用各种表征手段,但针对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选用表征手段。有人拍了一堆电子显微镜,甚至连固体原料的电子显微镜都拍了,但这些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你按照文献里的方法合成了沸石分子筛,得到的当然是和文献里一致的形貌学,但这些和催化反应结果又有什么关系呢?充其量只是照着文献合成出一样的东西而已,更何况,只是材料的配比不一样,为什么每个都要拍电子显微镜呢?
我从这样的小事出发,滔滔不绝地给小谢传授了很多经验。小谢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获得很大的启发,继续投入后续研究。可做着做着,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文献中的说法不一致,便觉得很沮丧,怀疑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实验全都报废了。
听了他充满困惑的陈述,我见怪不怪地说,别把文献当成“爹”!文献里的说法只是对那个作者所研究的体系有用,是不是能移植到自己的体系呢,这需要甄别。在我们的催化研究中,有两个基础问题:活性位是什么?反应机理是什么?催化剂制备方法不一样、组成不一样、预处理条件不一样、反应条件不一样,得到的关于价态的信息和反应机理,都可能会不一样。所以,得到和文献不同的结果,这并不奇怪。
有的人搞科研有主观导向性,还没有收集齐全实验证据,就假定文献中报道的某种价态是活性中心。其实,应该让实验事实来说话。当发现自己的数据无法用文献来解释而惊呆了的时候,要想想:我的催化测试结果是不是事实?这个催化剂比那个催化剂好,是不是事实?我的表征结果是不是事实?然后,从实验事实出发,去寻求解释,甚至做些额外的实验。而不应该从别人的文献结论出发,去否定自己的实验事实。
小谢从我的评论中得到很多启发,决定搁置争议,继续投入实验,让事实来说话。他使用仪器进行了催化剂的一些表征,得到一些曲线。从曲线上,可以看到具有不同催化效果的催化剂,它们峰的位置和大小是不一样的。按照常理,把这些催化剂效果的不同归结于曲线上峰的位置和大小不同即可,可是我不喜欢生搬硬凑、牵强附会,于是又向他传授了些批判性思维。
有时候我们研究了两个催化剂,发现催化效果有些区别,然后进行相关的表征,比如氢气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等。根据得到的结果,人们很容易建立起所谓的“关联”,但这种“关联”能不能站得住脚?这正好比如,两个催化剂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能否把催化效果的不同归结为颜色的不同?的确,催化剂的孔径不一样,价态不一样,但酸碱性质也不一样,活性组分的分布和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催化效果的原因。构建“关联”时,要分清楚哪些性质起直接的作用,哪些因素是“二传手”,哪些(比如催化剂的颜色)是无关的、催化剂自有的性质。
听了我的话,小谢领会到,催化剂性能和表征结果的关联是表面现象,得挖掘背后的道理,并充分寻找文献支持,使这种关联能够自圆其说。后来,他又来找我,让我看看他的图。只见他把一些数据删除了,只留下能够“自圆其说”的数据!我哭笑不得,又给他上了一课。
如果一个科学解释或者说理论是对的,应该能经得起“诊断实验”的检验。比如有三种催化剂,分别改变活性组分的含量,再做氢气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看看它们在同一个体系中是否有关联?有时候你测试了两种催化剂,发现效果很好。你又测试了第三种催化剂,发现活性坏透了,就把这个催化剂的数据删除了,就当自己没有研究过。其实,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信息。你已经研究了两个催化剂,建立了所谓的“关联”,如果的确是这么回事,第三个催化剂的数据应该正好“嵌”入这个所谓的“关联直线”中。你看看能不能“嵌入”?如果不能,说明你提出的“理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于是,小谢补充了很多实验,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数据分析,并写出了文章的初稿,让我帮他分析分析。我一看那稿子,虽然很高兴我的名字在上面,但是头大了一圈。我当即不留情面地说:“如果这样的文章投出去,准保被毙了。”
写论文水平高不高,首先看引言部分。写引言,就是要把自己的论文给“兜售”出去。写引言有基本的套路。根据《Write Like A Chemist》,首先要介绍你所要研究的领域,即背景知识介绍。其次,说你所研究的领域多么重要,即推销、煽情。再次,介绍以往的工作,把它归功于为你种树,让你来乘凉的前人。然后,解释为什么你要做这个研究,即文献里别人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但有什么缺陷?有什么空间需要你去填补?最后,介绍你现在的这个研究,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而小谢啊,你的引言完全没有章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罗列看过的文献,让人一看就烦。
另外,写论文时最好把实验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分开,实验结果部分就是客观事实,讨论部分可以有些个人观点。不要在实验结果部分掺太多的个人主观臆测。讨论部分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应该基于实验事实,并结合文献的证据。切忌“天马行空”地脱离了实验事实去发表观点。讨论时也要拿捏好轻重,自己不确定的,不要花太多笔墨去讨论。说不清的(机理),可以轻描淡写说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什么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时对文献中的说法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明,主要谈别人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论,和我们的观测一致还是不一致,要概括,不要长篇大论,不要把别人的推导过程也原样叙述。当你在组会上报告了你的发现,听众有各种看法,你也不确定哪种对时,你可以在讨论部分把几种可能的解释都提出来,给出实验证据说A机理可能不成立,和什么实验事实不一致;B机理也不成立,是因为什么原因;而C机理有可能,因为什么原因,在文献中,谁谁谁用什么催化剂研究了什么反应,发现了类似的机理。虽然研究的体系不完全一样,但解释是相似的,具体的值得以后去研究。
听了我的解说,小谢豁然开朗:原来做科研、写论文,还有这么多学问!
责任编辑:曹晓晨
小谢是我和别的老师联合培养的硕士生。他从小学校考进来后,非常有科研激情,工作特别勤奋。从我的办公室窗口可以看到他晚上也在实验室挑灯夜战。想到有些研究生懒懒散散,每天来得晚,回得早,还常说拉肚子了不能来实验室,我不禁觉得小谢是个可塑之才。我的任务一方面是帮他测试一些他合成的催化剂,另一方面协助他的导师指导他的科研和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研究生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指导,我得到了不少经验,他也从中获得启发。
我坚持认为,做实验之前要动脑子,规划、设计好实验。举个例子:小谢送来一些催化剂样品让我测试,一开始送来的都是0.2克,后来有一次说只合成出0.158克。我当即把样品退回去,说等你合成出0.2克再测试。他说,只是想看看有没有催化效果。我说,做实验,最后是要发表论文的。我默认测试样品得到的数据,以后会用在论文里面。如果现在实验条件(催化剂用量)不一致,即使得到了好的效果,以后还是要重新测试,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举一反三比较的时候,也要求在一样的条件下比较。比如三种不同的载体,上面的活性组分是同一种物质,于是做实验、作比较,要求活性组分的含量也是一样的。而如果活性组分的含量不一样,就很难说活性的区别是因为含量不一样引起的,还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
做实验之前要动脑子,这个经验太重要了!往往有些人做实验不动脑子,利用现有的仪器,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表征样品(即测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数据并不说明关键问题,而说明关键问题的数据却“蜻蜓点水”或者没有。比如说,要研究催化反应或者催化剂,可以采用各种表征手段,但针对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选用表征手段。有人拍了一堆电子显微镜,甚至连固体原料的电子显微镜都拍了,但这些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你按照文献里的方法合成了沸石分子筛,得到的当然是和文献里一致的形貌学,但这些和催化反应结果又有什么关系呢?充其量只是照着文献合成出一样的东西而已,更何况,只是材料的配比不一样,为什么每个都要拍电子显微镜呢?
我从这样的小事出发,滔滔不绝地给小谢传授了很多经验。小谢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他获得很大的启发,继续投入后续研究。可做着做着,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文献中的说法不一致,便觉得很沮丧,怀疑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实验全都报废了。
听了他充满困惑的陈述,我见怪不怪地说,别把文献当成“爹”!文献里的说法只是对那个作者所研究的体系有用,是不是能移植到自己的体系呢,这需要甄别。在我们的催化研究中,有两个基础问题:活性位是什么?反应机理是什么?催化剂制备方法不一样、组成不一样、预处理条件不一样、反应条件不一样,得到的关于价态的信息和反应机理,都可能会不一样。所以,得到和文献不同的结果,这并不奇怪。
有的人搞科研有主观导向性,还没有收集齐全实验证据,就假定文献中报道的某种价态是活性中心。其实,应该让实验事实来说话。当发现自己的数据无法用文献来解释而惊呆了的时候,要想想:我的催化测试结果是不是事实?这个催化剂比那个催化剂好,是不是事实?我的表征结果是不是事实?然后,从实验事实出发,去寻求解释,甚至做些额外的实验。而不应该从别人的文献结论出发,去否定自己的实验事实。
小谢从我的评论中得到很多启发,决定搁置争议,继续投入实验,让事实来说话。他使用仪器进行了催化剂的一些表征,得到一些曲线。从曲线上,可以看到具有不同催化效果的催化剂,它们峰的位置和大小是不一样的。按照常理,把这些催化剂效果的不同归结于曲线上峰的位置和大小不同即可,可是我不喜欢生搬硬凑、牵强附会,于是又向他传授了些批判性思维。
有时候我们研究了两个催化剂,发现催化效果有些区别,然后进行相关的表征,比如氢气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等。根据得到的结果,人们很容易建立起所谓的“关联”,但这种“关联”能不能站得住脚?这正好比如,两个催化剂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能否把催化效果的不同归结为颜色的不同?的确,催化剂的孔径不一样,价态不一样,但酸碱性质也不一样,活性组分的分布和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催化效果的原因。构建“关联”时,要分清楚哪些性质起直接的作用,哪些因素是“二传手”,哪些(比如催化剂的颜色)是无关的、催化剂自有的性质。
听了我的话,小谢领会到,催化剂性能和表征结果的关联是表面现象,得挖掘背后的道理,并充分寻找文献支持,使这种关联能够自圆其说。后来,他又来找我,让我看看他的图。只见他把一些数据删除了,只留下能够“自圆其说”的数据!我哭笑不得,又给他上了一课。
如果一个科学解释或者说理论是对的,应该能经得起“诊断实验”的检验。比如有三种催化剂,分别改变活性组分的含量,再做氢气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看看它们在同一个体系中是否有关联?有时候你测试了两种催化剂,发现效果很好。你又测试了第三种催化剂,发现活性坏透了,就把这个催化剂的数据删除了,就当自己没有研究过。其实,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信息。你已经研究了两个催化剂,建立了所谓的“关联”,如果的确是这么回事,第三个催化剂的数据应该正好“嵌”入这个所谓的“关联直线”中。你看看能不能“嵌入”?如果不能,说明你提出的“理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于是,小谢补充了很多实验,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数据分析,并写出了文章的初稿,让我帮他分析分析。我一看那稿子,虽然很高兴我的名字在上面,但是头大了一圈。我当即不留情面地说:“如果这样的文章投出去,准保被毙了。”
写论文水平高不高,首先看引言部分。写引言,就是要把自己的论文给“兜售”出去。写引言有基本的套路。根据《Write Like A Chemist》,首先要介绍你所要研究的领域,即背景知识介绍。其次,说你所研究的领域多么重要,即推销、煽情。再次,介绍以往的工作,把它归功于为你种树,让你来乘凉的前人。然后,解释为什么你要做这个研究,即文献里别人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但有什么缺陷?有什么空间需要你去填补?最后,介绍你现在的这个研究,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而小谢啊,你的引言完全没有章法,眉毛胡子一把抓地罗列看过的文献,让人一看就烦。
另外,写论文时最好把实验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分开,实验结果部分就是客观事实,讨论部分可以有些个人观点。不要在实验结果部分掺太多的个人主观臆测。讨论部分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应该基于实验事实,并结合文献的证据。切忌“天马行空”地脱离了实验事实去发表观点。讨论时也要拿捏好轻重,自己不确定的,不要花太多笔墨去讨论。说不清的(机理),可以轻描淡写说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什么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讨论时对文献中的说法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地说明,主要谈别人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论,和我们的观测一致还是不一致,要概括,不要长篇大论,不要把别人的推导过程也原样叙述。当你在组会上报告了你的发现,听众有各种看法,你也不确定哪种对时,你可以在讨论部分把几种可能的解释都提出来,给出实验证据说A机理可能不成立,和什么实验事实不一致;B机理也不成立,是因为什么原因;而C机理有可能,因为什么原因,在文献中,谁谁谁用什么催化剂研究了什么反应,发现了类似的机理。虽然研究的体系不完全一样,但解释是相似的,具体的值得以后去研究。
听了我的解说,小谢豁然开朗:原来做科研、写论文,还有这么多学问!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