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到整个学分体系中,学校开设社团活动课成为必然趋势。而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早在几年前就尝试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从一系列活动成果来看,社团主要有以下功能:
1、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发挥了学生特长,有益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人前的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过程。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学校升入到县城高中的,在此之前,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很少触及到课堂及课本之外的世界,当他们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例如身体快速发育、学习变得更加紧张、人际交往的复杂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内心种种焦虑,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很容易为学生的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开阔了视野,培养了一定的兴趣爱好。学生们通过自由平等的交流,从社团活动中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下活动,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一起倾诉现实中的苦恼,不仅舒缓了学习带来的压力,愉悦了心情,而且降低出现孤独、自闭、迷茫、自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对后进生来说,参与社团更有极大的意义与作用,他们通过展现或发掘自己学习之外的特长,得到同学的刮目相看,更有利于他们增加自信心,进而有助于长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所以在高中校园里,一个优秀的社团带给每位成员的不仅是使他们更好的适应了高中的新生活,心理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更是使学生长远发展的平台。
2、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是否懂得与他人合作,是否能够正确利用身边的团队完成工作,成为现在衡量能否胜任一份工作的重要标准。社团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锻炼机会,社团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志同道合者成立的小团体,社团的原则、章程和活动内容都是由社团内部的成员相互协商确定,并且严格按照协商确定的方案来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既然自愿加入社团,就是认可了社团的一系列规则,那么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要按着社团的原则和章程来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管理意识,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自主管理水平。同时在社团管理中学生处理社团成员之间,社长与社员之间、社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社团和学校之间等几种关系时,也会意识到社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人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学会了与他人交流与合作。每一次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尤其离不开社团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加入社团的学生在一次次的社团活动中成长并明白,想让自己的社团做大做强,不仅离不开自我的管理更离不开集体合作的力量,只有自律和合作,才能使社团活动办的更精彩,更有名气,走的更远。
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进行人生合理规划
当今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十分功利,就是单纯的让学生考高分,上大学,以至于绝大多数孩子根本无暇考虑将来怎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家长们也是直到高考结束才替孩子匆匆选定一个孩子不一定适合、自己也不太了解的专业。孩子大学毕业后再匆匆替他找一个他不一定喜欢也不一定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很多学生处于“学习无意识”和“学习无目的”的状态。总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感觉。而社团可以发挥自身的平台作用,把各行各业的人员请到学校来,如工程师、企业家、银行家,还有医生、律师、消防队员、商店经理、警察等,让他们给孩子讲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包括工作要求、内容、性质、条件,求职方法,薪水报酬等等,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同时社团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引导孩子初步了解社会职业的不同分工,以及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性质,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学习一些基础技能,为胜任这门职业制定目标,在丰富的体验中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明确自己的未来人生。
4、傳承中华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底蕴
一个学校想要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靠的是文化,而社团是形成学校文化氛围的核心方式。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是每个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生社团中,公益社、志愿者社、棋社、书画社、国学社、话剧社等各种社团的存在给同学们传播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理念,成为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拓了更灵活宽广的平台。仁、义、礼、智、信、中庸等思想道德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悠久的琴棋书画等不再是存在书本中的枯燥文字,而是以经典诵读、舞台表演、专家讲座、画展举办、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在每个人眼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校内外活动,学生亲临其境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理念和行为准则,学校的文化底蕴也因此慢慢深厚起来。
总之,高中学生社团对学生来说是个小社会,学生从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会有各种尝试和体验。这些都将有助于他们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品质的塑造与提升。为学生很好的适应今后的高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
张锐(1982.7-),女,汉族,河南淮滨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活动。
程静(1984.9-),女,汉族,河南淮滨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活动。
1、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发挥了学生特长,有益于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人前的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过程。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学校升入到县城高中的,在此之前,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知识,很少触及到课堂及课本之外的世界,当他们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往往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例如身体快速发育、学习变得更加紧张、人际交往的复杂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内心种种焦虑,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很容易为学生的今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而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开展各种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开阔了视野,培养了一定的兴趣爱好。学生们通过自由平等的交流,从社团活动中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下活动,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一起倾诉现实中的苦恼,不仅舒缓了学习带来的压力,愉悦了心情,而且降低出现孤独、自闭、迷茫、自卑等心理问题的概率;对后进生来说,参与社团更有极大的意义与作用,他们通过展现或发掘自己学习之外的特长,得到同学的刮目相看,更有利于他们增加自信心,进而有助于长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所以在高中校园里,一个优秀的社团带给每位成员的不仅是使他们更好的适应了高中的新生活,心理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更是使学生长远发展的平台。
2、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是否懂得与他人合作,是否能够正确利用身边的团队完成工作,成为现在衡量能否胜任一份工作的重要标准。社团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锻炼机会,社团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群年龄相仿的志同道合者成立的小团体,社团的原则、章程和活动内容都是由社团内部的成员相互协商确定,并且严格按照协商确定的方案来开展社团活动。学生既然自愿加入社团,就是认可了社团的一系列规则,那么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要按着社团的原则和章程来进行,这样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管理意识,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自主管理水平。同时在社团管理中学生处理社团成员之间,社长与社员之间、社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社团和学校之间等几种关系时,也会意识到社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人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学会了与他人交流与合作。每一次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尤其离不开社团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加入社团的学生在一次次的社团活动中成长并明白,想让自己的社团做大做强,不仅离不开自我的管理更离不开集体合作的力量,只有自律和合作,才能使社团活动办的更精彩,更有名气,走的更远。
3、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进行人生合理规划
当今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十分功利,就是单纯的让学生考高分,上大学,以至于绝大多数孩子根本无暇考虑将来怎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家长们也是直到高考结束才替孩子匆匆选定一个孩子不一定适合、自己也不太了解的专业。孩子大学毕业后再匆匆替他找一个他不一定喜欢也不一定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很多学生处于“学习无意识”和“学习无目的”的状态。总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感觉。而社团可以发挥自身的平台作用,把各行各业的人员请到学校来,如工程师、企业家、银行家,还有医生、律师、消防队员、商店经理、警察等,让他们给孩子讲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包括工作要求、内容、性质、条件,求职方法,薪水报酬等等,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同时社团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引导孩子初步了解社会职业的不同分工,以及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性质,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学习一些基础技能,为胜任这门职业制定目标,在丰富的体验中认识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职业方向,明确自己的未来人生。
4、傳承中华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底蕴
一个学校想要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靠的是文化,而社团是形成学校文化氛围的核心方式。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是每个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学生社团中,公益社、志愿者社、棋社、书画社、国学社、话剧社等各种社团的存在给同学们传播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理念,成为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拓了更灵活宽广的平台。仁、义、礼、智、信、中庸等思想道德理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悠久的琴棋书画等不再是存在书本中的枯燥文字,而是以经典诵读、舞台表演、专家讲座、画展举办、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展现在每个人眼前。通过各式各样的校内外活动,学生亲临其境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理念和行为准则,学校的文化底蕴也因此慢慢深厚起来。
总之,高中学生社团对学生来说是个小社会,学生从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情,会有各种尝试和体验。这些都将有助于他们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品质的塑造与提升。为学生很好的适应今后的高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
张锐(1982.7-),女,汉族,河南淮滨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活动。
程静(1984.9-),女,汉族,河南淮滨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