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以廖美珍译作《在亚当之前》为例,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一些隐喻汉译的策略,来减轻读者的认知努力,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性。
一、引言
隐喻是语言中最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之一,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理解隐喻的过程是寻求最大关联的过程,而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因而,翻译过程是译者努力追求译文寓意与原文语义最大关联性的过程。《在亚当之前》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不乏生动形象的隐喻语言。廖美珍的译本语言自然地道,表达顺畅,在充分传译原文信息的同时,也给中文读者提供了一篇妙趣横生的译文。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探讨译者如何通过隐喻的翻译策略来减轻读者的认知努力,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性。
二、从关联理论看小说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笔者认为在小说《在亚当之前》中隐喻汉译的策略主要有:保留隐喻直译法、转换喻体法、舍弃隐喻意译法三种。
(一)保留隐喻直译法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性,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很可能具有共性和同质性,因而许多隐喻的表达形式也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根据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采用直译将源语的喻体形象移植过来传递给译文读者,可以实现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保持对等的形象与风格,做到“形神兼备”。在小说《在亚当之前》的汉译中可以找到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
(1)In my right leg is a burning pain
我的右脚火烧般地疼痛。
在原文中的隐喻意象“burning”乃传神之笔,形象地道出了一只猿猴在遭遇箭的射击后火燎般地疼痛。译者采取保留原文隐喻意象的翻译策略,不但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很好地达到了传神的效果,让汉语读者分享到了英语文化的生动意象,满足了中国读者在阅读汉译小说时存有的期待。
(二)转换喻体法
英汉隐喻对于喻体的选择存有共性,但更多的却是差异。中英文化和语言间差异众多,在涉及到英汉文化喻体差异较大的隐喻翻译时,转换喻体是常用的翻译方法。为了确切地传递原语信息,译者有时需要放弃原语中隐喻意象的表达手段,而换用译入语中能够承载原语隐喻含义的相关意象。译者通过借用喻体,将一种文化中的形象隐喻转换为目标语中相对应的形象隐喻,这个转换过程就如同原作者创造隐喻的过程。《在亚当之前》的译本中就有许多生动的例子。
(1) But he was a hero
然而他还算是条汉子。
句中的隐喻意象“hero”在中英读者群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英雄一词明显地带有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而在中国,“汉子”是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词,中国读者对“硬汉子”的形象能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原文语境中,罗圈腿是作为丈夫的角色来保护妻子的,那么这里用“汉子”也更确切,不仅平添不少文采,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肯定赞扬的态度。
(三)舍弃隐喻意译法
隐喻不仅与一种语言相关,还与这种语言所在的文化息息相关。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致使一些隐喻含义在目的语中很难被读者理解。目的语读者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无法获得相同语境效果,无法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关联,这不但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有时还会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完全放弃原作中隐喻的意象,并且不在目的语中寻找可以转换的隐喻意象。《在亚当之前》在这点上也处理得很好,请看以下几例:
(1)albeit it was largely the courage of the cornered rat.
尽管这胆量是逼出来的。
在原文中的隐喻意象“the courage of the cornered rat”,如果译成“被逼在墙角的老鼠的勇气”,汉语读者理解该隐喻就需要做出一定的认知的努力;而译成“这胆量是逼出来的”将英语隐喻中的蕴含义意译出来,使汉语译文的意思更加明朗,又符合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三、结语
本文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以廖美珍教授《在亚当之前》译作中对隐喻的翻译策略为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三种策略。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种策略各有所长,因而译者需根据原文语境的变化灵活进行选择。无论译者做出怎样的处理,只要能传达原作的意图,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使读者获得最大语境效果,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廖美珍译.在亚当之前[A].杰克·伦敦文集[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作者简介:郑 佳(1985.7-),女,河南安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王改津(1986.7-),女,河南洛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张 玉(1986.8-),女,天津市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隐喻是语言中最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之一,是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理解隐喻的过程是寻求最大关联的过程,而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因而,翻译过程是译者努力追求译文寓意与原文语义最大关联性的过程。《在亚当之前》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不乏生动形象的隐喻语言。廖美珍的译本语言自然地道,表达顺畅,在充分传译原文信息的同时,也给中文读者提供了一篇妙趣横生的译文。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探讨译者如何通过隐喻的翻译策略来减轻读者的认知努力,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性。
二、从关联理论看小说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笔者认为在小说《在亚当之前》中隐喻汉译的策略主要有:保留隐喻直译法、转换喻体法、舍弃隐喻意译法三种。
(一)保留隐喻直译法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性,不同语言文化的隐喻很可能具有共性和同质性,因而许多隐喻的表达形式也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这类隐喻的翻译,译者根据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采用直译将源语的喻体形象移植过来传递给译文读者,可以实现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保持对等的形象与风格,做到“形神兼备”。在小说《在亚当之前》的汉译中可以找到不少成功的例子。比如:
(1)In my right leg is a burning pain
我的右脚火烧般地疼痛。
在原文中的隐喻意象“burning”乃传神之笔,形象地道出了一只猿猴在遭遇箭的射击后火燎般地疼痛。译者采取保留原文隐喻意象的翻译策略,不但没有突兀的感觉,反而很好地达到了传神的效果,让汉语读者分享到了英语文化的生动意象,满足了中国读者在阅读汉译小说时存有的期待。
(二)转换喻体法
英汉隐喻对于喻体的选择存有共性,但更多的却是差异。中英文化和语言间差异众多,在涉及到英汉文化喻体差异较大的隐喻翻译时,转换喻体是常用的翻译方法。为了确切地传递原语信息,译者有时需要放弃原语中隐喻意象的表达手段,而换用译入语中能够承载原语隐喻含义的相关意象。译者通过借用喻体,将一种文化中的形象隐喻转换为目标语中相对应的形象隐喻,这个转换过程就如同原作者创造隐喻的过程。《在亚当之前》的译本中就有许多生动的例子。
(1) But he was a hero
然而他还算是条汉子。
句中的隐喻意象“hero”在中英读者群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英雄一词明显地带有英语国家的文化特色,而在中国,“汉子”是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词,中国读者对“硬汉子”的形象能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原文语境中,罗圈腿是作为丈夫的角色来保护妻子的,那么这里用“汉子”也更确切,不仅平添不少文采,而且也表达出了作者肯定赞扬的态度。
(三)舍弃隐喻意译法
隐喻不仅与一种语言相关,还与这种语言所在的文化息息相关。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致使一些隐喻含义在目的语中很难被读者理解。目的语读者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无法获得相同语境效果,无法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关联,这不但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有时还会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完全放弃原作中隐喻的意象,并且不在目的语中寻找可以转换的隐喻意象。《在亚当之前》在这点上也处理得很好,请看以下几例:
(1)albeit it was largely the courage of the cornered rat.
尽管这胆量是逼出来的。
在原文中的隐喻意象“the courage of the cornered rat”,如果译成“被逼在墙角的老鼠的勇气”,汉语读者理解该隐喻就需要做出一定的认知的努力;而译成“这胆量是逼出来的”将英语隐喻中的蕴含义意译出来,使汉语译文的意思更加明朗,又符合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三、结语
本文在关联理论翻译观的指导下,以廖美珍教授《在亚当之前》译作中对隐喻的翻译策略为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三种策略。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种策略各有所长,因而译者需根据原文语境的变化灵活进行选择。无论译者做出怎样的处理,只要能传达原作的意图,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使读者获得最大语境效果,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廖美珍译.在亚当之前[A].杰克·伦敦文集[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3]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
(作者简介:郑 佳(1985.7-),女,河南安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王改津(1986.7-),女,河南洛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张 玉(1986.8-),女,天津市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