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学物理KPK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百年来,德国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以赫尔曼(F.Herrmann)教授为首的开发团队以寻找一种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的新的物理教学方法为宗旨。基于不同水平的物理课程具有相同的课程结构的观点,找一条简约的路。使学生不再被繁琐的物理概念所累,开发出了一套新的中学物理教材,为物理课程的改革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这套教材的开发在二十五年前就开始了,并在德国的许多学校进行了实验。至今在德国学过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学生已超过一万名,可是它还处于实验阶段,这也反映了德国人治学的严谨态度。笔者意图通过对这一实验中的KPK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阐述,以期给新物理教材的编写一些新的启示。
  KPK教材开篇即讲“能量”,“在构成物理学的所有概念中,能量的概念——以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已被证明是比其它物理概念重要得多、成功得多的一个概念。其应用到现在为止已远远超越了物理学范畴,已经覆盖到所有学科领域。能量的概念已被证明是人类生活所有领域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物理学概念。”
  KPK教材是为了缓解物理知识的总量不断增加,而物理学时有限这一基本矛盾而开发的。因此,KPK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
  1 KPK教材将物理学的量归为四大类
  A 广延量:能量、动量物质的量等;
  B 实物型量的流:能流、动量流、电流等;
  C 内涵量:电势、温度、压强、化学势等;
  D 其它的量:位置、时间的量和一些表征技术设备的量(如电阻、电容等)。这样的归类有利于物理学的类比学习,也为构建物理学的统一结构打下了基础。
  2 包含于物理系统的实物型量可以从一个系统流到另一个系统
  KPK教材将实物型量看成包含在一个物理系统中且能携带着能量从一个系统流到另一个系统,从而删除了一些过去很重要而在现代物理学看来已不重要的多余的物理概念,使学生不再为这些繁琐的物理概念及其计算所累。
  以“能量”的内容为例,在KPK教材中,能量的概念用简单的具体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来描述:“能量是运输所需要的那种东西”“移动物体时需要能量”等等;用木头、煤、天燃气、油、电、实物型量等这些能量携带者替代了能量的形态,因而没有了能量的转化,只有不同的能量携带者和能量的传输;用能流替代了功率,没有了关于功、功率、热量、功与热量的换算(热功当量),这样学生就省去了既繁琐又多次在物理教学中出现的计算。
  3 构建了物理学的统一结构
  开发KPK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物理教育更现代化和精简化。所以,KPK教材以实物型量为中心概念,用实物型量的流来构建整个物理课程结构,将物理学的各个学科综合在这个统一的结构里,并把化学、信息学、近代物理学的部分内容也整合在这一结构中。
  在KPK教材中,用统一的结构将物理学的各个不同领域用同一个观点呈现出来,在不同的物理学领域应用相同的模型和思维表达方式,相同结构和规律只需学习一次,潜移默化了类比这一重要的思想,简化了物理教学,充分体现了泰勒的“一条学习经验可以达到多个目标”的课程思想。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4 KPK教材充分体现了能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上面的物理学的统一结构中,各物理学的分支学科中,有两个实物型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力学中是能量和动量。在电学中是能量和电荷量,在热力学中是能量和熵,在化学中是能量和物质的量……
  5 KPK教材赋予了驱动力、阻力新的涵义
  驱动力即内涵量的值的差异,它形成流,如电势差形成电流;阻力是导体的特性,它阻碍流,如电阻阻碍电流,管子阻碍空气流、水流等等。它们帮助我们形成电势、化学势等内涵量的概念,以及引入了实物型量熵,它们适合于物理学的统一结构。因而简化了物理教学。
  KPK教材已于2007年9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物理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物理难学而又必须学和物理知识不断膨胀而物理学时有限这两对长期困惑物理教学的基本矛盾,以及如何体现教材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KPK教材都值得我们借鉴。
其他文献
清晨,凉风拂面,与昨天一样。我照例匆匆登上四楼,走进教室。  孩子们已到齐,正读着书,那种井然有序,那种专心致志,也与昨天一样。  可是,我,在小学毕业考试前的这个清晨,却无法做到与昨天一样。我静静地站在黑板的一侧,目光从一个个孩子身上扫过,又分别在一个个孩子的脸上定格。  六年了,整整六年啊!无法忘怀,六年前这个集体的诞生;无法忘怀,六年间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泪水,我们的欢笑……岁月如流啊,明天,
我在与一年级的小朋友聊天时问到:“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结果得到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老师今年99岁。”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完全是乱猜的吗?还是在他的小脑袋里存在自己猜测的标准?在经过仔细的了解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比他妈妈高好多,妈妈30岁,那老师就应该有99岁了。天啊!什么时候身高跟年龄那么密切了,原来他们想“长高了就是大人了。”我又问道:“可是老师都还没有小孩,你妈妈
在新课程体系中,活动课程和学一科课程是其一个整体中的两大板块。“活动”与“学科”紧密相联,它们的目标均指向促进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指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科知识的准备,是活动课开展的基础,而活动课则是学科课程的深入和拓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二者又有显著的区别,学科课程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活动课则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科课程知识专一,结构体系比较
前些日子,某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忙碌于筛选汇集自己在小学期间的作文,并录入电脑、排版、自拟“书号”和“出版社”,印刷装订成书。我很好奇小学毕业生“出版”自己的文集,就询问了小学生小笛的家长小吴对自己孩子出文集的看法。小吴开心地告诉我,小学毕业这段时间,自己的女儿忙碌得很,把小学期间的作文进行筛选,每天用一些时间把选出的作文录入电脑进行排版,现在已经按“书”的规格编辑印刷成册,交给学校用于毕业展览。小吴
“南山”与“秋色”看似不可此拟,实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首先应该是各司其责,各得其所的。但是在本质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并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可以殊途同归。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可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唐代诗人杜牧在《长安秋望》诗
顿悟就是忽然开朗,恍然大悟。  语文是用文字表现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环境的手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果能通过各种技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引起学生与作者“跨时空”的共鸣,是最为关键之所在。因此“顿悟”是升华语文的永远的主题。    入情入境,体会文本情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课中,只有充满情味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有一
翻转课堂诞生于美国,基于视频技术的教学模式,随着萨尔曼·可汗的《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在中国的风靡而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对象。而与MOOCS的结盟,又使其如虎添翼。在目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面组织的慕课联盟C20(小学、初中、高中)中,学校所践行的就是翻转课堂。然而,从文化学来说,基于异质文化的事物总有适应性的问题,如何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产生适应性的“翻转课堂”是我们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国学大师吴宓,在日记里是这样记述和体会他在清华学堂,接受外国老师指导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的——“外国教员其教法纯用质问,与中人异。其授课也,只言明日须预备至若干页。明日上课则呼学生起立,令之诵读,令之讲解,并设为问题令为答出。或以一字为题,令作一句,包含此字于其中。一人答而不合,则问第二人,则问第三人,问至多人不知,始将此一句为之解明。于是质问之间而铃已鸣,则又言明日须预备至第若干页,遂即下堂。其教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进多种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拓展性教学——拓展已经成为语文公开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凡公开课就必有拓展,每文必拓,每课必拓。本来,适度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借助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积淀,不仅无可厚非,而且理所当然。但现在课堂中充斥的拓展现状却让人担忧,语文课堂成了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的场所,俨然是满汉全席的大餐,语文的味道越来越淡。审视当前这些拓展,笔者发现
应该说每一个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因为经常会听到班主任说,要先教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做事,学品如人品等等。同时,也经常听到班主任的种种抱怨。比如说学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每天都要应对学校繁琐的检查,科任老师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数落学生,还有家长在学生教育上不配合而要求却很多等等。结果就是每天都是在烦闷、焦虑中与学生周旋,身心俱疲。就此我想结合个人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谈谈我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