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以学生问题来引导品读文本,感受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2.读懂“闲笔”,以点带面,把握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咀嚼文本细节描写中所潜藏的内涵。
  2.从“先生”到“先生们”的自然过渡和深入领悟。
  预习问题
  1.“我”读出了这样一位金先生——(请分点回答)
  2.“我”有一个问题。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着汪曾祺去认识他的老师——金岳霖先生。文章写于金先生去世3年后(1987),汪曾祺当时已是一位67岁的老人。
  板书课题,指出“先生”的意味:有学问的,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的称呼。
  我们不妨调皮地打个招呼,“金先生,您好!”因为金先生本身就是个“有趣”的人。
  二、整体研读
  我们读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1.“我”读出了这样一位金先生
  穿戴:呢帽;一只镜片白,一只镜片黑;常穿夹克。
  语言:给新生上课,先说明情况;选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觉得逻辑学好玩。
  行为:走路情态;提问方式;捉跳蚤;和斗鸡一桌子吃饭;每天坐三轮车到王府井转一圈。
  大家的回答很全面,而且作了恰当概括,从穿戴、语言、行为三个方面证明了金先生的“有趣”。
  2.金先生仅仅是“有趣”吗?
  预设:
  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教学受欢迎;
  回答林国达的怪问题——有智慧善应变;
  看了很多小说——知识渊博;
  “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治学严谨;
  林徽因的生日在北京饭店请客——重情;
  “我觉得它很好玩”——对逻辑学的痴迷;
  “捉出一个跳蚤,捏在手里看看,甚为得意”——有魏晋名士之风;
  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为人天真,热爱生活。
  细读,品味语言。
  我们再读文本之后,金先生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丰满了。那么,汪曾祺是怎么概括金先生的呢?(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是的,金先生痴迷于他的学问,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单纯天真,从外表到内心,他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不想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为一代大师!
  三、纵深研读
  学生问题归类展示:1.为什么要写王浩?2.为什么要写联大其他的教授?
  小组讨论,教师指导,自主发言。
  1.齐读第7、8两段有关王浩的段落。
  明确:侧面描写,以王浩这位好学生来衬托金先生这位好老师。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示写作的个性,表现了老作家特有的文风。
  2.师读第2段中“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
  明确:写金岳霖先生就是在写西南联大,就是在写西南联大的教授的群体形象,在其中我们发现,作者写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貌似闲笔,却透露出了这一类人的特点。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西南联大的精神,是这些大师的精神。
  幻灯:闻一多与华罗庚两家共14口人,在一间阴湿的、只有16平方米的偏厢房里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每晚深夜,闻一多蜷缩在床脚下面仅有的那一平方米空间里,点着小油灯,以一个黄木箱当桌子,撰写他的考古学论文。而布帘那边的华罗庚,正不停地演算着他的数学习题。这就是那个时候中国教授真实的生活写照,那些电影、电视剧中常见的西装革履而后在咖啡厅里高谈阔论的形象,不属于1940年的昆明教授!(选自《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有改动。穿插书中联大简介)
  再读“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这一段,体会在这样的艰难生活中,教授们“刚毅坚卓”(校训)的风范。
  在西南联大学习过的杰出人物,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可是这样的大师们相继离我们远去了,这样的一个时代也过去了,回想这段岁月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当年67岁的汪曾祺老先生是多么地怀念与悲痛啊。难怪他说:“……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四、作业
  阅读《联大教授》等相关书目,阅读写其他教授的文章,写一篇鉴赏文字。
  在课前我思考了三个问题:
  一是写了什么?对金岳霖先生略加介绍,让学生抓住“有趣”和“样子有点怪”,作些概括要求,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笔下金先生思想性格特点,也可以说完成教学任务了,但这样的教学,我似乎觉得过于简单和程式化。因此需进一步追问,有趣之外,还有什么?
  二是怎么写的?汪曾祺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别具一格,经历了一辈子的写作训练,培养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實而有韵味。本文的语句都很短,但描写性和议论性的语言都很精练,辞达而已,不事夸张,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了作者的本意。这样的语言粗看不见精彩,须细品才见功力。
  屹立在我们面前的金岳霖先生,已不仅仅是一位国学大师,更重要的是一个真诚而有趣,朴实而美好的人!而汪先生正是用他朴实而美好的灵魂,向金先生那颗同样朴实而美好的灵魂,表达着浓重的景仰和怀念。
  三是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在西南联大会出现这样一群人?
  在浅易处如何见深刻?平淡中潜藏的奇崛,要从细节描写揣摩,通过朗读来品味。西南联大对教师的仪表要求其实是很宽松的,当时正是国难时期,物质条件相对困难;更主要的是西南联大的宽松氛围不只体现在衣着仪表上,学术研究与争鸣是很正常的事,对教师的个性也相当包容。
  在具体引导品读上,我让学生从文本中品味,该细读的细读,以学生问题串联,以稍高于学生理解力的问题切入。另外,有意识地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充分地感悟、表达。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一中)
其他文献
在《管仲列传》的课堂教学中,文本结尾的论赞部分成为学生阅读的难点和讨论的焦点,学生提出凭借管仲之才不去辅佐齐桓公实现王道,而是仅仅帮助其实行霸道,实在是大材小用,这体现了管仲对世俗的一种妥协的人生态度。从这个角度看,管仲与被孔子痛斥为“不修尔道而求为容”的子贡并无二致,因此管仲还值得我们尊敬吗?  管仲是否依旧值得尊敬?这个问题不仅牵涉到我们准确把握作者在塑造人物时所寄寓的情感态度问题,更牵涉到通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十余年来基础课程改革的巨大收获。但进入语文课堂,仍可以发现部分教学行为与这样的理念还有一定距离。很多时候距离产生的原因并非教师认识不到位,而是操作层面缺少践行理念的有效方法。尽管理念上充分认可“以学生为本”,充分认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但由于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仍然会出现教得很有逻辑,学得一盘散沙的状况。教学的出发点
期刊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小说叙写了一对多子的贫穷父母在三天中,送子、换子,最后终于割舍不了亲情,毁约索子的故事。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却具有极为动人的力量。  父母的心是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但是,表现爱子之心,父亲完全可以在女佣初提酬谢时断然拒绝,为什么小说却反复写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送子、换子、再换子?其实这样貌似啰嗦的情节本身就是矛盾内心的体现,越啰唆越能表现父母内
期刊
必须得承认,我买书还是有点“颜控”的。网店上浏览图书时,首先是被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暗赭的底色,沉稳厚重;竖排的书名题签是古朴的颜体字,旁边还有书法家林曦的落款钤印,雅致中透着拙趣;此外就只有书名下编著者的姓名和页脚处出版社的标名了——整体上简洁朴素、端庄大气,是我喜欢的风格。  书归属于“小书馆”丛书,一个陌生的名字,却很容易让人想起三联书店的“中学图书馆”文丛和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
期刊
学习《楚辞·渔父》,问及文中两个形象屈原与渔父的关系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渔父是襯托屈原的。苏教版必修五《教学参考书》也认为“《渔父》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如果要说对比,恐怕也不是没有的。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现实处境下,政治上遭受巨
期刊
《阿Q正传》凭借其具有丰厚内涵的人物形象、作品对时代精神弊病的揭露以及现代小说技巧的运用,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具有较高的思维训练价值和审美鉴赏价值。  授课之先,笔者作以下粗浅的思考:从人物形象的内涵方面看,文学界对于阿Q的人物形象已经有无尽的讨论,可谓“说不尽的阿Q”。鲁迅善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笔法,具有扁平人物特征的阿Q本身就集中了当时国民的种种弱点,如愚昧无知、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期刊
编者按:批判性思维培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正好形成了呼应与共振之势。目前,较有说服力的实现途径应该是“思辨读写”,它旨归于批判性思维的培養,又连接了语文课堂和教学的内容。而思辨性阅读的基本功则是文本细读,即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中,发现思辨的资源,形成思辨的话语场。本次“话题”栏目,就围绕基于文本细读的思辨性阅读及其教学实施,约请了四位长期在课堂上思考实践的老师,呈现他们的理解与实践。
期刊
今年9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引發热烈讨论。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如“《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秦教授的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在指导学生进
期刊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共有五位诗人分享了诗歌奖的殊荣。从诗歌地形学角度看,五位诗人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地域,陕北高原的阎安、燕赵之地的大解、山城重庆的李元胜、彩云之南的海男、巴蜀故地的周啸天。地域差异难免会带来他们的诗歌在表现手法和风格追求上的多姿多彩,而从诗学审美角度看,五位诗人也是各具特色、独有千秋。  一、“石头诗人”  阎安倚赖诗集《整理石头》获奖。何三坡称赞阎安为“中国最隐秘的精神贵族”,笔者更
期刊
去年,江苏无锡举行了港、澳、粤、苏四地教师“同课异读”《桃花源记》活动。这次“同课异读”活动,基于同样的教学文本,几乎同样水平的学生(均为无锡一所学校学生),由四地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取向与学情理解,设计和组织《桃花源记》教学。这次“同课异构”可以说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从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来说,“同课异构”之课“异”体现了课堂风格的多样,体现了教学艺术的差异。当然,这课“异”也带来了更多要思考
期刊